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璱✧*。生mean逗士
https://images.plurk.com/2DAEmbtt5MDFbqjvKBNxtU.jpg https://images.plurk.com/7n4kMeZqufobqkHkD6FgcT.jpg https://images.plurk.com/4D2i4CM8yrCiqV62kd84tG.jpg https://images.plurk.com/6svu0xGRTPOepYE6cyLgb7.jpg https://images.plurk.com/4q3ezsFrSYE3BhO2npGXRM.jpg
https://images.plurk.com/3PGMnzc7DNdsn2DtFqbNST.jpg https://images.plurk.com/1drKi9oCHjNFrkpK1Cl9tj.jpg https://images.plurk.com/1XF2uL8rt5Lde1zdCtkoAE.jpg https://images.plurk.com/36ucMwxUJBEDE481lPjH1m.jpg https://images.plurk.com/74ChhLA0bTlWTDzSHBCW4M.jpg

就因為比誰都努力,才會一直跌倒
寫給常被嘲笑的3爻和6爻人
*。璱✧*。生mean逗士
https://images.plurk.com/6Trska5FuvY5GPdzBJfJVP.jpg

科普一下:爆花晶(商用名稱)通常是人為製造,廠商為了做出有彩虹效果的水晶,可能會把白水晶反復加熱、丟冰水。

利用熱脹冷縮原理,就會讓晶體結構被破壞,從裂紋中出現薄膜干涉效應。
*。璱✧*。生mean逗士
原理可以參考這位香港人的實驗影片
石山莊 (@stone_sansou) • Instagram photos and videos

也有一些彩虹是透過敲打形成
石山莊 (@stone_sansou) • Instagram photos and videos
*。璱✧*。生mean逗士
無關的mur:
可以躺著過,沒人那麼無聊,想沒事找事。

很多時候,3和6爻人,就是因為覺得「這樣不行」,所以想找出「最佳完美解答」。

即便知道世上壓根不存在完美,卻總是為了理想,或某種靈魂的悸動,而瘋狂想找到「更好的」、「更有效的」、「更喜歡的」。
*。璱✧*。生mean逗士
也可能我的設計有61-24,下意識就覺得:

萬事萬物的背後,肯定存在某種「規則」。
如果現在沒有人找出來,我會找到的。

因為,為了尋找「真理」和事物背後的模式,永遠不停止思考、驗證,就是這條通道的才華。
*。璱✧*。生mean逗士
當然,我沒資格代表所有3和6爻人,只是每次和爻線共振的人對話,就會發現天花板同溫層(?)會煩惱的根源,差不多都是如此。

我是誰、我為何掙扎、我找得到答案嗎
我做錯了該怎麼辦、我無法說明我在幹嘛,好痛苦

但是大部分的3、6爻,往往都會用笨拙又刻苦的方式,去找到他自己的答案和結論。我們的人生,往往不會一開始就按下「不想努力了」、「誰來養我一輩子」這種選項。
*。璱✧*。生mean逗士
都是因為追尋信念到,失去一切(特別是身心健康)、再也無法前進,才會開始看清:

原來有相對簡單的方法嗎?
我為啥不一開始就這樣?

然後才發現:我們要的未必是「結果」
而是「體驗」與「過程」。
*。璱✧*。生mean逗士
有時真的很不屑一些送人通往地獄的滑坡理論,例如什麼「這樣就感到挫折,那你就是不夠喜歡」、「你不是還有生命嗎」這種幹話。

3和6爻本就是用愛發電達人

在不確定能否成功的前提下,願意傻乎乎、傾盡全力地奔跑,把自己交給宇宙和生命之流,這個行為本身就很值得肯定與鼓勵。
*。璱✧*。生mean逗士
可能我們要學的就是「不努力也沒關係」。
還有跟同溫層互相理解+適度扶自己人一把。

其他就算了,說多都是淚。
*。璱✧*。生mean逗士


分享幾個可以思考的方向。

我年輕的時候,遇到嚴重的霸凌,當時因為還是4/3狀態,我的頭腦其實不知道自己在堅持什麼,但是3爻身體,還是會想要去嘗試各種的可能性。

而當時跟3/5親友提到:

我沒有辦法屈服。

面對一些,沒有長遠理想、不會自我鞭策,整天活在小圈圈,靠擠兌他人就志得意滿的人,我不想輸。但是我也不會為了賭氣,把自己毀在這裡。

我絕對會做出更好的成果,等著看吧。
*。璱✧*。生mean逗士
他的頭腦雖然可以理解,我的身體在幹什麼。
但當時,他就問了我一個問題:

所謂的「更好」到底是什麼呢?

可想而知,按照那時ㄉ智商
我也是回答不出來(誠實)

畢竟心裡全部都是激憤,而且也還沒有爬到屋頂上,其實很多事情是看不到全貌的。
*。璱✧*。生mean逗士
另一個可以思考的方向。

會不會有些義憤填膺,只是為了自我證明「我可以」,所以許多行為,都是為了「被看見」才去做。

而不是好好地確認過:
自己真實的需求是怎麼回事。

然後才擇善固執?
*。璱✧*。生mean逗士
第一個問題,給身上能量中心大多有定義的人去想;第二個問題,則是給能量中心大多空白的人。

這些問題的背後都沒有正確答案。只要在自己覺得不被世人理解的時候,稍微想一下就好了。

其實很多答案,你自己心裡都很清楚。

清楚的話就接受,你要先喜歡和接受:自己就是這樣子的人。後續才可能再找到,突破極限的方向和可能性。

畢竟原地打轉,是不會改變現實的。
夏花
第一次留言,打擾了。
身為一個6/2投射,被「我們想感受到的是『活著』,全力投入,並從中體悟只屬於自己的『生活』經驗」這段給打中。
30以前到處嘗試,覺得很多事情、觀念不想含糊,找人討論碰撞,然後被說天真、不要那麼容易受傷。但我很開心自己曾經這樣做,就算現在偶爾想起過程仍然覺得不愉快,甚至有些痛感,可能透過這些碰撞得知他人的想法跟做法,來得出自己的答案,真的是人生中無上的寶藏。
阿璇♭🐍🌹
身為一個過30歲的6/3,看到噗首那樣寫,不禁懷疑我難道常收到雙倍嘲笑嗎 (不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想幹嘛就幹嘛,別人怎麼想關我屁事,就算別人覺得很累很辛苦,我們快樂就好,既然他們覺得躺平=快樂,那為什麼不能尊重我們四處亂跑=快樂的想法呢?總之不要跟俗人一般見識,只會氣死
みなみ涼☽Moonology
覺得分成兩種不同能量中心組合的切入點很棒。

能量中心定義較少的我,思考問題也比較偏向第二個問題的類型,比較容易在定義上面打轉。但這樣的分享,也能讓我看見能量中心較多的人,會想要達到的優化程度在哪裡。很幫助思考
蘇腿腿
謝謝阿璱分享,身為可能還爬屋頂的3/3每次都是受惠許多。特別喜歡「燃燒一切、賭上所有,最後卻一無所有」一句。

尤其能量空白的思考方向,某程度也突出自己從外往內的變化歷程,加上曾經嘗試、歷經過,從燃燒殆盡的荒蕪裡,真正低頭看清自己真實想要的。

謝謝阿璱的分享,很開心今早能在ig看一遍又能在這裡收到思考方向,真的字都在發光(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