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子楊-龍骨第九回進行中
@tikal
Fri, Feb 24, 2023 3:26 AM
Fri, Feb 24, 2023 3:30 AM
32
8
@davelin - ref Richard Tsai #距離會考85天 寫下這些文字的同時,我在小女兒...
我這學期就直接把AI繪圖主題放進課程了
我告訴同學我們能親身見證這樣的時代轉變是很有趣的,就像我大學以前沒有手機這種東西,而現在的世界似乎不能沒有手機。
未來的小孩一出生就有AI陪伴就像現在的小孩一出生就有手機等3C。
很多會畫圖的同學可能會恐慌,因為畫圖或許是他唯一一項有成就感的項目(我是認真的這麼說),如果連這項才能都被取代不就一無所有了嗎?所以我告訴他們:想想版畫,那是被新科技淘汰的舊技術─可是他是藝術。
就連你們都不會拿印刷品去和版畫作比較,因為自己動手做所得到的身心靈滿足感才是藝術的核心,那是無法比較的
教科書趕不上的時代變化
鴨子楊-龍骨第九回進行中
@tikal
Fri, Feb 24, 2023 3:29 AM
科技究竟是造福人類還是摧毀人類
我覺得都是看人類怎麼跟他共存
就像一把刀
你是拿來做菜、砍人,還是砍自己
鴨子楊-龍骨第九回進行中
@tikal
Fri, Feb 24, 2023 3:29 AM
要被規範的終究還是人類
鴨子楊-龍骨第九回進行中
@tikal
Fri, Feb 24, 2023 3:31 AM
包含AI繪圖究竟能不能參賽這件事
我至今都覺得那是遊戲規則的問題
目前的遊戲規則趕不上科技跟人性的鑽漏洞
就趕緊跟上做好規範吧
想冬眠ㄉXin
@stanley36
覺得
Fri, Feb 24, 2023 3:37 AM
AI取代不了手繪,少了AI,那些人就什麽都不會了。但沒有繪圖軟體,還是可以靠一支筆創作。而且風格獨特的很難模倣吧?
Mika
@CrazyMika
Fri, Feb 24, 2023 3:53 AM
想冬眠ㄉXin
:
說不定很快就...
火星燒酒鴨Tony藐視國會
@tonylin620628
Fri, Feb 24, 2023 4:05 AM
火星燒酒鴨Tony藐視國會
@tonylin620628
Fri, Feb 24, 2023 4:06 AM
AI是工具,人類保有運用能力,而不是依賴,就應該沒有被取代的問題
鴨子楊-龍骨第九回進行中
@tikal
Fri, Feb 24, 2023 4:29 AM
Fri, Feb 24, 2023 4:30 AM
Mika
: 這個我跟老公討論過
並不是能實體繪圖出來就等於手繪喔
如果這樣可以,那影印機、食物列印機也都算數了
基本上他「不是人類」就不算數
所以要符合這條件
大概就是複製人量產的時候才來煩惱了
或是AI拿到人類資格的時候
-某人-
@rochiny
Fri, Feb 24, 2023 4:37 AM
Fri, Feb 24, 2023 4:37 AM
複製人我覺得基本上應該不太會覺得不是人類,感覺大概就是大量雙胞胎吧,即使在同一個環境中長大個性喜好也還是會有落差?
鴨子楊-龍骨第九回進行中
@tikal
Fri, Feb 24, 2023 5:02 AM
Fri, Feb 24, 2023 5:03 AM
想冬眠ㄉXin
: 風格我覺得AI是學得起來的,回到藝術的初衷討論:[我畫因為我爽(想沉浸)]還是:[我畫是因為我想表達(想溝通)](對象是他人)
前者不太會受AI影響,因為對AI下指令也是一種理性溝通,還要溝通就不夠自閉了(。但後者會,能有更清楚的表達為何不要?
想冬眠ㄉXin
@stanley36
Fri, Feb 24, 2023 5:32 AM
鴨子楊-龍骨第九回進行中
: 但我其實比較在意的是有沒有誠實揭露使用的工具
鴨子楊-龍骨第九回進行中
@tikal
Fri, Feb 24, 2023 5:33 AM
想冬眠ㄉXin
: 我也很在意🤣
Mika
@CrazyMika
Fri, Feb 24, 2023 8:55 AM
鴨子楊-龍骨第九回進行中
: 要看分不分得出來,印表機是用油墨噴塗的,成品很明顯就是平面墨點,但機械手臂可以拿跟人一樣的畫筆,做跟人一樣的動作,成本無法識別是甚麼執行這個動作來畫出的,就像把畫家的作畫動作全部錄製起來,用機械手臂撥放一次,那就是一樣的作品,只是之後會變成AI根據風格決定路徑、旋轉、力道等等參數
阿妮
@fenesou
Fri, Feb 24, 2023 11:06 AM
Fri, Feb 24, 2023 11:06 AM
想到這個,人工複製
全世界的牆上都有他們的畫!大芬油畫村的傳奇故事 | 魯皓平 | 遠見雜誌
旅人
@tabimen
Fri, Feb 24, 2023 12:42 PM
看了噗首那個噗突然在想
或許未來基本學力的知識反而更重要了
因為這樣才能有點基本的判斷能力知道AI給的答案到底合不合理
或許未來需要加強的不是過去那種死記硬背,把人自己變成百科全書的能力
而是尋找資料、活用資料和反覆查證的邏輯訓練
鴨子楊-龍骨第九回進行中
@tikal
Fri, Feb 24, 2023 12:46 PM
旅人
: 其實現在就已經是這方向了呀…只是理想跟現實執行不同調
旅人
@tabimen
Fri, Feb 24, 2023 12:59 PM
辛苦了qq
[Я]2025奮鬥中
@reisroom
Tue, Feb 28, 2023 8:50 AM
載入新的回覆
我告訴同學我們能親身見證這樣的時代轉變是很有趣的,就像我大學以前沒有手機這種東西,而現在的世界似乎不能沒有手機。
未來的小孩一出生就有AI陪伴就像現在的小孩一出生就有手機等3C。
很多會畫圖的同學可能會恐慌,因為畫圖或許是他唯一一項有成就感的項目(我是認真的這麼說),如果連這項才能都被取代不就一無所有了嗎?所以我告訴他們:想想版畫,那是被新科技淘汰的舊技術─可是他是藝術。
就連你們都不會拿印刷品去和版畫作比較,因為自己動手做所得到的身心靈滿足感才是藝術的核心,那是無法比較的
教科書趕不上的時代變化
我覺得都是看人類怎麼跟他共存
就像一把刀
你是拿來做菜、砍人,還是砍自己
我至今都覺得那是遊戲規則的問題
目前的遊戲規則趕不上科技跟人性的鑽漏洞
就趕緊跟上做好規範吧
並不是能實體繪圖出來就等於手繪喔
如果這樣可以,那影印機、食物列印機也都算數了
基本上他「不是人類」就不算數
所以要符合這條件
大概就是複製人量產的時候才來煩惱了
或是AI拿到人類資格的時候
前者不太會受AI影響,因為對AI下指令也是一種理性溝通,還要溝通就不夠自閉了(。但後者會,能有更清楚的表達為何不要?
或許未來基本學力的知識反而更重要了
因為這樣才能有點基本的判斷能力知道AI給的答案到底合不合理
或許未來需要加強的不是過去那種死記硬背,把人自己變成百科全書的能力
而是尋找資料、活用資料和反覆查證的邏輯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