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柒
20220801疫情記者會

周志浩:本土16352例,4/30病例15033位,93天以來病例數最少一天。目前病例數減少趨勢還是緩慢降低進行,每週下降幅度百分比越來越少,疫情應是到平穩階段。境外移入232位。
https://images.plurk.com/1XVaA9yDxFhCtySmndtStz.jpg https://images.plurk.com/4OUHu5XNZ9d1MGjCq64L2N.jpg

羅一鈞:新增39例中重症,5/3有25例以來,90天有新低的中重症確認數。死亡36例,60多歲到90多歲,大部分有慢性病或未接種3劑疫苗。無兒少死亡或重症。
https://images.plurk.com/RsAzIRveHgohaPkZgpJVf.jpg https://images.plurk.com/6Z4U2BKjiS79fUqx0tzj6F.jpg

莊人祥:疫苗涵蓋率第1劑91.9%,第2劑85.9%,第3劑71.4%,第4劑7.3%。
拾柒
TVBS:南部造船廠員工檢出BA.2,研判BA.5家庭群聚的感染源?代表社區存在不少BA.5黑數?

羅一鈞:南部這起證據顯示家庭群聚,最早發病個案或是船廠工作員工,誰先染疫無法釐清。現在追溯半個月前,很難了解社區的感染源頭。7月到現在4起BA.5本土社區感染,含南部家庭群聚,另有2例都是北部個案,都是散發個案。基因序列都不同,顯示目前處於BA.5境外移入可能導致來源傳染鏈不明的境內散發。目前都沒有外擴到社區,顯示免疫防火牆發揮效果,持續保持戴口罩、勤洗手的好習慣。邊境措施暫不鬆綁,減少境外移入導致更多本土個案。

註:上週148例本土個案定序,4例BA.5,2例是南部船廠員工的家庭群聚接觸者。另2例是台北市社區感染,彼此無關聯,近期皆無出入境紀錄。
https://images.plurk.com/5tQz7BcKx2DjSC9YZn4R4k.jpg
拾柒
公視:現在快篩陽視同確診,台北市社區感染BA.5個案快篩陰為什麼可去醫院PCR?

羅一鈞:這位個案有慢性病需住院接受治療,到醫院檢查時考量住院做PCR採檢。這家醫院剛好有在合約實驗室加強監測計畫中,發現Ct值偏低個案,會抽樣選取送昆陽實驗室定序。

反映社區應有小比例BA.5感染存在,本土個案上週148件檢出4件,不過有2件是家庭接觸者,去除的話,大概100件左右驗出2件散發社區個案,估計目前國內社區BA.5佔比2%左右。

隨入境境外移入個案漸多,預期佔比會提升,國內專家預期8月中下旬BA.5佔比會增加。伴隨BA.5疫情攀升,這是監測重點,加強合約實驗室監測,即時掌握社區零星BA.5個案。

目前4起BA.5社區感染事件,以家庭感染為主,還沒有明顯社區外擴。北部女性個案職場有1位陽性同事,待定序結果。
拾柒
ETtoday:BNT用於6個月到4歲幼童疫苗簽約進度?購買幾劑?ACIP何時討論開放幼兒施打BNT疫苗?

王必勝:上週五食藥署開會通過幼兒BNT疫苗的EUA,疾管署也完成簽約採購。接下來同步進行安排ACIP開會討論施打,另外聯絡廠商進行到貨安排,都在進行中。目前BNT未到貨前,有莫德納可施打,莫德納打2劑,間隔4週。BNT打3劑,第1、2間隔3週,第2、3間隔8週,11週的時間。
https://images.plurk.com/PSTBVDT4mAiAKjtFyerEC.jpg
註:採購BNT合約190萬劑。
拾柒
TVBS:指揮中心預估MIS-C何時會達到高峰?

羅一鈞:MIS-C會比本土疫情高峰晚1~2個月,因為一般在確診後6週內發生,但最近發現有個案7、8週,甚至9週才發生。目前應該7月底已是MIS-C高峰,預期8月初會越來越少,8月中大概會接近尾聲,估計整波MIS-C個案會落在80~100例之間。

註:5歲以下幼兒接種莫德納疫苗累積91693人次,該年齡層接種11.6%。
拾柒
彩蛋:武漢。

矢板明夫:2003年的SARS,最後沒有做完全的調查,沒有反省,所以這一次17年之後,發現這次武漢的新冠病毒,這個病毒要比當年的SARS危害大得多,影響全世界,現在死這麼多人。但這一次如果再不查的話,說不定下次過不久,再來一次更大規模的也有可能,因為它是不停地循環。
https://images.plurk.com/6zIZHiN2KPiM4Xw2rH7eYz.jpg

中國是拼命不讓你查,但是國際社會一定要給中國壓力。這不是中國自己的事情,將來如果再來一波更大、更嚴重的話,大家生命都有受到威脅。我想現在全世界追究武漢肺炎原因的人,主要政治人物已經基本上沒有了,這是很遺憾的。
https://images.plurk.com/3NujTbGFbsMiGxJG6GFOYF.jpg
病毒溯源難上難|武漢何日見天光?|#廖亦武 #矢板明夫 #汪浩|@華視三國演議|20220731
↓接
拾柒
廖亦武:現在只有一個地方,就是台灣還在叫「武漢肺炎」。聯合國給它一個命名(COVID-19),這是非常便於遺忘。
https://images.plurk.com/3IXaLxpHKIJeaZaFZmhZGT.jpg

就像非典一樣,現在問絕大多數中國人,都不知道非典從哪來。第1個病例是在廣東佛山,如果當時命名為佛山的什麼,人們就會記住原發地。

雖然武漢病毒最早是武漢地方政府提出來的,後來中央命令不准說。提武漢病毒都會受到民族主義的攻擊,覺得對中國人、武漢人,極大不尊重。
https://images.plurk.com/2Cr2ocovxw0zZYdcy441S7.jpg

「武漢」這兩個字,如果說最低的功能,透過這本書這個故事,讓人們記住武漢,作為一個作家,我也是獲勝了。

PS流亡海外的中國作家廖亦武,蒐羅大量相關資料與見證報導,紀錄武漢封城前後的點滴,以紀實手筆寫就小說《武漢》。
球 太滑
感謝整理
呸姬
謝謝整理
神坂✨tja Z(ツ) _/¯
謝謝整理
我永遠不會忘記病毒從哪裡開始的
拾柒
神坂✨tja Z(ツ) _/¯ : 可惜越來越看不到國際社會對追究中國武漢洩漏病毒,台灣人記得很清楚
神坂✨tja Z(ツ) _/¯
拾柒 : 當年那句「誰理你們」怎麼可能忘得了呢
Quickmind未來眼
(worship)
kosan_yj
哇!希望這位作家平安啊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