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葉❀
@cco12222
Tue, Mar 28, 2023 9:46 AM
4
你可以匿名聽!這是空葉的問題框
一時興起想玩提問箱
可以問問題或跟我講話,會統一回在這噗(不用回也可以跟我說!)
沒人的話這噗就當我的雜談自用噗,總之請隨意!
空葉❀
@cco12222
Tue, Mar 28, 2023 9:50 AM
都開噗了就順便曬昨天的途中
線稿快描完了,但連續畫畫實在會腰酸背痛,就打算緩一緩再繼續
大概四月才會畫完了吧XDD
神の愛を享受せよ◇蒼羽
@Ao_Hane
Tue, Mar 28, 2023 9:51 AM
是那種會讓人想往臉上貓一拳但是很快樂的長輩感XDDDDD
空葉❀
@cco12222
Tue, Mar 28, 2023 10:12 AM
AwoHane
: 對XD煩人的同時可愛
空葉❀
@cco12222
Wed, Mar 29, 2023 6:52 AM
這陣子剛好有看到一兩篇匿名噗在討論所謂的文筆好壞跟堆疊詞藻的問題
其實是老議題了,自己心中也已有見地,不過重複看到有人說他覺得一個動作用超多篇幅來寫,一下穿插心理描寫一下又描寫什麼有的沒的,總之就是不趕快做完推進劇情很煩,諸如這樣的言論,就還是不免覺得有點害怕
畢竟自己目前寫文的走向確實是以細緻而且深度描寫為目標的,心理描寫也總是多到不行,所以多少符合他所謂的一直心理描寫然後不推劇情
雖然我不覺得自己的文是在無謂地堆疊字詞,用一大堆形容詞做無謂的描述,但是確實無法知曉以第三者的角度來看,自己的文章會不會有太多不必要的資訊(雖然我可能還是會這樣寫x
空葉❀
@cco12222
Wed, Mar 29, 2023 6:59 AM
我覺得自己對文章的評斷或許正好跟他們相反:我固然也重視事件的始末跟邏輯,但是在事件編排已經達到順暢與合乎邏輯的基準的時候,文章能不能再更加出彩就取決於作者呈現的手法
也就是在處理一個事件的時候,作者賦予這個事件怎樣的意義、給角色設定了怎樣的定位與功能、為場景氛圍或相關物品營造了什麼意象以凸顯主題,等等之類的設計。而這些東西是需要一定的篇幅跟敘述才能堆疊出來的,而為了引領讀者體驗而不是被告訴這份意義,細緻的描寫以及心理活動是必要的
神の愛を享受せよ◇蒼羽
@Ao_Hane
Wed, Mar 29, 2023 7:03 AM
Wed, Mar 29, 2023 7:17 AM
細緻描寫的同時也帶出一點劇情推進而不會讓讀者感覺拖沓,這是我個人目前理解的最高境界 ( 努力目標 )
神の愛を享受せよ◇蒼羽
@Ao_Hane
Wed, Mar 29, 2023 7:04 AM
我覺得很多時候會讓人覺得「趕快推進劇情好不好」,倒不是心理描寫的長度問題,而是深度或者出色程度的問題,不夠吸引人當然就很想快轉跳過嘛 (
空葉❀
@cco12222
Wed, Mar 29, 2023 7:05 AM
對我來說,想出一個前後邏輯通順而且縝密的事件是好故事的基礎,說是基礎,就代表只有如此不夠充分形成一個好的故事
或許那些人看到的文章是只有描寫但事件本身的設計不夠堅實,所以才會讓他們討厭描述詳細的手法,但我只能說那不是描寫細緻的問題,是作者沒抓到述說主軸的問題
神の愛を享受せよ◇蒼羽
@Ao_Hane
Wed, Mar 29, 2023 7:05 AM
同時用字精準到位也是減少這種拖沓感或不耐感的最大關鍵,如何用最精煉的文字去傳達最多最細的東西,這樣的一門學問
空葉❀
@cco12222
Wed, Mar 29, 2023 7:07 AM
也不排除與現代人閱讀方式改變,導致關注點都在事件而不在手法有關
是時代趨勢所以這也沒辦法,反正我還是會寫我覺得好的東西,也暫時沒打算改變自己在評斷上的標準
空葉❀
@cco12222
Wed, Mar 29, 2023 7:08 AM
AwoHane
: 對我覺得真的是寫不夠好才會讓人覺得拖,難以精準地呈現重點的話,敘述就失去他原本的功用,還不如就把腦洞放出來算了
神の愛を享受せよ◇蒼羽
@Ao_Hane
Wed, Mar 29, 2023 7:10 AM
Wed, Mar 29, 2023 7:11 AM
空葉❀
: 在我個人的經驗裡,如果文本足夠吸引人,就算超級她媽長,觀眾也會覺得 不夠....天啊好好看......還有沒有......好想知道這時候那個誰怎麼想的...........
簡單來說不是長度或形式的問題,純粹就是功底差異 (
神の愛を享受せよ◇蒼羽
@Ao_Hane
Wed, Mar 29, 2023 7:11 AM
然後這種出色的作品基本都能讓觀眾每天小論文這樣 (
空葉❀
@cco12222
Wed, Mar 29, 2023 7:15 AM
AwoHane
: 真的,會希望還有更多
雖然生活繁忙的時候字多起來確實會有負擔,可是頂多也就想放著之後看,而不是好煩怎麼還沒結束(
&拍謝,我不太喜歡自己的敘述被拿來跟你的互相比較的這種說法XD希望可以獨立討論就好了,感謝你
神の愛を享受せよ◇蒼羽
@Ao_Hane
Wed, Mar 29, 2023 7:17 AM
啊.......抱歉.........我編輯個回應,比較不會看著難受
空葉❀
@cco12222
Wed, Mar 29, 2023 7:18 AM
AwoHane
: 好謝謝你!
空葉❀
@cco12222
Wed, Mar 29, 2023 7:21 AM
Wed, Mar 29, 2023 7:21 AM
覺得會對這種評斷標準感到不安,多少還是因為自己有時候對於自己前進的方向是不是正確的會感到迷惘
畢竟嘗試或突破不一定總是成功的,身邊的人更喜歡自己之前的樣子這種事也不是不可能發生
要去脫離現狀總是讓人不安,這時候聽到異音就會很容易動搖
不過動搖完之後不能接受的事果然還是不能接受,反而更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空葉❀
@cco12222
Wed, Mar 29, 2023 7:23 AM
反正自己寫文第一目的還是自己爽,自己不爽的話更遑論給別人看
所以我還是會狂寫心理描寫跟自己覺得重要的資訊,喜歡的人會留下,不喜歡的人會離開,就是這樣而已
空葉❀
@cco12222
Wed, Mar 29, 2023 12:30 PM
賣一些智障對話平衡一下這噗的嚴肅程度x
大學朋友A:你們打ㄆㄍ會出現屁股還是蘋果?
大學朋友B:一定是屁股吧,我們哪有在打蘋果的。
我:(送出截圖,第一順位是蘋果)我的手機太新了,他還不夠了解我
大學朋友C:你要灌他屁股
我:這是事前準備嗎?
大學朋友:笑死wwwwww
空葉❀
@cco12222
Tue, Apr 4, 2023 5:19 AM
覺得以自己的喜好來說,會特別喜歡或覺得很好的作品必須要能做到讓讀者暫時離開此地,與角色交融,然後體驗他所體驗的一切。
可能是因為我認為故事的存在具有一種使命,也就是應該要去還原或是詮釋人在特有處境的觀點。而這個觀點也許經常與大眾觀點相異,所以為了讓原本不理解的人可以開始去理解,作品能不能讓讀者脫離自身立場,暫時成為角色、暫時不去批判(或說無條件反對)他的作為或思想就變得重要。
為此,情境的塑造、事件因果的描寫、人物性格與動機的詮釋就會變得重要,每一個元素都不可或缺。這也是為什麼自己會認為寫細不是一件壞事。
空葉❀
@cco12222
Tue, Apr 4, 2023 5:21 AM
講起來之前讀一本書的時候裡面提到,多看小說的人的同理心會變得比較好。
雖然無法確定到底是本來有同理心的人就比較容易愛看小說,還是看小說的過程訓練了人的同理心(我是覺得兩個推論方向聽起來都挺有道理)。但小說可以提供一種不同觀點的視角這一點無庸置疑。
空葉❀
@cco12222
Sun, Apr 9, 2023 7:53 AM
五百字就好燒腦,救
載入新的回覆
可以問問題或跟我講話,會統一回在這噗(不用回也可以跟我說!)
沒人的話這噗就當我的雜談自用噗,總之請隨意!
線稿快描完了,但連續畫畫實在會腰酸背痛,就打算緩一緩再繼續
大概四月才會畫完了吧XDD
其實是老議題了,自己心中也已有見地,不過重複看到有人說他覺得一個動作用超多篇幅來寫,一下穿插心理描寫一下又描寫什麼有的沒的,總之就是不趕快做完推進劇情很煩,諸如這樣的言論,就還是不免覺得有點害怕
畢竟自己目前寫文的走向確實是以細緻而且深度描寫為目標的,心理描寫也總是多到不行,所以多少符合他所謂的一直心理描寫然後不推劇情
雖然我不覺得自己的文是在無謂地堆疊字詞,用一大堆形容詞做無謂的描述,但是確實無法知曉以第三者的角度來看,自己的文章會不會有太多不必要的資訊(雖然我可能還是會這樣寫x
也就是在處理一個事件的時候,作者賦予這個事件怎樣的意義、給角色設定了怎樣的定位與功能、為場景氛圍或相關物品營造了什麼意象以凸顯主題,等等之類的設計。而這些東西是需要一定的篇幅跟敘述才能堆疊出來的,而為了引領讀者體驗而不是被告訴這份意義,細緻的描寫以及心理活動是必要的
或許那些人看到的文章是只有描寫但事件本身的設計不夠堅實,所以才會讓他們討厭描述詳細的手法,但我只能說那不是描寫細緻的問題,是作者沒抓到述說主軸的問題
是時代趨勢所以這也沒辦法,反正我還是會寫我覺得好的東西,也暫時沒打算改變自己在評斷上的標準
簡單來說不是長度或形式的問題,純粹就是功底差異 (
雖然生活繁忙的時候字多起來確實會有負擔,可是頂多也就想放著之後看,而不是好煩怎麼還沒結束(
&拍謝,我不太喜歡自己的敘述被拿來跟你的互相比較的這種說法XD希望可以獨立討論就好了,感謝你
畢竟嘗試或突破不一定總是成功的,身邊的人更喜歡自己之前的樣子這種事也不是不可能發生
要去脫離現狀總是讓人不安,這時候聽到異音就會很容易動搖
不過動搖完之後不能接受的事果然還是不能接受,反而更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所以我還是會狂寫心理描寫跟自己覺得重要的資訊,喜歡的人會留下,不喜歡的人會離開,就是這樣而已
大學朋友A:你們打ㄆㄍ會出現屁股還是蘋果?
大學朋友B:一定是屁股吧,我們哪有在打蘋果的。
我:(送出截圖,第一順位是蘋果)我的手機太新了,他還不夠了解我
大學朋友C:你要灌他屁股
我:這是事前準備嗎?
大學朋友:笑死wwwwww
可能是因為我認為故事的存在具有一種使命,也就是應該要去還原或是詮釋人在特有處境的觀點。而這個觀點也許經常與大眾觀點相異,所以為了讓原本不理解的人可以開始去理解,作品能不能讓讀者脫離自身立場,暫時成為角色、暫時不去批判(或說無條件反對)他的作為或思想就變得重要。
為此,情境的塑造、事件因果的描寫、人物性格與動機的詮釋就會變得重要,每一個元素都不可或缺。這也是為什麼自己會認為寫細不是一件壞事。
雖然無法確定到底是本來有同理心的人就比較容易愛看小說,還是看小說的過程訓練了人的同理心(我是覺得兩個推論方向聽起來都挺有道理)。但小說可以提供一種不同觀點的視角這一點無庸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