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 ◜❤◝ )╯調
@whiteness
想
Mon, Dec 19, 2022 11:47 AM
Mon, Dec 19, 2022 12:19 PM
32
5
整整3個小時,重新投入那個我們小時候所記得的烏托邦,
我很震撼
。
「水沒有來處,也沒有盡頭,它剝奪,也賦予你的生命……是你永遠的家。」──〈阿凡達:水之道〉。
值得去電影院一看,高度共情,思考環境、生物、家庭和守護的大型聲光作品,無劇透雜感
人類之所以獵殺,是不是終究自取滅亡
阿╰( ◜❤◝ )╯調
@whiteness
Mon, Dec 19, 2022 11:53 AM
Mon, Dec 19, 2022 12:34 PM
感覺看〈阿凡達〉,已經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
查了資料,發現也不過13年,不僅發布首部3D電影,還打造4DX的效果,擁有智慧型手機、聯網電視,現在打個國際電話,用LINE幾乎沒有延時……
所以今天當我坐下來,重新跟著Jack體驗納美人的世界,
我才突然想起,為什麼2009年時,這部電影這麼有名
。
──不是它的3D技術,而是它所創造出來的……
與我們雷同,但異常包容的世界
阿╰( ◜❤◝ )╯調
@whiteness
Mon, Dec 19, 2022 12:00 PM
Mon, Dec 19, 2022 12:35 PM
這次〈阿凡達:水之道〉更
突顯了兩方物種,面對開拓土地態度的差異
人類是大片焚燒後填平成混凝土,以便建造鐵軌,讓懸浮列車能平穩地運輸更多的價值能源。
納美人卻是利用手邊可用的材料,與原生生物溝通、試錯,然後馴服為高速飛翔的坐騎。
記得有一段,生化士兵打算用麻醉槍打倒迅雷翼獸,以此乘坐牠的劇情。
卻被從小生長在森林的孩子嘲笑:「連納美人小孩都是正當地徒手跟牠決鬥,你這算什麼。」
阿╰( ◜❤◝ )╯調
@whiteness
Mon, Dec 19, 2022 12:06 PM
Mon, Dec 19, 2022 12:36 PM
雖然是很小的段落,但不禁讓我想著。
「說實話,人類真的有必要把所有原生生物當作威脅,趕走或殺害,將適合自然生存的土壤和水源用鋼筋水泥掩蓋,只是為了……讓自己方便生活嗎。」
當然,我們也可以說,
這是因為人類太脆弱了
,土壤裡有病菌,我們容易遭掠食者獵捕,所以防範於未然,與自然強硬地分隔,才是生存之道
──可是,真的是這樣嗎。
阿╰( ◜❤◝ )╯調
@whiteness
Mon, Dec 19, 2022 12:10 PM
〈阿凡達:水之道〉
就是一部,會讓你思考上述問題的作品。
它最大限度地,展現了未開拓土地的清新和美好,納美人和周遭的生物們互相交流,締造深厚的幫助與信賴。
阿╰( ◜❤◝ )╯調
@whiteness
Mon, Dec 19, 2022 12:13 PM
即使,在納美人之間,也有歧視和紛爭。
有自認孤僻、被當作邊緣人的女孩,也有受到完美哥哥的壓力,覺得不受父母重視的男孩。
甚至在高智慧生物裡,有不小心違反規則,就永遠被家族驅逐在外的孤兒……
可是,他們都記得自己的來處。
懂得飲水思源,愛護腳踩、漫游的海洋和大地。
──這是這個年代,或者該說是整個人類群體,不受重視的價值觀
阿╰( ◜❤◝ )╯調
@whiteness
Mon, Dec 19, 2022 12:19 PM
Mon, Dec 19, 2022 12:37 PM
我們透過把孩子們早八晚九的關在學校和補習班,摸著紙張讀10幾年的書,獲得學歷,成為人類世界的管理者。
相對來看,那些在潘朵拉星球上,不斷奔馳,學習馴獵,歌唱舞蹈的孩子們吶。
不比我們來得「有用」多了嗎
某方面來說也很諷刺呢,我們生於地球,卻連最基本,怎麼在原始的土地上生存的方式都不知道。
阿╰( ◜❤◝ )╯調
@whiteness
Mon, Dec 19, 2022 12:23 PM
最後,想聊聊「適應」。
整部電影,我覺得最精彩的在於Jack一家人遷徙到海岸邊,從而喜歡上大海的過程。
第一次體驗HFR 3D的特效,需要戴上3D眼鏡,但容易動態暈的我竟然一切安好!?
海中的光線和游魚真的太美,還有輕掠過水面的手,晚上倒映的星點,以及礁石人和突昆之間,跨越物種的緊密聯繫。
真的一瞬間,會令人幸福到掉眼淚
阿╰( ◜❤◝ )╯調
@whiteness
Mon, Dec 19, 2022 12:27 PM
Mon, Dec 19, 2022 12:38 PM
電影展現了,不是你的先天特質決定你可以身處在何處,
興許你的身體構造是比較適合「森林」,但並不代表,你不能學習和「海洋」共存
。
正如Tsireya說的,任何人都是大海的子民,你的誕生與歸處都在這裡……
──The sea is your home before your birth and after your death.
這,就叫做「適應」(adaption),你要學習、接納、包容,而不是把一切破壞殆盡,然後把自己拿一個溫室罩起來,就覺得很安全。
阿╰( ◜❤◝ )╯調
@whiteness
Mon, Dec 19, 2022 12:33 PM
我原本擔心3個小時片長會不會太冗長,但看過之後覺得。
不,不會,這足夠讓你澈底沉浸在另一個初始世界,一個人類幻想出來的史詩,一片很美麗、祥和的淨土。
有機會,可以去電影院療癒身心
不過看到片尾有一堆人衝出去上廁所時我笑了哈哈哈。
溫暖米坑躺好躺滿◆lays
@lays64
Mon, Dec 19, 2022 1:58 PM
我正在思考要不要週六還是週日去美麗華看IMax3D
阿╰( ◜❤◝ )╯調
@whiteness
Mon, Dec 19, 2022 2:48 PM
溫暖米坑躺好躺滿◆lays
: 我覺得可以耶,這部片的劇情和特效值得那個票價
載入新的回覆
「水沒有來處,也沒有盡頭,它剝奪,也賦予你的生命……是你永遠的家。」──〈阿凡達:水之道〉。
值得去電影院一看,高度共情,思考環境、生物、家庭和守護的大型聲光作品,無劇透雜感
人類之所以獵殺,是不是終究自取滅亡
查了資料,發現也不過13年,不僅發布首部3D電影,還打造4DX的效果,擁有智慧型手機、聯網電視,現在打個國際電話,用LINE幾乎沒有延時……
所以今天當我坐下來,重新跟著Jack體驗納美人的世界,我才突然想起,為什麼2009年時,這部電影這麼有名。
──不是它的3D技術,而是它所創造出來的……與我們雷同,但異常包容的世界
人類是大片焚燒後填平成混凝土,以便建造鐵軌,讓懸浮列車能平穩地運輸更多的價值能源。
納美人卻是利用手邊可用的材料,與原生生物溝通、試錯,然後馴服為高速飛翔的坐騎。
記得有一段,生化士兵打算用麻醉槍打倒迅雷翼獸,以此乘坐牠的劇情。
卻被從小生長在森林的孩子嘲笑:「連納美人小孩都是正當地徒手跟牠決鬥,你這算什麼。」
「說實話,人類真的有必要把所有原生生物當作威脅,趕走或殺害,將適合自然生存的土壤和水源用鋼筋水泥掩蓋,只是為了……讓自己方便生活嗎。」
當然,我們也可以說,這是因為人類太脆弱了,土壤裡有病菌,我們容易遭掠食者獵捕,所以防範於未然,與自然強硬地分隔,才是生存之道
──可是,真的是這樣嗎。
它最大限度地,展現了未開拓土地的清新和美好,納美人和周遭的生物們互相交流,締造深厚的幫助與信賴。
有自認孤僻、被當作邊緣人的女孩,也有受到完美哥哥的壓力,覺得不受父母重視的男孩。
甚至在高智慧生物裡,有不小心違反規則,就永遠被家族驅逐在外的孤兒……
可是,他們都記得自己的來處。
懂得飲水思源,愛護腳踩、漫游的海洋和大地。
──這是這個年代,或者該說是整個人類群體,不受重視的價值觀
相對來看,那些在潘朵拉星球上,不斷奔馳,學習馴獵,歌唱舞蹈的孩子們吶。
不比我們來得「有用」多了嗎
某方面來說也很諷刺呢,我們生於地球,卻連最基本,怎麼在原始的土地上生存的方式都不知道。
整部電影,我覺得最精彩的在於Jack一家人遷徙到海岸邊,從而喜歡上大海的過程。
第一次體驗HFR 3D的特效,需要戴上3D眼鏡,但容易動態暈的我竟然一切安好!?
海中的光線和游魚真的太美,還有輕掠過水面的手,晚上倒映的星點,以及礁石人和突昆之間,跨越物種的緊密聯繫。
真的一瞬間,會令人幸福到掉眼淚
正如Tsireya說的,任何人都是大海的子民,你的誕生與歸處都在這裡……
──The sea is your home before your birth and after your death.
這,就叫做「適應」(adaption),你要學習、接納、包容,而不是把一切破壞殆盡,然後把自己拿一個溫室罩起來,就覺得很安全。
不,不會,這足夠讓你澈底沉浸在另一個初始世界,一個人類幻想出來的史詩,一片很美麗、祥和的淨土。
有機會,可以去電影院療癒身心
不過看到片尾有一堆人衝出去上廁所時我笑了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