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斯
以前16色的限制,能夠畫出那些真的很厲害!基本上PC9801上面都是H-Game(情色遊戲)居多吧?
PC-9801遊戲圖鑑
馬克斯
當時美國遊戲的主流是320X200,256色的解析度。顏色多,還可以用調色盤循環的方式,營造出動畫感!日本則愛好640x480,16色,解析度高可以很細膩的描繪,顏色則是用網點之類的去混搭出來!
馬克斯
PC9801是NEC推出的電腦,雖然也是80x86系列的CPU,但是系統不同!當年想玩日本電腦遊戲,只能找DOS-V版本!DOS-V是日本IBM開發的作業系,已經把日文整合進去了!另外一個則是SHARP的68000系列電腦,用的是Motorola的CPU!當年的日本電腦系統,跟現在的遊樂器系統一樣,幾家不相容的在爭霸!
馬克斯
喔,還有松下的MSX跟富士通的FM Towns
馬克斯
啊!查了一下,錯了!MSX是微軟提出的架構,很多廠商生產!
MSX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National、索尼、先峰、松下、三星、夏普、飛利浦、佳能、山葉、東芝、三菱、日立、卡西歐
philipkuo
你說那只有十六色?騙人的吧 https://images.plurk.com/YvqBy2Q03MAred0MitPpQ.png
馬克斯
只有16色喔!然後利用網點來呈現陰影以及混色!
馬克斯
小薑雜談:螢幕解析度一次講清楚
320x200 / 256 色、320x200 / 16 色 是VGA的標準!日本想要精緻的畫面,只好犧牲色彩數,然後利用網點,來混色,達到多色的表現!大概因為他們漫畫家多,已經習慣用網點來表現質感了吧!
馬克斯
我還記得要呼叫中斷向量13H來改變解析度。
馬克斯
馬克斯
上面連結裡面,後續很多圖都是16色版,可以看出當時日本美術有多變態!
馬克斯
不過有點清涼,上班看要小心一點....
馬克斯
當時的調色盤架構,檔頭是紀錄這種檔案如何解讀,後面是調色盤資料,再最後是圖檔資料!譬如檔頭會註明這是幾乘幾的圖,壓縮方式?調色盤資料就是...譬如16色,就是16種顏色的資料!然後後面的圖檔資料則指示表示自己是哪個調色盤的資料!
馬克斯
所以圖檔不變,只要更動調色盤的資料,就能變動色彩!如果是循環變動的話,會有動畫的效果!(譬如搖曳的火光)
馬克斯
當年記憶體或是磁碟機的容量都不大,只能用這種方式來縮小資料量。
馬克斯
我在網路上完全找不到那種調色盤循環的動畫檔欸!
馬克斯
馬克斯
這個遊戲中的背景就是用這種色彩循環的方式產生動態的!
Color Cycling in Pixel Art | by Stephen Schroeder | ...
https://imgs.plurk.com/QCV/DV8/ydEhiGcplmwpryvK4Y0O7PgNAxG_lg.gif
https://imgs.plurk.com/QCV/aVr/JTqemPcbbTeegCWSQRAE39gLAtP_lg.gif
https://imgs.plurk.com/QCV/gBb/u4psvJGkIzpfE4znxfAgLNtztPO_lg.gif
philipkuo
再說下去你就要被歸類成異世界歸來的舅舅了
馬克斯
philipkuo : 我剛好前兩天才把11,12話看完!13話不知道為何還沒出來...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