靄 -手取川河景第六排
https://images.plurk.com/6Ueh2E6ePSrjZasW6w0TI6.jpg
想知道怎麼變聰明,觀察怎麼變笨就行了。
邁阿密大學心理學教授阿米希‧吉哈博士是印度裔女性,兒時舉家移民美國,在《#巔峰心智:每天12分鐘,毫不費力,攀上專注力高峰》書中回憶,媽媽的壽筵上,姐姐忙切蛋糕,她分蛋糕給滿屋子印度老人,想呼叫女兒支援卻找不到人。焦頭爛額時,老公、兒子、姪子突然冒出來問她需不需要幫忙,她才驚覺幫手始終坐在跟前等她調派。果然壯丁們三兩下搞定。
為什麼她視而不見?因為傳統印度家庭男人不端菜。
所以在壓力下顧此失彼時,她不自覺退回原始設定,以為只有女兒、姐姐能做。
靄 -手取川河景第六排

二○○二年阿富汗戰爭時,一名美軍在營地執行空襲,把叛軍基地座標輸入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手持系統。卻發現GPS快沒電,換完電池送出座標——結果兩千磅炸藥的飛彈落在自己部隊頭上,多人死傷。
士兵知道,GPS系統一換電池,重啟預設畫面就是自己位置的座標,所以換過電池要重新輸入座標。這是長期記憶。但他看著錯誤的座標送出,卻沒發現,原該從長期記憶叫出上述資訊卻失敗。作者解釋,因為腦袋神遊他方,所以超載,在現實中簡配自動駕駛,搜尋功能掛了。
靄 -手取川河景第六排

腦的特性是一心無法二用,多工其實是在不同工作間頻繁來回,大量切換會迅速耗竭神經資源。作者實驗讓受試者先後各看一張人臉圖,結果腦電相同。但若同時看兩張臉,腦電就驟降。
更多資訊觸發的反應為何變少?因為兩張臉爭搶神經資源,結果兩張臉都處理不好。
靄 -手取川河景第六排
切換就是分心,尤其壓力越大,越容易恍神想自己的事。譬如醫生做腦外科手術時,卻想著昨晚跟太太吵架、該怎麼和好,病患就險象環生。壓力會把腦袋送上時光機,重溫過去的挫敗、遺憾,渴望有不同的結果;或預測未來事態發展;害怕事情惡化,反覆擔心那些還未發生、不會發生的災難,「失業怎麼辦」、「中共打來怎麼辦」。心智誤把感受當成現實,一想再想,把事情愈想愈糟。結果身體飽受折磨,等於親歷了那些災難一百萬次。編一大堆末日劇本,更會杯弓蛇影,看到黑影就開槍。
靄 -手取川河景第六排
壓力若持續,會讓人持續反芻負面想法:只犯了一次錯,卻結論「我老是搞錯,真笨」,甚至推論「我會永遠一事無成」。先生想買車,太太嫌負擔太重,先生卻深信「她從不支持我」。過度簡化類推,使它簡短清晰,揮之不去。人就被困在迴圈裡,應驗自我詛咒,陷入厄運循環。
糾結讓人難以專注,身體陪小孩唸書,心卻在煩工作。行為與目標脫鉤,變成是在工作,不是在陪小孩。你專注投入的,就是你的生命。所以不斷分心就錯過了生命......
全文:
盧郁佳/每天12分鐘打造心智盔甲,改變被雜音盤據的腦袋 ──讀《顛峰心智》
靄 -手取川河景第六排
我覺得佛教講了半天其實有一半是上述的腦科學與人類行為分析(
靄 -手取川河景第六排
然後我要把老虎放在桌面當我的警醒護身符(
佛系玩家@烤透抽
你只是想看大貓驚訝(X
靄 -手取川河景第六排
大貓讚
靄 -手取川河景第六排
在現實中簡配自動駕駛<-習慣。習慣好有時會保平安,習慣壞就(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