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18:02
做著情緒激烈的夢、被喵醒時但覺腰疼欲折,睜眼之際掠過腦海的意念

此乃骨蒸之相。
= . =
“骨”,表示深層之意;“蒸”是熏蒸之意。形容陰虛潮熱的熱氣自裡透發而出,故名。這種熱型,每兼盜汗,是肺癆病的主症之一。有“骨蒸癆熱”之稱。
= . =
①五蒸之一。發熱似自骨髓蒸蒸而出。《外台秘要》卷十三:“骨髓中熱,稱為骨蒸。”《諸病源候論.虛勞骨蒸候》:“蒸病有五。一曰骨蒸,其根在腎,且起體涼,日晚即熱,煩躁,寢不能安,食無味,小便赤黃,忽忽煩亂,細喘無力,腰疼,兩足逆冷,手心常熱,蒸盛過傷,內則變為疳,食人五臟。” 並常見有盜汗、遺精、夢交,或月經失調等證。由陰虛內熱所致,治宜養陰清熱,用秦艽鱉甲散、柴前梅連散等方。又為二十三蒸之一。《諸病源候論.虛勞骨蒸候》:“骨蒸,齒黑。” 參見蒸病、五蒸、二十三蒸等條。

②指癆瘵。《雜病廣要.骨蒸》:“骨蒸即後世所稱癆瘵是也。” 詳癆瘵條。
= . =
有时感觉自己浑身发热,但是体温正常,这是咋了?

陰虛體質最典型的特徵是熱、紅、乾、燥。

熱—— 五心煩熱(兩手兩足心發熱,並自覺心胸煩熱)。

骨蒸潮熱是肝腎臟陰液不足表現的症候, “骨”表示深層的意思,“蒸”是熏蒸的意思,形容陰虛潮熱的熱氣自裡透發而出,故稱為骨蒸。

潮熱是指按時發熱,或按時熱勢加重,如潮汐之有定時的症狀,下午 3 - 5 時熱勢較高為日哺潮熱,見於陽明證午後或夜間低熱為午後或夜間潮熱,骨蒸潮熱是有熱自骨內向外透發的感覺者,稱為骨蒸潮熱,多為陰虛火旺,陰液虧虛,不能制陽,陽氣偏亢,午後衛陽漸於入裡,夜間衛陽行於裡,使體內偏亢的陽氣更加亢勝而生內熱。

紅—— 舌質紅、臉潮紅

乾—— 咽乾、口乾、鼻子乾、眼睛乾、皮膚乾、大便乾

燥—— 脾氣急躁
= . =
中醫認為,人體“陰液”能夠濡潤全身的臟腑、組織、器官,陰虛會產生虛火,虛火逼迫人體津液向外排出, 導致出現手、腳出汗,夜間盜汗等情況。而夏季天氣炎熱,人體“陽浮與外”更能加重陰虛的病症。

陰虛體質如果長期得不到調理,容易患上頑固性失眠、乾燥綜合徵、乾眼症、 習慣性便秘、更年期綜合徵、高血壓等疾病。

這種陰虛體質的人,在如此高溫的天氣中,按中醫傳統而言,到底該注意一些什麼?

1、飲食方面

可以吃一些甘涼滋潤的食品,比如蜂蜜、銀耳、百合、蓮子、龜甲膠、烏龜肉、龜蛋等。

龜甲膠,滋陰,養血。用於陰虛潮熱,骨蒸盜汗,腰膝酸軟,血虛萎黃 .... 龜甲膠推薦用法:龜苓膏。

2、穴位按摩:按摩三陰交與太溪穴可調養陰虛體質。

發佈於 2021-08-11 09:00
= . =
-
= . =
中醫書籍 《雜病廣要》內因類

骨蒸即後世所稱癆瘵是也。《內經》之寒熱,仲景之肺痿,及內有乾血等,俱為證治之權輿。 古來又有傳屍之說,所謂六代諸蟲形狀等,稍涉荒唐。要之,此實勞中之一證,學人宜與前門相參可也。

名義
夫骨蒸之疾而多異名,為療皆同一體,丈夫以勞損為宗,婦人以血氣為本,起於腎虛所致,故云陰氣不足,陽必湊之。血氣不榮,骨髓枯竭, 腎主於骨,以其先從骨熱,故曰骨蒸。(《聖惠》)

古經惟有骨蒸病候,而巢氏論說,乃曰骨蒸病有五種,此說殊未當。蒸既異候,即血蒸之候必在於肝,肝主血故也。 然又謂二十三蒸者,此蓋觸類長之,遂至紛紛之論,其實五臟勞而生熱故也。 然獨以骨蒸名之者,此病熱深,古人舉其重者言之。(《雞峰》)(按:此二說似相反,宜互意而看。)
= . =
源由總說
骨蒸之候,男子因五勞七傷,或由肺壅之後,或為瘴瘧之後,宿患癖,婦人因產後虛勞,漏汗寒熱,或為月閉不通,無問男子婦人,因天行已後餘熱不除,或為頻頻勞復,小兒閃癖,其病並緣此十候所致,因茲漸漸瘦損。(《外台》引《救急》)

骨蒸病者,亦名傳屍,亦謂殗殜,亦稱伏連,亦曰無辜。丈夫以癖氣為根,婦人以血氣為本,無問少長,多染此疾,嬰孺之流,傳注更苦。

(同上引《崔氏別錄》 〈灸骨蒸方圖序〉 )(按:又《蘇游論》云:凡患癖之人,多成骨蒸。)
= . =
其為狀也,髮乾而聳,或聚或分,或腹中有塊,或腦後近下兩邊有小核,多者乃至五六。或夜臥盜汗,夢與鬼交,雖目視分明,而四肢無力。或上氣食少,漸就尫羸,縱延時日,終於磕盡。

(唐.崔知悌〈灸骨蒸方图序〉後文)
= . =
夫傳屍勞者,男子自腎傳心,心而肺,肺而肝,肝而脾;女子自心傳肺,肺而肝,肝而脾,脾而腎, 五臟復傳六腑而死矣。或連及親族,至於滅門。其源皆由房室飲食過度,冷熱不時,憂思悲傷,有欲不遂,驚悸喜懼, 或大病後行房,或臨屍哭泣,屍氣所感,邪氣一生,流傳五臟,蠹食傷心,雖有諸候,其實不離乎心陽腎陰也。
= . =
若明陰陽用藥,可以返魂奪命,起死回生。人知勞之名,未知其理。人生以血為榮,氣為衛,二者運輔而無壅滯,勞何由生。故勞者倦也,血氣倦則不運,凝滯疏漏,邪氣相乘。心受之,為盜汗虛汗,憂悲恐懼,恍惚不安。腎受之,為骨蒸,為鬼交,陽虛好色愈甚。肝受之,為瘰 ,脅滿痞聚,拳攣拘急,風氣乘之為疼痛。脾受之,為多思慮,慕清涼,不食多食無味。肺受之,為氣喘痰涎,睡臥不安,毛髮焦枯。 至於六腑亦各有證。

(《永類鈐方》引水丘先生《紫庭治瘵秘方》)
= . =
夫癆者,勞也。以勞傷精氣血液,遂致陽盛陰虧,火炎痰聚,因其有痰有火,病名酷厲可畏者,故令人諱之曰痰火也。然遡所自來,固非一類,有稟賦素怯,復勞傷心腎,耗奪精血而致者;有外感風寒傷肺,致久咳絕其生化之源而致者;有久病久瘧,小愈失調,復損真元而致者; 有藜藿勞人,傷力吐血,致陰虛使然者;有膏粱逸士洶酒恣慾,勞傷脾胃而致者;有薰陶漸染者。種種之異,難以枚舉,至於成癆則一也。然將成是證,必有預徵兆始焉。或頸項結核,或腹脇痃癖,或素有夢遺,或幼多鼽衄,漸而有潮汗遺精,咳唾吐衄諸血等候。外症必形容憔悴,肌體尪羸,毛髮焦枯,脈必弦濇芤虛,總之臓氣偏虧,亢害無制,因而致此極也。

(《痰火點雪 》卷一)
= . =
-
= . =
中醫書籍 《雜病廣要》內因類

骨蒸即後世所稱癆瘵是也。*《內經》之寒熱,仲景之肺痿,及內有乾血等,俱為證治之權輿。

要之,此實勞中之一證,學人宜與前門相參可也。

名義

古經惟有骨蒸病候,而巢氏論說,乃曰骨蒸病有五種,此說殊未當。蒸既異候,即血蒸之候必在於肝,肝主血故也。
= . =
鼽衄(求 ㄋㄩˋ)

病名,指鼻流清涕或鼻腔出血的病證。

《素問.金匱真言論》:「春善病鼽衄。」王冰注:「鼽,謂鼻中水出。衄,謂鼻中血出。」

又,鼽衄者,鼻衄也,即鼻出血。鼽,鼻、鼻形也。

「鼽」字單一用時,其詞義即如字書所云「鼻塞、鼻窒、鼻流清涕」,如「咳而鼽」者等。

鼽,《說文.鼻部》:「鼽,病寒鼻窒也。」《釋名.釋疾病》:「鼻塞曰鼽。鼽,久也。涕久不通,遂至窒塞也。」
= . =
.... 或幼多鼽衄,

讀到此處實在是佩服得五體投地。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