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柒
@april17tw
Wed, Aug 3, 2022 8:10 AM
14
8
【
20220803疫情記者會
】
周志浩:昨天本土23718例,跟前天差不多,比起上週三同一時期下降7%。國內新增的本土病例還是以緩慢速度下降,預期降幅越來越小,有其他變化會密切注意。境外移入201例,死亡32位。
莊人祥:疫苗涵蓋率第1劑92%,第2劑85.9%,第3劑71.4%,第4劑7.5%。
拾柒
@april17tw
Wed, Aug 3, 2022 8:12 AM
羅一鈞:死亡32例,從90多歲到40多歲。2位1歲男童重症,都是醫院後續維護通報系統資料補通報病例。
1位5/15確診,5/23再發燒、右頸部腫痛,門診服藥仍發燒不退。5/29急診住院,抗生素注射治療。頸部有膿瘍進行引流,膿液細菌培養為陰性。發燒仍不退,檢查發現心包膜積水,懷疑MIS-C,改免疫球蛋白治療,逐漸改善,7/1出院。
另1位無慢性病。5/28發燒流鼻水,快篩陽確診。5/29全身抽搐,急診進行頭部電腦斷層檢查有腦水腫,疑似腦炎。住院給予類固醇、瑞德西韋、降腦壓藥、抗癲癇藥,插管使用呼吸器轉加護病房。6/9順利拔管移除呼吸器,6/13轉一般病房,6/28出院。
兒童重症累積144位,腦炎佔26位、MIS-C佔77位。
拾柒
@april17tw
Wed, Aug 3, 2022 8:12 AM
中時:本土病例預期下降幅度變小,有其他變化?
周志浩:趨勢的變化,這幾週以來,下降的幅度都越來越低。國內BA.5看來流行情形還是相當低度,但是心裡要做個打算。接下來BA.5是下一個挑戰,當然不希望國內病例數上升,但是國際演變是這樣,必須做好因應準備。
拾柒
@april17tw
Wed, Aug 3, 2022 8:13 AM
台視:公衛專家發現台北市近7天移動平均值有拉平甚至向上趨勢,未來2週微幅向上發展?另外公衛學者認為BA.5控制得宜,9月底有機會單日確診萬例以下,控制不好單日2、3萬例?
王必勝:對全國或各縣市都有監測,包括BA.5在社區狀況、PCR檢驗、定序,看BA.5在社區傳染狀況做先期預警。疫情高低影響因素非常大,難以判斷。現階段繼續推動脆弱族群疫苗接種,包括高齡、幼兒、高風險工作。
趁這階段檢視防疫物資存量,包括疫苗、藥物、快篩,醫療資源靈活運用策略,現在疫情較緩,恢復常態醫療,一旦疫情起來,擴大專責病房量能調整快一點。萬一BA.5疫情起來,希望損害降到最低的原則。
註:昨天5歲以下幼兒接種莫德納疫苗共2448人次,累積97485人次,該年齡層接種12.4%。
拾柒
@april17tw
Wed, Aug 3, 2022 8:13 AM
中視:國內第4劑接種不到1成,BA.5大流行時,防火牆夠高嗎?
王必勝:第4劑疫苗施打著重脆弱族群保護,尤其高齡者。
莊人祥:第2次追加劑主要針對65歲以上長者、長照機構住民、18歲以上免疫不全或低下的民眾來接種。對外都講全年齡的7.5%,指全年齡人口的接種率。65歲以上長者目前30.3%接種率,這波大概13%的65歲以上民眾感染,約43%具有保護力。
鼓勵盡快接種,根據研究,65歲以上或脆弱族群可減少感染率,降低重症跟死亡率。不管有無接種,希望民眾注意家中長輩健康,必須時刻確診長者是否感染,有症狀立刻快篩,跟診所視訊診療,拿藥治療,也可降低重症、死亡。
拾柒
@april17tw
Wed, Aug 3, 2022 8:14 AM
Wed, Aug 3, 2022 8:14 AM
彩蛋:裴洛西讚台灣防疫。
裴洛西:台灣是世界最自由的社會之一,在許多方面都有領先的成就,包括在防疫方面特別突出。防疫不只是公衛議題,同時也是國安還有經濟治理的問題。我們非常讚賞台灣有出色表現,我們也希望未來在相關領域有合作。
接下來我會非常期待雙方互相交流,了解雙方有什麼地方可以合作。並且傾聽各位的意見,向各位學習。包括在氣候變遷上共同合作,同時也學習台灣出色的防疫成就,另外也了解我們如何在全世界推動以及尊重人權。我們也特別感謝台灣所展現的友誼,我們希望台灣能在全世界受到肯定。
裴洛西訪台》裴洛西訪立院 讚台灣防疫出色 盼台灣受全世界肯定(翻攝自國會頻道)
呸姬
@a60419a
說
Wed, Aug 3, 2022 10:19 AM
謝謝整理,防疫還沒結束,裴姨竟然又丟了氣候變遷的課題來
某月§
@akila0608
Wed, Aug 3, 2022 10:22 AM
氣候變遷是民主黨近年主打的環保神主牌之一啊~
廢渣葵☜(゚∀゚(゚∀゚☜)
@high1314
Thu, Aug 4, 2022 11:39 AM
謝謝整理
載入新的回覆
周志浩:昨天本土23718例,跟前天差不多,比起上週三同一時期下降7%。國內新增的本土病例還是以緩慢速度下降,預期降幅越來越小,有其他變化會密切注意。境外移入201例,死亡32位。
莊人祥:疫苗涵蓋率第1劑92%,第2劑85.9%,第3劑71.4%,第4劑7.5%。
1位5/15確診,5/23再發燒、右頸部腫痛,門診服藥仍發燒不退。5/29急診住院,抗生素注射治療。頸部有膿瘍進行引流,膿液細菌培養為陰性。發燒仍不退,檢查發現心包膜積水,懷疑MIS-C,改免疫球蛋白治療,逐漸改善,7/1出院。
另1位無慢性病。5/28發燒流鼻水,快篩陽確診。5/29全身抽搐,急診進行頭部電腦斷層檢查有腦水腫,疑似腦炎。住院給予類固醇、瑞德西韋、降腦壓藥、抗癲癇藥,插管使用呼吸器轉加護病房。6/9順利拔管移除呼吸器,6/13轉一般病房,6/28出院。
兒童重症累積144位,腦炎佔26位、MIS-C佔77位。
周志浩:趨勢的變化,這幾週以來,下降的幅度都越來越低。國內BA.5看來流行情形還是相當低度,但是心裡要做個打算。接下來BA.5是下一個挑戰,當然不希望國內病例數上升,但是國際演變是這樣,必須做好因應準備。
王必勝:對全國或各縣市都有監測,包括BA.5在社區狀況、PCR檢驗、定序,看BA.5在社區傳染狀況做先期預警。疫情高低影響因素非常大,難以判斷。現階段繼續推動脆弱族群疫苗接種,包括高齡、幼兒、高風險工作。
趁這階段檢視防疫物資存量,包括疫苗、藥物、快篩,醫療資源靈活運用策略,現在疫情較緩,恢復常態醫療,一旦疫情起來,擴大專責病房量能調整快一點。萬一BA.5疫情起來,希望損害降到最低的原則。
註:昨天5歲以下幼兒接種莫德納疫苗共2448人次,累積97485人次,該年齡層接種12.4%。
王必勝:第4劑疫苗施打著重脆弱族群保護,尤其高齡者。
莊人祥:第2次追加劑主要針對65歲以上長者、長照機構住民、18歲以上免疫不全或低下的民眾來接種。對外都講全年齡的7.5%,指全年齡人口的接種率。65歲以上長者目前30.3%接種率,這波大概13%的65歲以上民眾感染,約43%具有保護力。
鼓勵盡快接種,根據研究,65歲以上或脆弱族群可減少感染率,降低重症跟死亡率。不管有無接種,希望民眾注意家中長輩健康,必須時刻確診長者是否感染,有症狀立刻快篩,跟診所視訊診療,拿藥治療,也可降低重症、死亡。
裴洛西:台灣是世界最自由的社會之一,在許多方面都有領先的成就,包括在防疫方面特別突出。防疫不只是公衛議題,同時也是國安還有經濟治理的問題。我們非常讚賞台灣有出色表現,我們也希望未來在相關領域有合作。
接下來我會非常期待雙方互相交流,了解雙方有什麼地方可以合作。並且傾聽各位的意見,向各位學習。包括在氣候變遷上共同合作,同時也學習台灣出色的防疫成就,另外也了解我們如何在全世界推動以及尊重人權。我們也特別感謝台灣所展現的友誼,我們希望台灣能在全世界受到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