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啦啪
@eva041737
Sun, Aug 14, 2022 9:26 AM
《攀登的奧義:從馬洛里、尼采到齊美爾的歐洲山岳思想選粹》
詹偉雄/選編
關於山的挑戰者們及他們如何看待登山。
啪啦啪
@eva041737
Sun, Aug 14, 2022 9:27 AM
選文集,登載內容包括登山經歷回顧、登山家們對於「人為何要上山」的回應與反思,以及對影響登山運動的思想家的評論。
英文書名蠻直白的寫了是collected essays of late 19th century European thinkers.
實體書介紹link
攀登的奧義:從馬洛里、尼采到齊美爾的歐洲山岳思想選粹
這書系的實體書封面好好看
啪啦啪
@eva041737
Sun, Aug 14, 2022 9:28 AM
Sun, Aug 14, 2022 9:28 AM
btw 每一篇都附帶作者介紹和作者的照片。
簡單紀錄自己印象深刻的幾篇:
啪啦啪
@eva041737
Sun, Aug 14, 2022 9:28 AM
「但是,繩索斷了!」 "But the Rope Broke!"
艾德華.溫珀 Edward Whymper 著,劉麗真 譯。
溫珀在1865年領軍首度登上當時的「阿爾卑斯最大難題」馬特洪峰,但在撤退時發生意外而導致團隊中的四人殞命,人類的首度登頂亦即成為著名慘案。這篇文章是溫珀對此事件的回顧。
啪啦啪
@eva041737
Sun, Aug 14, 2022 9:29 AM
讀之前還不知道這事,讀完後覺得 好慘。
與曾經七次嘗試登頂的夥伴們超越同時登山的義大利隊並終於成功登頂,在山頂休息後保持著餘裕下山,結果途中綁著隊友的安全繩斷裂,導致其中四人滑墜山谷。
「接下來整整兩個小時,我每跨出一步,都覺得這是我人生的最後一步。」
啪啦啪
@eva041737
Sun, Aug 14, 2022 9:29 AM
溫珀與另外兩名隊友是壓底的最後三人,他們在繩索斷裂後發現被拿來用的是他們三條登山繩中最舊而脆弱的一條,是不該被拿出來綁人的備用繩。
啪啦啪
@eva041737
Sun, Aug 14, 2022 9:29 AM
溫珀在這篇文章中也簡要提及了搜救、政府的事件調查情形。因當局的嚴格命令務必取回登山家的遺體,當地的21名居民協助將其中3位隊友的遺體帶回,仍有1位(道格拉斯勳爵)的遺體下落不明,推測他遺落在更上方的岩石群上。
啪啦啪
@eva041737
Sun, Aug 14, 2022 9:30 AM
「一口咬定馬特洪峰可望而不可及的傳統印象,算是打破了;取而代之的是具有真實個性的傳奇。前仆後繼的登山家,會持續挑戰馬特洪峰冷峻傲慢的懸崖峭壁;但在也不會是早期探險家眼裡的那座山了。會有其他人踏在絕頂的積雪上,但再也步會有人知道,第一個站在這裡俯視壯闊全景的人,內心作何感受。」
啪啦啪
@eva041737
Sun, Aug 14, 2022 9:30 AM
但經歷此事後的溫珀仍然熱愛登山,他在文章的最後除了警惕後人,也對質疑登山、鄙棄登山的外界論述做了簡單回應。
有興趣的人除了讀這本《攀登的奧義》,也可以直接讀原文出處:溫珀的《攀行阿爾卑斯山 Scrambles Among the Alps》。
關鍵字單獨放下一樓
啪啦啪
@eva041737
Sun, Aug 14, 2022 9:30 AM
Edward Whymper, Scrambles Among the Alps, 1871
啪啦啪
@eva041737
Sun, Aug 14, 2022 9:30 AM
「獨攀南迦帕爾巴特峰」Nanga Parbat…Solo
賀曼.布爾 Hermann Buhl 著,劉麗真 譯
啪啦啪
@eva041737
Sun, Aug 14, 2022 9:31 AM
布爾是奧地利登山家,在1953年在未攜帶供氧設備下成功獨攀世界第九高峰、標高8126m的南迦帕爾巴特峰。他不僅成為這座山的首攀,也創下人類史上初次8000m無氧攀登紀錄。
1957年,布爾成功首攀布羅德峰,並在幾周後前往挑戰喬戈里薩峰,卻在中途誤踏雪簷後引發雪崩,摔落900m下殞命。
啪啦啪
@eva041737
Sun, Aug 14, 2022 9:31 AM
說來這本選文集的許多作者也是獻身於山。
啪啦啪
@eva041737
Sun, Aug 14, 2022 9:31 AM
回到布爾獨攀南迦帕爾巴特峰,就是......鬼啊
無供氧攀登,中途為了減輕重量而把一部分物資跟大背包丟在途中(回頭再去找),沒有可以躺平的地方過夜所以斜靠在50~60度的石壁上握著登山杖半睡半醒地休息(而露宿袋和一些衣物和大背包一起放在中途了)。最終在從營地出發41hr後再度回到營地。
啪啦啪
@eva041737
Sun, Aug 14, 2022 9:32 AM
你他媽怎麼下山的,你是山的妖精嗎
(不爬山的人的感想
啪啦啪
@eva041737
Sun, Aug 14, 2022 9:32 AM
「做為藝術家的登山者」The Mountaineer as Artist
喬.雷.馬洛里 George Leigh Mallory 著,劉麗真 譯
啪啦啪
@eva041737
Sun, Aug 14, 2022 9:32 AM
那個說出「因為山在那裡。」的人寫的文章。
啪啦啪
@eva041737
Sun, Aug 14, 2022 9:32 AM
馬洛里三度組織遠征隊挑戰聖母峰,1924年與隊友Andrew Irvine在登頂過程失蹤,直至1999年才被發現,至今無人能確定他們是否登頂(若他們成功登頂,會是人類史上首度登上聖母峰)。
啪啦啪
@eva041737
Sun, Aug 14, 2022 9:33 AM
btw 收錄在這篇之後的是Francis Younghsband的「聖母峰二君子 Mallory and Irvine」,是Younghsband紀錄那兩人最後一次挑戰聖母峰的經歷。
啪啦啪
@eva041737
Sun, Aug 14, 2022 9:33 AM
探討「如何看待登山」的一文。登山是藝術嗎? 是運動嗎? 如何做區分? 藝術與運動並非壁壘分明,那麼登山與二者間的關係?
針對這些議題,討論了登山家與大眾的各類說詞,再提出自己的看法,立論工整(?)的文章。
啪啦啪
@eva041737
Sun, Aug 14, 2022 9:33 AM
很難說自己從馬洛里的文章裡特別得到什麼,因為馬洛里討論的內容其實也是現代登山家一直在與大眾(以及面對自己)討論的議題之一,大家都有一點自己的獨特見解,但基本上不會有登山家跑出來反登山的。
啪啦啪
@eva041737
Sun, Aug 14, 2022 9:34 AM
總結。
終於把三月Hyread特價買的三本書全看完
自己對登山沒興趣,但是對登山者的心態抱持一點興趣,剛好在特價活動中挖到這本就下手了。
因為是選文集,讀完一篇後可以先抽離一陣子再回頭讀下一篇,結果讀了很久XDDD
啪啦啪
@eva041737
Sun, Aug 14, 2022 9:37 AM
對於人為何要登山,甚至是為何要入山的這個疑問,馬洛里已經給出了經典回應。在那之外的百百討論,就算社會風氣改變,應該也會持續下去吧。
載入新的回覆
詹偉雄/選編
關於山的挑戰者們及他們如何看待登山。
英文書名蠻直白的寫了是collected essays of late 19th century European thinkers.
實體書介紹link
簡單紀錄自己印象深刻的幾篇:
艾德華.溫珀 Edward Whymper 著,劉麗真 譯。
溫珀在1865年領軍首度登上當時的「阿爾卑斯最大難題」馬特洪峰,但在撤退時發生意外而導致團隊中的四人殞命,人類的首度登頂亦即成為著名慘案。這篇文章是溫珀對此事件的回顧。
與曾經七次嘗試登頂的夥伴們超越同時登山的義大利隊並終於成功登頂,在山頂休息後保持著餘裕下山,結果途中綁著隊友的安全繩斷裂,導致其中四人滑墜山谷。
「接下來整整兩個小時,我每跨出一步,都覺得這是我人生的最後一步。」
有興趣的人除了讀這本《攀登的奧義》,也可以直接讀原文出處:溫珀的《攀行阿爾卑斯山 Scrambles Among the Alps》。
關鍵字單獨放下一樓
賀曼.布爾 Hermann Buhl 著,劉麗真 譯
1957年,布爾成功首攀布羅德峰,並在幾周後前往挑戰喬戈里薩峰,卻在中途誤踏雪簷後引發雪崩,摔落900m下殞命。
無供氧攀登,中途為了減輕重量而把一部分物資跟大背包丟在途中(回頭再去找),沒有可以躺平的地方過夜所以斜靠在50~60度的石壁上握著登山杖半睡半醒地休息(而露宿袋和一些衣物和大背包一起放在中途了)。最終在從營地出發41hr後再度回到營地。
(不爬山的人的感想
喬.雷.馬洛里 George Leigh Mallory 著,劉麗真 譯
針對這些議題,討論了登山家與大眾的各類說詞,再提出自己的看法,立論工整(?)的文章。
終於把三月Hyread特價買的三本書全看完 自己對登山沒興趣,但是對登山者的心態抱持一點興趣,剛好在特價活動中挖到這本就下手了。
因為是選文集,讀完一篇後可以先抽離一陣子再回頭讀下一篇,結果讀了很久XD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