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森◎かもり
很久以前,應該是小時候吧。
看到一句話我至今還是無言以對。

「你喜歡的真的是村上春樹,還是其實是賴明珠?」

賴明珠是目前為止台灣官方翻譯最多本村上春樹著作的譯者。
卡森◎かもり
這句話被我當成人生警語,一直到現在都是。
卡森◎かもり
如果可以,真的讓自己擁有多一點能力,比如說語言能力。

畢竟你真的不知道,你喜歡的到底是那個人/事/物本身,還是被翻譯/再詮釋過的。
卡森◎かもり
一直到今天,即使是我因為語言或其他因素沒有能力接觸原本樣貌的人事物,而必須透過轉述或翻譯時,我都會永遠心存懷疑和警醒。

絕對很有可能有什麼要素被漏掉了,或是逸失在轉化的過程中。即使沒有能力直接吸收原本的樣貌,我還是會在心裡這樣警惕自己,然後才去接受翻譯/轉述。
卡森◎かもり
要警醒自己,喜歡村上春樹,可能也喜歡賴明珠,但絕對不能變成只喜歡賴明珠的村上春樹,甚至把賴明珠的村上春樹當成100%的村上春樹。
卡森◎かもり
如果其實你就是真的只喜歡賴明珠的村上春樹,那倒也無所謂。
但前提是你真的知道你喜歡的東西究竟是什麼。
卡森◎かもり
這個原則繼續往外推也可以提醒自己很多其他的事情,比如你究竟是在追星你的推,還是你在追其他推你的推的人?諸如此類。

試圖讓自己有能力接觸最原初的東西,或是在接觸繁雜情報來源時,時刻提醒自己並不是在吸收最原始的資訊,我一直認為這點真的很重要。

因為搞清楚這件事,絕對會讓你更清楚自己到底在做什麼。至少對我來說是這樣。
浮游生物@百翁G09
覺得這概念也可以套用在二創上,到底是真的喜歡這個「作品」還是「某人創作的這個作品的二創」,後者很多時候都會發生很可怕的事情(ㄍ
卡森◎かもり
浮游生物@百翁G09 : 是,類似的概念都可以,其實就是一種自我警惕(?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