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澄⚰️
@jennice92121
Tue, Oct 11, 2022 10:50 AM
Wed, Oct 12, 2022 1:37 AM
8
連假看的展
10.08
大墩文化中心│時間的去處—蘇盈蓁個展
國美│埃爾溫·奧拉夫:完美時刻—未竟世界
國美│科技斡旋‧亞洲觀點
10.09
南美│亞洲的地獄與幽魂
南美│日常取向—當我們為生活切片
10.10
奇美│時代的臉孔:從莎士比亞到紅髮艾德
(下收照片&mur
莫澄⚰️
@jennice92121
Tue, Oct 11, 2022 10:59 AM
大墩文化中心|時間的去處——蘇盈蓁個展
盈蓁是我在前職場認識的藝術家,當時正好處在對該份工作最絕望的時候,我不僅在公事上受到很大的幫助,私底下盈蓁也給我很大的鼓勵。(讓我至少多撐半年才離職XD)
我之前曾說他的作品給我一種安靜的動,像是緩慢到幾乎無法察覺的玻璃流動一樣。
非常可惜的是大多數文化中心的場地佈展幾乎都是用展線,影響視覺的同時燈光的要求也無法太高,遺憾沒辦法拍出作品給我的感受......
莫澄⚰️
@jennice92121
Tue, Oct 11, 2022 11:04 AM
偷偷說之前幫盈蓁策的展雖然空間很小但我覺得效果更好!至少我們直接釘牆先加兩百分(
莫澄⚰️
@jennice92121
Tue, Oct 11, 2022 11:07 AM
國美|埃爾溫·奧拉夫:完美時刻—未竟世界
之前陸續有看到推薦但我真的看了才被深深吸引,天此人的攝影故事性太強了好喜......
且我直到剛剛要打他的名字才發現他叫Erwin,我難道還有理由不喜歡他嗎?(話不是這樣說
莫澄⚰️
@jennice92121
Tue, Oct 11, 2022 11:10 AM
Tue, Oct 11, 2022 11:11 AM
第一展間拿攝影師作品對照古典油畫已經先命中我的喜好,我十分熱愛對前者的借鑑有跡可循的創作及對照展現......
莫澄⚰️
@jennice92121
Tue, Oct 11, 2022 11:15 AM
針對這幾件油畫是不是真跡我跟友後來展開辯論
友:你想想有可能為了一個人的個展拿珍藏出國嗎?
友:就跟(舉了一個我們大學教授)去國外辦個展還調故宮的藏品出去一樣
我:我覺得不能這樣類比但有點道理
不過我覺得這幾件並非特別價值昂貴(用價格衡量實在有損但要比較還是錢最好當基準)、且國美館好歹身為國家級美術館欸!
雖然跟友一致認同場地該更新ㄌ
莫澄⚰️
@jennice92121
Tue, Oct 11, 2022 11:23 AM
這件作品是討論度較高的一個。
作品其實很簡單,讓觀者從門的鑰匙孔窺探,兩側各是一部短片,藉由觀看的方式產生出偷窺的隱密感。
我必須說這點非常奏效。兩部影片分別是爸爸跟媽媽抱著小孩在互動,我看媽媽的時候心裡一切平靜,感覺在看溫馨的家庭互動,但觀看爸爸那段影片的時候有點坐立不安。
我很不想承認但確實大概多半是我的問題,只是影片中的父親抱起男孩、手在男孩背上摩挲跟捏著男孩下巴講話的時候我都感覺非常不妙。仔細想想這部影片如果直接放映出來我可能都還沒覺得什麼,但「偷窺」找件事的隱密感以及「被偷窺對象」應該也是「不見光的事物才會被偷窺」的狀態讓我一路往不妙的方向思考......
莫澄⚰️
@jennice92121
Tue, Oct 11, 2022 11:30 AM
我喜歡他的作品非常冷調,帶一種美國80年代的驚悚片風格。
這兩張在拍的時候其實隱約看得到自己的倒影在畫面上,彷彿參與到這個集體凝視的環節裡面,好愛這種在觀看時被迫接受目光的壓抑喔XD
莫澄⚰️
@jennice92121
Tue, Oct 11, 2022 11:32 AM
這系列在講疫情時代的我也好喜!
第二張一直讓我想到愛死機器人的《目擊者》。
莫澄⚰️
@jennice92121
Tue, Oct 11, 2022 11:36 AM
放一張國美一樓主視覺牆拆除的樣子。我看到好多人對著他拍網美照好好笑(欸
莫澄⚰️
@jennice92121
Tue, Oct 11, 2022 11:40 AM
Tue, Oct 11, 2022 11:41 AM
國美|科技斡旋·亞洲觀點
時間問題只有走馬看花,但我看到此作笑出來想說天這就是我想看到的當代藝術!
殊不知走到面前發現是一台偵測到前面有人就會轉頭的電扇,過於切題的同時對此作驚喜程度瞬間飆升,我喜歡到在前面跟電扇你追我趕五分鐘(天
莫澄⚰️
@jennice92121
Tue, Oct 11, 2022 3:12 PM
Tue, Oct 11, 2022 6:08 PM
南美|亞洲的地獄與幽魂
這個展讓我心情複雜,一來我去之前其實就有看到一些不算好的評價,但因為行銷太成功我還是一心想看看到底狀況如何,看完之後發現真的......soso(
且當天晚上來接我的朋友一聽我看了此展滿臉一言難盡(天啊
莫澄⚰️
@jennice92121
Tue, Oct 11, 2022 3:18 PM
基於國外展過的根本上加入台灣藝術家的作品,好吧這部分可能是我的問題但台灣藝術家的部份幾乎都看過不只一次了XDD
顏忠賢和林羿綺這兩件甚至都是在當代同一檔《穿孔城市》看的,梁廷毓此作我看了不下五次吧(待會可以重點聊聊),姚瑞中的話我本來就有買這件作品的紙本書......
莫澄⚰️
@jennice92121
Tue, Oct 11, 2022 3:22 PM
但我要再次(再次)強調我對瑞中的喜愛,《地獄空》的實體書非常好看,現場用三聯巨幕呈現,搭配音效其實營造出十分切題的氛圍。
但我不知道前面那堆線是怎樣???
莫澄⚰️
@jennice92121
Tue, Oct 11, 2022 3:24 PM
顏忠賢的作品這次也滿震撼的,在挑高空間中垂掛布幕、遍佈整個獨立空間的整體性有把氣氛渲染開來。
莫澄⚰️
@jennice92121
Tue, Oct 11, 2022 3:27 PM
來講一下梁廷毓的《斷頭河》。此作我已經熟到在展場看到都忍不住要喊出「是你!」(沒啦我一開始就知道他要展出)
晚上跟友聊天講到此作:
我:我看到牆上的神明燈就知道是誰的哪件作品
友:哈我聽到雞叫就知道ㄌ
(此笑話會不會太內部)
莫澄⚰️
@jennice92121
Tue, Oct 11, 2022 3:33 PM
Tue, Oct 11, 2022 6:09 PM
此作初發表是作為藝術家的碩士畢業作品在水谷藝術展出,當時我藝評理論的教授在他校也是梁廷毓的教授,就帶著我們班去看展,並為此寫一篇藝評當期中。
當年(?)甚至找不到有關這件作品的相關評論,到今天我在當代藝術館、北美、南美分別看到之後多了很多討論及文章,都不禁有種:「哇我們大概是第一批寫他作品評論ㄉ人欸」(欸
莫澄⚰️
@jennice92121
Tue, Oct 11, 2022 3:39 PM
跟友分析我覺得要不是梁廷毓本人很會觀察趨勢走向,要不是真的運氣大好,剛好在發表作品之後這段時間「台式恐怖」以及台灣當地的鬼神傳說、妖怪等等元素逐漸興盛,包含鬼片的賣座也在這個大走向之中。
而且我自己當初寫評論很喜歡的一點就是,那時候沒什麼藝術創作在講桃園客家人與原民之間的衝突歷史,這件作品其實有紮實的文獻佐證的,耆老訪談的內容、田調資料,都在水谷那次個展通通攤開來展示。
莫澄⚰️
@jennice92121
Tue, Oct 11, 2022 3:43 PM
且他到這麼多不同地方展出,還是水谷藝術的效果最好......先不管展出文獻的完整性,光是多層樓老舊公寓的樓梯間、扶手、屋頂等等,都很符合作品本身的調性。
莫澄⚰️
@jennice92121
Tue, Oct 11, 2022 6:12 PM
所以跟友對這件作品完全就是一種看到老友的心態XD
想想我們或許也是參與他從最初到現在到各地發光的過程了呢⋯⋯
某種層面上可說這件作品對我們有獨特意義的。
莫澄⚰️
@jennice92121
Tue, Oct 11, 2022 6:14 PM
隨手拍的展品們。
莫澄⚰️
@jennice92121
Tue, Oct 11, 2022 6:15 PM
萬眾矚目的殭屍(大家到底為什麼要跟他們自拍?)
莫澄⚰️
@jennice92121
Tue, Oct 11, 2022 6:25 PM
Tue, Oct 11, 2022 6:26 PM
快速的紀錄一下我跟友對這次展覽的總結:
|
命題很棒但內容空泛
我們一致認同探討亞洲的地獄、幽靈與鬼怪文化是很好的主題,但在這個大主題之下的子題處理得略顯草率。包含傳統與現代之間的跨度處理滿突然的,各個區域獨有的這方面文化特色展現也都滿片面。
展牆文字也沒有很好的說明。(友:看了跟沒看一樣)
|
展區之間分散導致動線不明
不過這點算是南美二館本身的問題。因為控管人數的關係拉出明確的範圍以及出入口,讓觀者可以循著正確路線依序看展,但要是今天沒有這樣引導其實很容易會搞混動線。
因為展間彼此都是獨立的方塊,展間與展間之間的走道空間過於開放,光是看南美自己擺出來的模型就知道了XD
我甚至在二樓某個隱密的角落發現有在展郭柏川等前輩藝術家的展間......太難找ㄌ......
莫澄⚰️
@jennice92121
Tue, Oct 11, 2022 6:27 PM
我在預約的時候想說每個時段一小時要清場應該不夠看,所以約了兩小時,結果超剛好的天啊XDDD
第二場我甚至只是回去把林正英的片段看完(
有點可惜我覺得這個展整體應該可以做得更好!
莫澄⚰️
@jennice92121
Tue, Oct 11, 2022 6:32 PM
南美|日常取向—當我們為生活切片
趁空檔去南美三樓大致逛了一下。
賴威宇的city painter真的好讚喔看幾次都還是忍不住看完XDDD
因為看過兩三次了也沒有特別拍。
一看就滿賴志盛的裝置XD
不得不說南美的光真的有夠好看ㄟ!
莫澄⚰️
@jennice92121
Tue, Oct 11, 2022 6:34 PM
美麗的館。
莫澄⚰️
@jennice92121
Tue, Oct 11, 2022 6:37 PM
奇美|時代的臉孔:從莎士比亞到紅髮艾德
友力薦我去奇美一趟看展,反正來都來了不看可惜,於是我拋下第二天(根本沒安排的)計劃直衝奇美。
不得不說我有被......奇美洗滌心靈欸......
無論是特展或常設展都感受到奇美真的好用心在策展/佈展喔!展逛起來非常舒適之外超療癒的......
莫澄⚰️
@jennice92121
Tue, Oct 11, 2022 6:41 PM
Wed, Oct 12, 2022 1:37 AM
特展從展區子題規劃、展牆文字到每張圖詳細說明的Label都超棒,且好喜歡展牆顏色的選配⋯⋯好好看都好符合各個子題,選顏色其實不簡單欸!奇美呈現得十分恰當,太棒了奇美⋯⋯
最喜歡的小細節是為了配合牆面顏色一致性,把掛畫痕跡用同色膠帶貼起來了。我印象中沒有看過類似的作法,好棒喔......
莫澄⚰️
@jennice92121
Tue, Oct 11, 2022 6:45 PM
莫澄⚰️
@jennice92121
Tue, Oct 11, 2022 6:46 PM
莫澄⚰️
@jennice92121
Tue, Oct 11, 2022 6:47 PM
喜歡這個「愛比我強大」。
莫澄⚰️
@jennice92121
Tue, Oct 11, 2022 6:49 PM
中間有開放動手創作的區域,主要是在透寫台上畫畫看肖像。(怎麼最近這麼多這種體驗XD北美也有類似的)
有些作品很可愛欸好愛XD
莫澄⚰️
@jennice92121
Tue, Oct 11, 2022 6:52 PM
Tue, Oct 11, 2022 11:59 PM
奇美的常設也一如既往的棒,結果我這次還是沒逛完,每次來都沒辦法逛完欸(???
雖然票價貴但光是毛茸茸就值回票價(毛茸茸
覺得這個流程表很讚!
借展展品也會順便幫該展覽宣傳也很讚XD
而且用出差形容好可愛喔!
莫澄⚰️
@jennice92121
Tue, Oct 11, 2022 6:53 PM
最後放一些隨手拍!
莫澄⚰️
@jennice92121
Tue, Oct 11, 2022 6:57 PM
啊啊忘了說在非常偏僻的角落發現很有趣的畫框修復介紹XD
他擺在一個冷門(?)廁所外面,但因為修復比較少人談到畫框,所以特別留意了一下。甚至在談美術史的時候畫框也滿常被忽略掉的,這裡也把各個時期的框會有的特色整理出來,雖然只是很粗略的舉個例子,但十分明確好懂。
莫澄⚰️
@jennice92121
Tue, Oct 11, 2022 6:58 PM
有小小的互動是旁邊放了很多畫框珍珠版,可以比比看那張畫適合哪個框。
這框超適合拍網美照ㄟXDDD
莫澄⚰️
@jennice92121
Tue, Oct 11, 2022 6:59 PM
大概就這樣!最近太久沒看展了一次報復性看一堆,但台北還有一票要看的趁這兩個禮拜補個進度XD
咀嚼孤獨。
@compatibleloneliness
Wed, Oct 12, 2022 1:46 AM
你的噗有讓我想去奇美了!
莫澄⚰️
@jennice92121
Wed, Oct 12, 2022 3:33 AM
咀嚼孤獨。
: 我覺得就算是去奇美外面草地走走都滿放鬆的XD
載入新的回覆
10.08
大墩文化中心│時間的去處—蘇盈蓁個展
國美│埃爾溫·奧拉夫:完美時刻—未竟世界
國美│科技斡旋‧亞洲觀點
10.09
南美│亞洲的地獄與幽魂
南美│日常取向—當我們為生活切片
10.10
奇美│時代的臉孔:從莎士比亞到紅髮艾德
(下收照片&mur
盈蓁是我在前職場認識的藝術家,當時正好處在對該份工作最絕望的時候,我不僅在公事上受到很大的幫助,私底下盈蓁也給我很大的鼓勵。(讓我至少多撐半年才離職XD)
我之前曾說他的作品給我一種安靜的動,像是緩慢到幾乎無法察覺的玻璃流動一樣。
非常可惜的是大多數文化中心的場地佈展幾乎都是用展線,影響視覺的同時燈光的要求也無法太高,遺憾沒辦法拍出作品給我的感受......
之前陸續有看到推薦但我真的看了才被深深吸引,天此人的攝影故事性太強了好喜......
且我直到剛剛要打他的名字才發現他叫Erwin,我難道還有理由不喜歡他嗎?(話不是這樣說
友:你想想有可能為了一個人的個展拿珍藏出國嗎?
友:就跟(舉了一個我們大學教授)去國外辦個展還調故宮的藏品出去一樣
我:我覺得不能這樣類比但有點道理
不過我覺得這幾件並非特別價值昂貴(用價格衡量實在有損但要比較還是錢最好當基準)、且國美館好歹身為國家級美術館欸!
雖然跟友一致認同場地該更新ㄌ這件作品是討論度較高的一個。
作品其實很簡單,讓觀者從門的鑰匙孔窺探,兩側各是一部短片,藉由觀看的方式產生出偷窺的隱密感。
我必須說這點非常奏效。兩部影片分別是爸爸跟媽媽抱著小孩在互動,我看媽媽的時候心裡一切平靜,感覺在看溫馨的家庭互動,但觀看爸爸那段影片的時候有點坐立不安。
我很不想承認但確實大概多半是我的問題,只是影片中的父親抱起男孩、手在男孩背上摩挲跟捏著男孩下巴講話的時候我都感覺非常不妙。仔細想想這部影片如果直接放映出來我可能都還沒覺得什麼,但「偷窺」找件事的隱密感以及「被偷窺對象」應該也是「不見光的事物才會被偷窺」的狀態讓我一路往不妙的方向思考......
我喜歡他的作品非常冷調,帶一種美國80年代的驚悚片風格。
這兩張在拍的時候其實隱約看得到自己的倒影在畫面上,彷彿參與到這個集體凝視的環節裡面,好愛這種在觀看時被迫接受目光的壓抑喔XD
這系列在講疫情時代的我也好喜!
第二張一直讓我想到愛死機器人的《目擊者》。
放一張國美一樓主視覺牆拆除的樣子。我看到好多人對著他拍網美照好好笑(欸
時間問題只有走馬看花,但我看到此作笑出來想說天這就是我想看到的當代藝術!
殊不知走到面前發現是一台偵測到前面有人就會轉頭的電扇,過於切題的同時對此作驚喜程度瞬間飆升,我喜歡到在前面跟電扇你追我趕五分鐘(天
這個展讓我心情複雜,一來我去之前其實就有看到一些不算好的評價,但因為行銷太成功我還是一心想看看到底狀況如何,看完之後發現真的......soso(
且當天晚上來接我的朋友一聽我看了此展滿臉一言難盡(天啊
顏忠賢和林羿綺這兩件甚至都是在當代同一檔《穿孔城市》看的,梁廷毓此作我看了不下五次吧(待會可以重點聊聊),姚瑞中的話我本來就有買這件作品的紙本書......
但我不知道前面那堆線是怎樣???
晚上跟友聊天講到此作:
我:我看到牆上的神明燈就知道是誰的哪件作品
友:哈我聽到雞叫就知道ㄌ
(此笑話會不會太內部)
當年(?)甚至找不到有關這件作品的相關評論,到今天我在當代藝術館、北美、南美分別看到之後多了很多討論及文章,都不禁有種:「哇我們大概是第一批寫他作品評論ㄉ人欸」(欸
而且我自己當初寫評論很喜歡的一點就是,那時候沒什麼藝術創作在講桃園客家人與原民之間的衝突歷史,這件作品其實有紮實的文獻佐證的,耆老訪談的內容、田調資料,都在水谷那次個展通通攤開來展示。
想想我們或許也是參與他從最初到現在到各地發光的過程了呢⋯⋯
某種層面上可說這件作品對我們有獨特意義的。
隨手拍的展品們。
萬眾矚目的殭屍(大家到底為什麼要跟他們自拍?)
|命題很棒但內容空泛
我們一致認同探討亞洲的地獄、幽靈與鬼怪文化是很好的主題,但在這個大主題之下的子題處理得略顯草率。包含傳統與現代之間的跨度處理滿突然的,各個區域獨有的這方面文化特色展現也都滿片面。
展牆文字也沒有很好的說明。(友:看了跟沒看一樣)
|展區之間分散導致動線不明
不過這點算是南美二館本身的問題。因為控管人數的關係拉出明確的範圍以及出入口,讓觀者可以循著正確路線依序看展,但要是今天沒有這樣引導其實很容易會搞混動線。
因為展間彼此都是獨立的方塊,展間與展間之間的走道空間過於開放,光是看南美自己擺出來的模型就知道了XD
我甚至在二樓某個隱密的角落發現有在展郭柏川等前輩藝術家的展間......太難找ㄌ......
第二場我甚至只是回去把林正英的片段看完(
有點可惜我覺得這個展整體應該可以做得更好!
趁空檔去南美三樓大致逛了一下。
賴威宇的city painter真的好讚喔看幾次都還是忍不住看完XDDD
因為看過兩三次了也沒有特別拍。
一看就滿賴志盛的裝置XD
不得不說南美的光真的有夠好看ㄟ!
美麗的館。
友力薦我去奇美一趟看展,反正來都來了不看可惜,於是我拋下第二天(根本沒安排的)計劃直衝奇美。
不得不說我有被......奇美洗滌心靈欸......
無論是特展或常設展都感受到奇美真的好用心在策展/佈展喔!展逛起來非常舒適之外超療癒的......
最喜歡的小細節是為了配合牆面顏色一致性,把掛畫痕跡用同色膠帶貼起來了。我印象中沒有看過類似的作法,好棒喔......
喜歡這個「愛比我強大」。
中間有開放動手創作的區域,主要是在透寫台上畫畫看肖像。(怎麼最近這麼多這種體驗XD北美也有類似的)
有些作品很可愛欸好愛XD
雖然票價貴但光是毛茸茸就值回票價(毛茸茸
覺得這個流程表很讚!
借展展品也會順便幫該展覽宣傳也很讚XD
而且用出差形容好可愛喔!
他擺在一個冷門(?)廁所外面,但因為修復比較少人談到畫框,所以特別留意了一下。甚至在談美術史的時候畫框也滿常被忽略掉的,這裡也把各個時期的框會有的特色整理出來,雖然只是很粗略的舉個例子,但十分明確好懂。
有小小的互動是旁邊放了很多畫框珍珠版,可以比比看那張畫適合哪個框。
這框超適合拍網美照ㄟXD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