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hahaha
看完Douglas Sirk《戰地情鴛》(A Time to Love and a Time to Die, 1958)。
leahahaha
哇德國人的視角描述二戰,邊看邊想資金哪來,看到結局懂了。哇雷馬克自己直接出現在電影裡。

哇電影藉片中Pohlmann教授之口,直接對全體德國人質問不同身分的德國人各自該對戰爭負起什麼責任!
不知道這部片在德國迴響如何,雖然入圍了當年柏林影展金熊獎(實際獲獎的是伯格曼的《野草莓》)。
leahahaha
平民生活與士兵生活的劇烈對比,似乎比過去看過的戰爭片來得特別感受到戰爭對心靈的摧殘,看得相當動搖,很想離席;不確定當戰爭來臨,我自己會如何活著、會否放棄信念、能否度過戰爭不行屍走肉而繼續像一個人那樣生活。

覺得要換一種視角看Sirk 的作品了。一個為了家人或信念離開出生地去美國繼續發展事業,之後又離開美國的人。(居然還在慕尼黑念過一陣法律⋯⋯)(呃導演第一任婚姻的兒子,參與二戰,死於本片同樣發生的1944年⋯⋯)

(可惜下一場《苦雨戀春風》時間太晚,選擇放棄。)
leahahaha
愛情線發展得越是天真誠摯近乎可笑,戰爭對人類的影響就越是殘酷難以忍耐。後來突然明白對前半段愛情線經營之必要。

警報聲、疏散躲防空洞,都不再是概念。

廢墟景強烈回憶起羅塞里尼的《德國零年 》。
@leahahaha - 《德國零年》(Deutschland im Jahre Null, 1948)...
leahahaha
資金應該是Universal ,全部演員開口是英文,然而卻扮演二戰德國人這方,還是哪裡怪怪的,或者說跟我所熟知的(傳統的?)自由正義美國對上獨裁邪惡德國的戲碼是很不一樣的。

維基說這部片有在德國上映,到底當年的德國觀眾為什麼想去看這部片、看完的感受又是什麼呢?

片中有夜晚官兵驅使集中營的人挖掘廢墟的片段,而這些廢墟周遭都住著人,只要頭探出去就看得到集中營裡身著條紋裝的人在搬磚頭使用十字鎬。可以解讀為原著作者雷馬克認為,當年德國人其實是人人都知道集中營的存在,以及裡面人們可移來當作苦工的事情的嗎?

只好逐漸逼近這個困難問題:當年德國人真的不知道集中營在幹嘛嗎?是真的不知道,還是屬於自求多福不想知道呢?(如果是我面對這樣的狀況,會想知道嗎?)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