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rkAsk
[閱讀]《吃的台灣史:荷蘭傳教士的麵包、清人的鮭魚罐頭、日治的牛肉吃法,尋找台灣的飲食文化史》。

作者:翁佳音、曹銘宗

美食王國是怎樣吃出來的?

台灣美食享譽國際,背後有值得細細探索的美味歷史。位居歐亞大陸與太平洋交會之處,造就台灣兼具生物與文化多樣的雙重特性。數百年來,從南島語族的海上交流,到外來移民的農產引進與改良,使島上擁有原住民族的在地特產、荷蘭時代的歐洲食材,清代的漳泉潮汕菜色,日本和食西餐到戰後的眷村菜,台灣從此成為名符其實的美食王國。

吃的台灣史:荷蘭傳教士的麵包、清人的鮭魚罐頭、日治的牛肉吃法,尋找台灣的飲食文化史

Book Food 閱讀隨記
DarkAsk
原住民時期

台灣原住民早年的部落生活,以狩獵、漁撈、採集兼農作、養殖為生,傳統料理的方法是生食、醃漬、蒸煮、燻烤,保留食物的自然風味。

台灣原住民有獨特的高山、海洋飲食文化,並有小米文化、野菜文化。

近年來,台灣原住民傳統的台灣原生種的「山地陸稻」、「紅藜」(台灣藜)糧食作物,以及各種香藥草保健植物,也都受到重視。
DarkAsk
荷西時期

荷蘭人、西班牙人及東南亞華人引進許多歐洲、美洲、南亞、東南亞的食用植物。

根據清代台灣文獻記載,包括原產歐洲的豌豆、高麗菜,原產美洲的玉米、番薯、花生、番茄、辣椒、釋迦、番石榴,原產南亞的芒果、羅勒(九層塔)、波羅蜜,原產東南亞的蓮霧等,都是在這個期間引進台灣。

荷蘭人於南台灣發展甘蔗、水稻作物,產製糖、米外銷,為台灣最早的農業經濟。並從福建招攬華人來南台灣耕作,從澎湖與漳州引進耕牛(黃牛和水牛)。

因基督教與天主教會於儀式上進食麵包之故,有製作麵包。荷蘭文獻記載,當年在台南還僱用華人擔任麵包烘焙師。
DarkAsk
閩粵移民

在荷西前,台灣已有零星閩粵移民。荷蘭人招攬福建人來台耕作,加上明鄭兩萬軍隊渡台屯墾,形成以閩粵移民為主的華人社會。

閩粵移民從中國原鄉帶來與宗教、節慶、習俗相關的飲食文化,例如:宗教的供品形成糕餅文化、素食文化,宮廟與市場的周邊形成小吃文化,美食的分享與人情的共餐形成辦桌文化。

台灣閩粵移民在飲食上重視節約與惜福,不但珍惜食材,而且物盡其用,進而發展特色料理。
DarkAsk
日治時期

引進「和食」與「洋食」,還引進及改良許多農作物、家畜及水產品種,豐富了台灣的飲食文化。

台灣於清末1858開港後,已有西洋飲食,但在日治時期引進西方近現代文化,牛奶、咖啡、紅茶、西點、西餐、冰淇淋等,在台灣成為時髦的西洋飲食。

為了與「日本料理」區分,誕生了「台灣料理」一詞,最早以閩菜為主流,到1920年代,融合了日本料理後,高級宴客料理「酒家菜」興起。
DarkAsk
二戰後

戰後,中華民國統治台灣,大量中國各省移民來台,帶來各省的飲食文化,中國的十大菜系:川菜、湘菜、粤菜、閩菜、蘇菜、浙菜、徽菜、魯菜、楚菜(鄂菜)、京菜,匯集於此,並改良、創新。

中國的麵食文化也在台灣開始流行,後來與台灣傳統的米食文化分庭抗禮。

此外,戰後美國依援華法案設立的「農復會」(行政院農發會、農委會前身),在1950至1960年代提供資金、人才和技術協助,包括農作物、家畜的品種改良等,奠定了台灣農業繁榮的基礎。

美國為了協防台灣,派美軍顧問團進駐,美國的飲食文化、速食文化跟著進入台灣。
DarkAsk
近代

1970年代後,隨著台灣經濟快速成長,民生開始富裕,並開放國人出國觀光,世界各國美食紛紛引進台灣,異國餐廳也愈來愈多。

1990年代以後,台灣的新移民(外籍配偶)大量增加,又引進越南、泰國料理,並逐漸普及至今。
DarkAsk


台灣原住民早年的主食,即至今很多山地部落還有種植的「小米」,其實並不是稻,而是粟,但台灣自古就有旱稻。

根據考古研究,屏東恆春「墾丁遺址」發現稻殼印紋陶片,台南新市「南科遺址」也挖到稻米化石,證明至少在新石器時代中期(距今四千至五千年前)台灣史前原住民種植旱稻。目前,台灣有少數原住民部落仍存有旱稻。

台灣本來沒有牛,原住民的語言本身也無專指牛的名詞。噶瑪蘭語有稱牛為qabaw或vakka,但其語源可確認來自西班牙語caballo(馬)與vaca(牛)。

台灣稻種以黏性區分,可分為秈稻、粳稻與糯稻三類。在清代只有秈稻與糯稻,在日治時期引入粳稻。

台灣總督府農業試驗所引進日人習慣的日本粳稻在台灣試種,1926年培育新種成功,以日本人舊稱台灣「蓬萊仙島」為新種粳米命名,稱為「蓬萊米」,從台灣回銷日本。
DarkAsk
2019年,台灣中研院植物暨微生物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邢禹依的團隊,研究台灣原生「山地陸稻」(陸稻即旱稻)的基因,解開了百年前日本粳稻在台灣育種成功之謎。

當時台中州農事試驗場正進行日本粳稻「龜治」與「神力」的雜交育種,附近的田正好種植台灣原生的「山地陸稻」,其花粉湊巧飛到了新育種的粳稻台中65號上,產生了雜交,才能夠擁有適應台灣環境,不受日照長短限制的能力,得以一年兩穫。

早年台灣民間對米的稱呼,本來只有「米」(即秈米)與「秫米」(即糯米),在出現「蓬萊米」之後,為區分,就稱本來的「米」為「在來米」。在漢字中,「在來」意思為向來、一直以來,例如日本鐵道的「在來線」,是指「新幹線」之前本來就有的鐵路。台灣的「在來米」就是指「蓬萊米」之前本來就有的米。
DarkAsk
台灣雖然盛產稻米,米飯是主要糧食,但並不是每人每餐都能吃白米飯,白米飯是窮苦人家的奢侈品。

二次世界大戰末期,台灣因被日本捲入戰爭而開始缺糧。戰後,國民黨政府接收台灣,隨後因國共內戰把台灣稻米大量運往中國大陸,造成台灣嚴重缺糧。

早年台灣人在缺米時,煮飯會加入比米多的「番薯簽」(把番薯刨成條狀),稱之「番薯簽飯」,或者煮成「番薯糜」(地瓜稀飯)。今天,則成為懷舊的古早味。

台灣以米食為主的傳統,雖然歷經日本時代引進西方文明、帶來西式麵食,但並未受到影響。戰後,隨國民黨政府遷來台灣的大量外省族群,其中有很多麵食人口,加上當時國際米價比麵粉貴,政府為了外銷米賺外匯而推行「麵粉代米」政策,造成米食消費減少。台灣逐漸變成「米麵共食」。
DarkAsk
調味料

「調味料」指調理食物味道的物料,例如鹽、糖、醋、醬油等,用台語來說其功效包括:「鹹汫」(kiâm-tsiánn,鹹淡)、「芡芳」(khian-phang,爆香)、「壓味」(ah-bi,去腥)等,以增加食物的美味或風味。

台灣是海島,雖然鹽業一直專賣,直到2002年才廢除,但鹽相對容易取得。台灣氣候適合甘蔗生長,可能早年原住民已種植甘蔗,自荷蘭時代就發展了製糖產業,所以也不缺乏糖。台灣不缺鹽、糖,已擁有基本的調味料。

台灣原住民常用的調味料,最著名的是刺蔥、馬告。

閩粵移民帶來醋、醬油、花椒、胡椒等。
DarkAsk
魚露

根據美國語言學家任韶堂(DanJurafsky)的研究:在西元五世紀之前,中國南方沿海居民就會醃魚來保存食物,他們在瓶罐裡放入生魚、熟飯和鹽,蓋上竹葉,任其發酵,所做出來的醃魚食物,以福建的語言音譯稱之Ke-Tchup,Ke是醃魚,Tchup則是醬汁。到了十七世紀,從歐洲航海前來東亞的英國、荷蘭水手和商人,把這種叫Ke-Tchup的中國醃魚及醬汁帶回家鄉,後來成為番茄醬之名Ketchup的由來。

Ketchup本來指餐桌上的醬料,後來大都指番茄醬。在印尼和馬來西亞,對包括大豆醬油在內的各種調味醬汁,都稱之Kecap(c發ch音),語源即為福建話。
DarkAsk
這種醃魚、蝦、蚵、貝類的醬汁,在台灣早年漳泉語稱「鮭汁」(kê/kuê-tsiap),可能華人和原住民都會製作。

按:膎汁(kê/kuê-tsiap)是魚蝦等食材,用鹽大量醃漬、發酵和分解後分泌的汁液。

醃魚的鮭汁,則稱之「魚鹵(台語音hî-ló),看來就是「魚露」的語源。福州人使用蝦、魚做的鮭汁、魚露,福州話稱之「蝦油」(ha-iù)。

台灣早年常見以「鮭」配稀飯,其醃汁則可當佐料或煮菜,但現在已經少見了。
DarkAsk
根據台灣清代方志記載,台灣有「魚蝦醃為鮭」的風俗和土產,Ke-Tchup的Ke就是「鮭」字。台灣今天還有少數漁家在賣魚、蝦、螺、蚵仔等各種「鮭」。

由於現在的「鮭」字已用來指鮭魚(Salmon)。所以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以同音的「膎」取代。使用「膎」字有其根據,《說文解字》指「膎」即「脯」,乾肉之意,中國古韻書說「膎」是保存食物的方法,例如「通謂儲蓄食味為腰」、「吳人謂腌魚為膎脼」。
DarkAsk
在《廈英大辭典》收錄了當時廈門話的詞彙「鮭汁」(koê-chiap),英文解釋:brine of pickled fish or shell-fish,直譯就是醃魚貝類的濃鹽水。

《廈英大辭典》也收錄了「魚鹵」(hî-ló),英文解釋:brine from salted fish,直譯是醃魚的濃鹽水。以此來看,「魚鹵」是「鮭汁」的一種,「鮭汁」可以醃各種海產,但也大都醃魚。

「魚鹵」一詞,就是現在所說的「魚露」。「鹵」、「露」(ló)發音相同,但「鹵」有鹽(鹽鹵)之意,「鹽鹵」(iâm-lo)指受潮融化的濕鹽,所以「鹵」才是正字。

在日本時代的《臺日大辭典》,還收錄「鮭汁」(kôe-chiap),指「豉鮭」(醃魚)流出來的汁,但已不見「魚鹵」。
DarkAsk
紅糟

閩菜的主流是福州菜,而紅糟是福州菜最具代表性的調味料。

北台灣主流的紅糟肉圓,就是源自福州。「糟」的華語音ㄗㄠ,所以「紅糟」被誤寫成「紅燒」,基隆的紅燒肉、紅燒鰻,其實都是紅糟醃的。此外,基隆也有加了紅糟的牛肉麵。
DarkAsk
日治時期調味料

在日治時期引進了數種原住民與早年閩粵移民前所未見的調味料,如醬油與白醬油、味素、味噌、柴魚、美乃滋、咖哩。

以「鬼女神」為商標的白豆油,在戰後初期曾是台灣最大醬油品牌,銷售至一般家庭,後來沒落,但至今很多小吃攤店甚至台菜總鋪師仍在使用,成為調味的祕方。

根據「鬼女神味原液」官網,該產品是日本時代台北商人陳順天所創,當時取自日本水野博士研發的配方,主要原料是大豆、小麥、食鹽、醬液,在戰後一九四七年以日本避邪的「鬼女神」命名,開始量產上市。當時,這種新上市的無色醬油,台語俗稱「鬼仔標白豆油」。
DarkAsk
台灣在日本時代引進日本マヨネーズ,所以此一名稱被台語吸收。不過,南台灣以其顏色和酸味稱之「白醋」,今天嘉南地區著名白雪牌沙拉醬包裝袋上也寫著「白醋」。此外,嘉義人會在中式涼麵中添加美乃滋,成為全台獨有的「白醋涼麵」。

傳統的美乃滋,顏色偏黃,稍酸而不甜。但台灣的美乃滋大都使用全蛋(蛋黃+蛋白),甚至使用乳清蛋白,而且加了糖,顏色偏白,不酸而很甜。
DarkAsk
一般認為,台灣在日本時代由日本引進咖哩。當時,台灣也販售從日本進口的咖哩粉。

不過,《廈英大辭典》(1873)已見收錄對應咖哩英語Curry的廈門話ka-li(漢字加里),可見清代在廈門已有咖哩。台灣一向與廈門往來密切,所以推測台灣在清代已有咖哩。

日本時代初年,日本人整理「臺灣料理法」,在分類的「汁物」(濃湯)中,可見「加里雞」、「加里蝦」、「加里魚」。

《臺日大辭典》(1932)也收錄一些台灣的「加里」料理,包括「加里飯」(炒飯)、「加里肉」(豬肉)「加里水雞」(青蛙)等,加入蔥、筍、松茸、馬鈴薯等蔬菜共煮。

以此看來,台灣本來已有咖哩,但在日本時代更加流行。
DarkAsk
基隆在日本時代是台灣與日本的「玄關」,當時基隆人口有四分之一是日本人,或許這是基隆美食使用較多咖哩的原因。

基隆很多攤店賣炒飯、炒麵都有添加咖哩的選擇,而且還有咖哩湯麵。基隆的糕餅也有添加咖哩的口味,潤餅包的高麗菜要先以咖哩炒過。基隆廟口著名先炸再滷的排骨飯,滷汁裡也加了咖哩。
DarkAsk
戰後各省移民引進調味料

包括沙茶、豆瓣醬。

廣達香食品公司在一九五三年推出台灣第一罐肉醬罐頭,使用中國豆瓣醬、日本味噌為調味料,一直賣到今天。台灣早年的罐頭酒家菜,除了「魷魚螺肉蒜」,還有加了廣達香肉醬煮成的番茄排骨湯。
DarkAsk
麵食文化

台灣麵食文化的蓬勃發展,發生在二次大戰後,由於大量中國各省移民遷來台灣,其中有很多來自以麵食為主的省分,帶來各式各樣的麵食。當時,還有兩個時代因素的助力:

第一、美國在戰後為了推銷國內產量過剩的小麥,除了鼓勵其他國家進口美國小麥,還提供發展麵粉工業的資金、設備、技術,並且建構了麵食的營養學。台灣接受「美援」期間(1951-1965),在各種民生物資中就有麵粉。當時很多基督教、天主教在傳教活動中發放免費的麵粉,因此在民間被戲稱為「麵粉教」。

第二、台灣產米,米一直是外銷主力,但戰後物資缺乏、外匯不足,政府希望多外銷米來賺取外匯,所以自一九五四年大力推行「麵粉代米」政策,發展麵粉工業,鼓勵民眾多吃麵食代替米食。
DarkAsk


早年原住民的主食為小米,所種植的小米是原生種的糯小米,因黏性強而適合釀酒。台灣原住民釀造「小米酒」,進而形成與生活、祭祀等連結的「小米酒文化」。

此外,有些種植旱稻的原住民,也會用旱稻米釀酒,例如排灣族就有以小米和米釀酒的傳統。台灣原住民與華人接觸、交流後,也會用華人的糯米釀酒。

根據清《重修臺灣府志》(1747)記載:「未嫁番女口嚼糯米藏三日後,略有酸味為麴,舂碎糯米,和麴置甕中,數日發氣,取出攪水而飲。」
DarkAsk
閩粵移民帶來黃酒與白酒。黃酒最著名的有來自浙江的紹興酒、江蘇的惠泉酒等;其次是白酒,清代台灣方志稱之「燒酒」、「火酒」、「膏(高)粱酒」。

根據荷蘭人在台南(1624-1662)的《熱蘭遮城日誌》,當時台灣從中國沿海地區經常輸入「中國啤酒」(Chinesebier)。然而,以麥芽釀造的啤酒,並不是中國傳統的釀酒法。原來,荷蘭人稱之啤酒,因為此酒(黃酒)是以米釀造,有如歐洲的啤酒是以小麥釀造。
DarkAsk
早年閩粵移民最早進入台灣西部平原,但當地的水質、氣候似不適合釀造黃酒。清《諸羅縣志》(1717)記載:「用草為麵(麴)製之,有老酒、燒酒諸色,然不佳,雜以糖水。今多用惠泉、包酒、紹興、鎮江之屬。」

由此可見,早年華人在台灣做不出好的釀造米酒,因此大都做蒸餾燒酒。此外,早年華人移民相信飲酒可以對抗台灣的「瘴癘之氣」,烈酒的效果會更好。
DarkAsk
荷蘭時代,根據文獻,荷蘭人領台後不久,就發現有華人在熱蘭遮城(今安平古堡)、普羅民遮城(今赤崁樓)及附近地區,以稻米及雜糧製造燒酒,並販售給熱蘭遮城的荷蘭士兵及水手。

由於華人製造燒酒消耗大量糧食,又造成荷蘭士兵喝酒上癮,所以引起荷蘭當局的關注,在1630年由台灣長官公布:

1.華人不得製造燒酒,否則將沒收燒酒及燒鍋等製造器具。

2.華人不得攜帶燒酒進入熱蘭遮城,否則將沒收燒酒及載運船上的一切貨物。

1634年,荷蘭當局又再規定,無執照者不得製酒、販酒,違法者除了沒收燒酒和器具,還要罰款,罰款頗重。

1640年,荷蘭當局開始徵收製酒稅,並規定製酒業者不得以劣貨製酒,也不可汙染河川。
DarkAsk
根據荷蘭文獻,華人於市街以外的華人村落,位於河岸或有水利之便的地方,建灶製酒。荷蘭人在一六三六年從台南派遣艦隊討伐小琉球,毀掉島上一千多人的聚落,並清空居民,再把土地承包給華人,以於島上製造燒酒。

荷蘭文獻也記載,當時台南街道上有不少「酒吧」(kittebroer),有很多華人喜歡飲酒,荷蘭當局有規定賣酒的時間。
DarkAsk
台灣以米蒸餾「燒酒」,與中國以米釀造「黃酒」、日本以米釀造「清酒」不同,反而與阿拉伯、東南亞的「火酒」(Arak)蒸餾法屬於相同的製酒系統。這種以蒸餾法製造的米酒,還有琉球的「泡盛」、九州的「燒酎」。

東南亞因盛產甘蔗,因此會在製造燒酒時添加糖蜜,這樣也可以減少米的用量。

日治時代,台灣總督府專賣局採用新的「阿米諾法」(Amyloprocess)釀造法製造台灣米酒,此發酵菌種可減少原料並縮短時間,有利機械化大量生產。台灣米酒以當時栽培成功的蓬萊米(粳米)為原料製造蒸餾酒,再加糖蜜酒精而成,兩者的比例大約六比四。

最早的台灣米酒有三種,依酒精度高低以號碼區分,後來改以顏色稱之金標、銀標、赤標。日本漢字稱紅為「赤」,日本時代的「赤標米酒」(酒精度20),就是現今「紅標米酒」(酒精度19.5)的前身。
DarkAsk
涼品

西米全稱是西谷米,是以東南亞棕櫚科西谷椰屬植物「西谷椰子」(Metroxylonsagu)樹莖內澱粉製成米粒狀的食品。印尼文、馬來文稱之Sagu,英文Sago,中文則直接從Sagu音譯有西谷米、碩莪米、碩砥米、沙穀米等名稱,中國明代文獻則稱之西國米、沙孤米。

日本時代《臺日大辭典》收錄「西國米圓」(se-kok-bi-n)詞條,指以沙穀米做的「圓仔」。
DarkAsk
台灣源自東南亞的「西國米圓」,可能就是「粉圓」的前身。由於台灣從東南亞進口西谷米價格較貴,推測十八世紀後有很多人改以番薯粉來製作粉圓。

日本時代《臺日大辭典》收錄「粉圓」詞條,指小圓仔,摻糖水來食。
早年,以當時番薯粉做成的白色粉圓,看起來很像西國米圓,但稍大一點。

後來,粉圓因添加焦糖、黑糖、果汁等而有不同的顏色,並且做成大顆粉圓稱之「珍珠」,開創台灣「珍珠奶茶」的傳奇。

粉圓的另一個變化是在番薯粉中添加樹薯粉,甚至改以樹薯粉代替番薯粉製作,除了因為樹薯種植容易且產量大,價格便宜,也因為樹薯粉做的粉圓比較不會黏在一起,適合加入冷茶。

日文稱珍珠奶茶タピオカティー(tapiokati),タピオカ就是音譯自樹薯粉的英文Tapioca。
DarkAsk
日治時代初期,日本商人在蘇澳冷泉地區設立台灣第一家汽水廠,製造ラムネ(ramune)瓶裝彈珠汽水。因為湧出自二氧化碳岩層的冷泉含有氣泡,適合製造汽水。

ラムネ(ramune)源自英語的檸檬水Lemonnade。

後來,台灣出現一句俚諺:「ラムネ,食一點氣。」可見彈珠汽水的流行。基隆在清末也出現一句俚諺:「法蘭西水,食一點氣。」清法戰爭期間,法國軍隊曾於基隆駐紮八個月,傳說當時有法國士兵在基隆販賣汽水。基隆人初次喝到這種有氣的水,稱之「法蘭西水」。
DarkAsk
肉類

鴨鯗(ah-siúnn):以魚鯗(剖開晒乾的魚)的製法用在家禽,包括「鴨鯗」、「雞鯗」。宜蘭名產「鴨賞」的正字是「鴨鯗」,就是把殺好的鴨子剖肚、撐開,經鹽漬後壓扁、風乾,再以蔗燻而成。

台灣原住民有醃晒魚肉的飲食文化,而且愛吃腐敗長蟲的醃魚,以及醃製的鹿內臟。清《諸羅縣志》提及台灣原住民的「番俗飲食」:「捕小魚,微鹽漬之令腐;俟蟲生既多,乃食。亦喜作鯡魚,以不剖腹而醃,故速腐。」

清乾隆范咸《重修臺灣府志》也記載「番社風俗」:「凡捕魚,於水清處見魚發發,用三叉鏢射之或手網取之。小魚熟食,大則醃食,不剖魚腹,就魚口納鹽藏甕中,俟年餘生食之。」
DarkAsk
《澎湖臺灣紀略》記載:「山尤多鹿。人善用鏢;鏢長五尺,鏃甚銛,虎鹿遇之輒斃。其捕鹿,嘗以冬,伺其群出,乃集眾逐而圍之。掩群盡取,積如邱陵。先屠取其皮角,次腊其肉,次腊其舌與腎,與筋別藏之,盛以箱而鬻之華人。」

《重修福建臺灣府志》「土番風俗」:「捕鹿曰出草,先開火路,以防燎原,諸番團立如堵,火起焰烈,鹿獐驚逸,張弓縱矢或用鏢鎗刺之。獲鹿則剝割,聚而飲;臟腑醃藏甕中,名曰膏蚌鮭,或置鹽少許醃而食之。凡鳥獸之肉,傅諸火,帶血而食;或吮生血至盡乃剝,但不茹毛耳。」
DarkAsk
「出草」(台語音chhut-chháu)是台灣才有的漢語詞彙,起源於十七世紀台灣華人稱呼原住民的捕鹿活動。出草看來是台語用法,例如出帆、出港、出海,以及出差、出勤等。那麼「草」應該就是出發前往草原捕鹿的意思。

十九世紀以後,一方面鹿已快被捕光,另一方面漢人侵墾山區原住民地域,雙方經常發生武裝衝突,「出草」語意逐漸轉為野番、生番殺人。

清代台灣方志記載的「出草」,清初指獵鹿,清末指獵人頭。
DarkAsk
辣椒傳到台灣稱之「番薑」,辣椒是外來植物,吃起來有薑的刺激味道,稱之「番薑」合乎命名慣例。

清乾隆范咸《重修臺灣府志》說:「番薑,木本,種自荷蘭,開花白瓣,綠實尖長,熟時,朱紅奪目。中有子辛辣,番人帶殼啖之。」

清道光《噶瑪蘭廳志》說:「番薑,花白瓣綠,熟時朱紅,中有子辛辣,更有實圓尖小者,種出咬留吧。曬乾可作辣醬,禦濕之菜也。」

咬留吧,印尼雅加達。
DarkAsk
航海時代飲食

清代台灣與廈門、金門往來的商船,船上的「司爨」(負責煮食的人),稱之「炊丁」,如果商船就要僱用「總鋪」,有些商船的編制還有「副總鋪」,階級高於一般水手。

以此來看,台灣稱負責「辦桌」宴客的主廚為「總鋪師」(台語tsóng-phào-sai),語源來自早年渡海帆船上廚師的稱謂。
DarkAsk
雞肉

陳第《東番記》:「習篤嗜鹿,剖其腸中新咽草將糞未糞者,名百草膏,食之不饜;華人見,輒嘔。食豕不食雞,畜雞任自生長,惟拔其尾飾旗;射雉,亦只拔其尾。見華人食雞、雉,輒嘔。夫孰知正味乎?又惡在口有同嗜也?」

荷治時期,文獻亦提及台灣原住民不吃雞。

清康熙黃叔璥《臺海使槎錄》提及「瑯嶠十八社」(恆春半島)原住民習俗說:「日凡三餐,不食雞。有傳紅毛欲殺生番,俱避禍遠匿,聞雞聲知其所在,逐而殺之;番以為神,故不食。」
DarkAsk
豬肝

豬肝曾經是昂貴補品,貴到一般人吃不起;後來因抗生素殘留及膽固醇含量高被擔心有礙健康,價格一落千丈,但其美味還是讓人垂涎,結果變成庶民美食。

早年,豬肝因營養豐富又富含鐵質,被視為補血聖品,但價格高不可攀,大都只有病人住院開刀或婦女做月子才會買來吃,所以常見有人帶豬肝湯去醫院探視病人。

1970年以後出生的人,可能不知道當年豬肝的價格,不但比豬肉貴很多,而且是以兩計價。早年豬肝曾賣到一斤兩百四十元,在經過幾十年的通貨膨脹後,今天豬肉一斤不過百多元。網路上有一篇文章,有人回想,早年剛任教職薪水才七百元,而買一副醃(滷)豬肝要三百元。

十錦火膏,海參、肉丸、魚、肉絲、火腿片、鮑魚、豬肝、肉片、白菜、馬鈴薯等。
DarkAsk
豬肝在台菜料理的身價,大約在1980年代盛極而衰,原因有二:

第一、豬養殖使用抗生素,而豬肝又是排毒器官,故有抗生素殘留可能致癌的疑慮,經媒體報導引發民眾擔心。

第二、豬肝膽固醇含量高,而當年的健康資訊說膽固醇不能攝取過量,也影響很多人不敢食用豬肝。

這兩個原因的加乘效應,導致豬肝價格逐漸下滑,不但比豬肉便宜很多,甚至乏人問津。最後,很多豬肉攤是買豬肉送豬肝。當豬肝不再是珍貴食材時,很多小吃、菜餚就不再使用豬肝,「肝燉」更是幾乎在宴席上消失了。
DarkAsk
自2010年代以來,豬肝開始起死回生,原因有二:

第一、台灣有豬養殖戶推出不打針、不吃藥的「健康豬」,甚至有以優質飼料及環境飼養的「品牌豬」,可降低對豬肝抗生素殘留問題的疑慮。

第二、根據多項研究指出,飲食的膽固醇對血液的膽固醇濃度並沒有顯著影響,所以美國「飲食指南」(Dietary Guidelines)不再建議限制膽。固醇攝取量。因此,有些人已不像過去那麼「畏懼」豬肝。
DarkAsk
滷肉飯與肉燥飯、肉角飯

北部「滷肉飯」與南部「肉燥飯」的差別,並不只是名稱,不但外觀不同,內容也不一樣
肉燥飯的「肉燥」,也非台南擔仔麵以絞肉加鮮蝦頭熬煮而成的「肉燥」。

滷肉飯的滷肉汁,一般兼具皮、脂、肉,傳統是手切,有的切小塊,有的切很碎。有人主張,使用三層肉,切成可以看到皮、脂、肉的小條狀,堪稱上品。肉燥飯的肉燥汁,只有皮脂幾乎沒有瘦肉,切成相對較大的小方塊。台南肉燥飯特別選用豬背皮脂,台語稱之一「膩瓤」(ji-nn̂g)、「肉辄」(bah-nn̂g)。價格相對便宜,但既厚且Q又多膠質。此外,紅蔥頭是滷肉飯的靈魂,但肉燥飯有的不加紅蔥頭。

台中則還有一種「肉角飯」,與肉燥飯相比,在皮脂之外加了肉塊。
DarkAsk
鰹/鯖魚罐頭

戰後,台灣製造的番茄汁鰹/鯖魚罐頭,因好吃又便宜而廣受歡迎,也常被用來當拜拜的祭品。今天,三興、同榮、好媽媽、老船長等品牌的番茄汁鯖魚罐頭,都有黃罐與紅罐兩種顏色,但仔細看標示的内容物,並無不同之處,連價格也一樣。

在宜蘭南方澳漁港直接詢問三興總店,答案如下:

早年的番茄汁魚罐頭,黃罐是鯖魚,紅罐是鰹魚。鰹魚罐比較便宜,又是紅罐適合拜拜,在桃竹苗客家地區賣得最好。

後來因鰹魚產量不足,改成只做鯖魚罐魚。在這種情形下,本來應該不再有紅罐(鰹魚罐頭),但因桃竹苗已習慣紅罐,所以鯖魚罐頭在桃竹苗就改成紅罐,中南部及東部則是維持黃罐,北部地區因有各地的人來工作,所以有黃罐也有紅罐。總之,黃罐與紅罐完全一樣。
DarkAsk
鮪魚罐頭與海底雞

台灣有一家鮪魚罐頭的品牌「紅鷹牌海底雞」1978年由活寶食品公司創立於宜蘭縣冬山鄉。1982年,該公司曾請已故諧星石松、葛小寶拍廣告片,葛小寶說:「不是肉雞喔!」石松說:「比土雞還好吃!」

鮪魚罐頭以「海底雞」為名,訴求有如雞肉的色澤及口感。其實,此一概念來自日本與美國。
DarkAsk
日本靜岡是日本鮪魚罐頭發源地,日本鮪魚罐頭大廠Hagoromo於一九三一年在此創業。Hagoromo是日文「羽衣」的羅馬字,出自靜岡市清水區三保半島的「羽衣傳說」。1958年,Hagoromo以「シーチキン」(shichikin)之名註冊商標,取自英語Sea Chicken。

Sea Chicken的概念則來自美國。1914年,商人Frank Van Camp買下California Tuna Canning Company(加州鮪魚罐頭公司),改名為Van Camp Seafood Company,並想出以「Chicken of theSea」來描述鮪魚罐頭的美味,結果非常成功,隨即就把公司改成這個名字。
DarkAsk
(完)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