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gasick
https://images.plurk.com/27mdvQMS3VN53LkSKzRa2R.jpg https://images.plurk.com/70nkdJwwgOEzE3Z5f7XkCO.jpg https://images.plurk.com/2u3YqNBNXRaGqtYNEurEa5.jpg https://images.plurk.com/3DoSonpSoTV0IgE10bHtiW.jpg
【公告】即日起,付費內閱區恢復開放

入場費:每時段200元,附一杯茶飲
入場時段:下午14:00 – 17:30 /晚上17:30-21:00
座位數極少,強烈建議事先預約:
Mangasick
Mangasick
簡單版注意事項:

1. 預約後請於該時段內到場,座位保留一小時。
2. 無論實際使用時間長短,收費均相同。
3. 預約後若臨時無法前來,請務必於時段開始前主動告知取消。
4. 預約後未到亦未告知者,敝店保留拒絕其往後申請的權利。
Mangasick
疫情期間漫畫病最鮮明的「荒廢」象徵,大概就是內閱區停止開放了。如今它終於要復活了!疫情期間才得知我們存在的讀者可能不知道,而疫情前就知道的讀者可能已忘了內閱區到底是做什麼的,在此重新介紹。
Mangasick
2013年冬天,Mangasick和Seed Toss唱片行一起進駐這間地下室,那時我們沒有展場(現在的展場就是當時Seed Toss所在區域),也幾乎沒有販售品。最初的想法非常原始樸素:我們有些書想讓臺灣讀者有機會看到,或者說不小心看到,門檻最低的方法是什麼?應該是租書店。於是Mangasick的原形,就是中文書以「本」計價的租書店,也可進階使用全店內閱的方案,就能讀到柘植義春、逆柱意味裂等《GARO》系漫畫家的原文漫畫,以及我們關注的日本另類新銳作者的作品。
Mangasick
然後就是一連串順應現實的調整啦。2018年台版《阿基拉》再版前,我們就已花幾千塊弄了一套九○年代舊台版,目睹客人花10塊租一本擺在手邊,然後開始滑手機滑了幾個小時,我們深切反省後,取消以本計價機制,畢竟這個空間的藏書和傳統租書店有很大的不同。隨著販售區域擴大,讀者開始無法分辨書架上的書究竟是販售用或是內閱用,而總是自然地拿取任何書架上的書翻看,模糊的空間規劃雖有其趣味性,但也容易招致誤會。因此從2018年起,我們決定把販售區和內閱區完全隔開,終於完成了Mangasick的模樣,並延續至今。
Mangasick
內閱區藏書種類大致有以下幾種:

一、精選台版漫畫,為台灣市面上既存的書籍、出版社代理的翻譯書等等,我們由其中挑選出來,也有不少絕版品。

二、精選另類日漫,也就是曾經感召我們,而台灣出版社未曾引進(或他們根本不知道其存在)的書,以及我們以這些書、這些表現手法為尺規丈量出的其他傑作。

三、獨立刊物 / 自費出版 / 台灣漫畫。有一些跳脫純娛樂敘事,開始尋求其他可能性的作品,反映出商業市場觀測不到的現實。

四、西洋另類漫畫,想排除日漫視覺符號熟悉感的讀者請到這片新天地探索。

五、以陰翳、禁忌、邊緣為核心概念的鄰近領域作品集,如畫集、攝影集等等。
Mangasick
前陣子讀到影片倍速播放文化的報導,感覺裡頭其中一個結論跟自己的觀察相符:閱讀閱聽在近年社交化了。如果所有作品都必須是簡便的談話材料、溝通橋樑,讀冷門作品、不斷深掘某個領域當然就成了一種徒然的行為。還有多少人認為「作品本身的好」就是閱讀最大的獎賞呢?不知道。抱持這種想法的人當中又有多少是把目光聚焦在漫畫上?不知道。不過他們來內閱區看看應該是會感到滿足的。這裡規模還不足以稱為「(主流)外面的世界」,但至少能使「外面的世界」變得可能想像吧。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