ಠ_ಠ
@anonymous
偷偷說
Mon, May 15, 2023 12:52 AM
29
2
覺得好孤單。覺得女兒是害我生活悲慘的主因。我不知道該怎麼回應她的情緒、不知道怎麼讓她好好完成作業而不情緒崩潰、不知道怎麼回應她的厭世躺平思想。先生因為也不知道怎麼做,直接做壁上觀,然後我覺得更孤單了。
jujube548
Mon, May 15, 2023 12:53 AM
妳和她一起去諮商看看
litchi431
Mon, May 15, 2023 12:54 AM
去找找親子諮商如何,聽聽專業建議分析也許會有解。
brandy7739
Mon, May 15, 2023 12:57 AM
和女兒一起去諮商試看看+1
先不提其他,你自己看起來也很需要有人能夠明確的支持和陪伴你,聽看看專業的意見或許能幫你找到出口。你辛苦了
ಠ_ಠ
Mon, May 15, 2023 12:57 AM
其實去年有去過短暫的遊戲治療,但主要還是在跟父母溝通如何與小孩相處。
lychee6064
Mon, May 15, 2023 1:00 AM
ಠ_ಠ
Mon, May 15, 2023 1:00 AM
直到去年母親節,女兒都還會用心寫卡片或是做手作禮物給我。今年什麼都沒有...還在寫作業寫到一半想到她的鉛筆盒弄丟而悲從中來一直歡...我說丟了就算了,再重新買筆就好,居然大抓狂還把沙發推翻...
pasta1964
Mon, May 15, 2023 1:01 AM
從小捨不得處罰,小孩長大了就會這樣,不是說要體罰小孩,而是要讓她知道自己的行為是錯的。
ಠ_ಠ
Mon, May 15, 2023 1:01 AM
grape632: 我在分享我看的紀錄片,有的孩子10幾歲就很知道自己要什麼而努力等等,她就故意說那如果什麼都不會什麼都不想呢
berry465
Mon, May 15, 2023 1:03 AM
照顧不了小孩那你生她幹嘛,這種別的孩子可以為什麼你做不到的心態最要命了,要是她覺得別的媽媽可以你怎麼做不到,你怎麼想
ಠ_ಠ
Mon, May 15, 2023 1:05 AM
berry465: 所以我想找資源,想學學如何更好地回應?既然我的直覺回應糟的要死。謝謝指教。
pea9049
Mon, May 15, 2023 1:07 AM
Mon, May 15, 2023 1:08 AM
他在學校的狀態(師生關係,交友關係)是還ok的嗎?
ಠ_ಠ
Mon, May 15, 2023 1:08 AM
「女兒害我生活悲慘」這種話很刺眼吧...對不起啊所以我只敢在偷偷說抒發。覺得刺眼請就不要看不要回吧。
ಠ_ಠ
Mon, May 15, 2023 1:11 AM
pea9049: 在學校很OK。是活潑、朋友多、學業也不錯的孩子。(為什麼要在家裡折磨媽媽呢)
berry465
Mon, May 15, 2023 1:12 AM
的確是因為很刺眼才想回應噗主,但我不希望又一個孩子因為父母的心態而變成一個生活在負罪感之下的毫無人生動力的孩子,所以我才說要調整自己到心態才有辦法做到溝通啊,自己有的問題不要怪到孩子身上,他們很多問題也都會被父母或環境影響的,只有自己擺正好心態有耐心好好和孩子溝通才有辦法辦法達到效果
lark1926
Mon, May 15, 2023 1:13 AM
ಠ_ಠ: 要不要再繼續嘗試親子諮商?順便把你老公也一起抓去。另外你說去年的遊戲治療是在跟父母溝通如何與小孩相處,可是你的原文看起來就還是不知道怎麼和孩子相處啊....
pea9049
Mon, May 15, 2023 1:16 AM
如果不是學校發生什麼事導致小孩回家用特別的方式求助,或許就真的是親子關係讓她在家呈現不同的樣貌。
berry465
Mon, May 15, 2023 1:17 AM
孩子希望得到你的關注,你在他身上投注的感情可能讓她察覺到你很反感她了,她希望得到你的支持肯定,但不知道怎麼做,只好故意說一些消極的話來博得你的鼓勵,孩子都是看父母的,一言一行都被父母影響,你們怎麼做,他們就會給出相對應的回饋與反應
ಠ_ಠ
Mon, May 15, 2023 1:18 AM
lark1926: 諮商師的建議是相信孩子的能力,家長不要做過多干涉。孩子的情緒必須去接住和傾聽等等。...好的這樣一回想,也許我又太急著想解決問題了orz
pea9049
Mon, May 15, 2023 1:18 AM
Mon, May 15, 2023 1:19 AM
看影片那件事⋯⋯我覺得他不是厭世躺平思想,是你的目的很明顯。不是對那種從小就知道自己將來想做什麼的人有意見,但你給小孩看這個很容易讓她覺得「喔反正你就是覺得我還不夠好/人家好/我爛/我要做到什麼程度才是好」。你們從以前到現在的相處模式是高壓性質的嗎?父母日常在家的時候是否對小孩是期望高的?(比如言語之間常談到別人家的小孩幾歲就學了什麼表現很好之類的)
cheese3859
Mon, May 15, 2023 1:18 AM
好奇小孩幾歲+1
ಠ_ಠ
Mon, May 15, 2023 1:20 AM
berry465: 謝謝你的觀察。我覺得的確是她感受到我對她的反感了orz 講那些話也是故意不想順著我(她會翻白眼說你又開始說教了)
ಠ_ಠ
Mon, May 15, 2023 1:22 AM
pea9049: 影片是我自己看的,我是跟他們分享心得。哥哥的回應就比較符合期待(?)會有一些關於自己擅長什麼之類的思考與討論。哥哥滿12歲,妹妹滿10歲。
jujube548
Mon, May 15, 2023 1:23 AM
妳或其他家人平常在家言行有沒有有意無意拿她跟別人比較?不一定是同儕,拿她跟其他手足或親戚比也算
會有躺平厭世思想很多都是自認為努力了卻收穫不到讚美。
然後妳對待自己的心態也要調整,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有時候不是妳努力了就能馬上看到成果,多點耐心慢慢來,不要用這件事給自己壓力,找一個空閒時間獨自出門喝個下午茶放鬆一下很不錯
berry465
Mon, May 15, 2023 1:24 AM
那妹妹如果短時間內就是找不到自己該做什麼,噗主會怎麼做?催著他趕快找?逼問他為什麼會找不到?
ಠ_ಠ
Mon, May 15, 2023 1:25 AM
berry465: 其實討論這個也不是在逼他們啊,只是我看了影片很有感想分享一下而已。(但她也許就是感受到了壓迫?)
ಠ_ಠ
Mon, May 15, 2023 1:26 AM
grape632: 拜託教教我怎麼當好棒棒家長orz
pea9049
Mon, May 15, 2023 1:28 AM
Mon, May 15, 2023 1:30 AM
你的有感某種程度上等於你的期待,小孩還是蠻敏感的,一個10歲一個12歲他們多半都能感受到你想暗示什麼,哥哥的反應符合你的期待不等於他真心認可,也可能他知道這樣回應會讓你滿意所以他才選擇這麼做。反之,妹妹用不一樣的方式回應也是知道他這樣做會讓你不滿(她不想走哥哥的模式)
但也可能哥哥就是沒有想太多順勢發揮啦但我想多少還是有為了讓你開心才回應你的。
接下來就是青春期階段,哥哥的成長歷程可能也會有不同面向的變化。
berry465
Mon, May 15, 2023 1:31 AM
我以前也是一直沒真的找到自己該做什麼,覺得學生做的事情沒有一樣是我喜歡做相當成目標的事情,但我媽就會一直大驚小怪說「怎麼可能沒有」「學生的本分就是讀書,還要有什麼其他事?」「不然你說說你到底想做什麼?」雖然我知道我媽是迫切希望我能講出一個答案,或是我可以認真好好在課業上不要思考這些五四三的東西,但我仍然感覺到我媽對我的不耐煩和不信任,她覺得我不應該覺得「不知道該做什麼」,我應該要像那些「成功人士」一樣對課業積極認真,然後很知道自己的目標,我的迷惘都是有問題的,我是個不專心的孩子,這件事一直到我成年,回想起來都還是很受傷,但我現在還是找到我要的工作了,也做得挺好的
berry465
Mon, May 15, 2023 1:31 AM
每個孩子都有他們自己的成長曲線,不要要求他要像別的孩子一樣在什麼年紀就要做到什麼事情,而是耐心陪伴她的迷惘,在她想要嘗試不同東西的時候給予鼓勵,而不要反對或打擊她的信心
ಠ_ಠ
Mon, May 15, 2023 1:32 AM
jujube548: 謝謝你的觀察。我覺得她大概會感受到被拿來跟哥哥比較,作業可以很快完成之類的。我也的確是很努力想要好好教小孩,但孩子的回饋並不如預期,才會有這些挫折。但我也不清楚怎樣做不一樣的家長?準備吃食、整理環境、然後不管她?這樣可以嗎?
lark1926
Mon, May 15, 2023 1:32 AM
ಠ_ಠ: 如果是我家長在我10歲的時候這樣問我,我大概真的會覺得自己是不是因為太笨了、不夠好,所以不被家長喜歡。
一種反應是認為自己應該更努力讓家長喜歡自己,另一種反應大概是像噗主女兒一樣用反彈的方式表達她感受到不被愛。
但不管哪種反應都是來自於孩子認為自己不被重視的心理,未來都有可能成為她和家人不親近的導火線。
題外話,很多人到了2.30歲依然不知道自己該做些什麼,不如就趁他們還小讓孩子多嘗試跟摸索,讓他們自己找尋出路。
berry465
Mon, May 15, 2023 1:34 AM
請允許孩子對於自己的目標感到迷惘的權利
,不是每個人都能很快找到自己要做的事情和目標
ಠ_ಠ
Mon, May 15, 2023 1:35 AM
其實我很常分享我看了什麼影片,然後就是閒聊,我甚至也沒有「問」。但我可能潛意識就是有教育心態吧><
pony4881
Mon, May 15, 2023 1:40 AM
Mon, May 15, 2023 1:40 AM
我覺得分享給孩子看成功的紀錄片本身就會帶給他壓力,無聊是問,還是只是你說的閒聊。
對於一個正在迷惘自己目標的孩子來說,給他看到其他人成功的案例,不會讓他覺得自己要去努力找尋自己的目標,只會讓他覺得自己跟別的孩子相比很糟糕而已。
berry465
Mon, May 15, 2023 1:41 AM
就別再試圖告訴她該怎麼做了,讓她自己去摸索
你要做的就只是告訴她,你可以多多去嘗試不同的領域,如果爸媽曾經因為你失敗了而罵你,那是我們的不對,我想讓你知道失敗了也沒關係,不用怕,我們也不會因此罵你,如果覺得難過了,累了,就會來爸媽這,我們會一直在你身後支持你,放心去做各種嘗試吧
libra8514
Mon, May 15, 2023 1:46 AM
mousse64
Mon, May 15, 2023 1:49 AM
才10歲期待太多了
讓他乖乖寫作業不鬧事就好了
mousse64
Mon, May 15, 2023 1:50 AM
我10歲的時候每天只煩惱同儕跟作業
如果父母突然跟我說探討人生我會覺得莫名其妙
berry465
Mon, May 15, 2023 1:51 AM
說真的10歲的孩子,都還在摸索階段,噗主就希望她已經知道自己未來要幹嘛,怎麼可能
就讓他有個快樂的童年不就好了嗎?身心健康了,以後要找興趣找專長才能更順利不是嗎?
ape3931
Mon, May 15, 2023 1:51 AM
你要一個10歲的小孩知道自己未來幾十年要做什麼會不會太誇張?
bbq2791
Mon, May 15, 2023 1:51 AM
同意berry465,我差不多10-12歲的時候週遭的老師跟爸媽也開始一直詢問我以後認真的想做什麼,尤其我爸媽跟你一樣覺得我一定要有一個志向才行,但偏偏我沒有特別想做什麼事情,導致那段時間我也很厭惡大家給我施加「一定要有什麼目標、要努力朝著那個目標前進」的壓力,被問到也只會擺爛說我才幾歲為什麼就要我想這個。
才十歲根本就還沒開始探索世界,可能99%的東西都是他還不知道的,現在就要決定真的太荒謬了,只會更不想思考而已。
我到現在也沒有特別努力的單一志向,有的時候沒有單一目標其實也代表「你做什麼都蠻開心的」,像我大學跟工作的內容完全不同,工作也換了好幾個 領域,但現在過的很開心,工作也挺不錯的。與其給他壓力不如讓他慢慢探索,千萬不要再把自己的期望跟價值觀加在他身上,小朋友們都看得出來ㄉ
ape3931
Mon, May 15, 2023 1:51 AM
你10歲的時候在幹嘛?思考人生要做什麼工作嗎?
mousse64
Mon, May 15, 2023 1:52 AM
是說很多人出社會都還在迷惘吧⋯⋯
bear9041
Mon, May 15, 2023 1:52 AM
你聽起來只是想得到感覺孩子好棒、讓你驕傲的回答而已啊?
你女兒當然會不爽,你根本不想知道她要什麼
ferret2344
Mon, May 15, 2023 1:52 AM
噗主辛苦了,但小孩不是讓父母悲慘的主因,感覺噗主家中的功能可能失衡了,比起孩子我覺得噗主可能要先解決你跟先生之間的問題,怎麼能讓你一個人面對
berry465
Mon, May 15, 2023 1:52 AM
建議噗主去看「靈魂急轉彎」你以為的目標可能根本不是真正的目標,沒目標的人,也不見得會一輩子都沒目標
baboon1243
Mon, May 15, 2023 1:53 AM
推倒沙發?
是幾歲了啊?
cocoa9474
Mon, May 15, 2023 1:53 AM
回應情緒近期有什麼例子?
bbq2791
Mon, May 15, 2023 1:53 AM
&他才十歲不躺平要幹嘛現在開始學C++跟工程數學ㄇ⋯⋯⋯⋯
banana2222
Mon, May 15, 2023 1:53 AM
我覺得這是一個很直觀的問題,噗主現在的狀況不好,那要先練習離開壓力源,讓自己狀況變好再回來,不要把養育跟教導的責任全部扛在身上,如果先生不知道他該怎麼做,就讓他練習跟自己學習著要怎麼做。
我覺得當你覺得是某個人或者某件事情毀掉你人生的時候是一個很可怕的事情,你也必須了解到如何讓自己變好,而不是強迫自己待在讓自己痛苦的環境底下,不是說為人父母就必須忍耐或者必須讓自己符合社會框架,而是先求讓自己不要崩潰。
sushi1153
Mon, May 15, 2023 1:53 AM
10歲而已就要被問對未來的想法,光看就覺得壓力好大
mousse64
Mon, May 15, 2023 1:55 AM
覺得噗主現在壓力也挺大的
先把自己的情緒整理好比較好
還有老公不幫忙真的很麻煩 因為小孩會覺得我幹嘛聽你的 爸爸又沒有說話
oreo8103
Mon, May 15, 2023 1:55 AM
噗主辛苦了,身為家長有很多課題需要跟孩子一起學習,很高興你是試著解決的一方,而不是撒手不管的家長。或許可以多陪陪、觀察妹妹的情況,先不要急著開口或動手,找到雙方都能接受的界線再互動會好很多
pea9049
Mon, May 15, 2023 1:55 AM
Mon, May 15, 2023 1:56 AM
或許你需要孩子以外的生活重心,沒有什麼事是需要用極端方式面對(「全面叮囑」跟「全部放手不理會」從來不是選項,不同個案的中間值在哪裡需要時間摸索)
coffee5852
Mon, May 15, 2023 1:57 AM
覺得噗主已經焦慮到放大一些小情緒了
每個人都是第一次當父母
會有手足無措的時候很正常
噗主曾經做過諮商
相信你也有意識到自己有問題
除了找到自己的重心外
這段影片供你參考
Facebook
walnut3278
Mon, May 15, 2023 1:58 AM
十歲應該是個鼓勵他盡情探索各種可能的年紀吧,年紀輕輕有父母當後盾,試錯成本最低的時候
banana2222
Mon, May 15, 2023 1:59 AM
另一個問題是,你覺得你的小孩是在搞事,是在鬧脾氣,你覺得她就是在整你,可是你必須面對現實,你的小孩也是一個活生生的人類了,她有自己的需求,她有自己的想法,噗主得真正的認識一下她的需求,而不是跟她說東西丟了就好了,你有你困難的點,小孩子也會有小孩子困難的點,儘量不要覺得小孩子就是在鬧事,而是認真把你的孩子當成自己夥伴來看待他的需求。
比如說她可能覺得那個鉛筆盒裡面有甚麼對她很重要的東西,但是噗主當下沒有接收到,只跟他說重買一個鉛筆盒就好,那就變成無效溝通了。
kitty4157
Mon, May 15, 2023 1:59 AM
整串看下來第一個想法是喪偶式育兒
噗主的老公在教小孩上有過任何形式的參與嗎?如果沒有,那你現在的狀態很高機率不是你也不是小孩的問題,是你老公的問題
coffee5852
Mon, May 15, 2023 2:01 AM
Facebook
這個也可以參考一下
virgo8074
Mon, May 15, 2023 2:02 AM
Mon, May 15, 2023 2:03 AM
噗主夫妻跟父母關係好嗎?
有在複製上一代的育兒模式嗎?
magpie2613
Mon, May 15, 2023 2:03 AM
Mon, May 15, 2023 2:04 AM
很多人到大學都不一定能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了,這樣強求一個10歲的孩子現在就要有目標,就是強迫他要快點長大快點獨立快點讓家長放心,這對小孩子是滿無理的要求。
然後建議噗主不要把自己的生活重心完全放在小孩身上,這算是變項把自己(成年人)應該承擔的情緒壓給小孩子一起承受。
最後,絕對不要放任你的丈夫做壁上觀,小孩既然是兩個人的那就一起擔起教養,一起煩惱一起解決問題一起試錯一起檢討,不然兩邊標準沒統一小孩就是會往規定寬鬆的一方靠攏。
berry465
Mon, May 15, 2023 2:05 AM
coffee5852: coffee5852: 乾我覺得每個父母都該看一看這些影片,真的
pea9049
Mon, May 15, 2023 2:06 AM
Mon, May 15, 2023 2:08 AM
carrot815: 因為這些事情是有因果連結的,不是要說誰不對但前因持續的話後面的孤立無援也不會終止
sesame9529
Mon, May 15, 2023 2:07 AM
我覺得你女兒根本是感受到你的負能量才開始不安的吧
啊你老公是死了還是殘廢了不能幫你
bat1155
Mon, May 15, 2023 2:14 AM
這種家長文很容易一堆人衝進來抒發小時候的情境
dwarf8558
Mon, May 15, 2023 2:14 AM
你老公也蠻狠的嘛,放著你跟女兒這樣不合,你們是仇家?
coffee5852
Mon, May 15, 2023 2:14 AM
carrot815: 因為小孩表達情緒,還需要父母去承接、去理解他的需求(?)
就像香蕉2222說的,父母覺得不見再買就好,但對小孩來說,可能那個是他學校獎勵換來的,跟同學交換的,所以不是再買就可以解決的事
結果彼此都不理解,就會越來越疏遠,所以才會有那麼多小孩,寧願跟外面的人玩,也不願意跟父母談天
這對父母是件很需要練習的事情,但沒有小孩生下來就懂應該怎麼做
不過我理解你說的,噗主需要先照顧好自己的情緒,再換個做法好好跟女兒應對
bear9041
Mon, May 15, 2023 2:16 AM
carrot815: 在偷偷說啊
絕大多數的人是來抱怨&被同理的
他並不想改變,也不是在求援
您認為要先從聆聽-同理-被接納後再給建議
但多數人都只會收到前面2步驟後就跑,他只想滿足於你說他是對的,無視後面其實你想改變他什麼
bat1155
Mon, May 15, 2023 2:16 AM
以前是家長把人生沒做到的期望寄託在小孩身上,現在是把對自己父母的期望寄託在別人的家長身上
berry465
Mon, May 15, 2023 2:19 AM
bat1155: 不是噗主來問的嗎?說得好像是我們要求她一樣
bat1155
Mon, May 15, 2023 2:21 AM
berry465: 她噗首只寫了她的困境吧?
berry465
Mon, May 15, 2023 2:21 AM
bat1155: 她說了請教教她啊,你沒看噗主留言嗎
bear9041
Mon, May 15, 2023 2:23 AM
bat1155:
怎麼看都不是糟糕的孩子,肯定經歷了什麼才變這樣的好ㄇ
bat1155
Mon, May 15, 2023 2:24 AM
好喔我對你的理解全肯定
sesame9529
Mon, May 15, 2023 2:25 AM
只想討拍不要建議就在噗首上個#討拍
murmur
純抱怨
啦,省得大家打字手酸
ಠ_ಠ
Mon, May 15, 2023 2:25 AM
我剛接工作電話,所以暫離。大家的留言我都會看,真心感謝大家分享自己的經驗,這也是我身邊比較少能聽到的角度。
berry465
Mon, May 15, 2023 2:27 AM
bat1155: 孩子都是父母的一面鏡子,孩子會出現什麼反應,很多也是對於父母態度的一個反饋,所以從父母方去了解平常相處狀況才能去釐清孩子的狀況,這樣有什麼問題嗎?
ferret2344
Mon, May 15, 2023 2:29 AM
噗主看起來有不想負責任或不想努力的樣子嗎
virgo8074
Mon, May 15, 2023 2:36 AM
先把爸爸拖回來吧,遇到無法解決的事情就丟包擺爛
ಠ_ಠ
Mon, May 15, 2023 2:39 AM
先生的確折磨我,但我算是選擇不努力了?或是僅做最低限度努力。但孩子我是真的很想努力QQ 雖然噗首非常刺眼,但我是真心在乎想努力才這麼痛苦...
frog2430
Mon, May 15, 2023 2:39 AM
可能妳跟妳女兒都get不到對方的點,妳女兒鉛筆盒弄丟,妳說再買一個就好,但妳女兒想的可能是她喜歡那個鉛筆盒想要找出來但找不到,而妳想的是鉛筆盒弄丟沒關係再買一個就好。然後妳說她就這樣掀沙發什麼的,在妳那些回答中總有一種妳覺得「她鬧脾氣就是故意跟妳做對」的感覺,如果我現在10歲然後聽到上面那種回答也會想發瘋,都已經表現出不滿意了還是沒人懂也沒人想幫,掀沙發是有點誇張沒錯,但常常這樣累積對誰都沒有幫助,加上家裡有個哥哥,只能說,不要偏袒哪一方,也不要拿一個10歲跟一個12歲的來比較,未來什麼的都不急,管好現在的自己就好
cobra7698
Mon, May 15, 2023 2:42 AM
Mon, May 15, 2023 2:44 AM
你跟你的丈夫讓人好窒息。
我曾經一個成績很好的學生,學測不小心考太好被爸媽知道,強迫我讀頂大電資院。
現在我已經不吃安眠藥就睡不著、固定服用身心科藥物一年半了。我才大三。
我每天想做的事情就是什麼都不想做。高中的時候曾經還很熱血會去參加比賽、還很想做我想做的事情。學校課業上我只願意完成通過的最低標準。完成之後就開始躺平睡覺。因為這一切對我而言沒有任何意義。我恨透一切。
kiwi5355
Mon, May 15, 2023 2:43 AM
看噗主敘述是覺得你沒辦法照顧好自己的情緒,何況你還要特別花耐心去帶孩子,噗主看起來又是很需要認同感的類型,所以會覺得孩子不符期待=不認同你
但孩子的反應都大到會對沙發動手了,你是不是希望獲得孩子的認同?他想必也是的,他只是希望獲得你的認同
你對他的情感不重視(再買一個就好為什麼反應這麼大?),他也不會重視你的情感
你們的認同感卻建立在符合自己標準上,這可能就是分歧的原因
有些事是需要無條件付出的例如「信任」,你首先需要
擺脫直接表達懷疑的詢問
方式,或是改用
如何解決問題的討論
的溝通方式
如果你真的沒辦法無條件信任他,那就只好一起不要重視情緒,轉移彼此的注意力吧:孩子需要大人幫他培養解決方向的樹狀圖思維,最好有很多種選擇,還要教他如何去想出這些選擇(動機/解釋影響etc)
ferret2344
Mon, May 15, 2023 2:58 AM
因為這邊看到的也只有一小片段,不知道噗主跟先生平時的相處如何,有的孩子比較敏感的,光是從父母的相處變冷淡(還不到激烈衝突)就會讓他無所適從,覺得家中的氣氛讓他不開心。
先解決的與先生之間的問題,家庭功能失衡對於一個家庭來說是很嚴重的事,如果真的溝通無效,你們也許要考慮拆夥,有時候「只有一個人」的狀況會比「好像只有一個人」好很多。
kiwi5355
Mon, May 15, 2023 3:02 AM
Mon, May 15, 2023 3:04 AM
總之在育兒上希望噗主先讓步,你得重新想想你這麼小的時候都在想甚麼
陪他一起用十歲的思維去思考問題,佐長輩的能力幫他想有什麼樣的解決支線,再以朋友的觀點去詢問「那你的想法呢?」讓他覺得自己的意見被重視
以上來自父親撒手不管裝死,母親求助無門的失衡家庭的意見
失衡家庭的壓力會讓噗主活得像單親,如果噗主能優先修復家庭功能一定最好
不然就算我媽辛苦把我養大,我依然覺得媽媽這麼辛苦有很大部分就是爸爸裝死害的,我家手足都恨爸爸都把他當陌生人
ಠ_ಠ
Mon, May 15, 2023 3:09 AM
kiwi5355: 謝謝你的建議。
bread225
Mon, May 15, 2023 4:27 AM
大部分的噗友們好溫柔,謝謝大家客觀且努力去同理噗主的困境再提供多角度的意見,做為噗主現實中的好友會因為考慮好友的情感而選擇陪伴跟安慰她的情緒而不敢多言
pear9013
Mon, May 15, 2023 4:32 AM
先給噗主一個抱抱
看得出來噗主是有心想要改善親子關係的媽媽,只是努力的方向稍微偏差了一點,這些前面很多旅人分享我就不獻醜了
倒是噗主後面提到夫妻關係似乎不是很理想,而且似乎也持續一段時間了,想知道大約有嚴重到什麼程度?如果已經長期冷戰像陌生人那樣,小孩子其實很輕易就能察覺喔
pear9013
Mon, May 15, 2023 4:34 AM
家應該是要可以安全放鬆的地方,如果工作/上學回到家裡還要戰戰兢兢的,別說親子關係,長期下來連大人可能都要生心病了
shabu7912
Mon, May 15, 2023 4:50 AM
辛苦了,感覺得到你的無力。家人也可能磁場不對盤,也或許只是妹妹還小,是否試著放手讓他享受童年?帶他做他喜歡的事,但不要求成果或目的。
walnut3278
Mon, May 15, 2023 5:49 AM
我覺得你的命題錯誤欸,害你生活悲慘的明明是你的老公,女兒何其無辜
coffee5852
Mon, May 15, 2023 6:12 AM
walnut3278: 算是一個視角盲點吧。有點難舉例,簡單說我們以為解決A就沒事了
但依然會有疙瘩不舒服,就是因為在意的其實是A後面的脈絡,那個脈絡就很容易沒讓人發現
cola946
Mon, May 15, 2023 6:28 AM
這裡也想捅刀
你先生是當旁觀者嗎
認為教養小孩是妻子的責任
覺得噗主要跟先生先橋好
然後可以去找諮商師諮商一下
媽媽身心不安穩,小孩子也不會安穩的
cola946
Mon, May 15, 2023 6:35 AM
按下暫停鍵 #放慢腳步,關照自己
這個影片可以看看
kimchi3267
Mon, May 15, 2023 11:45 AM
上面有很多分享。我只想說,噗主可以先試著接納自己的情緒:對先生的挫折、對母職的挫折、對女兒的挫折,先接受、承認自己有這些情緒,再接納自己的負面情緒與陰暗面。如果你能夠真心接納自己,會放鬆很多,而那樣或許你也能瞭解女兒需要的,就是沒有條件、完全接納的愛。
如果一時很難做到,上面說的預備吃食與環境就好了,暫時不用多心力在其他地方,每當你與女兒互動的時候,把自己當成別人家的阿姨,或女兒當成別人家小孩,你不會跟別人家小孩說的都不說、也不管,至少可以做到尊重與界線。跟女兒互動時一定要把自己的感受、期待、需求收起來,客觀觀察孩子的反應與期待,也客觀地回應。(這很需要練習才可能做到)
kimchi3267
Mon, May 15, 2023 11:49 AM
最近看了薩提爾的冰山理論相關書,或許噗主在關注自己與孩子的時候,都只有看到冰山表層(事件中情緒/行為),雙方表達溝通時也只有冰山表層的交流,但真正的理解要能下探至少三層吧。
mint7923
Mon, May 15, 2023 12:00 PM
因為噗主的給我的感覺太像我媽了,這裡想提供一些小孩可能的思考
只談鉛筆盒的事件的話,首先噗主也提到了「悲從中來」,也就是說,噗主認為的「歡」可能是小孩可能抒發悲傷的方式。若這個判斷是正確的,後續掀沙發的行為可能是在表達噗主不重視她情緒所導致的憤怒,而不單是因為鉛筆盒不見。
10歲小孩其實不太能正確地表達情緒,但是讓孩子知道「就算你不理解她的情緒,但你還是在乎她」這件事情是重要的。在非緊急的狀況下,先處理情緒再處理事情,能夠比較有效的進行溝通。
以上,個人淺見。
ಠ_ಠ
Mon, May 15, 2023 12:36 PM
真的很感謝大家花時間跟我分享觀點,我獲益良多。去年的諮商經驗,雖然給了我很多概念和技巧,但總也是有被情緒沖昏頭的時刻,把我的情緒放到了第一位,忽略了孩子的感受。還是需要持續練習。我自己的媽媽是微控制型媽媽,而我剛好是微乖巧女兒,所以我們的依附關係還不錯,我從來沒有害怕結婚生子,對自己的母愛也是滿有信心的。只是這幾年漸漸發現,孩子跟我差很多,我才慢慢學習不能直接套用媽媽那套愛的方式。
seal4022
Mon, May 15, 2023 10:30 PM
ಠ_ಠ: 先肯定噗主,我認為你已經有意識並且願意求助是很棒的開始,你發這個噗雖然是抱怨,但代表你還有意願處理你跟孩子的矛盾,我想這已經比直接用家長權威威壓小孩的家長好很多了
另外也提醒,才10歲就知道該做什麼的孩子其實很少,甚至很多人長到出社會了也不一定知道自己要什麼
你看紀錄片的孩子來要求你的孩子,但他是他,你的孩子是你的孩子,你也不知道鏡頭後面是不是有家長引導,讓他們表現出很自主的樣子
換個角度,如果你女兒拿著一個溫柔母親的紀錄片,說著為什麼你不能成為這樣的母親,對你壓力應該也是很大吧
與其認為孩子怎麼無法自動自發不斷監控導致兩邊壓力很大,不如給孩子空間嘗試,尤其你女兒在學校的社交與學業表現都不錯的話,他應該不是缺乏自制力的孩子,而且事實上我認為這樣的孩子未來在社會上反而能生存的比較好
bat3373
Tue, May 16, 2023 12:29 AM
噗主你要不要先諮商治療自己?
你提到女兒學校表現不錯,那我覺得你先不用太緊張她會馬上走歪,反而你如果掌握不住跟女兒溝通的技巧,以後她真的在外面遇到困難也不會回來找你討論
sesame9529
Tue, May 16, 2023 12:58 AM
總之你得先把噗首第二句話那種觀念拋開,不然你跟你女兒永遠都不會幸福的
brandy860
Tue, May 16, 2023 5:18 AM
他才10歲欸 你應該要讓他去玩 或是帶他到處玩的吧
pony5073
Tue, May 16, 2023 2:09 PM
媽媽辛苦了(抱)如果女兒在校一切正常、課業可自理,但在家的情緒反差很大,有可能是在校累積了許多壓力,無法抒發(或自己給自己壓力)~ 若在家中情緒暴怒的情況太頻繁或極端,可以找更專業的身心協助。
載入新的回覆
先不提其他,你自己看起來也很需要有人能夠明確的支持和陪伴你,聽看看專業的意見或許能幫你找到出口。你辛苦了
會有躺平厭世思想很多都是自認為努力了卻收穫不到讚美。
然後妳對待自己的心態也要調整,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有時候不是妳努力了就能馬上看到成果,多點耐心慢慢來,不要用這件事給自己壓力,找一個空閒時間獨自出門喝個下午茶放鬆一下很不錯
但也可能哥哥就是沒有想太多順勢發揮啦但我想多少還是有為了讓你開心才回應你的。
接下來就是青春期階段,哥哥的成長歷程可能也會有不同面向的變化。
一種反應是認為自己應該更努力讓家長喜歡自己,另一種反應大概是像噗主女兒一樣用反彈的方式表達她感受到不被愛。
但不管哪種反應都是來自於孩子認為自己不被重視的心理,未來都有可能成為她和家人不親近的導火線。
題外話,很多人到了2.30歲依然不知道自己該做些什麼,不如就趁他們還小讓孩子多嘗試跟摸索,讓他們自己找尋出路。
對於一個正在迷惘自己目標的孩子來說,給他看到其他人成功的案例,不會讓他覺得自己要去努力找尋自己的目標,只會讓他覺得自己跟別的孩子相比很糟糕而已。
你要做的就只是告訴她,你可以多多去嘗試不同的領域,如果爸媽曾經因為你失敗了而罵你,那是我們的不對,我想讓你知道失敗了也沒關係,不用怕,我們也不會因此罵你,如果覺得難過了,累了,就會來爸媽這,我們會一直在你身後支持你,放心去做各種嘗試吧
讓他乖乖寫作業不鬧事就好了
如果父母突然跟我說探討人生我會覺得莫名其妙
就讓他有個快樂的童年不就好了嗎?身心健康了,以後要找興趣找專長才能更順利不是嗎?
才十歲根本就還沒開始探索世界,可能99%的東西都是他還不知道的,現在就要決定真的太荒謬了,只會更不想思考而已。
我到現在也沒有特別努力的單一志向,有的時候沒有單一目標其實也代表「你做什麼都蠻開心的」,像我大學跟工作的內容完全不同,工作也換了好幾個 領域,但現在過的很開心,工作也挺不錯的。與其給他壓力不如讓他慢慢探索,千萬不要再把自己的期望跟價值觀加在他身上,小朋友們都看得出來ㄉ
你女兒當然會不爽,你根本不想知道她要什麼
是幾歲了啊?
我覺得當你覺得是某個人或者某件事情毀掉你人生的時候是一個很可怕的事情,你也必須了解到如何讓自己變好,而不是強迫自己待在讓自己痛苦的環境底下,不是說為人父母就必須忍耐或者必須讓自己符合社會框架,而是先求讓自己不要崩潰。
先把自己的情緒整理好比較好
還有老公不幫忙真的很麻煩 因為小孩會覺得我幹嘛聽你的 爸爸又沒有說話
每個人都是第一次當父母
會有手足無措的時候很正常
噗主曾經做過諮商
相信你也有意識到自己有問題
除了找到自己的重心外
這段影片供你參考
比如說她可能覺得那個鉛筆盒裡面有甚麼對她很重要的東西,但是噗主當下沒有接收到,只跟他說重買一個鉛筆盒就好,那就變成無效溝通了。
噗主的老公在教小孩上有過任何形式的參與嗎?如果沒有,那你現在的狀態很高機率不是你也不是小孩的問題,是你老公的問題
有在複製上一代的育兒模式嗎?
然後建議噗主不要把自己的生活重心完全放在小孩身上,這算是變項把自己(成年人)應該承擔的情緒壓給小孩子一起承受。
最後,絕對不要放任你的丈夫做壁上觀,小孩既然是兩個人的那就一起擔起教養,一起煩惱一起解決問題一起試錯一起檢討,不然兩邊標準沒統一小孩就是會往規定寬鬆的一方靠攏。
啊你老公是死了還是殘廢了不能幫你
就像香蕉2222說的,父母覺得不見再買就好,但對小孩來說,可能那個是他學校獎勵換來的,跟同學交換的,所以不是再買就可以解決的事
結果彼此都不理解,就會越來越疏遠,所以才會有那麼多小孩,寧願跟外面的人玩,也不願意跟父母談天
這對父母是件很需要練習的事情,但沒有小孩生下來就懂應該怎麼做
不過我理解你說的,噗主需要先照顧好自己的情緒,再換個做法好好跟女兒應對
絕大多數的人是來抱怨&被同理的
他並不想改變,也不是在求援
您認為要先從聆聽-同理-被接納後再給建議
但多數人都只會收到前面2步驟後就跑,他只想滿足於你說他是對的,無視後面其實你想改變他什麼
我曾經一個成績很好的學生,學測不小心考太好被爸媽知道,強迫我讀頂大電資院。
現在我已經不吃安眠藥就睡不著、固定服用身心科藥物一年半了。我才大三。
我每天想做的事情就是什麼都不想做。高中的時候曾經還很熱血會去參加比賽、還很想做我想做的事情。學校課業上我只願意完成通過的最低標準。完成之後就開始躺平睡覺。因為這一切對我而言沒有任何意義。我恨透一切。
但孩子的反應都大到會對沙發動手了,你是不是希望獲得孩子的認同?他想必也是的,他只是希望獲得你的認同
你對他的情感不重視(再買一個就好為什麼反應這麼大?),他也不會重視你的情感
你們的認同感卻建立在符合自己標準上,這可能就是分歧的原因
有些事是需要無條件付出的例如「信任」,你首先需要擺脫直接表達懷疑的詢問方式,或是改用如何解決問題的討論的溝通方式
如果你真的沒辦法無條件信任他,那就只好一起不要重視情緒,轉移彼此的注意力吧:孩子需要大人幫他培養解決方向的樹狀圖思維,最好有很多種選擇,還要教他如何去想出這些選擇(動機/解釋影響etc)
先解決的與先生之間的問題,家庭功能失衡對於一個家庭來說是很嚴重的事,如果真的溝通無效,你們也許要考慮拆夥,有時候「只有一個人」的狀況會比「好像只有一個人」好很多。
陪他一起用十歲的思維去思考問題,佐長輩的能力幫他想有什麼樣的解決支線,再以朋友的觀點去詢問「那你的想法呢?」讓他覺得自己的意見被重視
以上來自父親撒手不管裝死,母親求助無門的失衡家庭的意見
失衡家庭的壓力會讓噗主活得像單親,如果噗主能優先修復家庭功能一定最好
不然就算我媽辛苦把我養大,我依然覺得媽媽這麼辛苦有很大部分就是爸爸裝死害的,我家手足都恨爸爸都把他當陌生人
看得出來噗主是有心想要改善親子關係的媽媽,只是努力的方向稍微偏差了一點,這些前面很多旅人分享我就不獻醜了
倒是噗主後面提到夫妻關係似乎不是很理想,而且似乎也持續一段時間了,想知道大約有嚴重到什麼程度?如果已經長期冷戰像陌生人那樣,小孩子其實很輕易就能察覺喔
但依然會有疙瘩不舒服,就是因為在意的其實是A後面的脈絡,那個脈絡就很容易沒讓人發現
你先生是當旁觀者嗎
認為教養小孩是妻子的責任
覺得噗主要跟先生先橋好
然後可以去找諮商師諮商一下
媽媽身心不安穩,小孩子也不會安穩的
這個影片可以看看
如果一時很難做到,上面說的預備吃食與環境就好了,暫時不用多心力在其他地方,每當你與女兒互動的時候,把自己當成別人家的阿姨,或女兒當成別人家小孩,你不會跟別人家小孩說的都不說、也不管,至少可以做到尊重與界線。跟女兒互動時一定要把自己的感受、期待、需求收起來,客觀觀察孩子的反應與期待,也客觀地回應。(這很需要練習才可能做到)
只談鉛筆盒的事件的話,首先噗主也提到了「悲從中來」,也就是說,噗主認為的「歡」可能是小孩可能抒發悲傷的方式。若這個判斷是正確的,後續掀沙發的行為可能是在表達噗主不重視她情緒所導致的憤怒,而不單是因為鉛筆盒不見。
10歲小孩其實不太能正確地表達情緒,但是讓孩子知道「就算你不理解她的情緒,但你還是在乎她」這件事情是重要的。在非緊急的狀況下,先處理情緒再處理事情,能夠比較有效的進行溝通。
以上,個人淺見。
另外也提醒,才10歲就知道該做什麼的孩子其實很少,甚至很多人長到出社會了也不一定知道自己要什麼
你看紀錄片的孩子來要求你的孩子,但他是他,你的孩子是你的孩子,你也不知道鏡頭後面是不是有家長引導,讓他們表現出很自主的樣子
換個角度,如果你女兒拿著一個溫柔母親的紀錄片,說著為什麼你不能成為這樣的母親,對你壓力應該也是很大吧
與其認為孩子怎麼無法自動自發不斷監控導致兩邊壓力很大,不如給孩子空間嘗試,尤其你女兒在學校的社交與學業表現都不錯的話,他應該不是缺乏自制力的孩子,而且事實上我認為這樣的孩子未來在社會上反而能生存的比較好
你提到女兒學校表現不錯,那我覺得你先不用太緊張她會馬上走歪,反而你如果掌握不住跟女兒溝通的技巧,以後她真的在外面遇到困難也不會回來找你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