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va
Facebook

ref Richard Tsai

#距離會考85天
寫下這些文字的同時,我在小女兒國中教室裡頭,擔任晚自習家長輪值。距離會考剩下 85 天,看著孩子們努力苦讀的背影,他們研讀背誦的是體制教育設計的科目內容。這些知識對她們的未來有多大幫助?我心中滿滿的疑惑。
ChatGPT 出現及伴隨各種 AIGC 工具應用,無論是新產品或原來產品搭載AI技術發展,瞬間爆發出超越人類想像的表現。即使過去已經有不少 AI 技術應用,也是直到今天才倍受矚目。
Deva
年前 Muyueh Lee 舉辦了國內首場 AIGC 研討會 "AI 咒語忘年會",原本想找我分享點什麼,我當時只能說出一肚子困惑,無法理出思緒,乖乖地在台下聆聽講者們分享經驗,同時觀察自己的情緒。

情緒也沒什麼好講的,跟大家都差不多,也不會因為我在 UX 領域多幾年工作經驗就多瞭解些什麼。AI 咒語忘年會之後,能做的事情也沒有太多,持續觀察市場反應,大量閱讀各種公開資訊,嘗試梳理有限的脈絡。
Deva
昨天看到 蕭上農 Fox 分享的 Tim Urban 2015 年 1 月文章 《The AI​​ Revolution: Road to Superintelligence》,超級長文,越看越驚,對於即將來到的未來,怎麼看都看不清楚!?身為平凡的人類,搞不好現在的努力是徒勞無功?

文章提到的「站在時間的圖表中的時候,你是看不到曲線的右邊的,因為你是看不到未來的。所以你真實的感覺大概是這樣的:稀鬆平常。」幹...好像就是這樣,明明覺得有點什麼,卻無法察覺未來能變得如何?
Deva
幾個月前,李怡志 MidJourney AI繪圖作品大量出現,我也跟著畫了幾張,缺乏美術天份的我,突然能變出美美的圖片,蠻有成就感的。

到現在也才短短四個月,AI 應用技術的成長,我感覺從年度迭代,每季迭代,每月迭代,到昨天已經轉變成雙週迭代,那條速度成長曲線即使看不清楚,也隱約感覺得出來這是真的。
Deva
Tim Urban 文章提到的時間長度概念「嚇尿單位」,又好笑又好氣 - 一個人去到未來,並且被嚇尿,他們需要滿足一個“嚇尿單位”。

滿足嚇尿單位所需的年代間隔是不一樣的。在狩獵採集時代滿足一個嚇尿單位需要超過十萬年,而工業革命後一個嚇尿單位只要兩百多年就能滿足。
Deva
我家老么不喜歡聽我評論體制教育,她跟姊姊們差了五歲多,喜歡校園同儕環境,滿足在學校跟同學開心互動,也期待自己跟念大學的姊姊一樣考高中念大學。

我告訴老么,不久的將來,學習很快就會跟現在不一樣了,不是她以為的小學-國中-高中這樣子線性發展。過去五年跟未來五年的變化不是同樣的幅度,更高速的變化正在前面。
Deva
換句話說,她應該不會經歷姊姊們的相同五年,如同前面文章提到的,未來五年恐怕會讓很多家長/孩子都產生「嚇尿」反應!

事情總有兩面,驚嚇伴隨著恐懼,其實背後也有興奮的成份,又驚又喜!喜歡新鮮刺激的人,迎來前所未有的快速變化年代。不喜歡的變化的人就難受了。
Deva
無論是哪一種人都會新需求,亂世是英雄崛起的時刻。我沒有想當英雄,也沒有想當狗熊,只是希望找到適合的姿勢,承受越來越快加速度 2G 3G 4G....,即使在力場扭曲的空間,還能夠意識自己還是個人,還有能力告訴孩子們未來該怎麼應對!
Deva
---
我是讓小朋友多看書。找其它亂七八糟的書來看。剩下就順其自然了。
沃夫☆別再當年剿匪不力了
第一次人類最強圍棋棋士被A.i.打敗時,也是類似的結論
人類這幾年間還是沒弄清楚A.i.的真貌
沃夫☆別再當年剿匪不力了
跟著A.i.長大的人類,和跟著平板長大的這代,工具改變,遇到的問題與挑戰會有不同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