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千千
看最近出版業相關討論的文章:
現場》電商書價折扣惡戰,出版、通路與讀者各表立場,文化部:擬短期解決方案,未來朝立法進行 | Openb...
作家吳曉樂摘錄朋友們討論的這段評論也很懇切:
「你們出版業的人很不會跟一般人對話」
「到底是要做夢還是要做生意?」
為什麼你們那麼多文字但卻沒有幾個人交出數字?
來源:作家本人的FB

吳大內文中還有這一段也讓人很有感觸:「我覺得人情味的前提是,我們都得先活得像個人,你吃得飽,我穿得暖,人情味自動會長出來。我實在是見過太多以人情味為名的剝削,最後只成就了庸碌跟怨懟。
●△ ●←阿千千
所以,台灣的出版業到底該何去何從?要怎麼樣讓創作者也能夠在這樣的環境中生存溫飽,才能有更豐富且雋永的作品?
首先還是要從整個出版生態環境開始改變吧?
頸椎@活俠好毒啊
現在就是個窮忙產業
●△ ●←阿千千
頸椎@活俠好毒啊 : 就是個燃燒彼此的資源有限汽油人產業Orz
●△ ●←阿千千
順便補充一下n年前還有接案時,對於創作者來說,文創產業常有的情況是:「口頭約定、書信隨意;但要看契約?怎麼可以這麼市儈?怎麼這麼沒有信任感?談錢傷感情。」
嗯?可是這不是最基本的嗎?創作者也還是要生活還是要糊口啊~
創作者的時間也是時間啊~為什麼會覺得隨口說了之後,就應該要把時間都騰出來,隨時可以接案?
●△ ●←阿千千
現在應該是有好一些,但看起來很多時候行情還是很不透明,導致這個產業依然是個拿數字出來很困難,要大家共體時艱就很常說(=情緒勒索)的狀況。
這樣的狀況要整個產業怎麼好好的發展下去,可能不是單純只有出版業界會碰到相關的困境。至少,要先讓大家可以活下去~QDQ
雪鶴
出版業會蕭條不只是折扣的問題吧。
他們難道不是把價格提高以後再給折扣嗎?
●△ ●←阿千千
雪鶴 : 確實不是單純只有折扣戰的問題,但價格提高再折扣這點要保留,並不是出版社都有本事這樣先拉高再折扣,更多的時候是被通路掐著...
(總之整個結構問題是蠻複雜的,不適合去脈絡化之後這樣解釋)
雪鶴
前幾天有幫忙填一份跟這個有關的問卷,才發現我真的已經很多年沒在實體書店買書了。
上一次是去東京在神保町買的。
但是網購或電子書倒是買一大堆。
●△ ●←阿千千
雪鶴 : 我是看買的量和狀況,少量人又在市區的話,就買實體書店的~
量大或海外的(此時看向雪鶴本人←喂);就買網路書店的XDDDD
折扣對我來說反而不是重點,因為買書不是最大的開銷...(生活費才是)
●△ ●←阿千千
會這樣做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很多書都是現在不買,之後就沒機會了~
(像是那個●●領進門、後續看原文之類的出版社...)
雪鶴
我現在也只剩下工具書(例如植物圖鑑)跟如果電子書消失了大概會哭吧的書會買實體,其他都買電子書了。光是工具書就已經書架爆棚,閒書真的不能再買實體。
不過又說回折扣,日文書沒折扣都覺得好像很應該,中文書沒折扣總覺得怪怪。
●△ ●←阿千千
雪鶴 : 所以我們都被台灣的各種折扣戰養成習慣了QDQ
雪鶴
●△ ●←阿千千 : 日本的二手書產業發達,電子書也逐漸發達,所以新一手書沒有折扣,大家會去找二手或等發行一段時間後的電子書,也是喜歡有折扣啊
*Chico*
斷頭書真的是一個很困難的問題
●△ ●←阿千千
雪鶴 : 這個不是單純喜不喜歡有折扣的問題,而是台灣目前出版業與整體通路的商業運作模式養成讀者購書習慣的狀況~
再來就是因為這樣的方式,對出版業的整體產業鏈是正向還是負向的影響?(但顯然現在出版業大蕭條,折扣戰到底幫助到了誰?又是否需要這樣持續下去?不就是現在要討論和處理的問題XD)
●△ ●←阿千千
*Chico* : 無論是賣不好或經營不善斷頭,還是做身體健康的出版業不想做了斷頭,痛苦的都是作者還是追作品的讀者QDQ
*Chico*
●△ ●←阿千千 : 也有作者自己斷頭,這種情況就是作者最大了
●△ ●←阿千千
*Chico* : 對...這種讀者只能暗自神傷QDQ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