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苓膏~
焦糖哥哥-陳嘉行 on Facebook
這幾天,《盾牌牙醫史書華》的粉專被檢舉到消失,目前結果看起來似乎無法復活。其實,他不是第一位泛同溫層粉專被祖到死亡的粉專。《麵攤大叔》早在一年前就被Meta摘掉粉專,而且不給申訴機會。之前有人問我麵攤大叔怎麼消失了?我一概以他想休息來回應,是為了避免讓背後勢力認為「大量檢舉」是有用的。不過,自從他不用帶著使命感在網路發表意見,以及承受大量的惡意攻擊,他的身心狀態變好(健康),我認為他反而因禍得福。
我概述《麵攤大叔》被祖掉的狀況。去年,我邀請他參加小英之友會「春之宴」,畢竟無酬工作這麼久了,至少請人家吃頓飯。他獲得主辦單位同意,將小英總統的致詞發在臉書上,不久就遭到大量帳號(有網軍、統媒及真人帳號)攻擊。當晚他的粉專就被祖掉了。
~龜苓膏~
我後來透過管道詢問台灣meta並出示文章截圖,問窗口這篇文章哪裡有問題?得到避重就輕的回覆,僅表示他「屢犯」社群規定,所以判定粉專永久消失。(*真相不是如此,見留言區。)但meta並未回答:春之宴這篇文章哪裡有問題?是因為裡面寫到「蔡英文說在她離開總統這個位子的時候,要留下一個更好的國家給台灣」嗎?
在接續討論前,我們要先釐清一個觀念:你不是「免費」使用臉書,在你把照片、文字、影片以及社交網絡(人脈)上傳到臉書時,你已經「付費」給臉書了——只是以一種你未曾留意的貨幣形式。另一方面,臉書以你的數位足跡,投放廣告給你,又賺了龐大的廣告費用。
~龜苓膏~
我去年到台灣meta上課,了解臉書的機制,並跟我實際操作的經驗整合起來得到不少發現。我就簡單分享一小部分:怎麼保護粉專(不要只看後台的「臉書品質」判定,那個是結果,不是過程。)
1.黑粉不是流量。如果留言區累積大量的仇恨、攻擊、負面的言論,除了會排擠原本的支持者(按讚、追蹤),更可能會讓臉書降低該粉專的觸擊或能見度(指被部分遮蔽)。換句話說,公關公司可以藉著操作大量帳號出征,及(統派)媒體協力引來大量黑粉(與其言論),再大量檢舉這些吵架的帳號和留言及該粉專。結果,就是該粉專被meta標籤,成為系統及人工審查的目標。
~龜苓膏~
2.個人帳號如果被判定違反臉書規定,也會算到粉專頭上。換句話說,你的粉專如果被盯上,那你的個人帳號也會被針對。焦糖哥哥粉專被針對多次的部分就不談了。我曾經用個人帳號到某立委臉書留言:「ㄨㄢˋ解」(出自《死神》漫畫),被臉書「秒鎖」一個禮拜(不給申訴)。或許有人會說:「那是納粹的符號」,我會說:「那為什麼不是阿密陀佛的符號呢?這個反而比較像啊。」我有個證據可以佐證meta標籤我的帳號,有位知名歌手在自己的粉專發文,反覆使用「ㄨㄢˋ解」符號,這篇文章到現在還在,而且流量很高。
再舉一個例子,我曾經被台南某聲樂老師留言辱罵多次,出於訴訟目的,我將這些留言截圖公開在個人帳號。結果,meta判定我「網路霸凌」並提醒「屢犯社群規定」而鎖我個帳及粉專觸及一個月。這真的既弔詭又諷刺——受害者反而要被懲罰而受二度傷害。
~龜苓膏~
總結,我認為meta會有針對性,不光是部分人懷疑的「中國因素」,也包括使用者每天使用臉書過程中,慢慢累積出帳號的特性(特徵)。如果你選擇迷信黑粉帶來的流量或被出征而被迫擁有的流量,那可能會造成你的粉專逐漸黑化且被meta標籤。換句話說,有組織、勢力掌握了這一特性並善加利用,讓異溫層與同溫層都發動攻擊該粉專。(看不懂這句是一種祝福)
最後,我無意指導該如何做,大家輕鬆隨意看看就好。但真正的重點在於,社群媒體上的攻防是(尚未)見血的戰爭,資訊戰確實可以影響投票行為、政局發展。所以,當有人跟你說「聲量不重要、沒有用」的時候,不是出於無知,就是別有目的。
~龜苓膏~
細菌先生 on Facebook
接連幾天,盾牌牙醫史書華跟孟買春秋都被下架了,還有很多朋友的粉專也被留校察看,我也已經限制帳號半個月了,限制我的理由也是仇恨言論,看來有心人士組織的大量檢舉是奏效的,漸漸的很多較有聲量的發聲管道會從臉書消失,最後的結局可能臉書本身自己就會消失了吧?
教主的備用粉專已啟動,現在大家先把孟買春秋的新粉專追起來。
我也開了一個細菌先森防身,還有多去Twitter之類的其他平台開分身吧~把發聲管道全押在祖克柏這傢伙身上風險太大了。
https://images.plurk.com/3TXPrk1t0NPVoFzk9v4FY7.png
球 太滑
共書沒辦法
吉 娜
什麼時候才會出現可以取代臉書的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