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更小日子(゚∀。)🌾
@mu4u3haun2
1 年前
1 年前
3
去看了藍色巨星
→建議進戲院聽演出
→不建議很愛本片的人點開此噗
內有劇透
交流歡迎,想反駁請自行開噗,有緣我會看到,不需要特地跑到我的噗裡說服我,感恩
掰噗~
@baipu
話す
1 年前
有這種事!?
知更小日子(゚∀。)🌾
@mu4u3haun2
1 年前
先說一件事,我從一開始就是抱持著用電影院設備欣賞音樂的心態去看的,以此為標準給分的話,前面2星、中間3星、最後4星
知更小日子(゚∀。)🌾
@mu4u3haun2
1 年前
我這個人不太喜歡看別人的心得,因為感受是因人而異的,經驗也說明通常別人的感想都跟我不太一樣,所以當初看威秀簡介寫爵士題材我感覺可以,就決定要找一天去看。
知更小日子(゚∀。)🌾
@mu4u3haun2
1 年前
去看之前的某天滑河道,不小心看到有人說有角色會車禍,所以在戲院坐定的是時候我已經知道會有這件事發生,只是不曉得會是誰而已,那時候我也沒特別放在心上,只想說這種程度的劇透對我來說還好。
知更小日子(゚∀。)🌾
@mu4u3haun2
1 年前
說明一下作為主角的樂團構成,很精簡(委婉)的三人團隊
宮本大:薩克斯風,自學三年的天才
澤邊雪祈:鋼琴,從小學琴到大
玉田俊二:爵士鼓,電影途中開始學鼓
知更小日子(゚∀。)🌾
@mu4u3haun2
1 年前
做什麼事都是這樣,音樂更是如此,才能很重要,所以雪祈第一次聽完宮本的演奏後對於「才能」的感慨蠻能理解的。即便如此,才能之上還需要練習堆疊,半路出家的鼓手短短時間內就上台演奏,對於這點我真的相當無言。即使他也擁有才能好了,練習量遠遠不夠,以一部作品來說三人團體中有兩個才能擁有者也不太平衡。
知更小日子(゚∀。)🌾
@mu4u3haun2
1 年前
電影中有三人練習的畫面,老實說我覺得呈現出來的練習力度並不夠,然而即便他們真的都很努力練習好了,對於想上台演出獲得固定聽眾的演奏者而言,付出這些努力是理所當然的,這只是做了最基本的、應該去做的事。
知更小日子(゚∀。)🌾
@mu4u3haun2
1 年前
1 年前
音樂是一種語言,如果有看過海牛解說(他理解的)樂譜意涵的人應該能夠明白,縱使你看得懂五線譜,要能夠解讀作曲家意圖也需要一定程度的樂理訓練。
爵士樂是很自由的音樂,因為它有很多即興的部分,相較於古典音樂來說也許爵士樂比較容易使人產生興趣,但對我而言它比古典樂要難更多。
知更小日子(゚∀。)🌾
@mu4u3haun2
1 年前
1 年前
前面說過音樂是一種語言,要能即興演奏,就代表你需要良好的掌握這個語言,換句話說就是你要能流暢的使用這個語言,你才能演奏出不是雜音的即興。這需要對樂理的理解,然後是對於爵士的敏感度,換言之就是感性,宮本大這個角色大概就是直覺敏銳的樂理不夠感性來湊的類型。
知更小日子(゚∀。)🌾
@mu4u3haun2
1 年前
會說這個是因為我自己有切身之痛,學琴多年的最後幾年因為老師問我對爵士鋼琴有沒有興趣於是開始接觸爵士,然後……我就感受到我的樂理到底有多麼的拉基,也想順便問一下老師您是不是忘了我的樂理就是一坨屎
後來沒繼續學琴是學業因素,跟爵士樂無關,姑且說一下(。
知更小日子(゚∀。)🌾
@mu4u3haun2
1 年前
說了這麼多,我要說的是,對我而言,我覺得這片就是在瞧不起爵士樂。
知更小日子(゚∀。)🌾
@mu4u3haun2
1 年前
1 年前
沒看過原作,所以一切評論以電影為基礎,我也不認為電影觀眾有義務去了解原作的呈現,就像我一直以來所說的,每變換一種媒材,就需要良好的、完整的去重新編譯與詮釋改作的內涵。
對我而言——再次強調這是對我而言,作品的欣賞總是很主觀的——這部電影沒有做好。
知更小日子(゚∀。)🌾
@mu4u3haun2
1 年前
1 年前
首先,先聊本片的主題「音樂」。
剛開始的幾次演奏我覺得樂器之間的音量平衡沒有做好,距離感很不穩定,浪費了影廳的杜比設備。
配樂也許不錯,但始終有個問題,就是下的時間很怪,跟畫面劇情不夠契合,導致我不斷出戲,無法專注在片中。
再次,配樂也許做得不錯,但我一直有種微妙的熟悉感,好幾段都覺得在別的OST或曲子前奏聽過,這很糟糕,會讓我繼續分心去回想我到底在哪聽過這段旋律。
知更小日子(゚∀。)🌾
@mu4u3haun2
1 年前
最後面的演出有改善這一切,我蠻欣慰的,不然可能散場就要立刻大罵了。
對我來說好的演出,是會讓人看了想要立刻回去摸自己的琴,也酣暢演奏一番的,最後一段演出有達到我心中的這個標準。然而,在這之外,演出有太多華而不實的設計了。
知更小日子(゚∀。)🌾
@mu4u3haun2
1 年前
我不曉得原作是怎麼表現爵士樂演出的,也暫時沒想到電影有什麼更好的表現方式,但無論是前者或後者我都不覺得這是電影觀眾需要去考慮的,這是導演的課題。
那些用來表現感受性的華麗效果對我而言不夠順暢、不夠自然,大致上都在妨礙我感受樂手的演奏。立川讓這位導演,如果只提柯南劇場版的話我還沒什麼感覺,但一看到モブサイコ100(原諒我覺得臺灣翻譯比盜版翻譯難聽所以採用原文名稱)我就不期不待了,我是那部的漫畫讀者,看了漫畫之後興沖沖打開動畫第一集,然後就沒有然後了,搞不懂大眾評價高的理由,可能我們就是電波不合吧,只能說一句抱歉打擾了然後離開這樣
知更小日子(゚∀。)🌾
@mu4u3haun2
1 年前
提到動畫製作的部分,本來看到TOHO想說應該OK吧?結果那個3D!你到底為什麼要用3D!糟透了彷彿早期MMD模組,那個巨大的人體關節、不自然的動作,到底是缺錢還是太有錢?手繪會更好,真的……信我……
知更小日子(゚∀。)🌾
@mu4u3haun2
1 年前
採訪影片的設計沒有前後呼應也顯得不知所云,可以看出導演有企圖心,但說實在的很突兀,畢竟沒有今昔對比採訪又有什麼意義呢?誰知道你到底在採訪個什麼勁@@?
知更小日子(゚∀。)🌾
@mu4u3haun2
1 年前
劇情,我甚至不知道該怎麼說比較好,不如分開來看吧。
主角中的主角宮本大這個人,才能の塊,在片中居然是最穩定發揮的一個角色,雖然他的鄉音跟熱血勇往直前的個性讓我有點
不過實際來說這個性很適合去闖蕩樂壇,他感覺能抵達任何地方,以至於……我對他實在也沒什麼好說的,他是主角但相對來說戲劇性反而不足,為什麼會這樣啊?
知更小日子(゚∀。)🌾
@mu4u3haun2
1 年前
1 年前
玉田俊二,從不錯的足球員轉職鼓手,在持之以恆的練習方面讓人一點也不擔心,為新手解說等於為觀眾解說,是可以理解的角色安排,但上臺實在太快了,真的太快了。
電影中沒有展開這件事,很快地用他調整好心態晃過這題,但這件事直接讓我想到我深惡痛絕的鋼琴發表會,一個小孩被趕著上臺自己面對一切,就算出糗也沒辦法很好地去處理這個狀況,對於玉田這名初學者來說風險太大了。
我討厭上臺有一半因素該歸功於發表會這個該死的東西,它甚至不知是否能稱之為老師炫耀的資本,老實說,不相關的人誰會來看啊?家長看了其他學生演奏也不會特別如何吧?也不是每個人都懷有遠大抱負啊,何不乾脆讓想開獨奏會的去開獨奏會、想聯合演奏會的去辦聯合演奏會
知更小日子(゚∀。)🌾
@mu4u3haun2
1 年前
……失禮了,總之趕鴨子上架式的演出很可能會導致我這種狀況,真的很不好。
知更小日子(゚∀。)🌾
@mu4u3haun2
1 年前
澤邊雪祈,最具戲劇張力的角色,於是放最後說。
我對他音樂的部分倒是沒什麼意見,我對這個人也沒有意見,他剛好跟玉田這個初學者形成對比,也算忠實展現了長年接觸鋼琴的演奏者有可能面對的難題,並且將演奏以外與職業相關的訊息帶入,以角色安排來說合情合理。
嗯,所以換言之,我有意見的是其他地方。
知更小日子(゚∀。)🌾
@mu4u3haun2
1 年前
我想提出一個問題,戲劇性是什麼?
劇本課常見三幕劇四幕劇理論,說什麼大高潮、小高潮、挫折、反轉之類的東西,將這些歸類為戲劇性
戲劇性,具有「戲劇」的性質,那麼何謂戲劇?
講過無數次了,在SNS上看到對於戲劇的評價絕大多數都以好萊塢的構成去評斷,認為一部作品有「好萊塢片」的要素才是完整的,缺少了那些要素就是一道品嚐起來好像少加了什麼的料理。但是戲劇≠好萊塢,不應該讓好萊塢去定義戲劇該長成什麼樣子,世界上還有那麼多類型的片,卻因為主流被好萊塢牽著走,曝光度低,觸及率低,讓這個惡性循環不斷延續。
知更小日子(゚∀。)🌾
@mu4u3haun2
1 年前
1 年前
為什麼我要說這個?
澤邊雪祈,他對於觀眾而言也許只是一個角色,為劇情服務也沒什麼,但除此之外他還是一名樂手。
車禍這種事,對於世界上所有的演奏者而言都是存在於生活中的風險,我們也只能無可奈何地接受也許好好坐在客廳也會有貨車衝進來撞你的可能。
然而一位樂手為了劇情高潮的需要,就被安排撞斷(也許沒斷?觀影期間有點難判斷)他的右手,這點恕我難以接受啊……
知更小日子(゚∀。)🌾
@mu4u3haun2
1 年前
為了製造劇情高潮,他要付出的東西太多了。固然在音樂的世界中確實存在以單手演奏的曲子,甚至全曲在一片安靜中度過的也有,單手鋼琴家也存在於世上,但這和為戲劇服務是兩碼子事,更不用說大小挫折全集中在這個不是主角的人身上有點失衡。
知更小日子(゚∀。)🌾
@mu4u3haun2
1 年前
宮本大和澤邊雪祈相識於單手演奏,於是同樣以單手演奏收尾,來一個首尾呼應,這是可以理解的意圖,但也僅止於可以理解了。
知更小日子(゚∀。)🌾
@mu4u3haun2
1 年前
題材特殊,應該給予支持,但不代表必須全肯定,我是這麼想的。
知更小日子(゚∀。)🌾
@mu4u3haun2
1 年前
最後針對「你們的爵士是哪種類型的爵士?」這個問題雙方的答案聊一下。
知更小日子(゚∀。)🌾
@mu4u3haun2
1 年前
基於上面說的電影不應該只有好萊塢格式,我是認同宮本大「就是爵士,沒有分什麼類型」這個說法的,但同時對方(抱歉我忘了那位大哥的名字)說他們這樣太曖昧了,應該更明確一點,我也很認同。
知更小日子(゚∀。)🌾
@mu4u3haun2
1 年前
一個東西被認識,它就被定義。(不是誰說的,這是我自己說的)
要向不特定大眾介紹一個對他們而言是新東西的事物,你必須精確定義你要介紹的東西,對方才容易理解。很多東西的確無法三言兩語講清,但對於一個面對新事物的人,要求他們花大量時間去爬梳清楚你所想表達的一切,成功的可能性太低了,因為門檻過高。
知更小日子(゚∀。)🌾
@mu4u3haun2
1 年前
1 年前
爵士的確可以不侷限於一個類型,比方我也很喜歡片中兩首帶有New Age風味的曲子,但這麼做產生的缺點相當一目了然,好比說要在Spotify搜尋Jass的CD,不分清楚你是Swing、Bossa Nova還是澀谷系等等的,會讓聽眾很難找到你,除非你幫自己創造一個可以一炮而紅讓人過目不忘的新類型、新標籤,不然真的就是在給自己找麻煩。
對聽眾的教育(不是教訓,這是很中性的詞)可以等他們入門之後再慢慢來,不侷限自己有時候就是一種對自己的侷限。
知更小日子(゚∀。)🌾
@mu4u3haun2
1 年前
這次應該真的沒漏掉什麼了吧……
知更小日子(゚∀。)🌾
@mu4u3haun2
1 年前
總之大概是這樣,講好多,話癆囧
知更小日子(゚∀。)🌾
@mu4u3haun2
1 年前
那就,先這樣~
知更小日子(゚∀。)🌾
@mu4u3haun2
1 年前
1 年前
推薦有興趣的人找早期黑人樂團演出的影片看看,有種難以言說的韻味,那種groovy和與觀眾的互動跟片裡不同,沒有那麼死板。電影裡為爵士樂演奏加上了太多閃亮亮特效,讓人有種耀眼而高不可攀的衝突感,但爵士樂是很可親的,音樂即使不閃亮它也能是好音樂。
對我來說爵士本來就是追求自由的音樂,演出也應該如此才對~
知更小日子(゚∀。)🌾
@mu4u3haun2
1 年前
不想用專有名詞顯得自己多厲害,但也不希望因為沒有使用專有名詞就被看成小白
知更小日子(゚∀。)🌾
@mu4u3haun2
1 年前
Count on me
這首有聽星野源的人應該都會感到熟悉
知更小日子(゚∀。)🌾
@mu4u3haun2
1 年前
The beginning
山下達郎風味
知更小日子(゚∀。)🌾
@mu4u3haun2
1 年前
1 年前
[閒聊] Blue Giant 雜談
爵士
知更小日子(゚∀。)🌾
@mu4u3haun2
1 年前
[閒聊] BLUE GIANT藍色巨星 八刷雜感
配樂
載入新的回覆
→建議進戲院聽演出
→不建議很愛本片的人點開此噗
內有劇透
交流歡迎,想反駁請自行開噗,有緣我會看到,不需要特地跑到我的噗裡說服我,感恩
宮本大:薩克斯風,自學三年的天才
澤邊雪祈:鋼琴,從小學琴到大
玉田俊二:爵士鼓,電影途中開始學鼓
爵士樂是很自由的音樂,因為它有很多即興的部分,相較於古典音樂來說也許爵士樂比較容易使人產生興趣,但對我而言它比古典樂要難更多。
後來沒繼續學琴是學業因素,跟爵士樂無關,姑且說一下(。
對我而言——再次強調這是對我而言,作品的欣賞總是很主觀的——這部電影沒有做好。
剛開始的幾次演奏我覺得樂器之間的音量平衡沒有做好,距離感很不穩定,浪費了影廳的杜比設備。
配樂也許不錯,但始終有個問題,就是下的時間很怪,跟畫面劇情不夠契合,導致我不斷出戲,無法專注在片中。
再次,配樂也許做得不錯,但我一直有種微妙的熟悉感,好幾段都覺得在別的OST或曲子前奏聽過,這很糟糕,會讓我繼續分心去回想我到底在哪聽過這段旋律。
對我來說好的演出,是會讓人看了想要立刻回去摸自己的琴,也酣暢演奏一番的,最後一段演出有達到我心中的這個標準。然而,在這之外,演出有太多華而不實的設計了。
那些用來表現感受性的華麗效果對我而言不夠順暢、不夠自然,大致上都在妨礙我感受樂手的演奏。立川讓這位導演,如果只提柯南劇場版的話我還沒什麼感覺,但一看到モブサイコ100(原諒我覺得臺灣翻譯比盜版翻譯難聽所以採用原文名稱)我就不期不待了,我是那部的漫畫讀者,看了漫畫之後興沖沖打開動畫第一集,然後就沒有然後了,搞不懂大眾評價高的理由,可能我們就是電波不合吧,只能說一句抱歉打擾了然後離開這樣
主角中的主角宮本大這個人,才能の塊,在片中居然是最穩定發揮的一個角色,雖然他的鄉音跟熱血勇往直前的個性讓我有點 不過實際來說這個性很適合去闖蕩樂壇,他感覺能抵達任何地方,以至於……我對他實在也沒什麼好說的,他是主角但相對來說戲劇性反而不足,為什麼會這樣啊?
電影中沒有展開這件事,很快地用他調整好心態晃過這題,但這件事直接讓我想到我深惡痛絕的鋼琴發表會,一個小孩被趕著上臺自己面對一切,就算出糗也沒辦法很好地去處理這個狀況,對於玉田這名初學者來說風險太大了。
我討厭上臺有一半因素該歸功於發表會這個該死的東西,它甚至不知是否能稱之為老師炫耀的資本,老實說,不相關的人誰會來看啊?家長看了其他學生演奏也不會特別如何吧?也不是每個人都懷有遠大抱負啊,何不乾脆讓想開獨奏會的去開獨奏會、想聯合演奏會的去辦聯合演奏會
我對他音樂的部分倒是沒什麼意見,我對這個人也沒有意見,他剛好跟玉田這個初學者形成對比,也算忠實展現了長年接觸鋼琴的演奏者有可能面對的難題,並且將演奏以外與職業相關的訊息帶入,以角色安排來說合情合理。
嗯,所以換言之,我有意見的是其他地方。
劇本課常見三幕劇四幕劇理論,說什麼大高潮、小高潮、挫折、反轉之類的東西,將這些歸類為戲劇性
戲劇性,具有「戲劇」的性質,那麼何謂戲劇?
講過無數次了,在SNS上看到對於戲劇的評價絕大多數都以好萊塢的構成去評斷,認為一部作品有「好萊塢片」的要素才是完整的,缺少了那些要素就是一道品嚐起來好像少加了什麼的料理。但是戲劇≠好萊塢,不應該讓好萊塢去定義戲劇該長成什麼樣子,世界上還有那麼多類型的片,卻因為主流被好萊塢牽著走,曝光度低,觸及率低,讓這個惡性循環不斷延續。
澤邊雪祈,他對於觀眾而言也許只是一個角色,為劇情服務也沒什麼,但除此之外他還是一名樂手。
車禍這種事,對於世界上所有的演奏者而言都是存在於生活中的風險,我們也只能無可奈何地接受也許好好坐在客廳也會有貨車衝進來撞你的可能。
然而一位樂手為了劇情高潮的需要,就被安排撞斷(也許沒斷?觀影期間有點難判斷)他的右手,這點恕我難以接受啊……
要向不特定大眾介紹一個對他們而言是新東西的事物,你必須精確定義你要介紹的東西,對方才容易理解。很多東西的確無法三言兩語講清,但對於一個面對新事物的人,要求他們花大量時間去爬梳清楚你所想表達的一切,成功的可能性太低了,因為門檻過高。
對聽眾的教育(不是教訓,這是很中性的詞)可以等他們入門之後再慢慢來,不侷限自己有時候就是一種對自己的侷限。
對我來說爵士本來就是追求自由的音樂,演出也應該如此才對~
爵士
配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