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etranspolicy
@memetranspolicy
說
Wed, Dec 28, 2022 7:01 AM
12
10
路透社: 隨著尋求醫療照護的跨性別小孩日漸增加,家屬得面對許多未知數 by 翻譯志工X
(上)性別肯認治療的眾多未知:藥效、長期影響、受治療人數
原文報導:
As children line up at gender clinics, families conf...
memetranspolicy
@memetranspolicy
Wed, Dec 28, 2022 7:01 AM
當前美國有數以千計的未成年人等候接受性別肯認治療,但當家屬決定進入藥物療程時,他們需要在幾乎沒有科學證據可證明對身體不會造成長期影響的前提下,作出會改變一生的選擇。
memetranspolicy
@memetranspolicy
Wed, Dec 28, 2022 7:01 AM
近年美國開始出現大量自我宣稱性別與出生性別不符的小孩,數以千計的家庭開始尋求所謂的性別肯認治療。性別肯認治療涵蓋一系列的介入治療,例如社會轉換——稱呼小孩個人偏好的姓名和代名詞,讓小孩穿著符合自己性別認同的衣服,同時也包含諮商或其他心理療法。青春期開始時可採用醫療程序,例如使用青春期阻斷劑、賀爾蒙或手術。總的來說,性別肯認治療的目的是支持和肯認孩童的個人性別認同。
memetranspolicy
@memetranspolicy
Wed, Dec 28, 2022 7:01 AM
但是選擇進入醫療措施的家庭所面對的情況充滿不確定。過去十五年美國國內治療兒童的性別診所從零飆增到百間以上,每一間都有長長的候診名單,但使用阻斷劑、賀爾蒙藥物對患者顯著有效的證據,以及對身體可能造成的長期影響等資料,卻付之闕如。青春期阻斷劑和性荷爾蒙都沒有經過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許可就用在兒童性別治療上,也沒有臨床實驗證明這些藥品標示外的使用是安全的,對生育能力和性功能的影響依然未知。在2016年,FDA收到幾起兒童服用這些藥物後產生自殺念頭的報告,要求青春期阻斷劑製造商在藥物標籤加上服用後可能造成精神問題的警語。
memetranspolicy
@memetranspolicy
Wed, Dec 28, 2022 7:02 AM
總的來說,目前沒有大規模研究追蹤在兒童時期接受性別治療的人們,判斷其中有多少人在長大後滿意過去的治療,又有多少人後悔。同樣曖昧不明的還有去性別轉換的爭議,即究竟有多少病人停止治療或逆回轉換過程。美國國家衛生院(NIH)也表示,關於這些治療是否會對跨性別青少年造成短期或長期健康風險的證據有限。NIH已開啟一項長期研究來檢視四家兒童醫院、約四百名跨性別青少年,在接受治療後的心理健康和其他生理情況。不過還要等上許多年才會得到研究結果,也可能無法回應關於生育能力和認知發展等問題。
memetranspolicy
@memetranspolicy
Wed, Dec 28, 2022 7:02 AM
究竟有多少孩童接受過性別不安症治療?目前沒有國家統計的具體可信數據,不過Reuters請健康科技公司Komodo Health分析其資料庫中美國人民的保險理賠和其它醫療紀錄,發現在2016-21年,至少有121,882名年紀在六到十七歲的未成年人被診斷出性別不安症;光是2020-21年間就有42,000人,佔五年間人數的70%。這五年內至少有17,683名孩童開始青春期阻斷劑或賀爾蒙治療。且此分析數據會低於實際人數,因為不包含醫療紀錄中沒有載明性別不安症診斷,或是接受治療但沒有得到保險理賠的情況。
memetranspolicy
@memetranspolicy
Wed, Dec 28, 2022 7:02 AM
(下)性別肯認治療的實踐困境:病患太多、醫師太少、時間不夠
memetranspolicy
@memetranspolicy
Wed, Dec 28, 2022 7:02 AM
近年接受性別治療的孩童暴增的原因,可能跟跨運人士多年來倡議跨權、在影視媒體和社交平台上大量呈現正面形象有關。隨著給未成年人的性別肯認治療受到醫療團體認可、開始發布醫學指南,這種醫療手段進一步獲得合法性。其中最廣為採用的醫學指南來自世界跨性別健康專業協會(WPATH),2020年9月最新一期的照護標準中,WPATH也指出目前也缺乏長期有效的、對患有性別不安的青少年進行藥物治療的研究。
memetranspolicy
@memetranspolicy
Wed, Dec 28, 2022 7:02 AM
美國聯邦政府在2016年禁止健康保險公司和醫療單位因個人的性別認同而限制護理,讓公共或私人保險理賠範圍都擴展到性別肯認治療。兒童性別照護的許可與否在美國呈現兩極化,今日美國半數以上的州都透過聯邦醫療補助給付性別轉換治療,不過有九州將未成年人性別治療排除在給付範圍外,許多保守派人士認為兒童性別治療是一種虐待。一般而言,目前所有醫護人員都會同意,患有性別不安症的人都有權利得到適合的照護。不過在大量新病患湧入性別診所後,治療品質有所變化。
memetranspolicy
@memetranspolicy
Wed, Dec 28, 2022 7:03 AM
荷蘭在2000年左右開始研究有性別不安症的青春期患者,並建立起評估模式,用長期追蹤和問卷評估,以確定病患持續患有性別不安症,並能理解長期治療帶來的影響。美國跟歐陸國家都應用荷蘭模式,但如今大部分尋求性別治療的病患不符合荷蘭研究者的評估標準,有許多人的病灶可能不是來自性別不安症,也有些人同時患有其他精神疾病。另一個特殊情況是尋求性別治療的生理女性數量多到不成比例,在美國幾間性別診所都有高達60%以上的女性病患。對這些病患而言,醫療可能會造成不必要的風險,諮商或其它非醫療手段可能會是更好的選擇。
memetranspolicy
@memetranspolicy
Wed, Dec 28, 2022 7:03 AM
另一個長期評估在實踐上會遇到的問題是人手不足,也開始有更多專業人士發出警告,許多同業在還未依照專業指南評估病患前,就要求家屬同意接受治療。在Reuters的調查中,共有18間性別診所沒有進行超過一個月的長期評估。有7間診所會在專業團隊(通常由社工、精神學家、專攻青少年醫學與內分泌的醫生)第一次與家長、孩童進行兩小時左右的面談後,就依據孩童同年齡開立青春期阻斷劑或賀爾蒙。Reuters訪問三十九名尋求性別肯認治療的病患家屬,其中有二十八名病患家屬表示自己感到壓力,被催促要快點開始進行治療。
memetranspolicy
@memetranspolicy
Wed, Dec 28, 2022 7:04 AM
路透社:尋求性別照護的美國兒童人數仍在上升的確切數據
迷因: 反對無配套跨性別免術換證💚🤍💜 on Twitter
memetranspolicy
@memetranspolicy
Wed, Dec 28, 2022 7:04 AM
台灣-與伴侶盟合作關係密切的精神科醫師徐志雲 (衛福部金門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兼任主治醫師、前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理事長),曾經對小學 5 年級的性別不安者施用青春期阻斷劑。
伴侶盟與相關支持者言論 | No Self ID Taiwan 反對自我宣稱性別
載入新的回覆
(上)性別肯認治療的眾多未知:藥效、長期影響、受治療人數
原文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