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純潔荷蘭寶の阿嬤@南宇@
@eunice6927
分享
Mon, Jun 5, 2023 9:28 AM
1
4/26
福島核廢水估年中排放 原能會4措施確保輻射安全 | 產經 | 中央社 CNA
6/4
福島核廢水4年後抵台 原能會:氚濃度低於偵測極限 | 科技 | 中央社 CNA
「日本福島核電廠含氚廢水預計春夏之際開始排放,經原能會分析輻射濃度擴散狀況,含氚廢水約排放4年後會流至台灣海域,原能會官員指出,『濃度已低於儀器偵測極限』,沒有輻射安全影響。
東日本大地震10年後,日本政府2021年4月正式決定將東京電力公司福島第一核電廠產生的含氚核廢水(即ALPS處理水)排入海洋。
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專家去年3度赴日審查含氚廢水取樣作業,根據今年5月31日發布取樣分析驗證初步結果報告,東電公司已具有可長期運作且強而有力的分析系統支持後續排放所需技術需求。
最純潔荷蘭寶の阿嬤@南宇@
@eunice6927
Mon, Jun 5, 2023 9:30 AM
@eunice6927 - 「《眾新聞》翻查資料,發現中國現存的49座核電機組,同樣有將核廢水倒落大海。...
@eunice6927 - 「我國上月底宣布開放日本福島食品,不過有16縣市自行訂定食安自治條例禁止日本...
最純潔荷蘭寶の阿嬤@南宇@
@eunice6927
Mon, Jun 5, 2023 9:30 AM
原能會指出,依照日本評估結果,主要受輻射影響的是電廠3公里海域範圍,輻射劑量也是『背景萬分之一到十萬分之一』程度,且隨海水流動與距離增加,影響越來越低。
原能會官員說明,含氚廢水主要沿著黑潮主流往美國,再沿太平洋往下到北赤道洋流,順著來到菲律賓,再沿黑潮依序到台灣和日本,這是所謂環太平洋主路徑;而台灣位在主路徑後端,含氚廢水約4年時間才會流至台灣海域,此時氚濃度均小於最小可測量值,『低於儀器偵測極限』。
原能會歷史擴散分析是利用2011年日本福島事故後10年的歷史海流資料,以未來日本福島含氚廢水海洋排放的規劃,進行含氚廢水海域擴散的模擬分析,初步預估含氚廢水傳輸路徑及對台灣的影響程度。
官員補充,除了主路徑之外,因海流複雜,小部分會隨中尺度渦流向南抵達台灣,最快1年後進入台灣海域附近,但量更少。
最純潔荷蘭寶の阿嬤@南宇@
@eunice6927
Mon, Jun 5, 2023 9:30 AM
未來因應日本福島核電廠即將排放含氚廢水至海洋當中,原能會與氣象局合作建置一套放射性物質海洋擴散模擬作業系統,於日本開始排放時同步進行預警作業,每日提供未來7天的含氚廢水的擴散分布及海域與漁場的衝擊預警。」
最純潔荷蘭寶の阿嬤@南宇@
@eunice6927
Mon, Jun 5, 2023 9:31 AM
「為把關民眾食魚安全,原能會核能研究所去年建置國內第一間生物氚檢測實驗室,執行漁產、進口水產食品、海域生態樣本的生物氚含量監測,範圍包含台灣周邊海域漁場、沿近海和返台的北太平洋漁場捕獲漁產,以及邊境進口水產食品等,目前每年可檢測500件樣品,將持續擴充檢測量能。
官員表示,現階段重點工作為蒐集魚種、漁產的生物氚背景基線數據,透過農委會漁業署等單位合作,由漁業署取樣後,交由原能會實驗室分析,作為排放後比對參考。
事實上,原能會自民國106年即開始進行跨部會『台灣海域輻射監測調查計畫』,官員說明,一般輻射檢測第一指標為『銫』核種,銫檢測實驗室已運行多年,目前沿近海漁獲95%以上、428種魚種都已完成輻射檢測,例如石斑魚、螃蟹、白帶魚等;遠岸則包含秋刀魚、鮪魚、旗魚、鯊魚等。
最純潔荷蘭寶の阿嬤@南宇@
@eunice6927
Mon, Jun 5, 2023 9:32 AM
Mon, Jun 5, 2023 9:32 AM
至於生物氚檢測,官員表示,氚核種釋放的輻射穿透力弱,空氣中射程僅約5毫米,1張白紙即可阻擋,無法直接檢測,因此漁產取樣後須送至生物氚實驗室進行處理及分析,單一漁產分析作業時間約需14個工作天。
考量現階段檢測量能限制,漁業署主要針對台灣北部、西部(含離島)、東部及南部地區各大港口,進行沿近海漁獲抽樣作業,其中依採樣地區的優勢魚種,進一步區分為『常態性物種』及『季節性物種』,以確保樣本兼顧漁獲多樣性及產業代表性。
氚(tritium)是一種氫放射性同位素,專家表示只有在極大量情況下才會危害人體。氚有多種實際用途,包括製造核武、醫學用的生物顯影劑或逃生口標誌等須在黑暗中發光的物品等。
最純潔荷蘭寶の阿嬤@南宇@
@eunice6927
Mon, Jun 5, 2023 9:32 AM
福島核電廠核子事故發生至今已逾10年,日本政府2021年拍板將『核廢水』排放入海,主因核電廠腹地內的儲水槽數量已逼近極限,考量科學分析及海外慣例後做出決定。東京電力在排放前會先把核廢水用海水稀釋百倍以上,每公升含氚量將不到1500貝克,是日本境內標準的1/40。」
最純潔荷蘭寶の阿嬤@南宇@
@eunice6927
Sat, Jun 17, 2023 4:47 PM
6/17
憂福島核廢水排放汙染 南韓民眾搶購食鹽、價格暴增83%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最純潔荷蘭寶の阿嬤@南宇@
@eunice6927
Wed, Jun 21, 2023 6:10 PM
6/21
福島廢水將抵台 魚體採樣3千件、水體採檢431件 | 生活 | 中央社 CNA
學者:福島核廢水排入海 最快1年內抵台 | 生活 | 中央社 CNA
最純潔荷蘭寶の阿嬤@南宇@
@eunice6927
Sat, Jun 24, 2023 9:10 AM
6/24
日本福島核廢水排放入海,亞洲鄰國反應激烈:「不僅是經濟問題,還生死攸關」 - The News Lens...
最純潔荷蘭寶の阿嬤@南宇@
@eunice6927
Mon, Jun 26, 2023 7:41 AM
福島核處理水排入海洋設備6/28啟動,學者估1年內抵台,農委會加強魚體採樣 - The News Len...
最純潔荷蘭寶の阿嬤@南宇@
@eunice6927
Sat, Jul 1, 2023 4:54 AM
7/1
傳歐盟擬撤銷「福島食品」進口限制 最快7月底公布 - 自由財經
載入新的回覆
6/4
「日本福島核電廠含氚廢水預計春夏之際開始排放,經原能會分析輻射濃度擴散狀況,含氚廢水約排放4年後會流至台灣海域,原能會官員指出,『濃度已低於儀器偵測極限』,沒有輻射安全影響。
東日本大地震10年後,日本政府2021年4月正式決定將東京電力公司福島第一核電廠產生的含氚核廢水(即ALPS處理水)排入海洋。
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專家去年3度赴日審查含氚廢水取樣作業,根據今年5月31日發布取樣分析驗證初步結果報告,東電公司已具有可長期運作且強而有力的分析系統支持後續排放所需技術需求。
原能會官員說明,含氚廢水主要沿著黑潮主流往美國,再沿太平洋往下到北赤道洋流,順著來到菲律賓,再沿黑潮依序到台灣和日本,這是所謂環太平洋主路徑;而台灣位在主路徑後端,含氚廢水約4年時間才會流至台灣海域,此時氚濃度均小於最小可測量值,『低於儀器偵測極限』。
原能會歷史擴散分析是利用2011年日本福島事故後10年的歷史海流資料,以未來日本福島含氚廢水海洋排放的規劃,進行含氚廢水海域擴散的模擬分析,初步預估含氚廢水傳輸路徑及對台灣的影響程度。
官員補充,除了主路徑之外,因海流複雜,小部分會隨中尺度渦流向南抵達台灣,最快1年後進入台灣海域附近,但量更少。
官員表示,現階段重點工作為蒐集魚種、漁產的生物氚背景基線數據,透過農委會漁業署等單位合作,由漁業署取樣後,交由原能會實驗室分析,作為排放後比對參考。
事實上,原能會自民國106年即開始進行跨部會『台灣海域輻射監測調查計畫』,官員說明,一般輻射檢測第一指標為『銫』核種,銫檢測實驗室已運行多年,目前沿近海漁獲95%以上、428種魚種都已完成輻射檢測,例如石斑魚、螃蟹、白帶魚等;遠岸則包含秋刀魚、鮪魚、旗魚、鯊魚等。
考量現階段檢測量能限制,漁業署主要針對台灣北部、西部(含離島)、東部及南部地區各大港口,進行沿近海漁獲抽樣作業,其中依採樣地區的優勢魚種,進一步區分為『常態性物種』及『季節性物種』,以確保樣本兼顧漁獲多樣性及產業代表性。
氚(tritium)是一種氫放射性同位素,專家表示只有在極大量情況下才會危害人體。氚有多種實際用途,包括製造核武、醫學用的生物顯影劑或逃生口標誌等須在黑暗中發光的物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