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ノ鳥
【廢噗】看到一道菜叫:魚與熊掌可以兼得。把肋排跟魚燒在一起。
我突然懷疑起孟子為什麼要設想個熊抓魚的這麼特殊的比喻,來說性與義不可得兼。
江ノ鳥
比喻通常是為了訴諸直覺
ㄧ、能夠越生活經驗越好,因為越容易直覺地傳達喻體。
二、喻依間越單純、明確的直覺關係越好,以免喻體被誤會成其他關係。

如果要表達非此即彼,似乎不需要用熊抓魚的情境,除非熊抓魚的情境在當時是生活經驗,但我很懷疑是日常生活經驗,狐追兔可能都更加日常。又或是,左轉與右轉不可兼得,就像是孟子也做過:往左往右流,都是往下流,這種ad hominem 。

如果孟子有理由不作一個更日常、簡單的比喻,那可能是
一、不能再日常,因為有特殊的歷史文化脈絡
二、不能再簡單,因為不只是要說非此即彼
換言之,可能是在孟子之前已經有人用熊捕魚,設定了性跟義,或是熊唸起來很像是性,魚唸起來很像是義,這種文化、歷史、文學上的隨機理由;或可能隱喻性義擇一以上複雜關係,可能是:雙重捕獵:人見A獵B而欲獵一。那性獵義嗎?
江ノ鳥
不過因為孟子明確地說了:「舍魚而取熊掌。」所以上面兩種釋義,如果要取魚,或皆可取的話,大概都不通。但狩獵關係是否有額外隱喻,仍然是可疑的。因為若只是要說名貴跟普通的菜餚原料該取貴重的,那倒不用特意設計熊掌抓魚這個抓情景。所以「義」也會去「抓取」「性」嗎?
江ノ鳥
好像可以把
熊掌欲取魚,凡人見之兩欲而不決,聖人則舍魚而獵取熊掌
義欲取性,喪心見之兩欲而不決,本心則舍性而求取義
這個類比結構搭起來
A欲取B,兩欲不決,則A是較為可欲的。

我想這是由於,A既然已經欲取B,則B已的可欲已經受到肯定,B已經是預設的可欲對象,但我卻依然兩欲不決,也就是我隱約覺得良心不安,那麼也就是A不只可欲,甚至較為可欲。

雖然這樣把孟子捨生取義比喻解的好像是什麼白學現場:友人A欲求友人B,但我第一時間居然覺得對A、B兩人都有欲求,那仔細思索後,就只能說我更欲求A了吧。
江ノ鳥
果然雪菜雖然說,一個是最好的朋友冬馬,一個是最喜歡的人春原,但看著冬馬喜歡春希,雪菜居然兩欲不決,不知道該成就朋友的戀情,還是追求喜歡的人。到底該怎樣取捨?

那麼用上面魚與熊掌不可得兼得到的邏輯,便可以指導雪菜:要舍冬馬而取春原!

感謝孟子幫助我解決了白學問題。
coffee ghost
感謝孟子幫助我解決了白學問題。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