綾Aya
@shigure3321
Sun, Jun 25, 2023 11:54 AM
1
從金閣、龍安後到仁和寺,安排今日飽嘗世界遺產及重要文化財,走了一氣呵成的觀看體驗。終日陰雨難免不便,但將近日落時段,在最後從仁和寺走出時突遇了一片雨過天晴。整日不見的陽光熱度燒上肌膚,直接燎起了一片情緒在身上蔓延。
當下只是草草記了句「今天真的太快樂」,卻也確實是最真切的感受。現在明晰起來,是因自己真的許久沒有這般在行動與精神同步的愉悅。對割裂才是常態的我來說,是如此久違的,我才真實的感受到了一份在身體與意識意義上合一的「快樂」。
對了,說說金閣吧,它是此趟安排的主要目的。為的是實物之金閣,也為的是三島之《金閣》⋯
京都
綾Aya
@shigure3321
Sun, Jun 25, 2023 11:55 AM
今日天氣差,灰雲聚集在金閣之上,之下仍是池水將金閣的姿態全然倒影出來的景象。我倚在欄杆,觀著眼前金閣近的好像觸手可及,一邊怔怔的想著三島寫下的金閣。三島寫金閣,寫它周邊池水似生鏽銅鏡;寫它上方鳳凰於時間佇立;寫它建造於黑暗時代,卻無論如何滄海滄田,金閣都永恆不變⋯
我重新想著《金閣》中的「我」、沉默、死亡、語言與美的關係,思考《金閣》於三島文學整體脈絡。突然,身旁人群一陣吵雜著經過,我的目光只好被迫移開金閣一瞬。卻正是這一瞬的動作,促成了今日的不虛此行。
我突然想起於《金閣》的故事末尾,那放火燒毀金閣,只為與金閣一同毀滅以完成「回歸」的「我」,卻依舊只是被金閣以沉默拒於門外的情節。在那裡,無論「我」自始至終是如何行動,其行動依憑的對象——金閣,都始終只是沉默。
綾Aya
@shigure3321
Sun, Jun 25, 2023 11:55 AM
正是人們無論如何想方設法建構多少幻想追求,都永遠無法與沉默達成徹底的交融,因而才更確立起了這般沉默實屬真正的「美」。正如無論有關金閣的言說如何變動,或如我又是如何容易被週邊一切的人為言說牽動,但在那處的金閣都永遠的只是沉默。
我只是體悟到,正是它的這份沉默,成就了金閣的不變、神聖,也使金閣終將是謂真正的「美」,也是我始終不可能企及的那般「美」。
載入新的回覆
當下只是草草記了句「今天真的太快樂」,卻也確實是最真切的感受。現在明晰起來,是因自己真的許久沒有這般在行動與精神同步的愉悅。對割裂才是常態的我來說,是如此久違的,我才真實的感受到了一份在身體與意識意義上合一的「快樂」。
對了,說說金閣吧,它是此趟安排的主要目的。為的是實物之金閣,也為的是三島之《金閣》⋯
京都
我重新想著《金閣》中的「我」、沉默、死亡、語言與美的關係,思考《金閣》於三島文學整體脈絡。突然,身旁人群一陣吵雜著經過,我的目光只好被迫移開金閣一瞬。卻正是這一瞬的動作,促成了今日的不虛此行。
我突然想起於《金閣》的故事末尾,那放火燒毀金閣,只為與金閣一同毀滅以完成「回歸」的「我」,卻依舊只是被金閣以沉默拒於門外的情節。在那裡,無論「我」自始至終是如何行動,其行動依憑的對象——金閣,都始終只是沉默。
我只是體悟到,正是它的這份沉默,成就了金閣的不變、神聖,也使金閣終將是謂真正的「美」,也是我始終不可能企及的那般「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