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wanjuli
@taiwanjuli
Wed, Jun 14, 2023 8:12 AM
1
在一八六八年日本的明治維新以後,整個日本國際收支呈現嚴重的赤字狀態,一直到一九一O年代中期,大正時代初期才轉為黑字。原因是日本在統治下的台灣大量生產砂糖、稻米,以及出口茶葉、樟腦等,日本政府的國際收支才終於轉為黑字
由赤字轉為黑字的前後,從一八九五年到一九四五年的台灣是日本的殖民統治之下,也就是台灣經濟是日本經濟的一部分。當時日本政府沒考慮要讓台灣成為一個國家來發展,始終當成是日本的一部分,把台灣視為輔助日本經濟的一個棋子進行統治。所謂的輔助,就是有些事雖然在日本做不到,在台灣卻可以做到,這也是殖民統治者中國人蔣介石牠們的中國國民黨集團黨徒、中華民國殖民統治體制在這七十八年來的做法
中國人蔣介石…抓耙仔馬英九牠們的REPUBLIC…OF…CHINA殖民統治體制是發動二二八大屠殺的共犯結構…不該是台灣人民的共識
taiwanjuli
@taiwanjuli
Wed, Jun 14, 2023 8:17 AM
在一八八O年年代的日本處在人力充足、人事費也很便宜的狀態。勞動人口過剩,於是以既有的絹織品為基礎,把絹絲改為綿紗,積極推動紡織業,向工業化邁出一歩。第二次世界大戰終戰之後台灣的狀況與一八八O年年代工業化前的日本非常相似,那麼,明治時代的銀行是採取什麼樣的計畫來發展紡織業,又是用什麼樣的形式進行融資,讓產業得以發展。加上1920年代稻米品種改良成功,在那台灣當局認為應該要向日本看齊,必須發展紡織業,向臺灣銀行提出的報告,而這項提案也獲得認同,確定了臺灣紡織業的發展路線。
紡織業的蓬勃發展為臺灣帶來大量外匯流入,利用賺來的外匯購買機器,投入輕工業的發展。這也成為後來誕生IT產業的基礎。
臺灣傳奇銀行家──鄭世松口述臺日經濟史的百年軌跡:上篇
臺灣傳奇銀行家──鄭世松口述臺日經濟史100年:下篇
sophia愛古典音樂
@sophielin88
Fri, Jun 16, 2023 7:28 AM
taiwanjuli
: 下午好
載入新的回覆
由赤字轉為黑字的前後,從一八九五年到一九四五年的台灣是日本的殖民統治之下,也就是台灣經濟是日本經濟的一部分。當時日本政府沒考慮要讓台灣成為一個國家來發展,始終當成是日本的一部分,把台灣視為輔助日本經濟的一個棋子進行統治。所謂的輔助,就是有些事雖然在日本做不到,在台灣卻可以做到,這也是殖民統治者中國人蔣介石牠們的中國國民黨集團黨徒、中華民國殖民統治體制在這七十八年來的做法
中國人蔣介石…抓耙仔馬英九牠們的REPUBLIC…OF…CHINA殖民統治體制是發動二二八大屠殺的共犯結構…不該是台灣人民的共識
紡織業的蓬勃發展為臺灣帶來大量外匯流入,利用賺來的外匯購買機器,投入輕工業的發展。這也成為後來誕生IT產業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