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hibariv
Sat, Aug 6, 2022 6:52 PM
[45]
讓人能經由靈感及直覺獲得知識的唯一途徑就是心魂靈性修練,它們類似於先前提到為了獲得觀像而進行的「內在沉思(冥想)」,但是導致觀像的練習會與物質感官世界的印象產生關連,而在導致靈感的練習這樣的關連必須逐漸消失,為了說明要怎麼做,請再次思考玫瑰十字的象徵,如果一個人全心投入沉思,那麼在他面前會有一個圖像,其中各部分都取材自感官世界的印象:如十字的黑色、玫瑰等等,然而將這些部分組合成玫瑰十字並非來自物質感官世界,如果靈性學生能試圖將黑色十字及紅玫瑰的圖像從意識中完全移除,只在心魂中留下組合這些部分的靈性活動,那麼這樣的冥想就會漸漸地將他導向靈感。
_GA013_1910
= . =
@hibariv
Sat, Aug 6, 2022 6:55 PM
你可以在心魂中自問:為了將十字與玫瑰組合成象徵我的內在做了什麼?我要緊抓住本身心魂經歷的做為,但是讓圖像本身從意識中消失,我會感受到為了創造圖像在心魂中所做的一切,但是不要去觀想圖像本身,這一刻我要完全活在創造圖像的內在活動之中,因此並不是要觀想圖像,而是要全神貫注於自己創造圖像的心魂活動。
= . =
@hibariv
Sat, Aug 6, 2022 7:03 PM
這種專注必須用在許多不同的象徵上,然後才能導致經由靈感認知,再舉另一個例子:人可以觀想植物從新生到死亡的心智圖像,植物逐漸生長的圖像在心魂中被創造出來,從種子發芽、葉子一片接著一片長出來、到開花、結果,然後植物開始枯萎、到最後完全消失,經由沉思這樣圖像人逐漸獲得生成與衰敗的感覺,而植物只是一個圖像,從這種感覺出發如果能堅持不懈地進行修練,然後就可能以物質生成與衰敗的轉化為基礎逐漸產生觀像,但是如果你想獲得相應的靈感就必須進行不同的修練,一個人必須反思自己從植物圖像中獲得生成與衰敗的觀念所經驗的心魂活動,現在,你必須讓植物完全從意識中消失,而只沉思自己的內在活動,只有經由這樣的修練才可能提升到靈感的層次。
= . =
@hibariv
Sat, Aug 6, 2022 7:10 PM
對於靈性學生來說,一開始就要完全掌握如何進行這種修練並不容易,這是因為人已經習慣讓外在印象決定自己的內在生命,跟他發展出另一個與外在印象完全無關的心魂生命就會立即變得不確定並且無所適從,為了達到比觀像更高的境界,靈性學生必須明白若要進行導致靈感的修練,就應該同時採取預防措施來確保並鞏固個人的判斷力、情感生命及個性,如果他採取預防措施將會有雙重效果;首先,經由這些修練他在超感官感知時就不會失去個性的平衡,其次,他將同時獲得真正完成這些修練所需的能力,當一個人還沒獲得某種特定的心魂構成、特定的情感與感覺,他就會堅稱這些修練是困難的,如果一個人能有耐心並堅持在心魂中培養有益於超感官感知萌芽的內在品質,那麼就會突然獲得對修練的理解以及能力。
= . =
@hibariv
Sat, Aug 6, 2022 7:16 PM
若是一個人可以習慣於經常收攝自己,安靜地組織及消化生命中的經驗而較少陷溺於自己,他就會得到更多,他將看見當人把一個生命經驗與另一個生命經驗聯繫起來就會使思考與情感變得豐富,他將意識到能學習多少新事物不只來自新印象與新經驗,也會來自舊印象與舊經驗於內在的作用,如果他讓自己的經驗甚至意見以這樣的方式彼此互動,彷彿他自己、他的融合感和離斥感、他個人的利益和情感都不存在,那麼就會為超感官感知的力量打下良好基礎,實際上,他將發展所謂豐富的內在生命。
= . =
@hibariv
Sat, Aug 6, 2022 7:20 PM
然而,最重要的是心魂品質的穩定與平衡,當人全心投入某種心魂活動就很容易傾向落入片面,因此,如果他意識到內在沉思與逗留在自己思想世界的益處,就有可能變得更傾向於此而越來越自絕於外在世界的印象,但是這會導致內在生命的乾枯與荒蕪。除了具有退回自己內在的能力之外,還要能對外在世界的所有印象保持開放接受才會走得最遠,人不只是要去思考所謂重要的生命印象,任何人只要保持開放接受的態度,即使是在最貧乏的環境也可以獲得足夠的體驗,一個人不需要去尋找經驗,它們無所不在。
= . =
@hibariv
Sat, Aug 6, 2022 7:24 PM
特別重要的是這些經驗在人類心魂中如何被處理,例如,一個人可能會發現某個被他或其他人尊敬崇拜的人,具有某種必須被認為是性格缺陷的特質,這樣的經驗可能導致人類朝兩個方向思考,他可以簡單地對自己說:既然我已經意識到這一點,就再也不能像過去那樣尊敬崇拜這個人了;或者,他可以問自己這個問題:這個受人尊敬崇拜的人怎麼可能會被這樣的錯誤困擾?我應該如何思考這個錯誤不只是一個錯誤,而是由他的生命所造成,甚至是出於其崇高的特質?對自己提出這些問題的人可能會得出以下結論,意識到這樣的錯誤並不會減損對他的尊敬崇拜,每次得到這樣的結論都會從中學習到一些,並且增加對於生命的理解。
= . =
@hibariv
Sat, Aug 6, 2022 7:30 PM
若是這種生命觀點的善意誤導他為偏好的人或事物找藉口,甚至習慣於無視所有應被指責的缺點那無疑就都是有害的,會這麼做是因為他以為這對內在發展有助益,如果一個人出於自己內在的動力不只責怪錯誤而且去理解錯誤就不是這樣的狀況;只有相關事件本身需要這樣的態度時才會有助益,無論評價者在其中的得失如何,確實如此:一個人無法經由責怪錯誤來學習,而只能經由理解錯誤來學習,但是那些因為理解而要完全排除不滿的人也不會走得太遠,再次重申,不要片面地往一個方向或另一個方向,而是要朝向心魂力量的穩定與平衡。
= . =
@hibariv
Sat, Aug 6, 2022 7:37 PM
Sat, Aug 6, 2022 7:37 PM
還有一個對人類發展特別重要的心魂品質可以被稱為崇拜(虔敬)的感覺,無論是自己內在發展出這種感覺,或是一開始就被大自然恩賜而擁有這種感覺,都會為超感官感知的力量打下良好基礎,童年和青年時期能對人及崇高理想懷有虔敬仰慕之情的人在心魂中擁有萌發超感官洞見的沃土,生命稍後當判斷力成熟,能仰望星空並完全臣服地讚嘆更高力量的啟示,就算是為超感官世界的知識做好準備,能讚嘆展現在人類生命中各種力量的人也是如此,同等重要的是及至成年仍然能對他人抱持最崇高的敬意,無論這個人的價值會被相信或質疑,只有這種崇敬所在之處才能開啟進入更高層世界的視野,缺乏崇敬之心的人無法在知識上長足進步,不願意肯定世界上任何事物的人將被事物的本質拒於門外。
= . =
@hibariv
Sat, Aug 6, 2022 7:42 PM
Sat, Aug 6, 2022 7:42 PM
然而若是被崇拜虔敬的感覺所引誘而完全抹煞健康的自我意識和自信心,則又違反了穩定與平衡的原則,靈性學生會持續自我鍛鍊變得越來越成熟,這麼做之後他會對自己的品格有信心並且相信自己的力量會持續增長,朝這個方向得到正確感覺的人會對自己說:有力量隱藏在我之中,我可以將它們從我的內在取出來,因此當我看見某種優於我而必須崇敬的人、事、物時不只要保持崇敬,也要相信自己發展內在的一切會使我與所崇敬者一樣。
= . =
@hibariv
Sat, Aug 6, 2022 7:44 PM
—— Rudolf Steiner《奧秘科學大綱》(Die Geheimwissenschaft im Umriß),李怡達 譯
第五章 更高層世界的知識—— 入門,P. 426 - 432
= . =
@hibariv
Sat, Aug 6, 2022 7:44 PM
-
= . =
@hibariv
Sat, Aug 6, 2022 7:46 PM
語音輸入的提點:
讓人能經由敏感肌知覺獲得知識的唯一途徑就是心魂靈性修練
它們類似於先前提到為了獲得觀像而進行的內在誠實
然後才能導致精油敏感認知
植物主見生產的圖像在心疼中被創造出來
兒子沉思自己的內在活動
= . =
@hibariv
Sat, Aug 6, 2022 7:46 PM
Sat, Aug 6, 2022 7:47 PM
這是因為人已經習慣讓外在影響決定自己的內在生命
靈性學生必須明白若要進行導正敏感的收斂
如果一個人能有耐心並堅持在心魂中培養友誼與超感官感知萌芽的內在品質
他將意識到能學習多少新事物不只來自新印象旅行經驗
也會來自舊印象宇宙經驗與內在的作用
他的融合感和離翅膀
= . =
@hibariv
Sat, Aug 6, 2022 7:47 PM
Sat, Aug 6, 2022 7:47 PM
即使是在最平凡的環境也可以獲得足夠的體驗
甚至習慣於武士所有應被指責的缺點那舞衣就都是有害的
只有三觀事件本身需要這樣的態度時才會有助益
只有這種衝勁所在之處才能開啟進入更高層世界的視野
然而若是被崇拜前進的感覺所以幼兒完全抹煞健康的自我意識和自信心
微信學生會持續自我鍛鍊變得越來越城守
載入新的回覆
讓人能經由靈感及直覺獲得知識的唯一途徑就是心魂靈性修練,它們類似於先前提到為了獲得觀像而進行的「內在沉思(冥想)」,但是導致觀像的練習會與物質感官世界的印象產生關連,而在導致靈感的練習這樣的關連必須逐漸消失,為了說明要怎麼做,請再次思考玫瑰十字的象徵,如果一個人全心投入沉思,那麼在他面前會有一個圖像,其中各部分都取材自感官世界的印象:如十字的黑色、玫瑰等等,然而將這些部分組合成玫瑰十字並非來自物質感官世界,如果靈性學生能試圖將黑色十字及紅玫瑰的圖像從意識中完全移除,只在心魂中留下組合這些部分的靈性活動,那麼這樣的冥想就會漸漸地將他導向靈感。
_GA013_1910
第五章 更高層世界的知識—— 入門,P. 426 - 432
讓人能經由敏感肌知覺獲得知識的唯一途徑就是心魂靈性修練
它們類似於先前提到為了獲得觀像而進行的內在誠實
然後才能導致精油敏感認知
植物主見生產的圖像在心疼中被創造出來
兒子沉思自己的內在活動
靈性學生必須明白若要進行導正敏感的收斂
如果一個人能有耐心並堅持在心魂中培養友誼與超感官感知萌芽的內在品質
他將意識到能學習多少新事物不只來自新印象旅行經驗
也會來自舊印象宇宙經驗與內在的作用
他的融合感和離翅膀
甚至習慣於武士所有應被指責的缺點那舞衣就都是有害的
只有三觀事件本身需要這樣的態度時才會有助益
只有這種衝勁所在之處才能開啟進入更高層世界的視野
然而若是被崇拜前進的感覺所以幼兒完全抹煞健康的自我意識和自信心
微信學生會持續自我鍛鍊變得越來越城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