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ny
@Mr_KillerWhale
Sat, Apr 1, 2023 11:51 AM
Sat, Apr 1, 2023 11:51 AM
TPO15-2
1.在地理學上相對短的時間內死去很多種生物,叫做大滅絕mass extinction。
有一個在白堊紀,一個更大的在二疊紀晚期,二疊紀那個比較沒有人注意,因為他死的多半是我們不熟悉的生物。
Niny
@Mr_KillerWhale
Sat, Apr 1, 2023 11:53 AM
2.化石紀錄顯示有過五次滅絕,很多海洋生物因而死亡。
跟以前比,現在發生滅絕的速率更大(更快)
很多科學家因此推測,第六次滅絕可能正在發生。
Niny
@Mr_KillerWhale
Sat, Apr 1, 2023 12:02 PM
3. 是什麼影響了滅絕的速度?
有幾個解釋1.地球溫度 2.季節變遷或洋流的變盪幅度 3.大陸的位置改變
生物性相關的假設則是,生態環境影響昆蟲與植物的合作或是海底的底棲掠食者。
有些機制只需要很短的時間就可能被滅絕,有些則是隨著時間慢慢改變,或是隨著地點不同需要不同時間。
有些假設無法解釋陸地跟海洋的滅絕同時發生。
每個大滅絕都有不同的原因。證據指出,人類的掠奪跟生態棲息地的破壞大抵是現今發生中的大滅絕的主因。
Niny
@Mr_KillerWhale
Sat, Apr 1, 2023 12:46 PM
4.古生物學家David Raup and John Sepkoski,透過化石群組研究滅絕的速度,推測出自中期白堊紀後大約2600萬年發生一次,
白堊紀晚期發生的恐龍和局時滅絕只是其中一個事件。
推測是因為長周期旋轉的星體脫離軌道,變成隕石降落地球,才造成這般災難。
Niny
@Mr_KillerWhale
Sat, Apr 1, 2023 12:50 PM
5. 造成此類的原因可能很多,但Luis and Walter Alvarez的理論最被大家所熟知。地球被直徑有10公里的小行星撞擊,或是好幾個小行星。
撞擊力道讓小碎片噴入大氣中,遮住天空。
少了光合作用,植物死光,造成動物們飢餓。
Niny
@Mr_KillerWhale
Sat, Apr 1, 2023 12:54 PM
6. 這個假設是依據稀有礦物Ir而得。
地殼的Ir很少,但大部分的小行星有很多。
那些被噴入大氣中的碎片照理也會有很多的Ir,而氣流或洋流會把這些Ir帶到全球。
而代表白堊紀和第三期的地層有很多Ir。
就算小行星沒有被發現,這給了上述假設很強烈的證據支持。
Niny
@Mr_KillerWhale
Sat, Apr 1, 2023 1:47 PM
7.即便小行星會因為撞擊而解體,還是會留下巨大的隕石坑。
撞擊產生的熱也會製造出石英。
解體飛到其它地方的石塊可能會造成二級隕石坑,
至今,有很多第二級的隕石坑在墨西哥被找到,而因過熱而產生(熱休克)的石英則是墨西哥跟Haiti都有。
Chicxulub被推測大概是第一次撞擊留下的隕石坑。
載入新的回覆
1.在地理學上相對短的時間內死去很多種生物,叫做大滅絕mass extinction。
有一個在白堊紀,一個更大的在二疊紀晚期,二疊紀那個比較沒有人注意,因為他死的多半是我們不熟悉的生物。
跟以前比,現在發生滅絕的速率更大(更快)
很多科學家因此推測,第六次滅絕可能正在發生。
有幾個解釋1.地球溫度 2.季節變遷或洋流的變盪幅度 3.大陸的位置改變
生物性相關的假設則是,生態環境影響昆蟲與植物的合作或是海底的底棲掠食者。
有些機制只需要很短的時間就可能被滅絕,有些則是隨著時間慢慢改變,或是隨著地點不同需要不同時間。
有些假設無法解釋陸地跟海洋的滅絕同時發生。
每個大滅絕都有不同的原因。證據指出,人類的掠奪跟生態棲息地的破壞大抵是現今發生中的大滅絕的主因。
白堊紀晚期發生的恐龍和局時滅絕只是其中一個事件。
推測是因為長周期旋轉的星體脫離軌道,變成隕石降落地球,才造成這般災難。
撞擊力道讓小碎片噴入大氣中,遮住天空。
少了光合作用,植物死光,造成動物們飢餓。
地殼的Ir很少,但大部分的小行星有很多。
那些被噴入大氣中的碎片照理也會有很多的Ir,而氣流或洋流會把這些Ir帶到全球。
而代表白堊紀和第三期的地層有很多Ir。
就算小行星沒有被發現,這給了上述假設很強烈的證據支持。
撞擊產生的熱也會製造出石英。
解體飛到其它地方的石塊可能會造成二級隕石坑,
至今,有很多第二級的隕石坑在墨西哥被找到,而因過熱而產生(熱休克)的石英則是墨西哥跟Haiti都有。
Chicxulub被推測大概是第一次撞擊留下的隕石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