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遊詩人芒果
童話 電影 筆記

https://imgs.plurk.com/QBq/KoF/0Z3wTYeDem747QMmvLHhxAo87oF_lg.jpg
「你畢竟是這裡的主人。」
「不,」野獸說,「這裡唯一的主人是妳。」

──《美女與野獸》(1946年版,尚‧考克多執導)
吟遊詩人芒果
整理一些1946年版《美女與野獸》分析的閱讀筆記:
吟遊詩人芒果
「從精神分析的角度來看,《美女與野獸》是年輕女子性成熟的故事,離開不育而禁忌的父女關係,接受男人作為愛的戀人與性的丈夫。在情感上,野獸是她的愛人,外表卻提醒她男子性的存在。只有當貝兒不再拒絕後者,這位追求者的兩面才結合成王子,他的男子氣概才成為吸引力。」

── Dennis DeNitto, Jean Cocteau's 'Beauty and the Beast'
吟遊詩人芒果
「貝兒渴望成年人的關係,做自己的主宰,而不是受到男性家長角色的阻礙。」

「考克多暗示這座城堡是貝兒的奇想:有華麗的音樂、奢華的禮服、柔焦的場景,她不再被兩個姊姊打擾,最重要的是,她能自由戀愛。透過尊重和傾聽,以及不限制她的自由,野獸獲得了她的好感。」

「貝兒初抵城堡的場景,伴隨著性張力和性興奮。她一進入臥房,床上的被單就自行掀開:預示這座城堡的角色。野獸來到晚宴廳,貝兒的反應並非完全恐懼,還摻雜一點興奮與期待。他們初次會面,貝兒一直手握刀子,象徵她的性力量和不屈服。」
吟遊詩人芒果
「她看似被野獸佔有(替父親犧牲),卻能掌控自己的命運。就像野獸說的,在這座城堡裡,『唯一的主人是妳』。她可以拒絕野獸的求婚、任意探索整座城堡、命令他離開她的臥房、容許他喝她手捧的水。」

──Erin Nunoda, La belle et la bête: Stylistic Convergence and the S...

───────
吟遊詩人芒果
另外也來分享一些自己的想法。看考克多的版本已是幾年前的事,希望細節沒記錯:

1946年版的《美女與野獸》,或者甚至是原作童話本身,可說是女主角性成熟的故事。貝兒的離家、進入城堡、返家、重返城堡可以看作童年和成熟的拉鋸,在父親與愛人(丈夫)之間選擇。

父親經商失敗、母親早亡,家裡大小事都由女主角貝兒操持,身為「女兒」的她取代「母親」的家庭角色。

女代母職的環境限制了女主角的個人成長,而她畢竟要成熟長大。但她不想離開、不願拋下父親,所以追求她的Avenant提議私奔時,她拒絕了。

野獸的介入打亂了原有秩序。自從貝兒要求一朵玫瑰(通常象徵愛情),父親與野獸、童年和成熟就開始了爭奪。但誰輸誰贏,終究要看貝兒自己的選擇。
吟遊詩人芒果
貝兒先前拒絕Avenant的召喚,但為了父親的性命,選擇隻身前往城堡,回應野獸的召喚。

她終於離開原生家庭,進入未知領域。也就是說,她已經踏上成長的旅程。這個地方既神奇又危險,就像野獸本身,甚至像是貝兒許久不願探究的內心和奇想。

城堡的生活自由,且能滿足貝兒所有的願望。她是這裡唯一的主人。確實,野獸免不了每晚向她求婚,就像「成熟」不斷呼喚她踏出下一步。但貝兒需要時間探索自己的想要和需要。

當她發現父親因思念她而病危,「童年」暫時贏得爭鬥,貝兒選擇回家與父親重聚,父親也就痊癒了。另一方面,在象徵成熟和她內心世界的城堡裡,野獸因思念衰弱,性命垂危。
吟遊詩人芒果
只有當貝兒發覺自己無論如何都無法拋棄野獸,決定重返城堡,向垂死的他表白「我愛你」,她才真正接納「成熟」。野獸也才能變成王子,帶她前往他的王國。

───────
彌希希
這部在大學的圖書館偶然翻到過,意外的覺得蠻好看的(雖然我看著覺得有點恐怖片的feel(燭台架跟雕像是真人的部分(?
吟遊詩人芒果
彌希希 : 這部作為經典肯定好看
很多手法雖然樸實,直到現在卻還是像魔法一樣令人驚奇(2004年版的《歌劇魅影》主題曲片段還有致敬這部電影裡燭台的設計XD
彌希希
結果後面除了專注在劇情上之外,腦中還有個小角落在想:那些舉燭台的人手會不會超痠
琹 厭世邊緣系女子
這部的服裝設計是年輕的皮爾卡登得意之作
吟遊詩人芒果
彌希希 : 感覺很痠XDD不過一切都是為了把電影拍好~
琹 厭世邊緣系女子 : 居然是出自年輕的皮爾卡登之手 感覺後來的2014年版有想仿想致敬,但還是這版的設計更典雅好看qwq
鹹貓活在2077
天啊 從沒有想過美女與野獸能有如此深刻的解析與深意
彷彿重新認識了這個作品重新感受了不一樣的童年味道
吟遊詩人芒果
琹 厭世邊緣系女子 : 謝謝分享!!!
priceofsalt: 慚愧地說他的作品我只看過《美女與野獸》,但非常佩服他,不只是拍攝手法,還有他如何看待童話故事QQ
鹹貓活在2077 : 童話故事分析起來真的很有趣,時常能發現童年沒有注意到的意涵與不同的角度,尚考克多的改編也是很棒的詮釋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