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帶複眼》(Compound Eyes of Tropical,2022,張徐展) 改編自東南亞民間傳說〈鼠鹿過河〉的動畫短片《熱帶複眼》,以蒼蠅複眼視角穿梭林間,讓觀眾得以觀察動物界的你追我跑的生存之道,加上不同素材搭配應用,看著萬物同時也投射自身,反映出寓言故事反映人心的一處。除了不同素材應用,搭配到位的聲效和配樂,使動畫故事增添不少緊張效果。觀眾彷彿身歷其境,困惑同時又無法自拔。不管是故事帶給觀者的自省或是不同文化元素的融合使用,導演成功引出寓意又為動畫點出新意。
《自由的人》(I Must Keep Singing,2022,林治文) 主要記錄台灣獨立樂團「廢埕樂團」主唱朱宸的生活點滴,從他過世的父親乃至目前生活工作狀態,看出朱宸的人生觀,看出他是如何面對自己的人生及身旁所有人。有時,每個人會在自己人生道路走到死胡同,看看別人的故事或許可以知道要怎麼倒車轉頭,成為自由的人。
《鯨之聲》(Hearing from the Dolphin,2022,張弘榤) 一部紀錄鯨豚在台灣海洋所面臨的困境及台灣楊瑋誠博士及其研究團隊長期追蹤、救援鯨豚的過程。經濟發展影響人類生活型態,連帶影響傷害大自然萬物生存空間。近幾十年來不同國家和各種研究團隊都不斷發出報告和撻伐人類商業發展帶來的衝擊,同時試圖挽救、復育瀕臨絕種之生物。有些復育狀況良好,有些卻仍如履薄冰的邁向死亡,從本片得以明白鯨豚的困境或許難以挽救。全片導演以相對客觀角度呈現楊博士和團隊在做的事,讓觀眾明白鯨豚生態及面臨的險境。
《舊橋戀人》(The Lovers Under the Bridge,2022,李家褘) 主要紀錄在高架橋下的一對遊民冤家他們對於彼此的心聲。讓不曉得遊民愛情世界的人一窺究竟,並從兩人交往中看出遊民生活的小細節及生存。主題好,全片看起來也感覺收集不少素材,加上黑白濾鏡,處理得宜會是令人印象深刻的紀錄片。然而剪輯卻如同洪先生不停喝酒的情形下零散一地,著實可惜。
《當代溝通的文本方式》(The Textual Way of Contemporary Dialogue,2023,丁啟文) 屏風感,一人一扇屏風,交串成一幅當代名畫,在畫中一探現代人如何在不同空間狀態下一同往前行。整體意境及把訊息交談精細實體化,訊息破碎化的設計穿插完整呈現現代溝通的距離感,最後引回手機螢幕給人一種,這一切就只是如此了的感覺,微諷刺卻也不自主地笑了出來。
線上影展套票450,售至5/9/2023。
觀賞期間:5/5 10:00 至5/12 23:59
https://virtual.goldenhorse.org.tw/...
轟天雷 2023金穗影展觀影紀錄
金穗獎 | 影片場次
改編自東南亞民間傳說〈鼠鹿過河〉的動畫短片《熱帶複眼》,以蒼蠅複眼視角穿梭林間,讓觀眾得以觀察動物界的你追我跑的生存之道,加上不同素材搭配應用,看著萬物同時也投射自身,反映出寓言故事反映人心的一處。除了不同素材應用,搭配到位的聲效和配樂,使動畫故事增添不少緊張效果。觀眾彷彿身歷其境,困惑同時又無法自拔。不管是故事帶給觀者的自省或是不同文化元素的融合使用,導演成功引出寓意又為動畫點出新意。
戴耳機聽配樂和聲效好痛快,無論是仿舞獅的鼠鹿腳步來回還是鱷魚張嘴咬合,聲音使用精巧,能這般搭配使用真是厲害。玻璃碎掉及蒼蠅拖嚙玻璃行走於地上的細節聲音聽起來相當舒服。
高樓建案不停的都市叢林一塊綠野方土藏身其中,只得一人與棲身其中的鷺鷥日趨熟稔,一人一鳥日久生情。一日,方土遭毀,鳥棲地也隨之破壞,人鳥身心俱迷茫,何去何從?
人人心中都有自己一塊樂園淨土,要如何不在這紙醉金迷、相互影響污染的環境下保持童真及祕密基地實屬不易。懂得抬頭仰望的人呀,懂得品嘗流動空氣的野味及自然,難能可貴。
如何判定居住地是否與自然仍相近呢?晚上聽有沒有壁虎叫就知道了。動畫中聽到不少日常聽見的車水馬龍及蟲鳴鳥叫,人類泡澡時還聽到壁虎叫不禁會心一笑。
不同回憶交織,逃避著殘缺不完整的回憶,嘗試捕捉無法挽回的美好,包裹所有記憶容顏,現在、過去,要如何抓緊那條白線,對齊拉回自己的人生?
本片無論在空間延伸還是人物細節都做得相當精緻,且不論觀眾能否意會作品的本意,光看動畫本身巧思及科幻、奇幻感相當值回票價,遑論使用的配樂渲染哀傷及不甘願,多少都感受到了主角的放與不放下。
生長過程中失去的一角能透過他人口述補齊嗎?被攝者成為攝影者的角色切換,被動轉為主動地捕捉每個當下,這次由孩子透過鏡頭尋找父親身影,為失去的過去填補上親子拼圖。找到的零碎料塊,真能圓滿嗎?
從小對著攝影機鏡頭喊著爸爸,爸爸到底是誰、爸爸在哪裡?為家庭「跳飛機」到異國黑工的爸爸看著影片真能對著幼兒產生父女之情?身邊貌似長存卻不曾出席的角色真能透過無機質影像產生情感,雙向難題何解?導演的迷惘及困惑從剪輯中流出,他人口中的父親模樣在怎麼樣都不是自己看到的樣子,到底要的是什麼呢?
本紀錄片調性走微詼諧路線,在冷戰時期出生、被美軍父親拋棄,同時在閒言閒語中長大的台美混血兒化沉重為力量,試圖透過現代科技找尋生父。
無法得知導演如何看到混血兒尋根的態度是認真還是故意搞笑,主要被紀錄者邱漢忠也願意跟著導演劇本走。全片節奏忽快忽慢,簡略說明時空背景後又轉向尋根之旅,調性定位使人困惑。也或許就像阿忠聯繫到父親後的態度,事已至此,又能奈何?
一段至親祖孫與鹿的情誼帶著潮濕些許寒氣,無法忽視的抹開那層水,但眼眶中的淚卻不斷湧出,埋進回憶、埋葬過去,帶走陀陀,無處可依。
非常喜歡本片透過山上的濕冷及色彩為整片抹上一層濃濃的哀傷,配上鋸茸聲效及血水,心如刀割。短片看到一半在想是不是何發展成長片,看完發現這樣就夠了,光是中間穿越時空的一鏡到底(應該有吧?)直接帶出祖孫情,搭配光線使用給人種魔幻感。明亮的過去、濃黯的現在,對比做得好,整體餘味苦甜帶澀。
非常期待導演未來的發展,此風可長。
游泳池又大又小的框住承載故事與秘密,隨著輕風帶走一些過去。內斂不帶一絲評判,發散又適時收斂,點到為止。全片不管是視角設計還是顏色使用,搭配水的柔與剛,映入眼簾的是段極具張力和充滿力量的青春美好。
又是部相當期待導演未來發展,攝影也是。
即將入伍的男子面臨不少課題,入伍的剃頭、從何而來的痔瘡和即將出國留學的女友。離情依依卻暗藏玄機。
留白不少,引人遐想。半夜涼風吹在大街,焦慮寂寞穿越都市叢林,性的流動參差其中,對白不多、留白不少,全片想像空間無限放大,晚風徐徐,引人遐想。
主角的度日如年感可從那碗來一客瞧出端倪。一些元素暗示明顯不戳破,整體處理也算有去。
一探怪人究竟的男子,往山裡走去,與怪人僅靠樂器和大自然,無聲勝有聲的互動勾拉出的短暫友誼,猶如山嵐悠繞山中、繚繞人心。
全片彷彿片頭原住民所說的傳說故事,再由主角自行體會,尋人之旅中彷彿自己的心靈也被洗滌一番。遠離世俗,尊重彼此的選擇,自然課大概就是如此。不過,最近BL文看得有點多,對兩人的互動也不禁在內心加油添醋,尤其是在火堆兩人的樂器交流更是整片高潮,除去BL濾鏡,兩人關係也是在此刻大躍進。
p.s.懂得竊物的山人整潔,懂得過生活反而給人種是都市來的人。
今日天氣陰,宜:《橋頂少年》。
致青春,致因外在因素而逐漸消逝的感情。
即便是發生在南方澳上的小故事卻也是許多人兒時經驗。取材身邊故事的劇本如是多,但要如何抓到點重擊觀眾的心卻不容易。通篇自然,不管是親子還是師生互動,還有四位中學生的群戲及獨戲都貼近人心。鏡頭、剪輯、聲音多點到位,服裝顏色暗示著四個人的關係,也暗示未來四個人的發展,加上四個人說話方式及個性也都巧妙安排,這部分設計的真好。精彩的橋頂長鏡頭道盡一切,下橋後的剎車失靈彷彿預告,而最後走去碼頭的魰仔看著船駛向大海,彷彿說著曲終人散。
「我也想抱抱啦」(大吼)
「我也是啦」(大吼)
p.s. 橋頂戲我想說一定冷死,結果下一句台詞就是好冷,真的笑死。
女兒給父親的情書,女兒手持的筆是父親贈與的相機,信紙也是父親贈與的底片。相機成為父親與女兒一直走下去的媒介,無限追思只在剎那間。完整記錄自己與父親的關係,紀錄歡樂以外的事物,卻也是最珍貴的記憶。全片僅四分鐘卻給人走過一遭人生的長度,動容真摯。
佐舒曼歌曲《女人的愛情與生命》(<幫助我,姊妹們>、<我不能理解,也無法相信>),以多種植物花卉、葉片交織出愛情的絢爛繽紛,無論緊張還是雀躍,隨著花舞一起一落,妝點著女人。
《百夜縫生》純粹側拍記錄大體修復團隊的日常,再加入被攝者(文萍)自身遇到的難題及探討。全片不帶批判及任何立場的呈現,如此坦然使觀眾能一探這很少人認識的行業,更添尊敬。
p.s. 願導演及團隊能夠繼續坦然單純側拍,不加個人立場。
小城故事多。
電影整體流暢,從家庭帶回兩人的感情世界,利用鏡頭物件挑起觀眾雷達,進而明白「大日子」。最終寄情於歌曲的安排頗具詩意,有種斷腸人在天涯感慨。
本片在基隆罕見的大太陽下行走至事務所,事務所的安排倒顯刻意,做出效果使人回憶逝去的美好,傷心更甚。雖顯刻意但也可以發現,許多事情只要有愛確實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如果磨光了就什麼都沒了。
「殺殺!」
中年男子第二春天降臨,但理智上的退縮與性慾上的猛衝卻來一場權力大戰。
全片的美術及場佈設計充滿暗示性(也可以是明示),無論是是雞雞的服裝設計或是曬衣繩綑綁和性存摺,都看得歡樂。
最近看不少有雞片,這部雞或許是最可愛的。
日落,日出,我自己來。
窗格使用簡約帶出歷程,在自己的空間裡沉溺凋零,最終用盡氣力主動出擊、重新再起。通篇淡淡哀傷,最後卻充滿力向。
一個紅色,多種意象。
一幅版畫,多條生命。
一個展覽,多種意涵。
動畫呈現方式也是以難者版畫家黃榮燦的版畫方式雕琢,單以線條及想像陳述著「倘若」,動畫很短、無以名狀的沉痛卻很長。
獻給所有228事件無辜受難者。
The nevercoming day never comes.
又不是Uber要給五顆星。
演員表現很好,整部看似打在點上卻搔不到癢處,想探討的重點目的在一陣文書報告中畫下句點,使人迷惘。也或許這就是警察日常,怎麼做怎麼錯的執行公務,人又該如何是好?
本片講述一名離家三年的青少年突地返家卻發現母親已離家出走。似乎有心事的他與弟弟騎車試圖找回母親,尋母中與弟弟氣氛緊張起口角,最終兩人能否尋母成功或許重點不在此。全片觀後略感可惜,感覺風暴中心點還是在於陳爸上,單靠兄弟互動只能隱約感受出母親的辛苦,卻無法一窺離去的主因,而這主因其實兄弟都了然於心卻說不出口。
陳爸表現是討人厭的中年男子,也表現得很好。兄弟的表現是弟弟較為自然,但兩位都略顯青澀但求表現下在某些部分衝過頭反而不自然。通篇情緒稍嫌飽滿,挾著配樂要傳遞的訊息略帶自溺。(下續)
異國婚姻維持實屬不易,許多外籍新娘在台灣遇到的困境是本地人無法想像,但可想的是若台灣女子結婚都會遇到妖魔鬼怪了,異國婚姻下的女子又會是在何種地獄呢?
跑步化解情緒,人生匆匆忙忙,與兒聚少離多,顧著別人的孩子卻無法照顧自己的孩子,但只能繼續跑下去。
爸爸在哪兒?呵呵。
拍攝主題是為小眾,坦蕩蕩地呈現在大眾面前是進步、是不容易。通篇觀影流暢自然,切中要點的讓觀眾知道被攝者的心路歷程但整體來看比較像採訪而非紀錄?單靠被攝者自身魅力及大方來擁抱世界,難能可貴。
p.s.1. 苡若穿金馬的襪子,超可愛!!!!
p.s.2. 沒想到是車庫片
請男性戴保險套,保護自己保護大家。
繼《姊姊》之後,潘客印又一新作,依舊歡笑中帶著溫馨淚水,日常中閃亮著家庭悸動。一次又一次的鬧鐘將阿鈞的角色從可能成為新手爸媽拉回自己與父親的距離,內心拔河、心境轉換依舊處理到位。有些台詞很單純但又極具意義,眼淚說不準的又落下。三位演員的表現太精彩,好像真是這三人一起面對這些大小事。
「你為什麼不把它關掉?」
p.s. 期待潘客印未來的發展,卻也不免擔憂長片會不會反而成為他的絆腳石。畢竟長短片之間的拿捏也說不準。
小伍在沙灘上的轉頭有點瓊瑤。
這是不是跟修女修士修佛人士起心動念就開始念阿門阿彌陀佛一樣,只是小伍的神尊是十八銅人不是耶穌佛祖?
最好的一場戲在同樣一片沙灘上,雖是刻意接近但最後互動自然,之前的尷尬都化解了,也或許只有小伍一個人尬就是了。
紀錄一下,防己是吃祛風溼、止痛、利水消腫的。
現代女子被工作凌虐之餘,渴愛在愛情路上跌撞出的傷痕,心傷、傷心。
單就個人立場是無法理解渴望愛情的內心世界,透過本片卻多少能一探究竟。有時,只是要人陪。全片彷彿主角因值大夜而粗造的皮膚般的微粗獷更能透露出的人生不同面向的真實樣貌。粗皮溫柔,渴愛可愛,身體健康最重要。
影片中幾個橋段看了頗觸動人心,拍攝發動機車的模樣、憋氣喝完中藥的模樣、知道不健康還是咀嚼珍奶的模樣。如果可以,每個人都想珍惜自己。
人生是趟公路旅行,交換鑰匙的剎那間彷彿見證了歷史性的一刻。
真實取材加工後的成果更顯真摯,導演調和塗抹出一幅在內心舒服自在的畫作。這樣的紀錄片幾年後導演再看過一遍應該會哭吧,要我現在想想未來再看一次可能會爆哭。原來父親是如此溫柔地抱著自己的孩子,抱著也懂得放手任兒飛翔。
導演父親說了,
「我覺得哦,沒有什麼長大,只有跟自己比賽
若是說真正的長大,在於年輕的時候長大,就是能夠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這獨立個體是不需要太多人煩惱的」
海底中甦醒,一連串的訝異,最終的接納回歸,樂曲巧妙結合,一起在海裡共舞,柔和又溫暖。
主要記錄台灣獨立樂團「廢埕樂團」主唱朱宸的生活點滴,從他過世的父親乃至目前生活工作狀態,看出朱宸的人生觀,看出他是如何面對自己的人生及身旁所有人。有時,每個人會在自己人生道路走到死胡同,看看別人的故事或許可以知道要怎麼倒車轉頭,成為自由的人。
因為一切都沒有意義,你的出生才有意義嘛,你才可以自己決定要做什麼啊。
《鯨之聲》(Hearing from the Dolphin,2022,張弘榤)
一部紀錄鯨豚在台灣海洋所面臨的困境及台灣楊瑋誠博士及其研究團隊長期追蹤、救援鯨豚的過程。經濟發展影響人類生活型態,連帶影響傷害大自然萬物生存空間。近幾十年來不同國家和各種研究團隊都不斷發出報告和撻伐人類商業發展帶來的衝擊,同時試圖挽救、復育瀕臨絕種之生物。有些復育狀況良好,有些卻仍如履薄冰的邁向死亡,從本片得以明白鯨豚的困境或許難以挽救。全片導演以相對客觀角度呈現楊博士和團隊在做的事,讓觀眾明白鯨豚生態及面臨的險境。
風力發電發展若是必然,政府及商人必須謹慎計畫。只是,利益當前,不難想像人類的選擇。
主要紀錄在高架橋下的一對遊民冤家他們對於彼此的心聲。讓不曉得遊民愛情世界的人一窺究竟,並從兩人交往中看出遊民生活的小細節及生存。主題好,全片看起來也感覺收集不少素材,加上黑白濾鏡,處理得宜會是令人印象深刻的紀錄片。然而剪輯卻如同洪先生不停喝酒的情形下零散一地,著實可惜。
看到一半時想到港星吳鎮宇領銜主演的《濁水漂流》,當然是不同故事,但同樣都看到人類的固執及不願放手。有美阿姨你值得更好的,唉,怎麼男人到哪都一樣爛呀(喂)。
本片主要描繪一名非合法居民的女子,臨盆之際出門採購,恰巧遇見警察臨檢。倉皇逃跑的他,情緒緊張不知所措出現的幻影,孩兒的誕生。
全片看完只在意的部分是,警察是雙胞胎嗎?撇開警察,通篇粗糙展示非法居民的生存及生育權困頓局勢,製造的衝擊感很低,不知所謂成分偏高。如何在三分鐘內打出一場精采鬥牛(套片中球的延伸),想想也不容易。
屏風感,一人一扇屏風,交串成一幅當代名畫,在畫中一探現代人如何在不同空間狀態下一同往前行。整體意境及把訊息交談精細實體化,訊息破碎化的設計穿插完整呈現現代溝通的距離感,最後引回手機螢幕給人一種,這一切就只是如此了的感覺,微諷刺卻也不自主地笑了出來。
這部表現亮眼,充滿驚喜,很有趣呢。
一對許久未見的同學好友半夜出遊,感覺氣氛節拍對了,心跳也同步了。
一開始的朋友對話隨著交流互動越走越深,一起橋下跳舞彷彿催化劑,而後的眼神交流與注視和肢體接觸充滿明示,試圖否認化學效應最終還是合拍了。(大概有合拍吧)
p.s. 突然想高歌ORANGE RANGE的以心電信w
看到片子簡介秒想到Tom Hardy在2013年的作品《LOCKE》,告訴自己不可以往這想去,畢竟如何在幾分鐘內填充煩躁無助及壓力感也是不容易。
四面八方來的壓力傾巢而出,觀影者也隨之感受其煩躁無奈,尤其遇過鳥同事或鳥同學的人更能感同身受。從這角度來看,《滯》的表現可圈可點,加上最後一根稻草掉手機,發洩後還是得繼續走下去,最後一段該屬個人最喜歡的片段了吧?(怎麼是問句)
p.s. 可能是自己的問題但主角的口條和整體表現跟自己沒有合拍...
本片《洞》主要記錄導演父母分別回顧當初分開和現在的情況。母親的坦承與控訴、父親的推諉裝傻,兒子一度崩潰,最後又要讓時間沖淡一切嗎?三角關係的拉扯,彼此堅守自己立場,拒絕溝通,無解。
不曉得導演自己回頭檢視紀錄素材時的心境跟情緒狀態如何,應該還是很難受吧。片中也使用了一些影像呈現來表達導演的心理狀態,有種絕望感,也希望不是自己過度解讀。
p.s. 看王爸爸蓋車庫超頭痛,看他做事方式就覺得,好喔呵呵。
p.s. 狗狗好可愛
熱過頭的夏天,暈呼呼的你,突然意識到很多事情再不行動就會來不及了。
導演把暗戀跟得不到的情感透過對話及眼神、站立位置來解,挺有趣的。
p.s. 希望該女孩可以不要喜歡該男了,球計差口條也怪。
整部看下來挺流暢又有南柯一夢感,配樂的使用也是畫龍點睛,電吉他佐中國傳統樂器很帥。
這算黑色喜劇吧?不是因為他黑白而是他很荒謬、有趣又有點傷心。在家看有幾個橋段很自然地對著螢幕叫或笑出來,例如稱讚阿龍的深蹲姿勢很標準和半夜山路鏡頭拍攝很像鬼片讓人有點緊張想叫。
兩位演員表現真是好,尤其是阿龍整個人厭世又很霸道又很全力以赴,甚至義無反顧。
p.s. 房東兒子一直吃脆笛酥讓我也好想吃(一開始以為在吃雪茄後來發現是在吃脆笛酥,我也很荒謬)
歷史以不同載體歷經風霜存在於世上,通篇以樣貌不同的文本流走於自然間,時間、空間、文本,多種形式的載體告訴著事物的樣貌及狀態。
為了模擬意外狀態全片素材顏色使用帶著真空感,在配樂之中卻能產生流動感,整體營造舒適感。如果在電影院看一定會睡著的實驗片,在家也可能就此分心而消失在歷史洪流中。大概就是唯一的不例外吧。
職人或任何追求完美,自我要求高的人看了本動畫應該心有戚戚焉。看自己的作品怎麼看都不順眼,自我對話到接受自己,最終開花結果。
人偶、場佈用心,聲效細節也相當細緻,感覺得出來整個劇組自我要求也很高(笑)。配樂用得很好,很襯意境。場景切換黑幕有點卡,以致不連貫性太強,稍稍可惜。
- 沒花度工作室這名字超可愛。
只有我覺得妹妹的跳繩太長嗎?還蠻真實呈現一般兄弟姊妹那種相親相愛、相愛相殺的感情,搭配雙薪家庭父母各自奔波及吵架的橋段,兄弟姊妹間的相互扶持更顯重要了。
不知從何而來的一股空洞感吞噬自己,被掏空、脫離自我,彷彿稻草人或錫人處理完所有事情,即使冥冥之中的力量為稻草人補上心肉,試著消化理解一切的你仍舊行屍走肉、彷彿任何事都沒發生的生活著。最終,當錫人心房的最後一塊肉填上,靈魂歸體的你才正視一切。都不一樣了。
世上許多創作會以不同形式提醒受眾一些自己或許壓抑忽視許久的事物及情感,很感謝能看到《送行》,它讓我意識到了原來自己一直以來缺乏或大腦下意識阻斷的情感,以致電影最後一幕自己也跟著情緒崩潰,無法自拔。當然每個人也無法確定在哪個階段再看一次當年曾感同身受的作品能夠帶來相同的悸動或難受。(下續)
導演悠悠地說完了這個故事,親人及他人和姊姊的反應充分演繹了在至親逝世時會發生的許多事情。整片的平靜與不平靜平衡恰到好處。兩位演員的表現更是為全片增添許多色彩。
p.s. 好喜歡弟弟夾加油券。
鄉野怪談,令人害怕卻又相當溫柔。作品完整性高,動畫整體美術設計相當精緻細膩,彷彿可以感受片中午夜晚風輕拂臉上。單看鄉野怪談故事挺暢快的,若發展成長片並加以調整,使其完整度及要傳遞的訊息更加集中,會更上層樓。
片尾曲是曹雅雯唱的,歌曲好聽但有點根本片勾不上關係?片尾曲如果續放魍神的輸了就要跟我走,應該更帶感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