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va
@davelin
Mon, Aug 1, 2022 8:44 AM
101
38
Facebook
ref
CNN 今天播出了對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的專訪,而這場專訪的特殊之處在於:台積電高層難得地針對地緣政治風險公開發表了意見。
這場專訪,大致上有幾個問題意識:
Deva
@davelin
Mon, Aug 1, 2022 8:44 AM
主持人 Fareed Zakaria 問了一個,大部分科技麻瓜都很想知道的問題——為什麼其他人想做出台積電生產的晶片,會這麼困難?
結果劉德音只是笑笑地說,「他們做得出來啊,只是(比我們)晚幾年而已。」
Deva
@davelin
Mon, Aug 1, 2022 8:45 AM
劉德音則說,「沒人能用強迫的方式(by force)控制台積電⋯⋯因為晶片製造設備非常複雜、精細,必須與包括美國、日本、歐洲在內的外界同步連結。」換言之,半導體這個產業,想關起門來自己幹是非常困難的。
Deva
@davelin
Mon, Aug 1, 2022 8:45 AM
劉德音的說法:「讓中國需要我們不是壞事」——因為在供應鏈上,中國不能沒有台灣的先進晶片;但就算用武力打下台灣、拿下台積電,被國際社會孤立的中國也很難讓台積電繼續運作下去,拿了也是白拿。
Deva
@davelin
Mon, Aug 1, 2022 8:46 AM
劉德音看來,這件事不只反映在台積電而已,而是整個台灣的經濟都適用:「中國永遠無法奪下台灣的經濟、佔為己有,因為台灣的經濟,是建立在信任、開放的全球合作之上的。」
---台積電是台灣各行各業的彙集點。
Deva
@davelin
Mon, Aug 1, 2022 8:47 AM
對台灣人來說,這場專訪最值得注意的地方可能是——當 Zakaria 問劉德音「如何看待未來」的時候,劉德音有點出人意料地回覆道:
「不要因為我們靠近中國,就歧視我們。」
這句話很耐人尋味,也帶點歧義——這裏的「靠近」,可以指台灣位處中國門口、「無可奈何」的地理特性(誰叫台灣就長在這裡,算我們衰好嗎?),可以指台灣在歷史、文化上和中國千絲萬縷的關係,但也可以指台灣和中國之間很高的貿易依存度。
Deva
@davelin
Mon, Aug 1, 2022 8:47 AM
劉德音明確地釋放了訊息,希望世界把台灣「當作一個獨立的個體」來看待:
「不論你們和中國的關係如何,台灣就是台灣。外界應該把台灣看作一個充滿活力的社會,我們想持續為世界釋放創新的動能。不要因為我們和鄰國有爭端,就感到害怕,這並不值得。」
Deva
@davelin
Mon, Aug 1, 2022 8:50 AM
___
我公司做的是汽車產業 Tier-1 公司所需零件,因武漢肺炎的關係。Tier-1 公司對中國下單轉為韓國、台灣、東南亞。最後台灣變成Tier-1 公司的主力。因為我們正常生活、工作沒有斷線,持續出貨。就這樣拿到最大的訂單。
Deva
@davelin
Mon, Aug 1, 2022 8:55 AM
「他們做得出來啊,只是(比我們)晚幾年而已。」
>>做得出來要花很多時間,量產賺錢是要花很多*很多時間
很漫長的過程
Minip
@YIHAMYMB
Mon, Aug 1, 2022 11:33 AM
左左要休息的想休息不想幹的就不想做。
胡不歸
@jimmy1688
Mon, Aug 1, 2022 11:35 AM
載入新的回覆
CNN 今天播出了對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的專訪,而這場專訪的特殊之處在於:台積電高層難得地針對地緣政治風險公開發表了意見。
這場專訪,大致上有幾個問題意識:
結果劉德音只是笑笑地說,「他們做得出來啊,只是(比我們)晚幾年而已。」
---台積電是台灣各行各業的彙集點。
「不要因為我們靠近中國,就歧視我們。」
這句話很耐人尋味,也帶點歧義——這裏的「靠近」,可以指台灣位處中國門口、「無可奈何」的地理特性(誰叫台灣就長在這裡,算我們衰好嗎?),可以指台灣在歷史、文化上和中國千絲萬縷的關係,但也可以指台灣和中國之間很高的貿易依存度。
「不論你們和中國的關係如何,台灣就是台灣。外界應該把台灣看作一個充滿活力的社會,我們想持續為世界釋放創新的動能。不要因為我們和鄰國有爭端,就感到害怕,這並不值得。」
我公司做的是汽車產業 Tier-1 公司所需零件,因武漢肺炎的關係。Tier-1 公司對中國下單轉為韓國、台灣、東南亞。最後台灣變成Tier-1 公司的主力。因為我們正常生活、工作沒有斷線,持續出貨。就這樣拿到最大的訂單。
>>做得出來要花很多時間,量產賺錢是要花很多*很多時間
很漫長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