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rkAsk
[閱讀]在猶豫到底要不要把「雙性的神人」這篇閱讀隨記放出來,雖然說是專業學術研究,不過總覺得有可能會歪。

「原始社會的薩滿信仰一般是以女性為活動的主體。但是這並不是說不存在男性巫師。只是男性巫師很特別的是,會作成女性裝扮。從這點上來看,很容易聯想到歷史上傳說,美少年作女裝出現的例子。

美少年作異性裝扮的話,即使是男性,也可具有異性的性質。也就是說,成為超越一般人的雙性者。因為可能可以因此和神靈交流,在領軍作戰上就能發揮威力。

假若有統合了男、女性別的存在,這的確是成為具備超人類性格的人。」

雖然已經讀完文章,但要不要放上來,感覺還是再想想,另外還需要再引一些其他文獻與資料來參考,以及有些自己的論述想要補充。

Folk
DarkAsk
先前隨手寫下,《日本民俗文化誌》內的論述已經讀完,整體構造概念又更具體了一些。
@DarkAsk - [雜談]之前講過在查找閱讀文獻時,偶爾會冒出毛骨悚然的感覺,剛剛又發生了。 查找資...

《三国史記》「新羅本紀」中花郎的記載。

選拔美貌的男子,讓他化裝、打扮,冠上花郎之名,給予很好的待遇,年輕人因此趨之若鶩。

對新羅的發展上,花郎所率領的戰士團很有貢獻。英雄金撩信就是花郎出身。
可燃千晴
但是沒有女性裝扮男性的巫師嗎?
DarkAsk
可燃千晴 : 有。詳見論文全文。(被拖走)
浦木裕
卷第四  新羅本紀 第四  眞興王

其後 更取美貌男子 粧飾之 名花郞以奉之 徒衆雲集 或相磨以道義 或相悅以歌樂 遊娯山水 無遠不至 因此知其人邪正 擇其善者 薦之於朝 故金大問花郞世記曰 賢佐忠臣 從此而秀 良將勇卒 由是而生
古代史獺祭 三国史記 巻第四 新羅本紀第四 眞興王 原文
浦木裕
推一下失聯很久的友人網頁...(的備分)
古代史獺祭 三国史記 新羅本紀 メニュー
DarkAsk
浦木裕 : 感謝支援。
偶素st
我記得在紐西蘭還是哪裡的原始信仰裡面,有個第三性的稱呼,專門稱呼神職人員,那些人的特色就是同時擁有男性及女性的特質,類似穿裙子的男性,這種概念是不是也能符合雙性神人的例子
~欣迪~
印度的"海吉拉"嗎?
~欣迪~
Hijra通常是生理男性,但是女性的裝扮。
DarkAsk
個人對須佐之男命斬八岐大蛇前,將櫛名田比賣化為櫛(梳子)佩在頭上後,才出發的記敘相當感興趣。

在柳田國男的《妹の力》中認為,這是一個賦予己身女性靈力的動作;同樣的,在伊邪那岐黃泉救妻的故事中,在脫逃時也用了櫛來施術阻礙追兵。

是否可以看作是為了將兩性整合於一,而獲得更超越能力的一個行為?
DarkAsk
偶素st : ~欣迪~ : 東加「Fakaleitī」/夏威夷、大溪地「Māhū」/南美Warao部族「Tida Wena」/毛利人「Whakawahine」/印度「Hijra」/墨西哥「Muxe」/印尼「Calabai」。
~欣迪~
那麼多文化都有(驚)
偶素st
~欣迪~ : 其實藉由這個我們可以發現,性別只有兩種的這個觀念其實算是非常現代才被框架的
DarkAsk
除了顧慮到會不會歪以外,另一個猶豫的點是,「性別」是一個比較敏感的議題,尤其是近年來更是。不想看到學術研究被拿來當支持某些議題的倚仗。但花郎之類的還是滿香的。
COS
與其說是現代才被框架,不如說是部份文化才有的特徵
DarkAsk
~欣迪~ : 雖然說可能有人誤會我是專攻日本文化,但其實我個人偏向是多地域文化的比較民俗學。
milkmother
每個地方的習俗不同,不同時代都有奇風異俗,這很平常啊。
Fate緋特☆O︿≡
但這些雙性神職人員/以雙性或另一性別生活的人,多半還是要經過「通過儀式」,這是他們取得身分的一個很重要的過程
Fate緋特☆O︿≡
如:想祭拜母神 Bahuchara Mata 的男性在成為 Hijra 前要透過儀式來譴責其「雄性」。在成為 Hijra 後他們採用女性的名字,並採取女性的衣著與行為。
許多第三性或第四性都與宗教有關
奶油狗 狗配上奶油
我只知道謝謝宗教神話賜予我可愛男孩子的起源
鈕赫
這議題真的很麻煩,尤其是厭女作者的看法是:
> 海吉拉第三性就是被趕出男性的性別,很少有女性性別轉移到男性的狀況
啊嗚封狼
Melanova on Twitter
雖然不是英文但是用推特內建機翻可以讀,我覺得很有趣。

雖然一開始是在討論考古學判斷遺骸性別的問題出發,不過後面在講「雙性神明」在她舉例的文化中代表的不是兩性力量,而是男性對女性權力的襲奪這個概念超有趣的
『太清』☯肆龍子.負屭
Fate緋特☆O︿≡ : 羅馬時代流行的西布莉教也是要求男會眾要儀式自宮
『太清』☯肆龍子.負屭
雙性化或無性化終究是一種宗教上超越人類性的標誌
不是什麼性別是現代建立的框架或特定文化才有的證據
DarkAsk
《日本民俗文化誌》

在歷史上的傳說中,有美少年扮成女裝的例子。令人想到日本武尊以女裝討伐川上梟師的傳說;女性扮成男性的情況較為少見,神功皇后的傳說等不正是可以對應到這樣的說法嗎?朝鮮古代的花郎也是很有意思的資料;《三國史記》中,新羅本記・真興王記中所登場花郎傳說真的非常的有趣;也就是選出美貌而少年使其裝扮之後率領戰士軍團,對於新羅的發展,花郎所率領的活躍戰士軍團做出了貢獻。朝鮮半島的英雄金撩信具有太陽武神(ヤマトタケル Yamatotakeru)般的強烈性格。

那麼是甚麼樣的必要性之下而裝扮成異性呢?日本的民俗學似乎仍未意識到這個問題。
DarkAsk
種子島廣田的墓葬遺址在發掘的第三年時,變得很有名,出土了板狀的珊瑚礁圍成箱型,也就是所謂的石板棺,並在其中發現大量陪葬了精緻漂亮的饕餮文貝符(貝製的牌子 tablet),令人瞧見時真的以為是遺留的骨骸;以往,陪葬饕餮文貝符的都是女性,調查者們的判斷認為,這恐怕是女巫之類角色的女性,然而,九州大學的人類學者佐野一指出,雖然有女性的感覺,但是判定上卻是男性。

至此,裝扮成身上帶著具有魔力的垂飾(magical pendant)的女巫的男性,具有雙重的性別,就使人不得不將其判斷為雙性的薩滿,H. Baumann在他的著作Das doppelte Geschlecht(雙性)中,對於轉換了性別的東西與神有直接的關連,或者認為其受惠於偉大的力量的種種理由,做了說明如下。
DarkAsk
他提到,也就是說,我們也只能暫時推測,透過這樣男性與女性的性格的統一,可以帶來很大的效果。以近年來社會人類學上雙分制(二分組織)的問題來看,很明顯的,關於男性與女性的關係,勢必也同時必須考慮在社會的關係。

假若有統合了男、女性別的存在,這的確是成為具備超人類性格的人。他(男性)同時扮演了女巫般角色時,是不是也扮演著花郎的角色,則不得而知。從遺留的骨骸來看,上述廣田遺址的巫師,是在正值壯年之時受到襲擊而死亡。

在琉球關於性轉換的例子,則有袋中上人在慶長十年(一六〇三)的報導。民俗相關的活動儀式上,經常可見男扮女裝的活動儀式主角。
Mapple3
DarkAsk : 馬來西亞、印尼的武吉斯人有名為Bissu的祭司,成為Bissu的其中一個契機是同時具有男性和女性的生理或心理特質
Gender in Bugis society - Wikipedia
Fate緋特☆O︿≡
與其說兩性性別是在某些特定文化中才被框架出來的,不如說第三性才是提供兩性之外的替代選項
引用人類學家 Beatrice Medicine 的說法「以社會認可的方式展現跨性別的才能,而他們這樣做,對於活在高度二分的性別期待的社會中之人的心理安康是必要的。」
這些替代選項具有跨文化的普遍性,但在某些文化中不存在,如在性別角色上差異不大的文化中可能就不會有第三性(畢竟不需要換性別也能做想做的事
但「除了一些例外,幾乎在任何地方,男人與女人都能受到全然不同的期待,有全然不同的職務與角色,這些也經常導致全然不同的生活」
因此就需要第三性、第四性或採取異性的打扮與生活方式來發展自己想要的事業
Fate緋特☆O︿≡
像上面噗主說的琉球神道,琉球神道中認為女性有與超自然溝通的力量,因此男性想要從事宗教活動,想要去獲得女性才擁有的特別力量,就只能讓自己成為女性
Fate緋特☆O︿≡
美國原住民有不少族群有多餘兩種的性別,大多數也跟超自然有關
在實現性別轉換前,他們就必須經過超自然的經驗
如重複的夢境與預見就是較普遍的一種預兆
Hidatsa 的 miati 在透過夢境取得與超自然的連結,由男性轉變為 miati,穿上女性的服裝並從事女性的工作,同時取得特殊的宗教角色與儀式角色,具有宗教上超然的地位
Mohave 的母親在懷胎時可能會夢到胎兒的性別產生變化,男嬰變成 alyha,女嬰變成 hwame,但直到孩子成長中對另一性別的生活方式產生興趣,替代身分才會獲得社會認可
DarkAsk
啊嗚封狼 : 從考古證據所顯示的歷史跟現存的各國民俗風習來看,我個人不會做出這樣的推論就是。
啊嗚封狼
唉呦我只是個覺得很有趣的搬運仔,原推說她是考古學家,就當作是有此一說吧?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