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柒
@april17tw
Thu, Aug 25, 2022 9:32 AM
23
12
【
20220825疫情記者會
】
莊人祥:本土26967例,境外移入308例,死亡37例。新增個案較上週四增加3879例,上升16.8%。
羅一鈞:新增中症65例、重症35例。
註:疫苗涵蓋率第1劑92.4%,第2劑86.5%,第3劑72%,第4劑8.9%。
拾柒
@april17tw
Thu, Aug 25, 2022 9:33 AM
羅一鈞:死亡37例。3例兒童MIS-C。
5歲男童7/18確診,8/17急診檢查有結膜炎,懷疑MIS-C住院,心臟超音波檢查冠狀動脈擴大,免疫球蛋白、類固醇治療後好轉,8/22出院。接種2劑疫苗,無慢性病。
8歲男童未確診,不過6、7月多位家人確診,懷疑曾染疫未被診斷。8/12急診診斷急性腸胃炎,安排住院。仍持續發燒,出現結膜炎、草莓舌。快篩、PCR都陰性,N抗體、S抗體都陽性,證實曾感染,診斷MIS-C。免疫球蛋白、類固醇治療後好轉,8/18出院。
13歲青少年女生,接種3劑疫苗,無慢性病。8/3確診,8/10急診檢查肝指數升高,急性肝炎病癥,懷疑MIS-C住院。免疫球蛋白、類固醇治療後好轉,8/19出院。
拾柒
@april17tw
Thu, Aug 25, 2022 9:33 AM
TVBS:根據美國FDA資料,幼童BNT保護力75%,莫德納只有50~53%,建議家長怎麼選擇?
莊人祥:莫德納只需打2劑,1個月的時間。BNT疫苗需要打3劑,過程3個月。據我們所知,打完2劑到第3劑之前,這段時間沒有保護力。一直提醒家長,BA.5目前疫情已經開始上升,要讓家中幼兒提早獲得保護力,莫德納還是比較優先的選擇。BNT在8/27配送到各縣市,開始接種。如果民眾還是希望打BNT輝瑞疫苗,要考量3個月的時間。
註:5歲以下幼兒接種疫苗第1劑19.5%,第2劑0.5%。
拾柒
@april17tw
Thu, Aug 25, 2022 9:34 AM
ETtoday:幼兒BNT打第2劑到第3劑之前沒有保護力,視為沒有保護力還是保護力可能不足?
莊人祥:輝瑞幼兒疫苗保護力,的確這些幼兒打了2劑之後,保護力可能只有2、3成。因為95%的信賴區間有包括負的,樣本不夠大、疫苗保護力不夠,才有這樣的現象。打了2劑保護力仍然不太夠,所以有些人容易感染。
註:0~6歲幼兒提供一人5劑免費快篩。
拾柒
@april17tw
Thu, Aug 25, 2022 9:34 AM
中視:學者施信如認為對抗BA.5,一定要開放全民打1劑次世代疫苗,才可控制疫情?
莊人祥:目前都還沒有國家開始打次世代疫苗,英國雖然通過,也還沒開始打。很多國家都已經過了BA.5疫情。全民都打也許BA.5疫情很低,但也要考慮全民施打要多久時間。尤其我們可能10月才有疫苗,但是可能BA.5疫情已經過了。還沒有次世代疫苗前,滿50歲以上民眾第3劑疫苗滿5個月,可以先打第4劑,這也是另一個選擇。
註:65歲以上第4劑32.7%。9/1起提供65歲以上長者一人5劑免費快篩。
拾柒
@april17tw
Thu, Aug 25, 2022 9:34 AM
中視:次世代疫苗足夠全民施打嗎?
莊人祥:如果年底莫德納疫苗1000萬都轉作次世代疫苗,另外明年還有1500萬,超過我們2300萬人。我們打完第3劑追加劑1670萬,第二次追加劑打200萬,目前可能只有需要1400萬追加劑。但也不是通通需要這個時候立刻打,因為有未達5個月間隔。
拾柒
@april17tw
Thu, Aug 25, 2022 9:35 AM
中視:BA.5的研究,致病力沒有明顯比BA.2來得強,但英國發現今夏2個月死亡數據翻倍?長者的BA.5致死率有比BA.2來得高?
羅一鈞:英國的統計是今夏6、7月跟去年6、7月相比,數字比去年同期來得高。但是如果今年一整年到8月的數字,比去年來得低。另外8月統計到目前數字,也比去年8月低。可能是疫情短暫起伏,而不是長期的趨勢。
今年他們BA.5在最近流行,感染人數蠻多的。就算致死率較低,感染人數多,死亡絕對值總數還是偏高。致死率比BA.1、BA.2差不多,比Alpha、Delta偏低。他們公布資料強調8月已看到死亡趨勢在下降。
拾柒
@april17tw
Thu, Aug 25, 2022 9:35 AM
中時: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上面寫的價格都是10美元上下,我們公布的單劑765元,為什麼有1、2倍價差這麼多?
莊人祥:上面公佈很多都是透過COVAX機制購買的,事實上貧窮跟富有的國家會給不一樣的價格。日本是600多,我們700多。日本人口比較多,另外不同的AZ、不同家其他疫苗、高價規格疫苗比例,都會影響疫苗的均價。
拾柒
@april17tw
Thu, Aug 25, 2022 9:36 AM
Thu, Aug 25, 2022 9:36 AM
彩蛋:台灣BA.5疫情觀察。
李P:雖然BA.5傳播速度比較快,R值比較大,但是台灣累積疫苗接種數,達到一定水準,感染人數也蠻多的。古老的新冠病毒引起的免疫力,至少會有點交叉保護效果,預期大部分輕症。
國外經驗全世界只有日本比較奇怪,BA.5比前幾波來得大。但是美國這一波是一個小小的波浪,上升大概10幾%,沒有以前那麼嚴重的疫情。再次告訴我們,原先對新冠病毒的免疫力是可以有效壓制下一波疫情。疫情雖然會上升,有穿透性感染增加,但不至於造成非常大的流行。
↓接
拾柒
@april17tw
Thu, Aug 25, 2022 9:36 AM
李P:BA.5的觀察,所有國家都微幅上升,可預期會上來。日本的疫情(日本8/18單日確診破25萬例新高)如果發生在台灣,整個政府會翻過來,沒有聽到日本人在罵疫情控制失敗,他們本來就抱持跟病毒共存態度。有報導提到他們年輕人疫苗接種率低,或許是個原因。
下一波可能很輕微,一個小波而已,不必做太嚴格防疫。從每天確診、死亡都可以看,如果出現像日本的情形,比以前都還大一波,那就要緊縮。看疫情變化,如果只是本來2萬人到3萬人,又消下去,那不必緊縮。我們的疫情曲線一直跟澳洲、紐西蘭類似,上來以後慢慢下來,一直沒有消失。
【新聞放鞭炮】疫情升溫進行中‼ 九月中下旬達高峰?感染權威、疫苗導師 李秉穎醫師 上課與我們分享❤️|周...
呸姬
@a60419a
說
Thu, Aug 25, 2022 10:23 AM
謝謝整理,謝謝李P努力不懈地宣導
拾柒
@april17tw
Thu, Aug 25, 2022 10:41 AM
呸姬
: 超喜歡李P,帶給大家正確知識,而且讓社會不要恐慌
笨蛋的jo
@joschild
Thu, Aug 25, 2022 11:08 AM
看過李P 的講解之後,安心不少。
拾柒
@april17tw
Thu, Aug 25, 2022 3:01 PM
笨蛋的jo
: +1
載入新的回覆
莊人祥:本土26967例,境外移入308例,死亡37例。新增個案較上週四增加3879例,上升16.8%。
羅一鈞:新增中症65例、重症35例。
註:疫苗涵蓋率第1劑92.4%,第2劑86.5%,第3劑72%,第4劑8.9%。
5歲男童7/18確診,8/17急診檢查有結膜炎,懷疑MIS-C住院,心臟超音波檢查冠狀動脈擴大,免疫球蛋白、類固醇治療後好轉,8/22出院。接種2劑疫苗,無慢性病。
8歲男童未確診,不過6、7月多位家人確診,懷疑曾染疫未被診斷。8/12急診診斷急性腸胃炎,安排住院。仍持續發燒,出現結膜炎、草莓舌。快篩、PCR都陰性,N抗體、S抗體都陽性,證實曾感染,診斷MIS-C。免疫球蛋白、類固醇治療後好轉,8/18出院。
13歲青少年女生,接種3劑疫苗,無慢性病。8/3確診,8/10急診檢查肝指數升高,急性肝炎病癥,懷疑MIS-C住院。免疫球蛋白、類固醇治療後好轉,8/19出院。
莊人祥:莫德納只需打2劑,1個月的時間。BNT疫苗需要打3劑,過程3個月。據我們所知,打完2劑到第3劑之前,這段時間沒有保護力。一直提醒家長,BA.5目前疫情已經開始上升,要讓家中幼兒提早獲得保護力,莫德納還是比較優先的選擇。BNT在8/27配送到各縣市,開始接種。如果民眾還是希望打BNT輝瑞疫苗,要考量3個月的時間。
註:5歲以下幼兒接種疫苗第1劑19.5%,第2劑0.5%。
莊人祥:輝瑞幼兒疫苗保護力,的確這些幼兒打了2劑之後,保護力可能只有2、3成。因為95%的信賴區間有包括負的,樣本不夠大、疫苗保護力不夠,才有這樣的現象。打了2劑保護力仍然不太夠,所以有些人容易感染。
註:0~6歲幼兒提供一人5劑免費快篩。
莊人祥:目前都還沒有國家開始打次世代疫苗,英國雖然通過,也還沒開始打。很多國家都已經過了BA.5疫情。全民都打也許BA.5疫情很低,但也要考慮全民施打要多久時間。尤其我們可能10月才有疫苗,但是可能BA.5疫情已經過了。還沒有次世代疫苗前,滿50歲以上民眾第3劑疫苗滿5個月,可以先打第4劑,這也是另一個選擇。
註:65歲以上第4劑32.7%。9/1起提供65歲以上長者一人5劑免費快篩。
莊人祥:如果年底莫德納疫苗1000萬都轉作次世代疫苗,另外明年還有1500萬,超過我們2300萬人。我們打完第3劑追加劑1670萬,第二次追加劑打200萬,目前可能只有需要1400萬追加劑。但也不是通通需要這個時候立刻打,因為有未達5個月間隔。
羅一鈞:英國的統計是今夏6、7月跟去年6、7月相比,數字比去年同期來得高。但是如果今年一整年到8月的數字,比去年來得低。另外8月統計到目前數字,也比去年8月低。可能是疫情短暫起伏,而不是長期的趨勢。
今年他們BA.5在最近流行,感染人數蠻多的。就算致死率較低,感染人數多,死亡絕對值總數還是偏高。致死率比BA.1、BA.2差不多,比Alpha、Delta偏低。他們公布資料強調8月已看到死亡趨勢在下降。
莊人祥:上面公佈很多都是透過COVAX機制購買的,事實上貧窮跟富有的國家會給不一樣的價格。日本是600多,我們700多。日本人口比較多,另外不同的AZ、不同家其他疫苗、高價規格疫苗比例,都會影響疫苗的均價。
李P:雖然BA.5傳播速度比較快,R值比較大,但是台灣累積疫苗接種數,達到一定水準,感染人數也蠻多的。古老的新冠病毒引起的免疫力,至少會有點交叉保護效果,預期大部分輕症。
國外經驗全世界只有日本比較奇怪,BA.5比前幾波來得大。但是美國這一波是一個小小的波浪,上升大概10幾%,沒有以前那麼嚴重的疫情。再次告訴我們,原先對新冠病毒的免疫力是可以有效壓制下一波疫情。疫情雖然會上升,有穿透性感染增加,但不至於造成非常大的流行。
↓接
下一波可能很輕微,一個小波而已,不必做太嚴格防疫。從每天確診、死亡都可以看,如果出現像日本的情形,比以前都還大一波,那就要緊縮。看疫情變化,如果只是本來2萬人到3萬人,又消下去,那不必緊縮。我們的疫情曲線一直跟澳洲、紐西蘭類似,上來以後慢慢下來,一直沒有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