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個多月前有點困在類似噗主這個處境之中。花了很多時間處理很多情緒,說真的也沒什麼辦法,我是突然有一天就放下了,才有辦法比較平靜地看這本書。也許情緒很大的時候去做點別的事情比較好,現在用匿名、偷偷說貼文這個方式對於討論或交流這本書的內容其實沒啥幫助。希望原 po 能找到自己想看的東西,心情愉快。想討論《獸靈之詩》上冊的東西的話,我想這本書還是蠻多東西可以討論的。
8. 「污穢不堪的灰牆上寫著一段文字:If you want me to swallow your spunk. Please call this number:XXXX-XXXX-XXX」想被吸屌請撥,然後「所以呢?莉莉走出廁所隔間,站在洗手檯前盯著鏡子看,女廁空無一人,燈光黯淡。」 該語境引申出一種性別與公共空間使用的議題,展示了目標受眾──男性──與廣告投放位置──女廁──的矛盾。這也許是在隱晦揭示,在這個世界裡,男性都使用女性的廁所。這討論了性別界限與社會行為規範的衝突地帶,也讓人們思考,我們的社會究竟應該如何正確地處理性別、空間和公眾的交叉和衝突。
五月份一篇尋常的討論和謹慎的提醒,卻引起了「閱讀完畢後再給出評價」、「對國產小說擁有不合理的標準」、「選擇女性作為欺凌對象」和「產生嫉妒」等反應。 可一笑置之的問題,竟然激起了一篇意圖展示學術肌肉,但最終標題與結論不相符的文章。 Qui sème le vent récolte la tempête. 儘管如此,我對於作者對自己作品的傲骨表示贊同,至於是否將不夠欣賞自己的讀者回饋都視作攻擊,那就是個人的選擇了。 基於嗆到的食客已表明不願再引發爭議,以上發布已編撰完畢的部分。
動機
本作品比擬星級餐廳(沙丘、刺客)、高檔套餐(黑暗元素、飢餓遊戲)等級,若有人因前菜噎到,我們不宜輕率地指責他們不識貨。同樣地,抱怨的人並不是因未品嚐完整道套餐而隨意評論的搗亂者。
實際上,真正的搗亂者是那些偶然經過餐廳,卻不幸偶然目睹外場與經理同聲責罵顧客,只因他們無法順利品嚐前菜。真正的搗亂者以尋釁為目的、用雞蛋裡挑骨頭、吹毛求疵的態度進入餐廳。
因此,我必須先對自己的評論予以反省,並努力在未來的評論中提供更具客觀性和專業性的觀點。
然而,這樣的反省並不適用於下列的幾個時間點:今天、明天、後天,或是在閱讀本書下冊並完成評論之前。
讀嘛讀嘛
不讀會死
另外一個原因則是將建設性的內容留給其他人來提供,因為我即將呈現出明顯的懶散氛圍,缺乏所有努力和投入。因此我可以被視為一個缺乏常識和知識,且挑剔無比,對自我要求非常懈怠的個體。
以下,便是我作為一位無知的讀者,對作品表現出的無理取鬧。
結束第一卷的閱讀,從第二部開始確實展現了順暢閱讀的優點。也難怪當讀者表示在歷史的章節中遭遇困境,編輯會鼓勵:「嘗試讀下去就知道吧」。忠實粉絲會護衛這部作品,宣稱:「可惜你專注錯地方,看不到後頭的美好。」
如果架空程度真的完全取決於作者的表態,那麼在沒有考慮作者的表態下,就直接將「部分架空」視為優於「完全架空」的結論,這是有問題的。那種邏輯下,作者的表態應該是決定架空程度的主要因素,所以不能一概而論地說某一種架空程度就比另一種更好。
因此,知名作家在該篇文章使用結論與標題相互矛盾的手法,以引導讀者進行思考。這樣的寫作方式,確實使文章具備簡潔清楚得可以直接當教材的價值。
因此,對於《冰與火之歌》這樣的作品,如果作者尚未完成,我們就無法評論。
對於《獵魔士:血源》,如果我們第一集中途便放棄觀看,是不適合提出意見的,只有在經歷了劇烈痛苦,流盡眼淚看完,才能進行評論。
那麼,下一步我們將用那些不著邊際、不知所謂,莫名其妙、沒有常識的標準,以一個充滿嫉妒的無知閱讀者的視角,嫉妒著作者的才華與能力,嫉妒出版社的成功推廣,嫉妒作品受到無數大眾的關注,進行細微的挑剔。試圖在典故、聖經、文筆與結構上做一番深入的挑剔,並按照以上荒謬的挑剔方式,進行一連串的挑剔動作。
需要注意的是,我們不鼓勵其他人去效仿這種挑剔,因為這並不符合文學評論的標準。
之前看一堆捧上天的感想好像沒讀這本失去了整個世界
甚至不配當同人女真的跟我的讀後感差很多…上次才發一篇匿名噗沒燒起來,這次直接還特地上TAG
FB上那些指點作家應該要改劇情改形容詞的「書評」都還在呢,到這邊就變成評論不得了
FB社團
別人怎麼想我不知道啦,我看到指導作者要改成什麼用字是覺得挺莫名其妙的
那我收回作者很嗆的部分好好笑
可是這一篇完全沒看到你讀書的憤怒,只有對作者的評論 我還沒看這本書,但很期待你的書評,可是不是這樣的書評。圍繞在書身上,好好說一下你的品味,如何?
而且負評很重要啊,你這麼在意作者怎麼想幹嘛咧(同理,作者其實也真的只需參考大家的評論而不一定需要買單,這是常識啊)
很興奮看一半然後說不知道萌在哪裡
本來任何事情就沒必要對所有意見(不是「建議」)照單全收,本來就要斟酌取捨。更何況如果什麼指點不接受就是自我意識過剩(ㄏㄏ),那身為創作者還真的很需要這種「自我意識過剩」,不然去當風向雞就好了寫什麼小說。作者說 「寫得沒我多,又寫得沒我好,憑什麼給我建議,在小說上,我就是如此傲慢。」 完全有道理啊。
pitaya1261: 噗主才是無法被批評的人+1
ham8218: 真的看不懂在悲憤什麼,用這麼多文字先預防針打好打滿,表明自己就是爛就是沒建設性就是沒常識懶散自我要求低落無理取鬧充滿嫉妒來進行一個不符合文學評論的標準的吹毛求疵的動作,為看起來醞釀很久即將發表的黑特作者黑特作品黑特出版社的行為鋪墊,真的好噁心,言之有物的話怎麼連具名發表都不敢,你說「狡獪」真的是很到位的形容,這操作堪比朱姓親藍名嘴噁男自己「告發」自己
真的是很嫉妒人家有好多「知名作者」護航捏,而且看起來只是起手式呢,預防針打好了後面還有得黑唷
不管出於什麼原因愛下指導棋的人很多,拿這個來帶風向指稱作者被「讀者」指教一堆後為自己說了一句話就是傲慢,要作者要打不還口,非常奇怪。
「我沒惡意=我有惡意
我說話比較直=我說話比較擊敗
我不是針對你=我是針對你
我無意冒犯=我刻意冒犯」
足可詮釋了
前面有些人想看所謂「公評」到底公不公,我覺得真是佛心,這噗就算不到惡意,敵意也很明顯。這種開場法,不說全部,能有幾成公正的好評論,我是已經不信了啦。惡意會招致惡意,就算不到惡意,目前這些文字滿滿的敵意也是顯而易見的,會招來什麼回應,噗主真的承受得了嗎?勸這一句也算是我最後的善意了。
但我真心不懂獸靈之詩到底是做了什麼得罪到一再有人特地發文去酸?FB那些看三頁就可以指教的就不論了,噗浪上這種惡意針對作者的竟也不只一個,是招誰惹誰
而 witch7997: 提到的「困在噗主這個處境」,然後要處理情緒之後才能平靜的看這本書……(不好意思我知道你的發文沒有敵意但)我真的很困惑,所以這本書到底是做了什麼……對不起誰的事會造成這種反應……?
(2)噗主對作者的審查不夠客觀,就必須接受同樣其他人對他的質疑。
(3)請不要一有不順心就用偷偷說公審他人.....有時間公審沒啥意義的事情,還不如去做點對社會有助益的事
樓下大家的回饋基本上都圍繞這幾點上,我想這件事沒有很難理解才對。
我不同意此觀點。儘管如此,我們也不能完全依賴腦力想像而忽視現實的考量。架空的創作也是建立在現實的基礎上,完全脫離現實的架空故事將缺乏可讀性。
野獸猛獸並非可在新手村門口獲得的經驗值肥料。
「(泰邦)以過去徒手和壯碩山豬扭打的經驗挪動身體的關節部位,試圖從軍代表的攻擊脫身。」
如果泰邦能夠徒手與「壯碩山豬」扭打,在職業摔角也將是無人能敵的選手,在軍代表的攻擊中竟然僅能躲避屈於下風,確實引人深思。
這並不意味著作者需要親自體驗與山豬徒手搏鬥,但至少需要有基本的認識,明白山豬並非如同果實一樣,能在田野間被人手輕易摘取。也請認識到,對台灣原住民來說,打山豬不僅是果腹,更帶有深遠的文化和社會含義。
文化部國家記憶庫的資料,詳細介紹台灣原住民在山豬獵捕方面的傳統知識和技巧
楠梓仙溪流域大武壠族狩獵法:捕獵山豬的方式-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
電視節目:布農族狩獵法!與"山豬搏鬥"
「帊音的距離極遠,全力奔跑也要跑上二十天,更別提中間的休息、飲食,最終他們花了十八天到達帊音部落。
在距離遙遠之處,已有濃濃黑煙從森林中竄出。
他們觀察周遭,發現」
描寫主角們奔跑到達帊音部落的過程,指出距離極遠,全力奔跑也需花費二十天的時間,且未計算其中的休息和飲食時間。令人驚訝的是,十八天即抵達,而且主角們似乎並未感到疲憊,毫不喘氣,直接進入帊音部落。
在此,我們稍作計算以評估這段距離。
或者,我們可以參考「橫越台灣超級馬拉松」賽事,該賽事從台中港出發,限時46小時,橫跨246公里到達太魯閣。以這個賽事為參考,十八天的跑步距離約為2214公里。
或者,不細究專業人士的數據。若我們以馬拉松(42公里)的平均完賽時間四小時來推算,每天跑步八小時,18天後將近跑了1440公里的距離。
6 天比賽 - 維基百科
最後,我們找到奔跑時間最接近的賽事,Iditarod Invitational艾迪塔羅德邀請賽,距離1000英里(1600公里),官網顯示2022年的賽事,參賽者們的完賽時間約在16天又1小時,到23天15小時之間。
2022 Iditarod Trail Invitational
「烏托克別開臉,從身後抽出一把幾乎跟她身高一樣的長獵刀,她的手太過纖細,以至於無法將刀拿穩。」
人體比例常以指尖到指尖的距離大約等同於身高來描述,這一點可以參考達文西的維特魯威人比例圖:(根據附圖,加上刀鞘後略長於身高,但刀本身略少於身高)
將一把幾乎與身高相等的長獵刀背負在背上,這似乎形成了一種無法拔刀的配置。
但考慮歷史上特長武器的存在,假設台灣原住民女性的平均身高約為155公分 參考來源。
要拔出(與收合)如大太刀這樣的兵器,需要相當高超的技巧以及使用者的身材配合。以下現代影片提供了參考:
大太刀拔刀:
我們可以理解烏托克由於內心的不穩定狀態,可能會選擇一把難以使用但又具有浮誇風格的武器。然而,令人困惑的是,她周遭理應具備相關武器知識的人,包括師傅和刀匠,對此都沒有任何反對意見,這與一般常理並不相合。
(其實說穿了我就是很好奇為何有話不能好好講⋯⋯)
但同時我也想指出,這是一本帶有架空元素的奇幻小說,作者會刻意用某些手法來將書中的世界陌生化,如果要講求合理性跟邏輯性,應該優先考量到小說中的「邏輯」是否一致,在這種情況下,把所有現實世界的邏輯套用進去是否合理呢?這是我對這篇評論感到好奇的地方(也想知道其他噗友怎麼想)。
但關於超馬跟拔刀的知識頗有趣,不知道噗主明後天是否會有更多書評跟補充。
徒手鬥山豬的武力值矛盾很合理。以台灣的林相來說這種武器的確很礙事,距離也是值得質疑,不過平常看漫畫總是會有很多不實用的武器,所以是否會阻礙可讀性就要看個人偏好,我之前才讀完一套當代奇幻童書,裡面的基礎價值觀跟我很不合所以閱讀很出戲、痛苦,我能理解噗主的感受,不過那套書也是很多人喜歡的暢銷作品,與作者認真落差會妨礙閱讀沒錯,可是就真的很主觀,且並不是「不可評論之事」。
感覺一堆人有閱讀障礙
是有沒有那麼玻璃心「實驗體中方舟組是不會改動的固定數值,我們的變因在於獸靈組,是我最期待的實驗體」
「這也是出於我的要求,我想對照從與人類基因較遠、但性情相對溫和的獸靈動物開始,再到基因接近的物種,這中間方舟組的數值變化。而第一批獸靈組實驗體為鴨子,還可藉此觀察銘印效應對鴨子的影響,是否會在與方舟結合後,同樣影響方舟。因此在申請實驗體之前,我們已預先要求讓這十五隻鴨子對一臺堆高機產生銘印,我們將在方舟與獸靈結合後,觀察方舟會不會把同樣的堆高機當作母親。」
獸靈組=(人造)獸靈
實驗=讓方舟組與獸靈組結合
實驗組(treatment group)是指在某些「實驗變因」被改變的情況下進行實驗的一組。
對照組(control group)又被稱為「控制組」「參照組」,指的實驗過程中保持所有條件原樣、沒有變更實驗變因的一組。
親愛的研究員,你在研究中沒有設置對照組,將會影響研究結果的有效性與可靠性。對照組的存在可以提供一個比較基準,以便確定實驗組的變化是否是由實驗因素所引起。缺乏對照組可能會導致結果的誤判或解釋的困難,因此在設計研究時應考慮設置適當的對照組。
尤請特別注意,這是一個國家級政府機構的研究項目,其研究結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在處理研究內容時,務必謹慎行事,不可輕率對待。
而且暨鴨鴨之後,你還打算用同一組小孩繼續研究狗狗?真是太好了,親愛的研究員,你就那麼確定犧牲鴨鴨之後,這些方舟組小孩仍然和沒接觸過獸靈的「全新」小孩完全一樣,沒有任何變化嗎?請特別注意,這是一個國家級政府機構的研究項目。
P.S.
讓人類對堆高機產生親情銘印真的是個具有研究倫理的偉大行為!沒錯,我們可以用「密冬極權好壞懷」來解釋這一切。即使研究主事者是西方人,我們大可相信他必定受到了相當的壓力來抹去他過去的研究倫理訓練。
「……實在不知道該怎麼做,才能讓鴨子在他們身上留下傷痕,而小鴨子本身又不具強烈攻擊性,無法在方舟身上留下哪怕最微小的擦傷。我們只能逼迫方舟傷害鴨子,譬如捏著鴨子的翅膀或腳輕輕甩動,給鴨子造成不至於留下永久性傷害的痛苦,這將引發鴨子的掙扎反擊,增快結合進行。」
依據曾經親身照料鴨子的網友提供的經驗,即便是在被人搖晃至近乎死亡的情況下,鈍喙軟蹼,尚未褪下絨毛的黃色小鴨在人類小孩身上留下傷痕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幾乎不足1%。
「「教授,」當莉莉和麥克唐納討論學術研究時,她自然而然回歸學生的身分,語氣中對老教授的尊敬也油然浮現:「我沒有詳細描寫研究方法是因為……我在網路上查到伊哈灣目前屬於密冬領土,而且其他國家禁止進入,甚至也不能經過其海域。我知道很困難……但你曾說要真正研究獸靈就必須向政府遞交申請,我在想有沒有可能由政府替我和密冬交涉,我想親自去看看,而不是坐在房間裡單單用文獻分析來完成論文。」」
因此,莉莉要申請政府的資助和援助進行一個碩士論文研究,這反映出此一還沒定案的研究、莉莉的教授與權力機構之間的密切聯繫。即使教授的行為有些古怪,就像一位失智的老人,居然在校園中心散步遛鳥,但或可以相信,他與權力機構有著牢不可破的聯繫。
同樣的情況下,我們可以看到,莉莉的插畫委外工作網站連結可以直接連到博物館網頁。令人驚訝的是,她對自身這種特權狀態竟然完全不知情,而要等到故事結尾由教授來揭露(她受到高層級政府監控)的事實,這點亦實在引人注目。
噗主所描述的研究方法應該是非常嚴謹的隨機對照研究,但不是所有的研究題目都適合使用這種研究方法。
我看的時候以為這是個 觀察性研究 ,因此並未感覺到會讓我出戲的不合理性。不過如同噗主的意思,這種研究方法的證據力等級偏低。
就文本描寫來說看起來比較偏向對行為觀察的研究 我是不清楚一般行為學研究的實驗設計習慣就是了。不知道有沒有相關專業旅人有興趣討論。
可能我是個很容易被洗腦和自行合理化的讀者吧
至於IRB的部分,顯然文本的敘述看起來就沒在管⋯⋯不如說一開始就有意圖凸顯這點XD 倒不覺得是很大的合理性問題。
觀察性研究(observational study)為流行病學及統計學中的一種研究方法,又稱非實驗性研究或對比研究。該研究通過對研究對象在自然狀態下根據特定的特徵分組後進行觀察、記錄,並對結果進行描述和對比分析而得出結論。與實驗及隨機對照試驗等研究方法不同,此類研究方法的研究者沒有(或未能)人為設置處理因素。
有做實驗就不是觀察性研究
「十步一磕碰、百步摔一跤。」
在閱讀本書的過程中,我觀察到其內容中存在著一些微小的遺憾,不禁情感激盪,放肆地發出痛叫聲。
是的,這就是在雞蛋裡挑骨頭。當你吃到第一塊骨頭時,你可能只會吐掉它;但當你嚐到第二塊骨頭時,你開始對其中的問題感到在意;當你遇到第三塊及更多的骨頭時,你便開始細細挑剔起來。
這正是量變所引發的質變,讓人多次陷入愣住、困惑的困境中。
請注意,下述內容的排列並不按照頁數順序,而是根據閱讀者摔跤時所帶來的綜藝程度來決定。
「刺耳的金屬撞擊聲中,拉疏張開眼睛,長獵刀並沒有在他身上造成傷口,反而是突然插進兩人中央的無名者正一臉無奈地摀住流血的手臂。」
長獵刀並沒有在他身上造成傷口,反而是突然插進兩人中央的(地板?)
長獵刀並沒有在他身上造成傷口,反而是突然插進兩人中央的無名者(的身上?)
長獵刀並沒有在他身上造成傷口,反而是突然插進兩人中央的無名者正一臉無奈地摀住流血的手臂(???)
最終,我認識到這兩句話的主詞並不相同。前一句提及「長獵刀」,然而,下一句描繪的則是「無名者」突然插進兩人之間,而非刀插進兩人之間。也許在兩者之間先插進一個分號或句號,會使得情節更為生動且清晰。
「他顫抖著手瘋狂翻找好一會兒,將一片平凡無奇的葉子放入阿蘭舌頭底下」
在這一場救人行動中,以全知第三人稱觀點描述了一片「平凡無奇的葉子」。
從角色的角度來看,他費盡心思地翻找了一段時間,找出來使用的,卻不是神奇的靈丹妙藥而是「平凡無奇」的東西。這讓人不禁思考,這是在救人,還是只是支付渡冥河所需的船資呢?
為何要特別強調葉子平凡無奇?在誰眼中平凡無奇?即使泰邦找出的是一片紫蘇葉,也無人會質疑它的藥效是否正確。在這個情節中,角色所尋找的東西,是否找錯並非作者的責任。但以第三人全知觀點特地描述「平凡無奇」,那就是真的平凡無奇,只顯得角色行為沒有道理。
歷史:「距今一萬五千年至四萬年前」,這是這段文字所標示的歷史時期。然而,同一段內容卻提及了「遊客參觀造成的二氧化碳」。
這樣的描述引起了一些疑問:中石器時代的人們也會成為遊客嗎?他們在遊覽時就已經有意識到對環境造成的影響並產生了二氧化碳排放嗎?
「於是璐安跑得更快了,緩慢上升的太陽在前方施予光熱,他們就像那狩獵太陽的勇士,無窮盡地追逐著陽光,璐安心中滿懷希望,他越跑越快,最終消失在刺眼的光線裡,只剩下模糊的、朝地平線城市奔去的小小黑點。」
這段文字中存在一個問題:朝地平線城市奔去的小小黑點是誰?文中的描述似乎表明是璐安。然而,這與前文中描述的璐安越跑越快,最終消失在刺眼的光線中的情景有所不符。
「面對泰邦困惑的表情,烏托克將手中的杯子放到少年手裡,她站起身,伸展著身體,只有這時候泰邦才會意識到烏托克有多高,她修長的身子幾乎是小小的炭屋所無法容納的,甚至令泰邦驚訝,不久前烏托克如何縮起肩膀,彎曲膝蓋,方能步入他與璐安的家。」
在同一句子中插入觀點轉換可能導致閱讀上的困惑。
首先,第三人稱從烏托克的角度來看,她面對困惑的泰邦並將杯子放在少年手中,然後她伸懶腰。
接著,第三人稱從泰邦的角度來看,此時他才意識到烏托克有多高,而炭屋無法容納她
然後,完整的第三人稱全知觀點:烏托克縮起來進入炭屋令泰邦感到驚訝。
比較以下例句,並感受其差異:
只有這時候泰邦才會意識到烏托克有多高
只有這時候泰邦才能意識到烏托克有多高
只有這時候泰邦才意識到烏托克有多高
「「這是你的刀嗎?」奔跑如鳳蝶般筆直的無名者,早擋在拉疏前,手指捏著他的獵刀,露出微笑。」
如鳳蝶般「筆直」。是飛棍(skyfish、air rods)?
7.
「如此可怕、如此無情、只有潛藏在黑影深處的執著,像一顆即將熄滅的黑矮星,悲哀地散發著不可能存有的光亮。」
在這原民部落的場景中,突如其來地出現了對於黑矮星的描繪,第一部中僅此一處與太空相關的用詞,即便將其轉換為「奈米碳管黑體」,也不會顯得突兀太多。
「污穢不堪的灰牆上寫著一段文字:If you want me to swallow your spunk. Please call this number:XXXX-XXXX-XXX」想被吸屌請撥,然後「所以呢?莉莉走出廁所隔間,站在洗手檯前盯著鏡子看,女廁空無一人,燈光黯淡。」
該語境引申出一種性別與公共空間使用的議題,展示了目標受眾──男性──與廣告投放位置──女廁──的矛盾。這也許是在隱晦揭示,在這個世界裡,男性都使用女性的廁所。這討論了性別界限與社會行為規範的衝突地帶,也讓人們思考,我們的社會究竟應該如何正確地處理性別、空間和公眾的交叉和衝突。
「她隨手抓起牆壁上懸掛的一樣醜陋的玻璃裝飾品,往男人頭部砸去。」
前段文中對廁所的描繪,激發了讀者對其惡劣環境的感知:灰色的牆壁,污濁不堪,塗鴉滿目。這些元素隱喻了此地治安的混亂。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壁上掛著一件易於移動的玻璃裝飾品,它的存在並未受到破壞或失竊的影響。這或許代表著經營者在污穢中依舊對美的追求,甚至不惜頻繁替換被破壞或丟失的裝飾品。反過來說,也可能這件裝飾品的醜陋已經讓人退避三舍,不敢觸碰。
「「她找到一些文件,得知保留地之外除了有都市區,保留區和都市區都存在於一座島嶼,名為灣島。」」
得知保留地之外「除了」有都市區,然後?
11.
「隔天阿蘭一早就來了,她敲門,璐安替她打開門,炭屋最小的弟弟看起來有點異樣」
這裡提到了「最小」的弟弟,意指存在不是最小的弟弟?
12.
「一名女人自外頭匆匆走來,莉莉認出那是系上的另一名助教」
「這一名」助教尚未出現,卻已經出現了「另一名」助教。
「巴利告訴烏托克她即將退無可退,她後面是一棵巨木,她會撞到樹幹硬生生承受泰邦的揮砍,烏托克透過巴利看見了,迅速高高跳起躲開泰邦的獵刀,她雙腿踩向身後的樹幹,讓身體幾乎與地面呈九十度,隨後用力一蹬,飛過泰邦頭頂降落於地面。」
高高跳起,讓身體與地面呈九十度,隨後用力一蹬。
描述中的行為實質上就是一種跳躍並在樹上進行二段跳的動作,那麼,為何有必要特別強調與地面呈九十度的角度呢?這可能是在表明她的站姿非常挺直。
「很久很久以前,人們是不會到很遠的地方旅行的,因為離開家到很遠的地方,會讓人非常的受傷,而且如果不小心橫死異鄉,靈魂還會成為惡靈,所以唯一會讓人們遠行的原因,只有狩獵。」
1.離開家到很遠的地方,會讓人非常的受傷──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什麼?
2.所以唯一會讓人們遠行的原因,只有狩獵──那麼如何帶傷進行有效的狩獵活動呢?
「泰邦在高及胸口的姑婆芋葉裡留下深深淺淺的痕跡」
他僅僅是在奔跑時經過芋葉,為何會在姑婆芋葉「裡」留下痕跡?
16.
「「噓。」阿蘭輕聲道:「所以趕緊帶璐安離開,這裡很快將烽煙四起。」」
阿蘭是會用「烽煙四起」這種用詞的原民角色?
「世界有兩個,一個是真正的世界,我稱呼為原世界,一個是模仿原世界誕生的影子世界,我們的世界是影世界,影世界誕生之後,獸靈才出現,我們的影世界有被修改的痕跡,卻無人發現,因為影世界會不斷自我修正。」
在原世界未被證實的與觀測的情況下,沒有參考點,要怎麼知道有沒有修改呢?這可真是個難題。也許我們應該先從證實「原世界」的存在開始?期待下集
18.
「壁畫因為史變效應的關係內容產生改變,雖然原本的證據已經消失,但我們可以利用軟體還原……」
同上,沒有原本的證據,該參考什麼還原?期待下集
「實驗體中方舟組是不會改動的固定數值,我們的變因在於獸靈組,是我最期待的實驗體……
……
這也是出於我的要求,我想對照從與人類基因較遠、但性情相對溫和的獸靈動物開始,再到基因接近的物種,這中間方舟組的數值變化。」
1.「實驗體中方舟組是不會改動的固定數值」
2.「這中間方舟組的數值變化」
關於數值的變化,它們可能會變,也可能不會變,甚至可能又變又不變。多麼的神秘和深奧!
「身姿敏捷的動物伺機出沒,白天常見野貓野狗和各種鳥類,夜晚則有竹節蟲、鹿和在道路上爬行的螃蟹、蜥蜴。」
「島嶼周遭環繞礁岩,我的一些同事在海上工作,據他們所說,這兒的海洋生態同樣豐富。」
這個生態系已經被劫掠殆盡。白天常見的野生動物是流浪的貓和狗。所謂的物種豐富,應該是諷刺吧。
「因此在申請實驗體之前,我們已預先要求讓這十五隻鴨子對一臺堆高機產生銘印」
著名奧地利動物學家、鳥類學家、動物心理學家——康拉德.勞倫茲曾讓小鴨鴨銘印自己,然而小鴨鴨對直立的勞倫茲感到害怕,只有在他蹲行,身高與小鴨鴨相仿的時才願意跟隨。因此,銘印堆高機的難度可能與銘印一面牆的難度相當。
22.
「莉莉畫得很快,靈感總是突然到來,她咬著筆頭,最後添加一些細節。」
既然是素描眼前的物品,為什麼會需要靈感?
23.
「她小心地維持站姿,以免碰觸到脆弱的標本。」
在博物館裡,我們必須小心地保持站立姿態,以免意外觸碰到那些脆弱的標本。或許我們可以思考一下博物館的設計和展品擺放是否有待改進。
「祭歌深入人們的生活,他們早已無從想像沒有祭歌和儀式,也因此難以相信祭歌和儀式真的有神奇的力量,除非涉及惡靈,恐懼總是比日常微小的禁忌更加力量強大。 」
「他們早已無從想像沒有祭歌和儀式」 - 這句話表明人們對沒有祭歌和儀式的情況進行了想像。這與接下來的說法相矛盾,即「也因此難以相信祭歌和儀式真的有神奇的力量」。如果他們無法想像沒有祭歌和儀式,那麼他們也不應該難以相信祭歌和儀式的力量。
非常感謝您一直閱讀到這裡,若要探討作品的伏筆、意義等等,誠如業界重要人物所提到的,需要等待整個故事的完結,即下冊的出版,方能作出全面的評論。讓我們靜待下冊的問世,一同期待故事的完整發展。
我願對作家與表達疑惑的旅人進行說明:噗首「動機」無疑是純粹真實的,沒有一絲欺騙的成分。這些以繁體中文書寫的文字,理應無人存在閱讀的問題。
可一笑置之的問題,竟然激起了一篇意圖展示學術肌肉,但最終標題與結論不相符的文章。
Qui sème le vent récolte la tempête.
儘管如此,我對於作者對自己作品的傲骨表示贊同,至於是否將不夠欣賞自己的讀者回饋都視作攻擊,那就是個人的選擇了。
基於嗆到的食客已表明不願再引發爭議,以上發布已編撰完畢的部分。
不然按作者的聲明,現在書市很慘,要讓她痛的話,比較好的選項是不討論、不給她熱度,讓這本書沉沒在汪洋書市中。
台灣奇幻小說的前景似乎並不樂觀,讓出版社必須對任何有可能的機會大作文章,吹捧為新元年、新經典。但是,過度的廣告和過高的期待是否反而導致讀者失望,進而造成流失,形成了惡性循環?更讓人困惑的是,創作者和編輯們仍然在自己的小圈子中,將「惡意」和「嫉妒」這兩個標籤貼在那些感到困惑的讀者身上,自我陷入充滿負能量的迴圈。
有些在小圈子裡有一席之地的人,用長篇大論來「教育」讀者。某些圈子已經縮小到剛好符合他們的腰圍,我能期盼這種情況不要出現在奇幻文學的圈子裡嗎?
書應該要接受正評和負評,負評卻不能有反對意見不然就叫護航親友圈同溫層不能批評?
感覺很多站在正論這邊的人並沒有看過實際情形,只是單純憑政治正確的印象站隊。
不過也別叫我去整理,我對這本書頂多就是不喜歡而已,沒多大感覺,不值得花這個時間。
這些都只是你的「意見」,不是「事實」。其他閱讀者也可以覺得那些負評不溫和不合理甚至具有攻擊性而加以反駁。
beetle9120: 引噗主的話:「我希望讀者、寫作者和編輯能認清真正的敵人在哪裡。」
這已經把其他不認同而自主發言辯駁的讀者甚至只是路過進來摻一腳的路人和實際承受評論的作者編輯一鍋端了,還「敵人」呢,討論個書籍需要有敵人嗎?凡是反駁負評的都是敵人嗎?是誰在塑造敵我?不就是一開始就充滿防衛心打了一堆預防針鋪路的噗主嗎?結語也繼續打針,還什麼自溺者不岸哩,不就跟開頭一樣,只要你們反駁我,就是自溺者,就是錯認敵人
再次驗證前面噗友的「狡獪」這詞下得真是精準
然後馬上掛著管理員頭銜的編輯出來勸說要看完,另外有人跳出來說文化挪用只能用在弱勢,他那個被冒犯族群不夠弱勢,人少也若是不過台灣文學
發文的人看起來不太想爭文字定義,總之沒幾個小時就刪文道歉,買了28本書送板友
其實也不用看到最後,該段後面就暗示歷史被獸靈扭曲我對那個貼出來的左傳有印象,作者加筆的文法邏輯跟原文完全不一樣。
真的,開頭的引用的手法蠻容易猜到「獸靈」到底在幹嘛的,那不是暗示,根本是明示了假設你選了剪刀,就叫你打開其中一個信封,裡面寫著:你會選擇剪刀。
明眼人已經猜到玄機了吧。哇,必中術式耶,對不對?
更何況繁體中文使用者=知道薩爾達傳說這款遊戲哏的人?這等號甚至劃不上啊。
把所有預設可能性先講一輪,就能當先知了呢,真棒。
最後再次謝謝噗主勇敢提出這些問題和看法。
然後覺得只是送書很無聊,就來辦個讀書會吧。本來只說送 10 本,填資料的人 28 個,想說就都送一送,有點意氣用事,抱歉。
如前面說的,我後來有反省,我的情緒反應其實是被其他個人事務影響。我整理好情緒之後看這本書就恢復只是看這本書了(為了讀書會進行第二次閱讀,目前進度第六章)。
任何讀到這則回應的人,如果我的貼文造成過你的不快,非常抱歉。
這本書我覺得還是蠻有趣的,希望能看到更多針對書的內容本身的討論。
「lychee4026: 嘩這年頭為自己的言論道歉不夠還得掏錢買書XDDDDDDDDD」
不是指您,抱歉。
刪文或道歉自省或送書都是他自己的選擇,我也只是旁觀疑惑而猜測理由,不是指有其必要。既然當事人在這,我也不多說了。
witch7997 前面說困在類似噗主這個處境之中的發言,我其實也跟 cod4519 有一樣的疑問,這下就多少明白了。
而且匿名?我是覺得討論真的沒什麼問題,但就像前面也有人提到,如果發負評的是勇敢評論,那麼為什麼說好評的就是護航或親友團?為什麼不能有真的喜歡這本書的人提出反對意見呢?其實我覺得最神奇的是,這本書的大致上環繞的評論都蠻正面,讀者的討論多而且讚譽也蠻不錯的。最富有「負能量的迴圈」的就是這篇帖文啊。
我看什麼海拉魯王國那句的理解是沒有奇幻小說可以讀還可以去玩遊戲,不知道為什麼ramen2196瞬間就能理解噗主要表達的可以為噗主代言,可能我不玩遊戲不懂哏,也可能ramen2196是噗主的心靈之友吧
就算是比喻,也是噗主自己帶出了「敵人」二字,我是相信啦,人不會突然講出自己心裡沒有的東西,用字遣詞就透露了一個人的想法。噗主可以繼續堅稱沒有,堅稱自己好客觀中立絕非刻意尋釁只是好可憐畏懼不健康的可怕環境不敢發聲的讀者,但看下來許多人都感覺到噗主的敵意和惡意不是嗎?如果不是知道會招致這種評論,一開始又何必堆砌那麼多似是而非拐彎繞圈的文字打一大堆預防針?那就不要覺得冤啊
在那邊講炎上商法什麼真的是有夠惡臭的
於是搜尋了其他人的評價,正評多半提到格局宏大、設計精巧、融合台灣原住民文化等等要素,但負評如果比較著重於細節,就會被說應該繼續讀下去、缺陷不影響整本書的高度等等,誠如上面其他人提到的,閱讀時感受到的窒礙難行,似乎被當成「這又不是什麼重要的東西」來看待,讓人很不快。然而,這是這些細碎的部分影響讀者——至少我,失去讀下去的意願。每個人當然有自己喜好的風格和節奏,喜愛本書者,或許是推書心切,但硬是否定別的讀者的閱讀感受,我個人很不喜歡。
像樓上蝦子講的,奇幻小說常常架空,但是良好的架空要用細節來堆砌。如果說細節都是不重要,或你讀下去就順了真的……說到這好像在社團還看過「再讀一遍說不定就能領會」之類的@@
一個細節,就用這邊扭打中以「與山豬徒手搏鬥的經驗」來暫舉例,讀到的時候第一時間先想這的點是虛構的還是寫實的呢?
虛構的→那跟現實有什麼差異?如果說山豬在現實世界裡很難徒手搏鬥,那是這裡描寫的這個人特別狀、不容易受傷;或是這個世界的山豬很好打,特別小?→為什麼?異變的生化改造人?異變的可愛迷你豬?→那這個差異有什麼意義
寫實的→有多像?現實世界裡多常發生徒手搏擊山豬的事情?誰來做?十四歲的少年嗎?→判斷「不普遍,但很可能偶爾發生」→那這個少年發生過了,為什麼,對他來說特別還是普通?如果很特別為什麼敘事不是「這情境就像那次徒手搏山豬」而是平鋪直敘的徒手搏山豬?→下面另走人稱(攝影機位置)思考流程
Physics and Star Wars - Wikipedia
他們的太空船會自動在船艙裡補正音效
PTT文章說這句話少說告訴我們六件事,但其實同時還給了一些不確定的假設在此加上:
1.比爾博住在袋底洞
2.比爾博姓巴金斯
3.比爾博快要111歲了→以人類來說很老很老,他是人類嗎?或者是架空長壽種族?但有大壽宴會所以或許沒有長壽太多?
4.比爾博要舉辦盛大的宴會→個性不排斥甚至可能喜歡宴會
5.袋底洞在哈比屯
6.哈比屯的居民都很期待這場宴會→大家喜歡比爾博?或者大家喜歡的只有宴會?宴會稀奇嗎?
好像有那個味道沒錯,或是我其實就被你拉走了?
簡單來說,透過熟悉的細節作為參照點,因而可以去挖掘那些陌生、新奇的事物,也才顯得出新奇事物新奇在哪裡,得以被突顯出來。我想這可能是蛋糕前面提「徒手打山豬」的意義何在的原因。在這裡山豬作為一個熟悉的象徵是難應付的猛獸,異常的部分是主角有能力徒手搏鬥山豬,那這裡為什麼是個值得被突顯的點呢?作者是有意圖進行這樣的突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