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良@kirA
@dr1171524
Thu, Sep 15, 2022 12:29 PM
Thu, Sep 15, 2022 2:10 PM
3
眠夢 感官浮游-展覽官方網站 | Amazing-pingtung驚艷屏東
展覽最後一天的下午奔去了。
實體畫作非常漂亮,覺得超值得。
而且是平日,整個能獨佔展間。
秋良@kirA
@dr1171524
Thu, Sep 15, 2022 12:39 PM
展覽分成三個展區,第一個會看到的是眠夢。
穿過了氣球柱形成的門後,就是三百六十度的畫作。
一張床置於其中。
黑白色調的世界裡,大大小小的漩渦流逝在空間與時間之中。
秋良@kirA
@dr1171524
Thu, Sep 15, 2022 1:36 PM
第二個展間放的是隔離系列,除了在現場能看見,在網站裡也有每一張畫作,推薦大家去看看!
現場的燈光打得很爛,落地窗外的光線也很影響觀賞,能近距離觀察畫作本身的細膩筆觸,是唯一的優點。
介紹是作者的日記,寫著自己創作的靈感來源。
線條與點的黑,兩者間空出的白,有些能感覺重生的生機盎然,有些又能感覺到宛如世界末日的孤寂,有些癲狂,有些理智,非常有趣。
秋良@kirA
@dr1171524
Thu, Sep 15, 2022 1:48 PM
放幾張我蠻喜歡的作品。
順便讓大家看看光線有多影響畫作觀賞
同樣是隔離系列,不同地點在Oscar Oiwa繪製下,各有著各自獨特的風情。
對於去不成的大阪的嚮往、即將穿過的隧道反而比外頭更加光亮、鋼鐵城市間肆意生長的植物跟生物、窗景是跟病毒哥吉拉大戰的川普章魚獸,真實與虛擬之間滿滿都是藝術家獨有的觀點。
地板有統一風格,值得讚賞。
秋良@kirA
@dr1171524
Thu, Sep 15, 2022 2:05 PM
第三個展區黑暗與光在另一棟建築,跟眠夢一樣也是三百六十度的畫作,體感覺得這幅作品比眠夢還大一些。
一樣也是穿過氣球柱進入畫作中,唯一不同的部分在於這次的「門」,有刻意被標示出來。
不過比起眼睛所直接看見的門,我反而感覺更像是穿過了鳥居,進入了另外一個由漩渦組成的世界。
在某些狀態下會刻意使用漩渦造成恐怖扭曲感,但置身於這幅畫作卻讓我感覺平靜,明明是在一個封閉的空間中,視覺上也不會有壓抑感。
秋良@kirA
@dr1171524
Thu, Sep 15, 2022 2:18 PM
據說畫作中會有光兔跟影貓,但眼殘的我只在眠夢裡找到了光兔,黑暗與光完全沒找到半隻⋯⋯
不過在黑暗與光展區外側的展示牆能看見這兩隻的樣貌。
現場也有提供這兩隻的印章,但我沒帶本子⋯⋯
感謝好心的工作人員撕了一張便條紙讓我能蓋到章,讓我沒保持遺憾回家。
秋良@kirA
@dr1171524
Thu, Sep 15, 2022 3:28 PM
本來是打算放棄了,畢竟這個距離實在有點遠,辛苦我尪一下班就趕回來載我去看展,所以回家前繞去吃了他也喜歡的正黃家綠豆蒜,這家不只綠豆蒜好吃,粉條更是超優秀,大推!
載入新的回覆
展覽最後一天的下午奔去了。
實體畫作非常漂亮,覺得超值得。
而且是平日,整個能獨佔展間。
展覽分成三個展區,第一個會看到的是眠夢。
穿過了氣球柱形成的門後,就是三百六十度的畫作。
一張床置於其中。
黑白色調的世界裡,大大小小的漩渦流逝在空間與時間之中。
第二個展間放的是隔離系列,除了在現場能看見,在網站裡也有每一張畫作,推薦大家去看看!
現場的燈光打得很爛,落地窗外的光線也很影響觀賞,能近距離觀察畫作本身的細膩筆觸,是唯一的優點。
介紹是作者的日記,寫著自己創作的靈感來源。
線條與點的黑,兩者間空出的白,有些能感覺重生的生機盎然,有些又能感覺到宛如世界末日的孤寂,有些癲狂,有些理智,非常有趣。
順便讓大家看看光線有多影響畫作觀賞同樣是隔離系列,不同地點在Oscar Oiwa繪製下,各有著各自獨特的風情。
對於去不成的大阪的嚮往、即將穿過的隧道反而比外頭更加光亮、鋼鐵城市間肆意生長的植物跟生物、窗景是跟病毒哥吉拉大戰的川普章魚獸,真實與虛擬之間滿滿都是藝術家獨有的觀點。
地板有統一風格,值得讚賞。
第三個展區黑暗與光在另一棟建築,跟眠夢一樣也是三百六十度的畫作,體感覺得這幅作品比眠夢還大一些。
一樣也是穿過氣球柱進入畫作中,唯一不同的部分在於這次的「門」,有刻意被標示出來。
不過比起眼睛所直接看見的門,我反而感覺更像是穿過了鳥居,進入了另外一個由漩渦組成的世界。
在某些狀態下會刻意使用漩渦造成恐怖扭曲感,但置身於這幅畫作卻讓我感覺平靜,明明是在一個封閉的空間中,視覺上也不會有壓抑感。
據說畫作中會有光兔跟影貓,但眼殘的我只在眠夢裡找到了光兔,黑暗與光完全沒找到半隻⋯⋯
不過在黑暗與光展區外側的展示牆能看見這兩隻的樣貌。
現場也有提供這兩隻的印章,但我沒帶本子⋯⋯
感謝好心的工作人員撕了一張便條紙讓我能蓋到章,讓我沒保持遺憾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