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柒
@april17tw
Fri, Jul 29, 2022 10:19 AM
21
13
【
20220729疫情記者會
】
周志浩:本土病例22983個,和前幾天差不多,還是有小幅度下降,現在下降趨勢比較趨緩。境外移入306位,國際疫情也還是在增加中。死亡57個,整體有陸續下降趨勢。
註:疫苗涵蓋率第1劑91.8%,第2劑85.8%,第3劑71.3%,第4劑6.9%。
拾柒
@april17tw
Fri, Jul 29, 2022 10:20 AM
羅一鈞:8例兒童重症都是MIS-C,5歲以下6位,另2位是8歲、11歲,5男3女。多在5~6月確診,6~7月出現MIS-C症狀。5位小朋友已出院,3位仍住院中。
3歲男童7/20急診,診斷急性腸胃炎住院,檢查發現輪狀病毒感染,抽血發現發炎指數、血栓指數升高,診斷MIS-C。免疫球蛋白治療,症狀改善,一般病房治療。
8歲女童7/23急診,X光顯示輕微肺炎,檢查肺炎黴漿菌陽性感染,同時有皮疹,懷疑MIS-C,加護病房觀察治療。7/28改善轉一般病房。
首見2位小朋友MIS-C合併其他病毒或細菌感染。
拾柒
@april17tw
Fri, Jul 29, 2022 10:20 AM
羅一鈞:兒童重症累積136位,5歲以下91位,佔2/3。6~12歲佔1/3。
0~5歲比例逐漸增加,主要來自MIS-C。目前累積70例MIS-C,0~5歲43位,6~12歲27位。上次比例各半,現已翻轉,6歲以上不到4成。容易發生在未接種疫苗的5歲以下幼兒,提醒家長盡快帶小朋友接種疫苗。70例MIS-C僅10位接種疫苗,1劑疫苗對MIS-C保護有9成以上,也預防腦炎風險。
註:昨天5歲以下幼兒接種莫德納疫苗共6730人次,累積71774人次,該年齡層接種8.9%。
拾柒
@april17tw
Fri, Jul 29, 2022 10:21 AM
中視:目前BA.5本土案例分布在哪些縣市?各自幾例?有專家推估BA.5疫情爆發,單日確診最高達5萬例?
王必勝:BA.5本土案例現在11例,接機7例、北部1例、南部3例。這週世界疫情稍微下降一點,但是東亞屢創新高,甚至未看到高峰,日韓確診數都相當多。我們狀況和其他國家也許有不同的地方,不過估計一天最高5萬例,不排除這種可能。
註:本週全年齡個案致死率維持0.18%,萬分之18。0~9歲致死率維持10萬分之4。這波疫情確診者死亡最高落在5/30,184例。5月底到6月中為高峰,最近明顯逐漸下降。
拾柒
@april17tw
Fri, Jul 29, 2022 10:21 AM
中視:5~11歲學童第1、2劑最新接種率?
莊人祥:5~11歲學童第1劑75.8%,第2劑因為25.1%學童在最近3個月確診,目前接種率42.4%。確診兒童在3個月後也可再陸續接種。
拾柒
@april17tw
Fri, Jul 29, 2022 10:21 AM
東森:今天公布貨艙免消毒指的是貨機還是客機?
王必勝:就是客機裝行李的貨艙,先前指引有在裡面做消毒、靜置。專家考慮現在疫情跟當時不同,在加強人員防護、定期檢驗的配套下,認為可以放寬。對機場旅客通關作業有很大影響,時間更加縮短,等候更少。
拾柒
@april17tw
Fri, Jul 29, 2022 10:22 AM
ETtoday:機場傳出7/16健康申報憑證系統當機,調查情況?
王必勝:7/16下午第一時間就回報指揮中心,原因查明是機房硬體發生故障,當場改為人工作業。處理後就排除,也恢復正常。
後面檢討第一個加強機房維護,現場同仁或第一線單位提出設計離線作業系統,電腦若故障先作業再補登資料,目前都積極進行中。
拾柒
@april17tw
Fri, Jul 29, 2022 10:22 AM
鏡電視:基層藥局收到抗病毒口服藥賠償處理程序,業務獎金還沒撥付先談罰則,有藥局寒心退場,賠償費用比藥物成本還貴?
王必勝:指揮中心有職責義務對防疫物資做管理辦法,包括藥物、疫苗。並不是針對藥局,也對院所、病人,如果遺失,訂有規定處理。如果是不可抗力因素當然不罰,而且從寬認定,不用太擔心,不是故意的不會處罰。獎金會盡快發放。
拾柒
@april17tw
Fri, Jul 29, 2022 10:22 AM
彩蛋:疫情後的台灣生技。
貓英:在疫情大流行這2年多期間,我國生技產業的靈活度與研發能力,一直是我們社會及經濟韌性的關鍵驅動力。從設備製造到透過人工智慧和大數據掌控疫情,以及疫苗研發等,台灣展現了生技創新的能力,並為全球公共衛生因應COVID-19疫情做出貢獻。
疫情凸顯出生技的戰略重要性,政府正採取相關措施促進產業發展。我們建立國家資料庫以進行生醫大數據分析,並鼓勵生物藥劑生產,也修正法規以推動細胞療法及遠距醫療,並立法指引再生醫療的發展,同時成立基金以支援相關研究。
↓接
拾柒
@april17tw
Fri, Jul 29, 2022 10:23 AM
Fri, Jul 29, 2022 10:23 AM
貓英:我們也鼓勵培養生技人才,並協助國內公司,在數位療法及智慧醫材等新興領域掌握商機。透過精準醫學和診斷服務的跨域合作,我們將使台灣成為該領域的領導者。
特別在疫情爆發後,我親眼看到醫療機構所做的工作,將資通訊科技與醫療結合,有助提供更好的照護並拯救生命。透過持續培育人才,推動更多國際合作及投資,將可再造生技產業高峰,並改善各地生活。
總統為「BIO Asia-Taiwan 2022」亞洲生技大展開幕典禮錄製致詞影片
呸姬
@a60419a
說
Fri, Jul 29, 2022 1:00 PM
謝謝整理
拾柒
@april17tw
Fri, Jul 29, 2022 4:21 PM
呸姬
:
載入新的回覆
周志浩:本土病例22983個,和前幾天差不多,還是有小幅度下降,現在下降趨勢比較趨緩。境外移入306位,國際疫情也還是在增加中。死亡57個,整體有陸續下降趨勢。
註:疫苗涵蓋率第1劑91.8%,第2劑85.8%,第3劑71.3%,第4劑6.9%。
3歲男童7/20急診,診斷急性腸胃炎住院,檢查發現輪狀病毒感染,抽血發現發炎指數、血栓指數升高,診斷MIS-C。免疫球蛋白治療,症狀改善,一般病房治療。
8歲女童7/23急診,X光顯示輕微肺炎,檢查肺炎黴漿菌陽性感染,同時有皮疹,懷疑MIS-C,加護病房觀察治療。7/28改善轉一般病房。
首見2位小朋友MIS-C合併其他病毒或細菌感染。
0~5歲比例逐漸增加,主要來自MIS-C。目前累積70例MIS-C,0~5歲43位,6~12歲27位。上次比例各半,現已翻轉,6歲以上不到4成。容易發生在未接種疫苗的5歲以下幼兒,提醒家長盡快帶小朋友接種疫苗。70例MIS-C僅10位接種疫苗,1劑疫苗對MIS-C保護有9成以上,也預防腦炎風險。
註:昨天5歲以下幼兒接種莫德納疫苗共6730人次,累積71774人次,該年齡層接種8.9%。
王必勝:BA.5本土案例現在11例,接機7例、北部1例、南部3例。這週世界疫情稍微下降一點,但是東亞屢創新高,甚至未看到高峰,日韓確診數都相當多。我們狀況和其他國家也許有不同的地方,不過估計一天最高5萬例,不排除這種可能。
註:本週全年齡個案致死率維持0.18%,萬分之18。0~9歲致死率維持10萬分之4。這波疫情確診者死亡最高落在5/30,184例。5月底到6月中為高峰,最近明顯逐漸下降。
莊人祥:5~11歲學童第1劑75.8%,第2劑因為25.1%學童在最近3個月確診,目前接種率42.4%。確診兒童在3個月後也可再陸續接種。
王必勝:就是客機裝行李的貨艙,先前指引有在裡面做消毒、靜置。專家考慮現在疫情跟當時不同,在加強人員防護、定期檢驗的配套下,認為可以放寬。對機場旅客通關作業有很大影響,時間更加縮短,等候更少。
王必勝:7/16下午第一時間就回報指揮中心,原因查明是機房硬體發生故障,當場改為人工作業。處理後就排除,也恢復正常。
後面檢討第一個加強機房維護,現場同仁或第一線單位提出設計離線作業系統,電腦若故障先作業再補登資料,目前都積極進行中。
王必勝:指揮中心有職責義務對防疫物資做管理辦法,包括藥物、疫苗。並不是針對藥局,也對院所、病人,如果遺失,訂有規定處理。如果是不可抗力因素當然不罰,而且從寬認定,不用太擔心,不是故意的不會處罰。獎金會盡快發放。
貓英:在疫情大流行這2年多期間,我國生技產業的靈活度與研發能力,一直是我們社會及經濟韌性的關鍵驅動力。從設備製造到透過人工智慧和大數據掌控疫情,以及疫苗研發等,台灣展現了生技創新的能力,並為全球公共衛生因應COVID-19疫情做出貢獻。
疫情凸顯出生技的戰略重要性,政府正採取相關措施促進產業發展。我們建立國家資料庫以進行生醫大數據分析,並鼓勵生物藥劑生產,也修正法規以推動細胞療法及遠距醫療,並立法指引再生醫療的發展,同時成立基金以支援相關研究。
↓接
特別在疫情爆發後,我親眼看到醫療機構所做的工作,將資通訊科技與醫療結合,有助提供更好的照護並拯救生命。透過持續培育人才,推動更多國際合作及投資,將可再造生技產業高峰,並改善各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