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璱✧*。汝念即汝得
@setsunanoyume
Sat, Apr 22, 2023 1:06 AM
24
1
以前我覺得很疑惑,就是關於別人對我的認知,為啥和自己的差那麼多?我的2/4投射者朋友,曾經和我分享一個觀念,幫我解除長久以來的納悶:
「對你來說,你表達的是當下真實的感受。那是很即時且短暫的一個情緒,你並沒有說謊,但就只能代表那個瞬間的想法。」
「然而很多人不能理解這件事,他們傾向用那些獨立的『點』,去解釋一個完整的『人』。所以才會拿你在a時段講過的話,帶入b時空狀態下的你。這就導致了很多不必要的誤解。」
*。璱✧*。汝念即汝得
@setsunanoyume
Sat, Apr 22, 2023 1:10 AM
當下真的醍醐灌頂,不然以前都想說到底是哪邊表達不夠精確。
那之後也是想了滿多,跳過各種破碎邏輯思辯(太瑣碎了,我覺得不便理解)。後來覺得比較簡單的方式,就是透過神祕學工具,去了解自己在不同體系底下,看起來是怎樣的狀態。
*。璱✧*。汝念即汝得
@setsunanoyume
Sat, Apr 22, 2023 1:18 AM
以人類圖來說
想說去挖自己存在canva雲端的圖,結果發現檔案已經被覆蓋和調整,只好截已經發佈在圖柳眠的畫面
可以看到我的設計與通道分布是這樣。
個體4條、社會1條、家族1條。
因為懶得從頭解釋,通道的屬性會帶來哪些影響,資料我放
這邊
,有興趣的人自己看。
*。璱✧*。汝念即汝得
@setsunanoyume
Sat, Apr 22, 2023 1:19 AM
個體通道最多
代表我大部分時候,其實對別人的事情毫無興趣(是真的)。我會比較想把能量用在:
1.創造與突破
2.如何生存
3.思考和覺察
*。璱✧*。汝念即汝得
@setsunanoyume
Sat, Apr 22, 2023 1:22 AM
社會、家族通道各1
代表我也可以討論這些話題,或者聽懂其他家族人、社會人在表達什麼。但是,
聽得懂,不代表我有興趣聽。
以前會很容易感到疲倦,就是因為我雖然有這兩條通道,能幫助我理解別人的意思。然而很現實的是,如果總是自己幫助別人,但別人並沒有平等地給予我所需要的協助……
以我是4/6人,這種頭腦意識在4爻的設計,我會很容易疲憊,並感到『想走人了』,即官方教材所說的『退位』。
*。璱✧*。汝念即汝得
@setsunanoyume
Sat, Apr 22, 2023 1:26 AM
Sat, Apr 22, 2023 3:08 PM
但也不知道是高我想體驗比較高難度的副本還怎樣,偏生我唯一的社會與家族通道,又是滿能對應到這兩種迴路特質的。
6-59:具備建立親密的能力
在情緒正確、薦骨也有回應的時候,一句到位的話、簡單的肢體接觸,就能讓人感覺我非常能理解他,甚至想與我建立更深入的關係。
7-31:具備alpha領導者的聲音
花時間觀察潮流、找到屬於自己的舞台以後,先透過自行耕耘的方式,展現影響力。自然就會有人前來尋求協助或提點。而這些要求,通常和我表現出的能力會有直接相關。
*。璱✧*。汝念即汝得
@setsunanoyume
Sat, Apr 22, 2023 1:28 AM
Sat, Apr 22, 2023 3:08 PM
也就是說,即便我構成的比例,還是以個體人為主。
所以我真的很難對別人的事情感興趣,甚至也沒有很喜歡,長時間泡在『我不覺得有共鳴的團隊』裡面。
畢竟頭腦在4爻,如果不是我認為『自己人』的對象,一直拿他的事情來問我,我其實會覺得很莫名其妙。
*。璱✧*。汝念即汝得
@setsunanoyume
Sat, Apr 22, 2023 1:30 AM
但別人會因為6-59和7-31通道的關係,覺得我可以解決他們情緒或方向上的問題。
然後就一直來找我。
這個找甚至有時是在,我都已經直說最近很忙,或者就是不想工作、不想理會任何與自己無關的事情時,都還是會間歇性發生。
這就是為何,有很長一段時間我根本就不想透露自己近況如何。反正有說和沒說似乎都沒差
*。璱✧*。汝念即汝得
@setsunanoyume
Sat, Apr 22, 2023 1:33 AM
Sat, Apr 22, 2023 3:37 AM
但如果只有上面的論述,我就不會發這篇。
這次想講的是這個,
如果把黑色與紅色成分拆開來看
,會變成兩張圖。
*。璱✧*。汝念即汝得
@setsunanoyume
Sat, Apr 22, 2023 1:37 AM
黑色部分=我有意識的層面
通道:1-8、7-31、6-59
遠距型二分人,情緒權威純生產者
代表我認知的自己是這樣:
行動很慢。對不同領域的事物都可能有興趣、也能理解多數人的想法,然後對一些發自內心的觀點,有點難阻止自己直接說出來。
*。璱✧*。汝念即汝得
@setsunanoyume
Sat, Apr 22, 2023 1:39 AM
紅色部分=身體無意識採取的行為
通道:61-24、20-34
遠距型二分人,薦骨權威純生產者
代表別人看到的我是這樣:
超級自我中心,整天忙於生產和整理腦袋覺察到的事情。或是集中注意力在薦骨特別有回應的事情。
隨時都很忙、行動很快,薦骨沒回應的時候非常不留情面,就算看到訊息可能也是不會回覆。非常活在自己的世界。
*。璱✧*。汝念即汝得
@setsunanoyume
Sat, Apr 22, 2023 1:42 AM
Sat, Apr 22, 2023 3:38 AM
而且因為拆開來看都是遠距型二分人,很多時候,無論是我自己的表層意識,還是別人看我的行為,都可能有一種『我沒辦法把別人所說的事情,和自身狀態連結在一起』的感覺。
結合左右兩排閘門的數量,其中6爻特別多(總共7個),因此我比較容易給人一種『沒辦法觸及』、『但也因此中立客觀』、『樂觀、勇於追逐理想』、『人生經驗豐富,有問題似乎能詢求協助』的感覺。
*。璱✧*。汝念即汝得
@setsunanoyume
Sat, Apr 22, 2023 1:44 AM
Sat, Apr 22, 2023 3:38 AM
組合在一起,就能理解別人的看法&自己的意識,為什麼會有那麼嚴重的落差。其實並不是雙方的認知有誤,而是我的設計,必然會面臨這種問題。
但透過具體理解問題成因,很多事情想想就覺得:也就那樣。如果設計就是鐵打的,改不了,就只能調整思維,接受這個情況,找到和平共存的可能性。
*。璱✧*。汝念即汝得
@setsunanoyume
Sat, Apr 22, 2023 1:48 AM
Sat, Apr 22, 2023 3:39 AM
這就是為什麼,現在我的策略是這樣:
沒有預約,一律不回應任何複雜問題
就算別人看我是顯示生產者,認為我能在極短時間內顯化出薦骨有回應的東西。但我自己的體感,其實比較偏純生產者。
由於二分人的設計,要把兩邊斷開的能量中心,所產生出的思維和感受整合在一起,非常需要時間。
如果不是薦骨特別有回應的事,或者情況很危險,整合通道20-34必須即刻採取行動,我大部分時間會傾向慢條斯理地執行。
*。璱✧*。汝念即汝得
@setsunanoyume
Sat, Apr 22, 2023 1:50 AM
Sat, Apr 22, 2023 3:40 AM
以下是我的想法:
雖然這完全是主觀的立場,但我認為,對於工作性質,就是提供策略的顧問型自由工作者來說。
我在社群上發表的任何一個觀點、回應給別人的任何一則策略,這都可能成為別人評價我專業性的一環。
你覺得你就提個小問題,但我貿然回應的話,有可能會因為當下薦骨沒回應、情緒也很糟,導致回出一個支離破碎又不知所云的東西。
這樣一來,你的問題沒被好好解決;二來,我自己事後看了那些內容,可能也覺得回不到點上;三來,其他無關者路過,看到這些語焉不詳的對話,也會對我的觀感變差。
*。璱✧*。汝念即汝得
@setsunanoyume
Sat, Apr 22, 2023 1:53 AM
所以現在,
扣除親友之外,拒絕回應任何非正式邀約的龐雜問題。
這是基於我對自己設計與工作性質的認知。
相關論述以前也講過,就是某次我聽了鄧惠文醫師和的宇澤老師,在節目中討論,心理師從業時常見的一些問題和現象。
其中之一,就是『牽涉治療行為的問答,必須在一對一的場合進行』。這不僅是保護患者隱私,也為彼此建立一個安全的界線。
*。璱✧*。汝念即汝得
@setsunanoyume
Sat, Apr 22, 2023 1:55 AM
Sat, Apr 22, 2023 3:41 AM
有些人可能會想說:
他的問題就很簡單,哪裡龐雜?
我不知道怎樣解釋,畢竟設計不同,很可能我以下說的話不能被理解。
但請知道一件事:我的頭腦有61-24通道,所以很多時候,看到對方的問題、聽完描述,我一個瞬間就會大概知道,自己要花多少時間去處理那個概念。
*。璱✧*。汝念即汝得
@setsunanoyume
Sat, Apr 22, 2023 1:57 AM
也就是說,如何去分析一個人提出的問題,大概會消耗多少的時間,在我身上是『不存在明晰可辨公式的』。這無法透過開立一張簡單易懂的價目表,就能做出量化的解釋。
因為這很大程度,是取決於我的人生經驗、智慧、閱歷,甚至是一瞬的覺察。
如果你要尋求我的協助,請你必須尊重我的設計。假設你不願意理解,甚至認為我都在找藉口,就請你離開吧。
*。璱✧*。汝念即汝得
@setsunanoyume
Sat, Apr 22, 2023 1:59 AM
Sat, Apr 22, 2023 2:00 AM
沒有回應,本身就是最好的回應
當然我無法代表全世界的生產者,但大家和生產者互動的時候,請必須了解:當我們沒有任何反應,不是瞧不起你或覺得你很蠢。
就只是對於你描述的情境、你想說的事情,薦骨沒有傳遞清晰且正面的回應。例如:點頭、發出「嗯嗯」的聲音、爽快說好,或是對話過程雙眼直視你,以及,身體往你所在的位置靠攏。
*。璱✧*。汝念即汝得
@setsunanoyume
Sat, Apr 22, 2023 2:01 AM
有些人可能會想說:
啊就用頭腦去回個兩三句禮貌性答覆是很難嗎?
不難啊,但對生產者來說,沒有回應的事情,做得會很痛苦。因為當你體驗過進入心流(steam)模式,那種全神貫注、專注處理一件事的順暢感覺。
再對照一個總是反覆拿同質性問題,前來詢問、邀請你的人,一旦發不出聲音或不予置評,對方就要攻擊自己。
*。璱✧*。汝念即汝得
@setsunanoyume
Sat, Apr 22, 2023 2:04 AM
如果不是跟我一樣,本身有定義中心就偏多,也就是有比較穩固運作模式的生產者。
特別是G、意志力、三個覺察中心(邏輯、情緒、直覺)呈現空白的設計,這些尖銳的質疑,很可能會讓他們感到恐懼。
因為設計上,他們就是比較難堅持特定觀點去與人做抗衡。
*。璱✧*。汝念即汝得
@setsunanoyume
Sat, Apr 22, 2023 2:06 AM
Sat, Apr 22, 2023 2:48 AM
可能因為我本身是6爻人的關係,我對很多事情的看法,會比較走一個『順其自然』的路線。
也就是,
當你詢問我,或向我提出邀約的時候,當下我的薦骨沒有回應。很可能就代表,可以協助你解決問題的人,就不是我啊。
那我不要回應,直接讓你去找別人,難道不會比較好嗎?既省下你的錢和時間,我也不用感到挫敗與憤怒。
*。璱✧*。汝念即汝得
@setsunanoyume
Sat, Apr 22, 2023 2:07 AM
Sat, Apr 22, 2023 2:09 AM
凡事先想想:到底干我屁事?
按照經驗來說,與我有關、對我有益的事情,我的20-34通道,應該是會直接動起來。
如果沒有,很大程度就是『此刻不去接觸、不去回應也完全無所謂』。只是頭腦會覺得錯失良機與不甘心罷了。
但冷靜想想,我根本從沒獲得過,所以實際上也沒失去任何東西吧。(質量守恆定義→不是這樣說)
*。璱✧*。汝念即汝得
@setsunanoyume
Sat, Apr 22, 2023 2:13 AM
Sat, Apr 22, 2023 2:13 AM
何況,我的個體通道數量那麼多。
如果我無法把能量,主要集中投入在創意性的行動、開拓新的可能性,以及突破生命中頻繁感受到的限制。
個體人的憂鬱和孤獨感,以及不被世界所接受的隔閡感,都會非常明顯地從內心湧現。這就是過往常讓我感到痛苦的根源:即便我大量貢獻自己的才華,給看起來可憐或需要的人。
但因為,那並非是內在權威分析所有數據和資訊後,才得出的結論。做的過程,我必須一直勉強自己講人話、裝出很得體的樣子。
然而內在卻是瘋狂想抱怨:
到底干我屁事?那麼簡單的事情為啥不自己去解決?
變成這樣,就很違背4爻以誠待人、主要為親近之人付出的原則了。這樣真的好嗎?
*。璱✧*。汝念即汝得
@setsunanoyume
Sat, Apr 22, 2023 2:17 AM
Sat, Apr 22, 2023 3:44 AM
還有很多想說的,但想想就先這樣,因為今天還沒做完,預計要複習的易經進度。
總之就是配個圖,以自我揭露的方式,協助其他有類似煩惱的人,用不同觀點去理解自己的構成。
我知道這樣做很危險,因為在拆解自己的同時,很可能反而被別人知道我的弱點,進而被利用或傷害。
但我的設計,就是讓我在極短的時間內(差不多一個小時吧),就直接整理出這些內容。
那麼我信任自己的身體,選擇投入能量在這件事情,必然有其意義。因此多餘的事情我就不去想了。
*。璱✧*。汝念即汝得
@setsunanoyume
Sat, Apr 22, 2023 2:20 AM
最後,補個一瞬間得到的覺知:
所有身心靈工具,最終要協助你處理的,永遠都是你跟自己之間的關係。
所以如果你現在,一直把焦點擺在和家人、伴侶、朋友、職場的問題之上,很可能真正的問題根本就不是那些東西。
你要處理的是『無法理解和接納自己』。
*。璱✧*。汝念即汝得
@setsunanoyume
Sat, Apr 22, 2023 2:25 AM
Sat, Apr 22, 2023 2:51 AM
但作為一個閘門6爻很多的人,我也知道有時候自己表達的內容,對很多人而言,都是治本不治標。
以前我也苦於這件事,近半年慢慢調整心態,告訴自己:
我是來這個世界,提供觀點、方向、生活態度的人。而非單純貢獻勞力或技術力,以換取尊重的人。
我能告訴別人的東西,全都是透過自己試行錯誤的經驗,對照腦內一瞬的覺知,最後再輸出經整合的觀點與方向。
如果你的G中心和我方向一致,哪怕我只是提供很簡單的幾句話,你會瞬間頓悟;又如果不是,祝福你走在自己的路上,不要受到太嚴重致死的打擊。
等哪時又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會合,你想說、我也想聽的時候,歡迎再告訴我,你經歷了什麼。
*。璱✧*。汝念即汝得
@setsunanoyume
Sat, Apr 22, 2023 2:26 AM
Sat, Apr 22, 2023 2:27 AM
但我最近狀況
就是沒有想要知道別人的事情(實話)
所以就這樣啦
載入新的回覆
「對你來說,你表達的是當下真實的感受。那是很即時且短暫的一個情緒,你並沒有說謊,但就只能代表那個瞬間的想法。」
「然而很多人不能理解這件事,他們傾向用那些獨立的『點』,去解釋一個完整的『人』。所以才會拿你在a時段講過的話,帶入b時空狀態下的你。這就導致了很多不必要的誤解。」
那之後也是想了滿多,跳過各種破碎邏輯思辯(太瑣碎了,我覺得不便理解)。後來覺得比較簡單的方式,就是透過神祕學工具,去了解自己在不同體系底下,看起來是怎樣的狀態。
想說去挖自己存在canva雲端的圖,結果發現檔案已經被覆蓋和調整,只好截已經發佈在圖柳眠的畫面
可以看到我的設計與通道分布是這樣。
個體4條、社會1條、家族1條。
因為懶得從頭解釋,通道的屬性會帶來哪些影響,資料我放 這邊 ,有興趣的人自己看。
代表我大部分時候,其實對別人的事情毫無興趣(是真的)。我會比較想把能量用在:
1.創造與突破
2.如何生存
3.思考和覺察
代表我也可以討論這些話題,或者聽懂其他家族人、社會人在表達什麼。但是,聽得懂,不代表我有興趣聽。
以前會很容易感到疲倦,就是因為我雖然有這兩條通道,能幫助我理解別人的意思。然而很現實的是,如果總是自己幫助別人,但別人並沒有平等地給予我所需要的協助……
以我是4/6人,這種頭腦意識在4爻的設計,我會很容易疲憊,並感到『想走人了』,即官方教材所說的『退位』。
在情緒正確、薦骨也有回應的時候,一句到位的話、簡單的肢體接觸,就能讓人感覺我非常能理解他,甚至想與我建立更深入的關係。
花時間觀察潮流、找到屬於自己的舞台以後,先透過自行耕耘的方式,展現影響力。自然就會有人前來尋求協助或提點。而這些要求,通常和我表現出的能力會有直接相關。
所以我真的很難對別人的事情感興趣,甚至也沒有很喜歡,長時間泡在『我不覺得有共鳴的團隊』裡面。
畢竟頭腦在4爻,如果不是我認為『自己人』的對象,一直拿他的事情來問我,我其實會覺得很莫名其妙。
然後就一直來找我。
這個找甚至有時是在,我都已經直說最近很忙,或者就是不想工作、不想理會任何與自己無關的事情時,都還是會間歇性發生。
這就是為何,有很長一段時間我根本就不想透露自己近況如何。反正有說和沒說似乎都沒差
但如果只有上面的論述,我就不會發這篇。
這次想講的是這個,如果把黑色與紅色成分拆開來看,會變成兩張圖。
通道:1-8、7-31、6-59
遠距型二分人,情緒權威純生產者
代表我認知的自己是這樣:
行動很慢。對不同領域的事物都可能有興趣、也能理解多數人的想法,然後對一些發自內心的觀點,有點難阻止自己直接說出來。
通道:61-24、20-34
遠距型二分人,薦骨權威純生產者
代表別人看到的我是這樣:
超級自我中心,整天忙於生產和整理腦袋覺察到的事情。或是集中注意力在薦骨特別有回應的事情。
隨時都很忙、行動很快,薦骨沒回應的時候非常不留情面,就算看到訊息可能也是不會回覆。非常活在自己的世界。
結合左右兩排閘門的數量,其中6爻特別多(總共7個),因此我比較容易給人一種『沒辦法觸及』、『但也因此中立客觀』、『樂觀、勇於追逐理想』、『人生經驗豐富,有問題似乎能詢求協助』的感覺。
組合在一起,就能理解別人的看法&自己的意識,為什麼會有那麼嚴重的落差。其實並不是雙方的認知有誤,而是我的設計,必然會面臨這種問題。
但透過具體理解問題成因,很多事情想想就覺得:也就那樣。如果設計就是鐵打的,改不了,就只能調整思維,接受這個情況,找到和平共存的可能性。
就算別人看我是顯示生產者,認為我能在極短時間內顯化出薦骨有回應的東西。但我自己的體感,其實比較偏純生產者。
由於二分人的設計,要把兩邊斷開的能量中心,所產生出的思維和感受整合在一起,非常需要時間。
如果不是薦骨特別有回應的事,或者情況很危險,整合通道20-34必須即刻採取行動,我大部分時間會傾向慢條斯理地執行。
雖然這完全是主觀的立場,但我認為,對於工作性質,就是提供策略的顧問型自由工作者來說。
我在社群上發表的任何一個觀點、回應給別人的任何一則策略,這都可能成為別人評價我專業性的一環。
你覺得你就提個小問題,但我貿然回應的話,有可能會因為當下薦骨沒回應、情緒也很糟,導致回出一個支離破碎又不知所云的東西。
這樣一來,你的問題沒被好好解決;二來,我自己事後看了那些內容,可能也覺得回不到點上;三來,其他無關者路過,看到這些語焉不詳的對話,也會對我的觀感變差。
相關論述以前也講過,就是某次我聽了鄧惠文醫師和的宇澤老師,在節目中討論,心理師從業時常見的一些問題和現象。
其中之一,就是『牽涉治療行為的問答,必須在一對一的場合進行』。這不僅是保護患者隱私,也為彼此建立一個安全的界線。
他的問題就很簡單,哪裡龐雜?
我不知道怎樣解釋,畢竟設計不同,很可能我以下說的話不能被理解。
但請知道一件事:我的頭腦有61-24通道,所以很多時候,看到對方的問題、聽完描述,我一個瞬間就會大概知道,自己要花多少時間去處理那個概念。
因為這很大程度,是取決於我的人生經驗、智慧、閱歷,甚至是一瞬的覺察。
如果你要尋求我的協助,請你必須尊重我的設計。假設你不願意理解,甚至認為我都在找藉口,就請你離開吧。
當然我無法代表全世界的生產者,但大家和生產者互動的時候,請必須了解:當我們沒有任何反應,不是瞧不起你或覺得你很蠢。
就只是對於你描述的情境、你想說的事情,薦骨沒有傳遞清晰且正面的回應。例如:點頭、發出「嗯嗯」的聲音、爽快說好,或是對話過程雙眼直視你,以及,身體往你所在的位置靠攏。
啊就用頭腦去回個兩三句禮貌性答覆是很難嗎?
不難啊,但對生產者來說,沒有回應的事情,做得會很痛苦。因為當你體驗過進入心流(steam)模式,那種全神貫注、專注處理一件事的順暢感覺。
再對照一個總是反覆拿同質性問題,前來詢問、邀請你的人,一旦發不出聲音或不予置評,對方就要攻擊自己。
特別是G、意志力、三個覺察中心(邏輯、情緒、直覺)呈現空白的設計,這些尖銳的質疑,很可能會讓他們感到恐懼。
因為設計上,他們就是比較難堅持特定觀點去與人做抗衡。
也就是,當你詢問我,或向我提出邀約的時候,當下我的薦骨沒有回應。很可能就代表,可以協助你解決問題的人,就不是我啊。
那我不要回應,直接讓你去找別人,難道不會比較好嗎?既省下你的錢和時間,我也不用感到挫敗與憤怒。
按照經驗來說,與我有關、對我有益的事情,我的20-34通道,應該是會直接動起來。
如果沒有,很大程度就是『此刻不去接觸、不去回應也完全無所謂』。只是頭腦會覺得錯失良機與不甘心罷了。
但冷靜想想,我根本從沒獲得過,所以實際上也沒失去任何東西吧。(質量守恆定義→不是這樣說)
如果我無法把能量,主要集中投入在創意性的行動、開拓新的可能性,以及突破生命中頻繁感受到的限制。
個體人的憂鬱和孤獨感,以及不被世界所接受的隔閡感,都會非常明顯地從內心湧現。這就是過往常讓我感到痛苦的根源:即便我大量貢獻自己的才華,給看起來可憐或需要的人。
但因為,那並非是內在權威分析所有數據和資訊後,才得出的結論。做的過程,我必須一直勉強自己講人話、裝出很得體的樣子。
然而內在卻是瘋狂想抱怨:
到底干我屁事?那麼簡單的事情為啥不自己去解決?
變成這樣,就很違背4爻以誠待人、主要為親近之人付出的原則了。這樣真的好嗎?
還有很多想說的,但想想就先這樣,因為今天還沒做完,預計要複習的易經進度。
總之就是配個圖,以自我揭露的方式,協助其他有類似煩惱的人,用不同觀點去理解自己的構成。
我知道這樣做很危險,因為在拆解自己的同時,很可能反而被別人知道我的弱點,進而被利用或傷害。
但我的設計,就是讓我在極短的時間內(差不多一個小時吧),就直接整理出這些內容。
那麼我信任自己的身體,選擇投入能量在這件事情,必然有其意義。因此多餘的事情我就不去想了。
所有身心靈工具,最終要協助你處理的,永遠都是你跟自己之間的關係。
所以如果你現在,一直把焦點擺在和家人、伴侶、朋友、職場的問題之上,很可能真正的問題根本就不是那些東西。
你要處理的是『無法理解和接納自己』。
以前我也苦於這件事,近半年慢慢調整心態,告訴自己:我是來這個世界,提供觀點、方向、生活態度的人。而非單純貢獻勞力或技術力,以換取尊重的人。
我能告訴別人的東西,全都是透過自己試行錯誤的經驗,對照腦內一瞬的覺知,最後再輸出經整合的觀點與方向。
如果你的G中心和我方向一致,哪怕我只是提供很簡單的幾句話,你會瞬間頓悟;又如果不是,祝福你走在自己的路上,不要受到太嚴重致死的打擊。
等哪時又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會合,你想說、我也想聽的時候,歡迎再告訴我,你經歷了什麼。
就是沒有想要知道別人的事情(實話)
所以就這樣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