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西斯
@xerses_s
Tue, Apr 4, 2023 4:01 PM
60
20
台日推理作家虛擬交會!薛西斯X方丈貴惠《賜給名偵探甜美的死亡》跨海專訪
「特殊設定推理」風潮中的無冕神作!薛西斯X方丈貴惠《賜給名偵探甜美的死亡》跨海專訪
有幸擔任方丈貴惠新作《賜給名偵探甜美的死亡》訪談者!
這次新作我真的非常喜歡,比前兩本都喜歡多很多,並不單純是因為我喜歡這個題材(VR),而是感覺到方丈貴惠每一本作品都有在持續進化!這次真的是看到忘記下火車,因為推論一轉再轉,必須非常用力思考。
也很高興有機會問到方丈老師對特殊設定推理風潮的看法,同樣的東西以前也有,為什麼是現在突然大受歡迎?這種現象不能單純從作家或是作品來看,而必須往後退一步看到整個時代。也感謝方丈老師提出自己的觀察,台灣不太有環境可以討論這類問題,因為我們的作品數量、作者/讀者基數都還不足以有什麼「風潮」可言。
薛西斯
@xerses_s
Tue, Apr 4, 2023 4:08 PM
我自己也有寫過H.A.這樣的類似題材(VR),其實試閱前有點擔心。因為虛擬實境在詭計設計上,有些經典的「好做文章」特性很突出。萬一讀起來覺得很類似怎麼辦?這樣要誇也不是不誇也不是。
不過完全不用擔心,本作不是只聚焦在濫用(?)虛擬實境的特色做壞事(??),本作的「遊戲特質」也非常強,換句話說,主角們現在該做什麼事,跟道德或解謎並不完全相關,而是跟「陣營勝利」有關,因此就會交織出很複雜的策略,「兇手」必要時也會從敵人變成戰友。
薛西斯
@xerses_s
Tue, Apr 4, 2023 4:09 PM
Tue, Apr 4, 2023 4:32 PM
所以光是思考大家現在的戰略就非常燒腦了,事實上我沒怎麼認真在推理,光是要在解謎時進行檢證(檢查作者說的話是不是對的、現在使用的策略是不是合理的)就要調用很多CPU(?)
薛西斯
@xerses_s
Tue, Apr 4, 2023 4:15 PM
如果喜歡這種陣營對戰型作品,應該也會喜歡近期瀟湘神的《廢線彼端的人造神明》,策略一翻再翻,是敵是友隨時風雲莫測。
其實這次方丈老師的訪談也有提到:
「當沉迷《JoJo的奇妙冒險》、《死亡筆記本》等特殊能力戰鬥、鬥智要素強烈的漫畫,或者「逆轉裁判」(這裡面也有降靈之類的科幻奇幻元素)等推理遊戲世代的人們成為讀者/作家……我想無論是讀者或作者都會更加熟悉「特殊設定」。因此,這樣的作品才會一口氣大量出現,並形成一種作品類型......」
我覺得不僅是特殊設定,融合陣營鬥智類(下棋感)的推理作品也是基於這種原理興盛。
薛西斯
@xerses_s
Tue, Apr 4, 2023 4:17 PM
因為準備這次訪談而閱讀了若林踏的《新世代ミステリ作家探訪》,裡面有一段円居挽談論推理漫畫的內容,也頗有相呼應的價值:
薛西斯
@xerses_s
Tue, Apr 4, 2023 4:17 PM
(摘譯)
不想忍耐的讀者
円居 挽: 金田一少年(這種類型的漫畫)也有很多追隨者出現,但出現後又消失,推理漫畫實在是個很困難的類型。比如說週刊連載作品,問題篇持續八個禮拜,接下來還有解決篇,這樣的話,故事的那種"淨化感"不就很難感受到了嗎?某種程度上你是被迫忍耐的。這是跟其他漫畫作品相比時,相當不利的方向。當然,堪稱推理漫畫本家的名偵探柯南雖然還在連載,但處理一個事件的連載回數很短,大約三周左右就連同解決篇都完成。這個cycle大約就是推理漫畫的極限了吧?
薛西斯
@xerses_s
Tue, Apr 4, 2023 4:18 PM
円居 挽: 我很喜歡鮎川哲也,但是呢,鮎川老師的作品現在的讀者看來會覺得有點樸素吧?很多地方感覺步調非常緩慢。事件發生、搜查、推理、解決,像這樣的流程仔細走,雖然我覺得這樣很有美感,但會有覺得好累呀~的讀者也不奇怪。這種樸素能否搞成華麗的方向呢? 這樣思考時,就將搜查場面保留到最低限,相反地,加入很多假說和推理的論辯這種風格出來的作品就是丸太町ルヴォワール(円居挽的作品)
薛西斯
@xerses_s
Tue, Apr 4, 2023 4:19 PM
特別想摘錄這段當然是因為我也有做推理漫畫,他煩惱的每一件事我都有煩惱過呀
薛西斯
@xerses_s
Tue, Apr 4, 2023 4:20 PM
若林踏(訪談人)和円居挽在這裡討論的話題是,
很多支持鬥智型作品的讀者也會支持本格推理。
裡面若林談到很有趣的一件事:他大學參加推研社時,大家與其說討論推理作品,整天的話題反而是漫畫JOJO、鋼彈以及開司。其中JOJO是超能力鬥智而開司是鬥智,都是屬於按照規則玩遊戲型。円居挽的時代則是比起鋼彈比較多人在談刃牙。
薛西斯
@xerses_s
Tue, Apr 4, 2023 4:22 PM
因此結合上面円居挽作為漫畫編劇的經驗來看
這些讀者雖然也很喜歡推理的鬥智、巧計、邏輯論辯感,但對他們來說,漫長的連載等待或樸素的實地探索、思考,變得讓人不耐煩,想要隨時看到更躍動的情節。
推理小說的作家也會反過來受到這種潮流的影響,作品開始往這個方向前進。
薛西斯
@xerses_s
Tue, Apr 4, 2023 4:26 PM
Tue, Apr 4, 2023 4:31 PM
畢竟這噗是在講方丈新作訪談,就不多談我自己寫作漫畫劇本時遇到的問題。但總之都是讓人很心有戚戚焉的話題,也很高興這次能逮到一個機會,去問別人家的作家都在想什麼、為什麼而煩惱。
有時這樣大量去看同世代的作家在思考什麼,會感覺到「啊、大家差不多面對著一樣的問題!」,雖然不同國家文類發展成熟度有落差,所以煩惱的事也多少不同(
比如我覺得台灣作家不用煩惱本格推理的前景吧因為
)
但一方面也感受到全球化威力,時代的共鳴性比國家民族的共鳴性更高。大家面對的讀者變遷方向、還有作家思考的方向,很多都是類似的。
薛西斯
@xerses_s
Tue, Apr 4, 2023 4:28 PM
這種時候我就覺得很羨慕,我其實很希望看到更多關於台灣作家在想什麼:包含作家自己的分享、以及評論家側面從這個世代的作品裡觀察出來的。
不管我們寫的是寫實或幻想,都很難脫出時代限制,都會大量反映時代的集體面貌。但感覺台灣可能因為規模或是風氣,至少在大眾小說圈裡很難有機會看到這種東西。或即使看到作家訪談,也常有單打獨鬥、一流派一人之感。
希望我們也開始有能討論"最近台灣的大眾小說圈很流行OOO這樣的風潮呢~"的一天呀!
載入新的回覆
這次新作我真的非常喜歡,比前兩本都喜歡多很多,並不單純是因為我喜歡這個題材(VR),而是感覺到方丈貴惠每一本作品都有在持續進化!這次真的是看到忘記下火車,因為推論一轉再轉,必須非常用力思考。
也很高興有機會問到方丈老師對特殊設定推理風潮的看法,同樣的東西以前也有,為什麼是現在突然大受歡迎?這種現象不能單純從作家或是作品來看,而必須往後退一步看到整個時代。也感謝方丈老師提出自己的觀察,台灣不太有環境可以討論這類問題,因為我們的作品數量、作者/讀者基數都還不足以有什麼「風潮」可言。
不過完全不用擔心,本作不是只聚焦在濫用(?)虛擬實境的特色做壞事(??),本作的「遊戲特質」也非常強,換句話說,主角們現在該做什麼事,跟道德或解謎並不完全相關,而是跟「陣營勝利」有關,因此就會交織出很複雜的策略,「兇手」必要時也會從敵人變成戰友。
其實這次方丈老師的訪談也有提到:「當沉迷《JoJo的奇妙冒險》、《死亡筆記本》等特殊能力戰鬥、鬥智要素強烈的漫畫,或者「逆轉裁判」(這裡面也有降靈之類的科幻奇幻元素)等推理遊戲世代的人們成為讀者/作家……我想無論是讀者或作者都會更加熟悉「特殊設定」。因此,這樣的作品才會一口氣大量出現,並形成一種作品類型......」
我覺得不僅是特殊設定,融合陣營鬥智類(下棋感)的推理作品也是基於這種原理興盛。
不想忍耐的讀者
円居 挽: 金田一少年(這種類型的漫畫)也有很多追隨者出現,但出現後又消失,推理漫畫實在是個很困難的類型。比如說週刊連載作品,問題篇持續八個禮拜,接下來還有解決篇,這樣的話,故事的那種"淨化感"不就很難感受到了嗎?某種程度上你是被迫忍耐的。這是跟其他漫畫作品相比時,相當不利的方向。當然,堪稱推理漫畫本家的名偵探柯南雖然還在連載,但處理一個事件的連載回數很短,大約三周左右就連同解決篇都完成。這個cycle大約就是推理漫畫的極限了吧?
裡面若林談到很有趣的一件事:他大學參加推研社時,大家與其說討論推理作品,整天的話題反而是漫畫JOJO、鋼彈以及開司。其中JOJO是超能力鬥智而開司是鬥智,都是屬於按照規則玩遊戲型。円居挽的時代則是比起鋼彈比較多人在談刃牙。
這些讀者雖然也很喜歡推理的鬥智、巧計、邏輯論辯感,但對他們來說,漫長的連載等待或樸素的實地探索、思考,變得讓人不耐煩,想要隨時看到更躍動的情節。
推理小說的作家也會反過來受到這種潮流的影響,作品開始往這個方向前進。
有時這樣大量去看同世代的作家在思考什麼,會感覺到「啊、大家差不多面對著一樣的問題!」,雖然不同國家文類發展成熟度有落差,所以煩惱的事也多少不同(
比如我覺得台灣作家不用煩惱本格推理的前景吧因為)但一方面也感受到全球化威力,時代的共鳴性比國家民族的共鳴性更高。大家面對的讀者變遷方向、還有作家思考的方向,很多都是類似的。
不管我們寫的是寫實或幻想,都很難脫出時代限制,都會大量反映時代的集體面貌。但感覺台灣可能因為規模或是風氣,至少在大眾小說圈裡很難有機會看到這種東西。或即使看到作家訪談,也常有單打獨鬥、一流派一人之感。
希望我們也開始有能討論"最近台灣的大眾小說圈很流行OOO這樣的風潮呢~"的一天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