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姊姊
@beliarken
覺得
Sat, Oct 29, 2022 3:49 PM
271
97
有句格言我還蠻喜歡的
" 停在港口的船是最安全的 ‧ 但那不是造船的目的 "
為何想到這句話呢,也是這兩天的風口浪尖話題,故宮在整理文物過程中發現了有損毀,有的是一開箱即發現破損,有的是工作人員失手,如果永遠不開箱,不整理,想必這些事情都不會發生吧? 但那不是我們保存文物,將過去的文化遺產留給後世、傳遞分享的目的
永遠不見天日的展品,跟不曾存在似乎也差不了多少
既然會有動作,那就必然伴隨著一定機率的意外,如果是流程的失誤,那請日後改進,並盡力修補,如果真的是低機率的偶然,那在嘆息之餘,也只能表示遺憾。
一切都做到了,也不代表永遠會完美無失,世事不正是如此嗎?
成住壞空,任何有形之物都會有不存的 一天,能盡力便已是足夠了
無限上綱,夸夸其詞,項莊舞劍,以謀己利,倒真是不必了
++偶爾假裝住在中壢的發言++
海姊姊
@beliarken
Sat, Oct 29, 2022 3:56 PM
+++以下真心話+++
我覺得很多人實在太假了!!!!
真的不要把人當傻子耍
你要把人當傻子 那我們就用你的傻子邏輯來講清楚
什麼三個碗25億 那不就一個8.9億
汝窯也不過10億
北宋汝窯 跟 清朝碗公 放一起
你敢說我真不敢聽!!!
你們這些媒體和政客擺明就是來碰瓷的嘛!!!! <- 突然覺得這雙關不錯
開口閉口國寶 什麼是國寶?
你既然要用到這個詞來把事情弄大 那我們就講清楚 一般文物級別的東西是國寶?? 文化人還故意把這些定義混淆來煽動民眾 項莊舞劍啊 自賤專業啊
海姊姊
@beliarken
Sat, Oct 29, 2022 3:58 PM
Sat, Oct 29, 2022 4:11 PM
還有什麼故宮從以前到現在從來沒破過
這真的當面說謊
1980年7月時任故宮院長的蔣復璁,就曾向故宮管理委員會陳報本院「不幸發生三次」瓷器破損事件。
第一次,1967年4月,因拍攝《故宮藏瓷》圖錄照,不慎破損「清琺瑯彩紅地纏枝牡丹盌」一只。
第二次,1975年4月,瓷器股於瓷器囊匣裝箱時,不幸破損「清乾隆粉彩三多小盌」乙件。
第三次,1978年2月,香港東方陶瓷學會前會長毛文奇到故宮參觀,瓷器股長童依華接待,結果來參觀的毛君不慎「跌破」清雍正窯琺瑯彩小碟乙只。
+++++以上引述+++++
我們還沒提到翠玉白菜斷掉的那根螽斯鬍鬚喔
(雖然大家堅持是清朝摔的,還有說什麼打開箱子就這樣,還有說可能是搬運過程出包)
我們還沒提到要把那個40年前發現的事情栽贓給陳水扁的話題操作喔
(因為那時候借展高雄)
☆JoY★⎝( ✪△✪ )⎠
@joy60557
Sat, Oct 29, 2022 4:05 PM
翠玉白菜上的螽斯鬍鬚我記得不是好久以前就斷了嗎?還有那塊三層肉不是很像也有人說缺一角?要說國寶是不是應該先追究這個啊
海姊姊
@beliarken
Sat, Oct 29, 2022 4:09 PM
本來意外就是會發生,我們能做的就是減少,並且完善流程,以及在意外發生時彌補
只要不是像塔利班轟炸巴米揚大佛
不是像環保分子灑番茄湯 不是惡意而是意外
那麼 縱然遺憾 也是難免
在文物整理和維護的過程中,只要操作的是人,那必然有人的因素
藉此無限上綱,謀取私利和話語權,雖然也是文化界和官場常見的舉止
但不覺得愧對曾以文化人自居的身分和專業嗎
海姊姊
@beliarken
Sat, Oct 29, 2022 4:13 PM
FB: #檔案所見的故宮瓷器破損史
阿 茨
@tsyr0406
Sat, Oct 29, 2022 4:37 PM
薛丁格的碗,只要不打開箱子,碗就是生死不明的狀態。
(●-●)阿殘🌈
@kageo
Sat, Oct 29, 2022 5:31 PM
記得碗拿出來是為了做成數位資料放上網路,工作人員不幸失手摔到沒必要過度苛責,以及把這件事無限上綱做政治鬥爭,不然不要做就不會錯,只會讓社會沒人想要做事-就像現在的藍白--
無住生心
@withnoheart
說
Sun, Oct 30, 2022 12:38 AM
家畜の安寧-盂行
@rheumld50
Sun, Oct 30, 2022 2:11 AM
蕃茄湯那件事其實媒體沒詳細報導的是,畫作有透明隔板保護,且實行者也是在知道不會毀損的前提下做的。
鹿角樹
@shoushoushou
Sun, Oct 30, 2022 6:16 AM
家畜の安寧-盂行
: 雖然離題,但是大家討論的時候都有提到是有保護的,番茄湯就是一個譁眾取寵的手段,我看到的討論也是聚焦在左膠環團自己染髮、使用石化製品等行為,卻高喊不要開發石化能源的矛盾和偽善。
載入新的回覆
" 停在港口的船是最安全的 ‧ 但那不是造船的目的 "
為何想到這句話呢,也是這兩天的風口浪尖話題,故宮在整理文物過程中發現了有損毀,有的是一開箱即發現破損,有的是工作人員失手,如果永遠不開箱,不整理,想必這些事情都不會發生吧? 但那不是我們保存文物,將過去的文化遺產留給後世、傳遞分享的目的
永遠不見天日的展品,跟不曾存在似乎也差不了多少
既然會有動作,那就必然伴隨著一定機率的意外,如果是流程的失誤,那請日後改進,並盡力修補,如果真的是低機率的偶然,那在嘆息之餘,也只能表示遺憾。
一切都做到了,也不代表永遠會完美無失,世事不正是如此嗎?
成住壞空,任何有形之物都會有不存的 一天,能盡力便已是足夠了
無限上綱,夸夸其詞,項莊舞劍,以謀己利,倒真是不必了
++偶爾假裝住在中壢的發言++
我覺得很多人實在太假了!!!!
真的不要把人當傻子耍
你要把人當傻子 那我們就用你的傻子邏輯來講清楚
什麼三個碗25億 那不就一個8.9億
汝窯也不過10億
北宋汝窯 跟 清朝碗公 放一起
你敢說我真不敢聽!!!
你們這些媒體和政客擺明就是來碰瓷的嘛!!!! <- 突然覺得這雙關不錯
開口閉口國寶 什麼是國寶?
你既然要用到這個詞來把事情弄大 那我們就講清楚 一般文物級別的東西是國寶?? 文化人還故意把這些定義混淆來煽動民眾 項莊舞劍啊 自賤專業啊
這真的當面說謊
1980年7月時任故宮院長的蔣復璁,就曾向故宮管理委員會陳報本院「不幸發生三次」瓷器破損事件。
第一次,1967年4月,因拍攝《故宮藏瓷》圖錄照,不慎破損「清琺瑯彩紅地纏枝牡丹盌」一只。
第二次,1975年4月,瓷器股於瓷器囊匣裝箱時,不幸破損「清乾隆粉彩三多小盌」乙件。
第三次,1978年2月,香港東方陶瓷學會前會長毛文奇到故宮參觀,瓷器股長童依華接待,結果來參觀的毛君不慎「跌破」清雍正窯琺瑯彩小碟乙只。
+++++以上引述+++++
我們還沒提到翠玉白菜斷掉的那根螽斯鬍鬚喔
(雖然大家堅持是清朝摔的,還有說什麼打開箱子就這樣,還有說可能是搬運過程出包)
我們還沒提到要把那個40年前發現的事情栽贓給陳水扁的話題操作喔
(因為那時候借展高雄)
只要不是像塔利班轟炸巴米揚大佛
不是像環保分子灑番茄湯 不是惡意而是意外
那麼 縱然遺憾 也是難免
在文物整理和維護的過程中,只要操作的是人,那必然有人的因素
藉此無限上綱,謀取私利和話語權,雖然也是文化界和官場常見的舉止
但不覺得愧對曾以文化人自居的身分和專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