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苓膏~
@Turtle56
Mon, Oct 31, 2022 2:37 PM
9
2
@Silentsubmarine on Plurk
Facebook
德國有從俄烏衝突學到教訓嗎?中國可能是德國接下來的考驗
只有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並關閉天然氣管線之後,德國才明白自己是多麼嚴重依賴俄羅斯天然氣並已經跳入這個戰略性的陷阱內。但這個教訓是否已經被德國完全吸收,可能要在其他地方對德國進行檢驗,那個地方就是中國。
當德國總理蕭茲準備在這個禮拜四成為疫情爆發後第一個歐盟國家元首訪問北京時,德國情報單位和盟友都警告他說,不要像之前一樣跟那個在台灣海峽劍拔弩張的中國做生意。如果台海緊張升級升級,德國這個歐洲最大的民主國家可能會面臨中國的經濟脅迫。
掰噗~
@baipu
覺得
Mon, Oct 31, 2022 2:37 PM
李組長眉頭一皺,發覺案情並不單純
~龜苓膏~
@Turtle56
Mon, Oct 31, 2022 2:37 PM
目前有超過100萬個德國工作機會直接依賴中國,還有更多的工作機會間接依賴中國。歐洲在中國的所有投資中幾乎有一半都來自德國,而且幾乎有一半德國製造業在供應鏈的某些部分依賴中國。
德國對中國的依賴程度比俄羅斯更複雜。除了中國的出口市場,德國工業還依賴中國的原物料和技術,因為這對德國過渡到碳中和經濟非常重要,從太陽能板到電動汽車電池的製造,中國在這方面佔據重要的地位。
德國情報頭子Thomas Haldenwang說「當大家談論中國時,他們比喻說俄羅斯就像短期的颶風,中國就像是長期的氣候變遷。我們不允許出現中國影響德國政治的情況發生,例如藉由影響德國的關鍵基礎設施來左右德國。」
~龜苓膏~
@Turtle56
Mon, Oct 31, 2022 2:45 PM
然而,德國卻往中國這個方向靠攏,而且是在習近平剛連任第三個任期的時候,習近平更強調中國的安全利益和來自西方國家的威脅。
即便如此,蕭茲在出訪中國前夕卻一直在悄悄設計一個妥協方案,允許中國國有航運公司中遠集團收購德國漢堡港一個貨櫃碼頭的股份,收購股份比例最高可達25%。
這項收購案低於中遠集團最初提出的35%,但遭到德國聯合政府的六位內閣成員以及德國情報單位的強烈反對。
他們擔心中遠集團的收購可能會被中國拿來當作經濟脅迫武器。中國國有企業已經掌握德國其他關鍵基礎設施和技術,包括德國威廉港的股份和德國鐵路公司的行動網路,並在2016年收購當時德國最大的機器人公司Kuka。
~龜苓膏~
@Turtle56
Mon, Oct 31, 2022 2:45 PM
德國政界人士說,中遠集團還威脅說如果收購案被拒絕,會把業務帶到其他國家。中遠集團是漢堡港的最大客戶,並且已經在荷蘭、比利時、西班牙和義大利的港口擁有股份。中遠集團還擁有希臘Piraeus港的三分之二股份,甚至在美國的港口也有一些股份。
德國議會外交委員會保守派議員Norbert Röttgen說「中國的勒索行動已經全面展開,這是中國在德國發揮影響力的行動之一。」
中遠集團在這禮拜的簡短聲明說,漢堡港的收購案目前還不確定,不能保證交易案會順利走下去。
蕭茲之前是漢堡市的前市長,他的繼任者曾經是中遠集團收購案的最熱情支持者,但他到目前為止卻對此事一直保持沉默。
這次漢堡港收購案已經成為德國新任總理的中國戰略的檢驗案例,以及德國願意為戰略獨立性付出多少的經濟代價。
~龜苓膏~
@Turtle56
Mon, Oct 31, 2022 2:46 PM
二戰後的這幾十年,德國都是一個和平的出口國,並依賴廉價的俄羅斯天然氣進口和對最大貿易夥伴中國不斷成長的銷售額而繁榮。這種模式讓德國成為歐洲最大和最有影響力的經濟體。
梅克爾在擔任德國總理的16年就訪問中國十幾次,每次訪問中國都有好幾十位企業高階主管陪同。
在梅克爾擔任總理的剛開始那幾年,德國對中國的出口幫助德國擺脫大規模失業危機,並在之後幾年緩衝金融危機對德國的重創。德國跟美國不一樣的是,中國經濟崛起造成美國工業衰退和工作機會減少,而在出口大國德國,中國經濟崛起為德國創造經濟成長。
甚至在烏克蘭戰爭之前,德國的中國政策已經從梅克爾時代的重商主義軟肋中發展出來。
~龜苓膏~
@Turtle56
Mon, Oct 31, 2022 2:46 PM
德國工業聯合會在2019年發表一份政策報告就警告說德國的自由、開放模式正在跟中國的國家主導經濟競爭,德國應該要更保護自己不受中國企業的影響。
德國工業聯合會主席Siegfried Russwurm說「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攻擊告訴我們,在面對獨裁國家的時候,我們必須為極端情況做好準備,這中國來說也是如此。」
兩國貿易不斷擴大的不平衡也埋下警訊。中國政府在最近幾年對不斷自家企業補貼,讓自己得以擺脫進口。
中國現在製造非常多的工廠設備,而這些設備以前都是從德國購買。疫情封控和中國民族主義浪潮也降低中國消費者在購買進口商品方面的支出,與此同時,德國繼續從中國購買更多的商品。
~龜苓膏~
@Turtle56
Mon, Oct 31, 2022 2:46 PM
這種結果是,德國長期以來對中國的貿易順差在去年底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穩定擴大的逆差。很多德國企業現在把中國視為國內的競爭對手,而不是國外的機會。
中國歐盟商會主席Jörg Wuttke說「大家總是說中國是一個龐大的市場。不,中國是一個巨大的經濟體,只有一個可准入的小市場。總體而言,歐盟對中國的出口只比對瑞士的出口稍微大一些。」
法國總統馬克宏曾經呼籲蕭茲不要單獨前往北京訪問,而是以歐盟聯合代表團前往中國訪問。
德國情報單位曾經警告說,德國對中國的依賴性太強。德國外交部長Annalena Baerbock在中國問題上,特別是在中遠集團收購案的態度明顯更鷹派。
~龜苓膏~
@Turtle56
Mon, Oct 31, 2022 2:46 PM
她最近對《南德意志報》說「漢堡港不是普通的港口,對整個歐盟來說這是重要的港口。隨著中國對德國關鍵基礎設施的每一項投資,我們必須問自己,在中國反對我們這個民主和價值共同體的時刻,這些收購案的背後含義是什麼。」
德國外交部長Annalena Baerbock計劃在明年初提出德國的第一個中國戰略白皮書。預計這項戰略白皮書會強調有必要把德國的經濟利益從中國轉移到其他亞洲夥伴,這反映德國情報界和外交政策界的擔憂,也就是中國對德國最強大的企業擁有過多的影響力。
福斯集團、梅賽德斯-賓士集團和BMW在中國銷售的汽車都比其他國家還多。德國化工巨頭巴斯夫集團在中國南部100億歐元投資計畫的初始階段,最近已經開設幾十家工廠中的第一家。
~龜苓膏~
@Turtle56
Mon, Oct 31, 2022 2:46 PM
即使很多規模比較小的德國企業縮減對中國的投資,還是有少數企業巨頭繼續投資中國。例如今年初,BMW投資37億歐元增加在中國的一家合資汽車製造公司的股份。
事實證明,要說服這些企業從中國分散投資是一項困難的任務。中國政府給予這些德國企業在中國做生意的各種獎勵措施,甚至經常為他們在中國的投資提供擔保,而一些德國官員想要開始限制德國企業在中國投資也無濟於事。
即將跟蕭茲一起前往北京訪問的巴斯夫執行長Martin Brudermüller在這禮拜強調中國對德國經濟的重要性,並對那些抨擊中國的說法感到遺憾。
~龜苓膏~
@Turtle56
Mon, Oct 31, 2022 2:47 PM
德國一些人看到國家利益和企業利益的危險衝突,這讓人想起俄羅斯天然氣管道的爭論。巴斯夫公司就是那間不得不撤銷對北溪2號管線投資的公司之一。
蕭茲所屬社會民主黨的外交政策發言人Nils Schmid說「我們的國家安全利益還有整個國民經濟的利益,有可能跟我們一些在中國有大量投資的大企業特殊利益相衝突,這是事實。」
蕭茲不願意對中國採取更強硬的態度,這可能反映對德國經濟的不安。蕭茲正小心翼翼避免跟中國對抗,而此時德國經濟正在走向衰退,歐洲已經陷入跟俄羅斯的對立之中。
柏林智庫全球公共政策研究所長Thorsten Benner說「因為俄烏戰爭的關係,我們的經濟狀況已經岌岌可危,蕭茲猶豫不決的部分原因可能是他不想對德國經濟投下震撼彈。」
~龜苓膏~
@Turtle56
Mon, Oct 31, 2022 2:47 PM
「但是,德國的經濟焦慮不應該成為戰略投資決策的因素,例如中遠集團在漢堡港的收購案,不要因為擔心中國企業會去其他國家就對中國妥協。歐洲各國需要站在一起,德國不能害怕成為第一個。」
德國保守派議員Röttgen說「沒有任何國家比德國更需要改變,我們不能再這樣下去了,我們需要一個沒有地緣政治依賴性的模式。」
「雖然這很難,但俄烏戰爭帶給我們的教訓是,如果我們不改變,我們以後會為此付出更多更大的代價。」
載入新的回覆
只有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並關閉天然氣管線之後,德國才明白自己是多麼嚴重依賴俄羅斯天然氣並已經跳入這個戰略性的陷阱內。但這個教訓是否已經被德國完全吸收,可能要在其他地方對德國進行檢驗,那個地方就是中國。
當德國總理蕭茲準備在這個禮拜四成為疫情爆發後第一個歐盟國家元首訪問北京時,德國情報單位和盟友都警告他說,不要像之前一樣跟那個在台灣海峽劍拔弩張的中國做生意。如果台海緊張升級升級,德國這個歐洲最大的民主國家可能會面臨中國的經濟脅迫。
德國對中國的依賴程度比俄羅斯更複雜。除了中國的出口市場,德國工業還依賴中國的原物料和技術,因為這對德國過渡到碳中和經濟非常重要,從太陽能板到電動汽車電池的製造,中國在這方面佔據重要的地位。
德國情報頭子Thomas Haldenwang說「當大家談論中國時,他們比喻說俄羅斯就像短期的颶風,中國就像是長期的氣候變遷。我們不允許出現中國影響德國政治的情況發生,例如藉由影響德國的關鍵基礎設施來左右德國。」
即便如此,蕭茲在出訪中國前夕卻一直在悄悄設計一個妥協方案,允許中國國有航運公司中遠集團收購德國漢堡港一個貨櫃碼頭的股份,收購股份比例最高可達25%。
這項收購案低於中遠集團最初提出的35%,但遭到德國聯合政府的六位內閣成員以及德國情報單位的強烈反對。
他們擔心中遠集團的收購可能會被中國拿來當作經濟脅迫武器。中國國有企業已經掌握德國其他關鍵基礎設施和技術,包括德國威廉港的股份和德國鐵路公司的行動網路,並在2016年收購當時德國最大的機器人公司Kuka。
德國議會外交委員會保守派議員Norbert Röttgen說「中國的勒索行動已經全面展開,這是中國在德國發揮影響力的行動之一。」
中遠集團在這禮拜的簡短聲明說,漢堡港的收購案目前還不確定,不能保證交易案會順利走下去。
蕭茲之前是漢堡市的前市長,他的繼任者曾經是中遠集團收購案的最熱情支持者,但他到目前為止卻對此事一直保持沉默。
這次漢堡港收購案已經成為德國新任總理的中國戰略的檢驗案例,以及德國願意為戰略獨立性付出多少的經濟代價。
梅克爾在擔任德國總理的16年就訪問中國十幾次,每次訪問中國都有好幾十位企業高階主管陪同。
在梅克爾擔任總理的剛開始那幾年,德國對中國的出口幫助德國擺脫大規模失業危機,並在之後幾年緩衝金融危機對德國的重創。德國跟美國不一樣的是,中國經濟崛起造成美國工業衰退和工作機會減少,而在出口大國德國,中國經濟崛起為德國創造經濟成長。
甚至在烏克蘭戰爭之前,德國的中國政策已經從梅克爾時代的重商主義軟肋中發展出來。
德國工業聯合會主席Siegfried Russwurm說「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攻擊告訴我們,在面對獨裁國家的時候,我們必須為極端情況做好準備,這中國來說也是如此。」
兩國貿易不斷擴大的不平衡也埋下警訊。中國政府在最近幾年對不斷自家企業補貼,讓自己得以擺脫進口。
中國現在製造非常多的工廠設備,而這些設備以前都是從德國購買。疫情封控和中國民族主義浪潮也降低中國消費者在購買進口商品方面的支出,與此同時,德國繼續從中國購買更多的商品。
中國歐盟商會主席Jörg Wuttke說「大家總是說中國是一個龐大的市場。不,中國是一個巨大的經濟體,只有一個可准入的小市場。總體而言,歐盟對中國的出口只比對瑞士的出口稍微大一些。」
法國總統馬克宏曾經呼籲蕭茲不要單獨前往北京訪問,而是以歐盟聯合代表團前往中國訪問。
德國情報單位曾經警告說,德國對中國的依賴性太強。德國外交部長Annalena Baerbock在中國問題上,特別是在中遠集團收購案的態度明顯更鷹派。
德國外交部長Annalena Baerbock計劃在明年初提出德國的第一個中國戰略白皮書。預計這項戰略白皮書會強調有必要把德國的經濟利益從中國轉移到其他亞洲夥伴,這反映德國情報界和外交政策界的擔憂,也就是中國對德國最強大的企業擁有過多的影響力。
福斯集團、梅賽德斯-賓士集團和BMW在中國銷售的汽車都比其他國家還多。德國化工巨頭巴斯夫集團在中國南部100億歐元投資計畫的初始階段,最近已經開設幾十家工廠中的第一家。
事實證明,要說服這些企業從中國分散投資是一項困難的任務。中國政府給予這些德國企業在中國做生意的各種獎勵措施,甚至經常為他們在中國的投資提供擔保,而一些德國官員想要開始限制德國企業在中國投資也無濟於事。
即將跟蕭茲一起前往北京訪問的巴斯夫執行長Martin Brudermüller在這禮拜強調中國對德國經濟的重要性,並對那些抨擊中國的說法感到遺憾。
蕭茲所屬社會民主黨的外交政策發言人Nils Schmid說「我們的國家安全利益還有整個國民經濟的利益,有可能跟我們一些在中國有大量投資的大企業特殊利益相衝突,這是事實。」
蕭茲不願意對中國採取更強硬的態度,這可能反映對德國經濟的不安。蕭茲正小心翼翼避免跟中國對抗,而此時德國經濟正在走向衰退,歐洲已經陷入跟俄羅斯的對立之中。
柏林智庫全球公共政策研究所長Thorsten Benner說「因為俄烏戰爭的關係,我們的經濟狀況已經岌岌可危,蕭茲猶豫不決的部分原因可能是他不想對德國經濟投下震撼彈。」
德國保守派議員Röttgen說「沒有任何國家比德國更需要改變,我們不能再這樣下去了,我們需要一個沒有地緣政治依賴性的模式。」
「雖然這很難,但俄烏戰爭帶給我們的教訓是,如果我們不改變,我們以後會為此付出更多更大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