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弄裡的雪花
讀嘛讀嘛 評論文集 作家研究 犯罪推理
閱讀本書的理由:
一、讀者:可以更了解既晴的作品,無論你是不是他的粉絲。
二、評論者:不同風格的評論範本,看說書人如何同場競技。
三、寫作者:可以從中師法學習創作技巧,或得到寫作靈感。
或許有人想問:
一、有沒有爆雷?有劇情解說,但記得是沒有揭露犯案手法。
二、沒讀過原作看得懂嗎?讀過原作當然更能領略,但沒讀過也還看得懂。
作家的成就、評論家的競技場——《閱讀既晴》開箱分享|方格子 vocus
閱讀既晴 洪敘銘 喬齊安 八千子 提子墨 楓雨 賴特 黑燕尾
巷弄裡的雪花
我個人喜歡閱讀評論,好的評論能提高讀者眼界,也能在心理面或寫作面幫助到作者。像秀威〈要推理〉書系的《發條紙鳶》、《床鬼》這兩本短篇集,每一篇都附有解說,《天堂門外的女人》則是每章附解說,就是非常用心的企劃,讓讀者收穫滿滿。(在此也希望大家多多推薦我「隨篇附解說」的短篇集!)
巷弄裡的雪花
而這本《閱讀既晴》,更是在台灣犯罪文學界少見完全是評論的研究專書,我之前只買到一本《推理小說研究,兼論林佛兒推理小說》,不過那本前半都在講推理小說,後半才是研究林佛兒,而且是統整性的論述,《閱讀既晴》則是以作品為主,就這點來說,是台灣第一本。這樣說來比較可惜的是沒有創作年表可供參照,這裡補一下我在網路查到的作品年表。
巷弄裡的雪花
2000年完成2004年出版《魔法妄想症》(小知堂文化)
2001年完成 2002年出版《請把門鎖好》(皇冠文化)
2003年完成出版《別進地下道》(皇冠文化)
2003年完成 2005年出版《網路凶鄰》(皇冠文化)
2005年完成出版《超能殺人基因》(皇冠文化)
2006年完成出版《修羅火》(皇冠文化)
2006年出版《獻給愛情的犯罪》(短篇集)(小知堂文化)
2008年出版《病態》(皇冠文化)
2010年出版《感應》(皇冠文化)
2020年出版《城境之雨》(皇冠文化)
巷弄裡的雪花
本書分為:序文六篇、導論跟總述兩篇、歷年作品評論七篇、新作《城境之雨》解析八篇,另外還有一篇既晴訪談做為後記。都是全新的文章。
巷弄裡的雪花
一本非文學書是否有內涵,我們從目錄就能窺知,一篇評論文章也一樣。本書的【導論】〈從評論看見世代——打開一本名為「既晴」的評論集〉從「一、評論之必要」寫起,裡面引用僅在台灣犯罪作家聯會內流傳過、既晴撰寫的〈創作評論十誡〉來說明本書的方針;「二、各章節概述」則為本書輯一到輯四都做了重點整理及看點介紹,並提到輯二各篇「不約而同地與既晴於2020年出版的《城境之雨》相互對話」;「三、回首群像後的展望」說明既晴在台灣推理文壇的發跡與成長,正好處於西元二千年前後「本格復興」的風口浪尖,發展至今,期許評論者在既晴〈創作評論十誡〉的基礎上,反向解構其小說作品隱藏的訊息。
巷弄裡的雪花
【輯一 · 發展史中的本土「座標」】也是只有一篇,內容也同樣紮實,即本書編者洪敘銘撰寫的〈台灣犯罪小說「自然鄉土/城市景態」的恐懼生成〉。一、前言:花近兩千字的篇幅探討「恐懼」。二、異域化的空間、異常的邏輯:列舉《魔法妄想症》、《病態》、《超能殺人基因》書中段落情節來論述,包括「小說人物所察覺的『異狀』,往往都是從發現了『空間』的變化開始。」三、城市足跡:隱匿的異度空間。除了列舉《別進地下道》、《網路兇鄰》,還提到另一位小說家林斯諺的作品,並花同樣的篇幅論述本段主題。四、虛擬幻境的假象:同樣地以《別進地下道》為開始,論及寵物先生的《虛擬街頭漂流記》和提子墨的《浮動世界》。五、結論:以較短的篇幅統整該篇內容。
巷弄裡的雪花
【輯二 · 重探既晴的犯罪小說世界】,即歷年作品評論,將以「各摘錄一段」的方式供讀者聞香,而有關《城境之雨》的部分(包括【輯三 · 城市裡那場不會停的雨】),因為原作是近年才出版的作品,為保留讀者閱讀樂趣,於此略過不表。(另外我之前也寫過一篇《城境之雨》的心得在此。)
在分不清淚水還是雨水的季節裡,為你撐傘、與你同行——讀既晴《城境之雨》(未讀可入)|方格子 vocus
巷弄裡的雪花
犯罪推理第一人的第二張臉孔,以「瘋狂」為名陷入恐懼的輪迴
——評《魔法妄想症》與《病態》
文/喬齊安
本書之奇至2022年底都難以看到類似的作品。雅布拉梅寧、活殭屍術、幽浮之咒都是真實流傳的黑魔術史,曾在歐洲引發研究熱潮,並非作者憑空虎構之物。《魔法妄想症》裡同時具有江戶川亂步的荒誕怪異、小栗蟲太郎的冷僻炫學、島田莊司的壯闊詭計、與三津田信三拿手的多重推理等美德。但在本作與《請把門鎖好》最外顯的「黑魔法」特徵之外,既晴也已經在本作中藉由名偵探陳小江、杜裕忠等人設點出他所關切的問題:人性VS社會,瘋狂的是個人,還是社會?(第80頁)
巷弄裡的雪花
恐懼的符號與記憶的魔法
——談《請把門鎖好》與《別進地下道》
文/八千子
恐怖符號在兩部故事中被賦予了雙重意義:其一為符號本身在故事中對主角群的影響,其二為符號對讀者的影響,製造出能在知道符號意義及效果的狀況下依然受其控制的有趣現象,但也藉由這些符號元素的使用,強化超自然與異常等恐怖意象,從而擺脫既晴固有的推理小說類型包袱,成就驚悚小說經典。(第96頁)
巷弄裡的雪花
魔幻超自然現象與暗黑網路世界相連之際
——《網路凶鄰》的寓言與預言
文/提子墨
《網路兇鄰》予人的行文風格簡潔有力,有時又帶著令人發寒的冷冽,對未知超自然力量的鋪陳,對網路世界黑暗底層的描寫,以及對聊天室中變異的恐怖人格之洞悉,皆在字裡行間發出令人毛骨悚然的寒光。本作涉及懸疑、驚悚、恐怖、魔幻、靈異、解謎多種元素,亦延伸他早期作品的風格——在不可能的魔法犯罪中解謎出可以成立的魔法犯罪邏輯。(第128頁)
巷弄裡的雪花
爐火純青之後
——談《超能殺人基因》和《修羅火》
文/楓雨
而既晴的高明之處,在於沒有直接分成三段故事線去架構故事,而是把三條線都融入現在,透過角色對話去還原過去的兩條故事線,除了在寫作上需要更高的技巧,也能夠反映出不同視角對於過去的不同解讀。(第一四二頁)
巷弄裡的雪花
以死亡描繪愛的形狀
——談《獻給愛情的犯罪》的人性悲劇與救贖
文/賴特
《獻給愛情的犯罪》顧名思義,正是在探討人們在對於各種形式的「愛」的某種極致的選擇。而且,不論從書名或小說內容來看本書尤其著重在「獻」所帶所暗示的「代價」,巧妙地賦予「犯罪」與「愛情」間是否存在著「等價交易」的關係。
巷弄裡的雪花
你是剛從一場夢境中逃脫,還是正做著一場以為自己醒來的夢?
—— 當《感應》中的幻想滲透進日常之時
文/黑燕尾
綜觀整體,我們可以了解到既晴對於「夢」、「魔法」、「臉盲」、「分身」都進行了不同程度的轉化運用與詮釋。就閱讀感受來說,相較於四種要素自身既有的意義和效果,各篇作品其實更著重在催生它們、以及它們所衍生出的雙向甚至多向關係。這也呼應了大眾對本書的普遍評價,儘管淡化過去搶眼的構成因子,但是以更為成熟的筆法與構成,書寫出隱藏在悖離常軌的情況中那些豐沛的情感。(第一八O頁)
巷弄裡的雪花
精彩的地方當然不只我摘錄的這些,只是我懶得打字所以選比較好摘錄的段落,主要是跟大家介紹輯二的七位作者裡,除了兩位是學術研究專業不用說,還有兩位編輯以他們博覽群書及見多識廣的深厚底蘊為我們介紹,以及三位風格不同的作家各自以其擅長的角度和獨到的見解為我們分析。想了解更多,還可以看原作者既晴老師本人對本書每一篇的回應,精準而詳實,只能說不愧是既晴。
Facebook
巷弄裡的雪花
最後來個工商服務:去年台灣推理推廣部開辧「台灣推理評論新星獎」,旨在培養專業評論創作,今年是第二屆,歡迎有興趣的讀者前往叩關。
以上。
台灣推理推廣部 - #新訊插播 #第二屆台灣... on Facebook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