~欣迪~
在下經常感到困擾。以前沒有網路的時代,想知道甚麼只好查書上的資料,現在有網路,情況變得更糟了: 雜訊太多。
~欣迪~
在網路上可以查找原文的論文,但是就算是被引述很多次的論文、或是發表在頂級科學期刊上的文章,也不表示其可信度就一定高。理論經常被扭曲或推翻。
~欣迪~
Long-Term Use of Escitalopram and a High Level of Ca...
就隨便拿一篇來舉例好了。這篇是關於長期使用SSRIs抗鬱劑者,會不會有甚麼副作用,其中一個被懷疑的就是某些腫瘤抗原增加。通常啊,研究單位發表論文時,一定得列出該項目有沒有接受某單位的資金贊助,如果有,也不要緊,但要誠實地告知。作研究是要錢的。大家都能理解資金的寶貴。
~欣迪~
另外以前看過一篇很好玩的,是烘手機和擦手紙在感染控制方面的效果,哪個比較好。烘手機廠商提供資金,發表的研究成果效果,當然會比較好(微笑)。
afsj
因為是資訊爆量的時代,才有AI(大數據)發展的空間。
不過以前是9假1真的話,現在可能是99%假1%為真。
看過"事實查核"這種網站後,強調自己是真貨的更可能為假貨。
反正要你"相信科學",要你放棄質疑、獨立思考、邏輯、數學,一幅要帶領、代替你思考的,都先認定是假的。
千山萬水
真假 真是個問題
~欣迪~
afsj : 我真的覺得很痛苦。因為我現在變成一個疑心病很重的人,特別是高度專業的科學領域的,因為這方面我們完全是外行。
~欣迪~
千山萬水 : 如果只是烘手機這種程度的事,那也就算了。牙膏、漱口水抗菌也一樣。這些都不是什麼真正嚴重的事情。
afsj
~欣迪~ : 看標題或目的是為了證明「政確」的,就可以不管了,反正大多數資訊我們不知道日子也能過下去。
~欣迪~
以往我們相信"科學"、"自然"、"新英格蘭醫學期刊"、"刺胳針"。自從疫情期間那些醜聞發生後,連這些期刊的可信賴度,好像也被打了個大問號。
~欣迪~
異位性皮膚炎患者黏膜健康的重要 - Nutribio Expert
你說這種的我要不要相信??唉.......。
~欣迪~
如果在古時候,"醫生說"或"專家說",簡直就像打了包票。但是現在你要去吃"娘家大紅麴"這種東西嗎?
比克騎著豬σ弌弌弌⊃
古時候也是一堆電台藥
比克騎著豬σ弌弌弌⊃
不然就像我家老人一樣 完全不想用line/網路 只看第四台唱歌台 也是賣藥
~欣迪~
所以也可以這麼想,現在和以前本質上並沒有太大的不一樣= =
陳.年.
所以現在的文獻就會以meta analysis 為主流,每年報實證醫學就是要看大型統合分析還要列出利益迴避。
~欣迪~
陳.年. : 應該是要這樣沒錯。只是有時候有些研究單位的論文品質不佳。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