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ish
@elish
Wed, Oct 12, 2022 1:04 AM
10
勇闖世界14 高峰:挑戰不可能(14 Peaks: Nothing Is Impossible.2021):描述尼泊爾登山家Nirmal Purja,計畫半年征服十四座八千公尺以上高峰的故事。不提那種雪巴人與登山公司罩好罩滿的保姆行程,最近的完登紀錄是七年,就知道這挑戰有多驚人。當然更多人可能不認識這位,但都看過他拍的喜馬拉雅山聖母峰
課金
塞車照~ XD
有雷
elish
@elish
Wed, Oct 12, 2022 1:04 AM
Wed, Oct 12, 2022 3:08 AM
因為尼爾馬.普加(Nirmal Purja)本人以半年完成作號召進行贊助募款,所以紀錄片也有把究竟有沒有成功這件事作為電影本身的懸念。不過我覺得看的時候倒沒有他會失敗的擔憂,這片看起來就是一副反正會成功的樣子。實際上雖然沒有在半年內完成,而是因為入境中國的簽證問題卡關,最終比原訂計畫多6天完成,不過我覺得沒什麼好挑剔的。
普加原本是尼泊爾軍人,經過艱難測驗成功入選英國特種部隊SBS。那當然非常困難,所以他也很為此自豪,更別提只要服役滿年限就可以領退休金。看得出來他整個家族的人,都已經把那當作確定落袋的重要經濟來源了。
elish
@elish
Wed, Oct 12, 2022 1:04 AM
但一次戰役中他不幸中槍,雖然只是小傷,但普加意識到只要差個一點他就會死在那裡。要說是PTSD好像有點太沈重,但總之鄰近死亡的體驗不免令其思索,自己人生真正重要的是什麼。普加很快下定決心,自己的興趣是爬山、一直都想挑戰高山,而且他確定自己再也無法回到戰場,無論如何都無法再回去了。
當然聽到他要提早退伍,家裡不爽的人很多,但反正登山計畫擬定,體能OK不如說爆好,募款計畫也火熱上線,首支全尼泊爾人的專攻八千公尺以上山峰四人登山隊成立!
elish
@elish
Wed, Oct 12, 2022 1:04 AM
當初看這部有一部分是想看看那十四座八千公尺以上山峰長什麼樣子,當然只看紀錄片不可能真知道山的模樣,但至少滿足好奇心吧。我要誠實的說現在就算拿出隨便一座山峰、又或者十四座山峰的照片,我也還是通通都認不出來的啦,那就是一個觀片當下的憧憬而已。
不過至少這份憧憬有被滿足。
普加的登山策略是急上急下,偏向阿爾卑斯式攀登但不純粹,在一定高度或者有需要時會使用氧氣瓶輔助。當然提到這種帶有挑戰性質的記錄,不免會喚起各式各樣的排比欲。半年靠自己爬完十四座八千公尺以上高山厲不厲害?當然厲害,強爆了!
elish
@elish
Wed, Oct 12, 2022 1:04 AM
Wed, Oct 12, 2022 1:06 AM
但如果這時有人跳出來講這是史上最強紀錄,嗯,接下來馬上開始戰個昏天暗地。早在七零年代登山好手其實就已經認知到,想在一季內爬完十四座八千公尺高峰重點是錢和天氣運,只要適應那個高度,攀登難度沒那麼高,只要有足夠的錢搭直升機來去基地營就可以了.
何況不同時代的事蹟本來就很難比,越早的年代登山技術與設備會越原始,登山家對可能遇見的狀況更陌生,人類對登山知識與科技的瞭解也少得多。選擇冬攀還是夏攀、有沒有走新路線,或者走的路線難度都會造成極大差距。
elish
@elish
Wed, Oct 12, 2022 1:05 AM
這就更別提阿爾卑斯式攀登法鄙視膠囊式攀登法鄙視圍攻式攀登法鄙視喜馬拉雅式攀登法,人類就是最喜歡鄙視鍊了,光一個使用氧氣瓶感覺就不夠純粹。不過這點我也認同普加的抱怨,嫌棄氧氣瓶有本事就自己背一次爬爬看啊。
對,至少他自己背的。可終歸而言這是要講第一總會有人不服氣,特別是本片還找了登山皇帝梅斯納爾來盛讚一番更讓人心情複雜,好啦他是個好人但是……光登山皇帝這四個字就可以好好聊一聊了對吧?(喂
還有難得出了本傳記就不能多寫幾個字嗎?
)
elish
@elish
Wed, Oct 12, 2022 1:05 AM
但好吧,我想不去比較那種虛名,半年以類.阿爾卑斯式衝完十四座高峰無論如何都是壯舉。紀錄和名次在登山這條路上是容易害死人的虛榮,倒不如專注於肯定每次挑戰的偉大與獨特之處會更有趣。當然我承認自己都做不到完全不比,真的要聊起來果然還是比。
即使如此,不要為了僅僅一個最偉大,忽略了周邊其他的美也很重要。
普加不是什麼有錢人,他無疑把人生賭在這個計畫上,渴望成功能為自己的登山家生涯帶來贊助與持續下去的機會。再說了,他是尼泊爾人,很多事就是不可能跟歐美白人一樣。他挑戰途中有些小故事很觸動人,普加一行人的強項是體能與隊伍中雪巴人成員對山岳的熟悉。
elish
@elish
Wed, Oct 12, 2022 1:05 AM
直上直下的短期決戰看起來很爽快,而且有時可以激勵他人。比如去攀K2時天氣不算好,當時很多登山團隊都多次失敗已經打算放棄了。但對沒有放棄本錢的普加,就是看到一個天氣缺口覺得可以上就衝,還真的成功登頂。
那之後許多原本放棄的登山家也再度奮起,之後有許多人陸續成功登頂,還有人是首攀這很棒。但也有些事蠻感傷的,在高山上有時沒人有餘裕可以幫助人。普加盡力想救助遇難的馬來西亞登山家,很遺憾最終還是沒能救回他。更別提在每次的登頂之間,回老家的普加都得重新面對現實。
elish
@elish
Wed, Oct 12, 2022 1:05 AM
我覺得母親重病就醫時那段蠻讓人心酸的,無論是不是亞洲傳統家庭,只要親子關係正常,孩子主動選擇不安穩的危險人生當然還是會擔心。普加是媽媽最寵的小兒子,要是冒險不受祝福的話內心多少會有陰影。
計畫執行到一半聽聞母親重病時的掙扎也相當沈重,那看著看著真的會思索起父母在不遠遊的意義,但人總之要去的。幸好最後媽媽好了起來(好吧我覺得看起來比較像,他兄弟把媽媽的小病渲染成重病來情緒勒索啦),還能在祝福自己的孩子完成冒險,只能說幸運點得還十分充足。
elish
@elish
Wed, Oct 12, 2022 1:05 AM
總個來說勇闖世界14 高峰:挑戰不可能這部片與其要說很好看,我覺得更像是感興趣的話看看OK吧。精彩的登山事蹟間有時硬去比較反而累,我覺得那有時就是都很厲害。剩下就是哪個更符合自己的偏好與價值觀,所以會更想推崇。
尼爾馬.普加在2019年4月到同年10月,用6個月又6天自力募款,以全尼泊爾人組成的小型隊伍,類.阿爾卑斯式登完全球十四座八千公尺以上高山,這是他充滿運氣、實力與野心的故事。
LikeCoin Widget By LikerLand
。。。
@noneedtoargue
Wed, Oct 12, 2022 1:09 AM
網飛上面最近上的尼泊爾地震紀錄片也不錯看
。。。
@noneedtoargue
Wed, Oct 12, 2022 2:11 AM
開始看ㄌ
老王,保持真誠
@mx_wang
Wed, Oct 12, 2022 3:04 AM
我也想看這部!感謝推薦!!
elish
@elish
Thu, Oct 13, 2022 3:41 AM
。。。
: 筆記筆記,N站上東西好多看不完 QQ
elish
@elish
Thu, Oct 13, 2022 3:42 AM
老王,保持真誠
: 這部真的也是蠻顯示現代登山形態的 ~
載入新的回覆
課金塞車照~ XD有雷
普加原本是尼泊爾軍人,經過艱難測驗成功入選英國特種部隊SBS。那當然非常困難,所以他也很為此自豪,更別提只要服役滿年限就可以領退休金。看得出來他整個家族的人,都已經把那當作確定落袋的重要經濟來源了。
當然聽到他要提早退伍,家裡不爽的人很多,但反正登山計畫擬定,體能OK不如說爆好,募款計畫也火熱上線,首支全尼泊爾人的專攻八千公尺以上山峰四人登山隊成立!
不過至少這份憧憬有被滿足。
普加的登山策略是急上急下,偏向阿爾卑斯式攀登但不純粹,在一定高度或者有需要時會使用氧氣瓶輔助。當然提到這種帶有挑戰性質的記錄,不免會喚起各式各樣的排比欲。半年靠自己爬完十四座八千公尺以上高山厲不厲害?當然厲害,強爆了!
何況不同時代的事蹟本來就很難比,越早的年代登山技術與設備會越原始,登山家對可能遇見的狀況更陌生,人類對登山知識與科技的瞭解也少得多。選擇冬攀還是夏攀、有沒有走新路線,或者走的路線難度都會造成極大差距。
對,至少他自己背的。可終歸而言這是要講第一總會有人不服氣,特別是本片還找了登山皇帝梅斯納爾來盛讚一番更讓人心情複雜,好啦他是個好人但是……光登山皇帝這四個字就可以好好聊一聊了對吧?(喂
還有難得出了本傳記就不能多寫幾個字嗎?)即使如此,不要為了僅僅一個最偉大,忽略了周邊其他的美也很重要。
普加不是什麼有錢人,他無疑把人生賭在這個計畫上,渴望成功能為自己的登山家生涯帶來贊助與持續下去的機會。再說了,他是尼泊爾人,很多事就是不可能跟歐美白人一樣。他挑戰途中有些小故事很觸動人,普加一行人的強項是體能與隊伍中雪巴人成員對山岳的熟悉。
那之後許多原本放棄的登山家也再度奮起,之後有許多人陸續成功登頂,還有人是首攀這很棒。但也有些事蠻感傷的,在高山上有時沒人有餘裕可以幫助人。普加盡力想救助遇難的馬來西亞登山家,很遺憾最終還是沒能救回他。更別提在每次的登頂之間,回老家的普加都得重新面對現實。
計畫執行到一半聽聞母親重病時的掙扎也相當沈重,那看著看著真的會思索起父母在不遠遊的意義,但人總之要去的。幸好最後媽媽好了起來(好吧我覺得看起來比較像,他兄弟把媽媽的小病渲染成重病來情緒勒索啦),還能在祝福自己的孩子完成冒險,只能說幸運點得還十分充足。
尼爾馬.普加在2019年4月到同年10月,用6個月又6天自力募款,以全尼泊爾人組成的小型隊伍,類.阿爾卑斯式登完全球十四座八千公尺以上高山,這是他充滿運氣、實力與野心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