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柒
20220728疫情記者會

莊人祥:今天有23822例本土病例,149例境外移入,62例死亡個案。今天本土病例比上週四少1085例,差距4.4%,目前下降趨勢趨緩。
https://images.plurk.com/5ocvR6i9hsfGhhZyvCAC86.jpg https://images.plurk.com/2F5vOAcwJL81ozveMVsyo3.jpg

羅一鈞:新增中症88例、重症55例。
https://images.plurk.com/34qExxjqBD989iphO8CXtg.jpg https://images.plurk.com/1B5aFAZOkb9hR8TYqVKdPd.jpg

註:疫苗涵蓋率第1劑91.8%,第2劑85.8%,追加劑71.3%。
拾柒
羅一鈞:5位兒童重症,4位MIS-C、1位肺炎。

2歲女童,無慢性病,7/3確診過,7/23發燒、嘔吐、腹瀉、腹痛,7/25急診,懷疑MIS-C、急性腸胃炎,一般病房治療中。

3歲男童,無慢性病,6/17確診過,7/21發燒、眼睛浮腫、咳嗽、便秘、食慾下降,7/24嘔吐而急診,懷疑MIS-C,一般病房治療中。

5歲女童,無慢性病,6/3確診過,7/19發燒、全身皮疹、紅眼、嘴唇浮腫、腹痛,急診懷疑MIS-C,住加護病房,病況改善預計今天轉到一般病房。

9歲女童,無慢性病,6/17確診過,7/17腹痛、發燒、腹瀉、嘔吐。7/22急診,血壓偏低,懷疑MIS-C,有休克症狀。腹部電腦斷層發現腹痛可能是急性闌尾炎,收住加護病房,類固醇、抗生素治療觀察,病況穩定。

↓接
拾柒
羅一鈞:12歲女童,先天神經肌肉疾病,長期使用正壓呼吸器。7/22發燒、喉嚨痛、咳嗽有痰,快篩陽帶往急診,X光檢查有肺炎,收住加護病房,使用呼吸器,瑞德西韋治療,病況穩定。

9歲、12歲女童均有接種1劑疫苗。BA.5預計8月中、下旬再起,呼籲家長在疫情平穩時,帶小朋友接種疫苗,預防下一波疫情。

兒童重症累積128位,MIS-C佔62位,肺炎佔20位。死亡25位。
https://images.plurk.com/4M8ShJLMe7ICx2LTi2deRd.jpg

註:5歲以下幼兒接種累積64426人次,該年齡層接種8%。
拾柒
中時:兒童MIS-C已逐日進入高峰?評估國內累積多少例?MIS-C施打疫苗比較數字?

羅一鈞:國外研究接種至少1劑疫苗,對小朋友MIS-C預防效果9成以上,有的研究93%、95%、97%。

目前62例MIS-C,有打疫苗的小朋友比例少,個位數。現在是已經接近高峰要過了,本土疫情高峰在5月底、6月初最高。

一般MIS-C在6週內發生,有少數個案延長到8、9週才出現。預期7月中下旬,MIS-C高峰將結束。可能有些醫療院所通報未維護有低估,初估落在80~100例。會透過勾稽健保資料庫或是使用免疫球蛋白方式,做疫情回溯醫院申報資料,一般會晚1個月。
拾柒
中視:高雄造船廠群聚,可能朝家庭社區找感染源,附近民眾需加嚴NPI措施?

羅一鈞:船廠目前驗出的確定都是BA.2,有2案還在定序。船廠員工群聚跟家庭群聚BA.5應是兩起不同事件。

先前北部也有高度疑似家庭群聚確診定序BA.5。兩起家庭群聚看來應是社區中有不確定的一般接觸感染,顯示隨疫情升溫,邊境檢疫措施調整,確實有BA.5進入社區,引起傳染鏈進行。不過大部分本土個案BA.2為主。

監測跟適度疫調了解傳播鏈,主要掌握病毒在各區傳播狀況、特殊或大規模傳播途徑去其他地方。不過高雄未在職場引起多數傳播,還是家庭傳播為主。個案無症狀或輕症,跟國外BA.5引起的重症率或致死率,沒有先前提升。

評估維持既有防疫措施未加嚴。大部分專家預估規模不像前一波,密切監測BA.5、BA.4比例,對下一波疫情及高峰預估的重要關鍵。
拾柒
中視:民眾反映入境便利性仍不夠,等篩檢、防疫計程車、行李清消可能再優化?

莊人祥:入境措施一直都在進行優化,有4關卡,檢驗收審單、行李清消、唾液篩檢、防疫車隊,都是檢疫必要措施。

調查尖峰時間最多2.5小時以內,平均1~2小時,大概可接受範圍,會再持續優化流程。特別注意舒適性,在有冷氣的地方排隊。

行李消毒近期會在專家會議討論,確認會立刻更改措施。

至於檢疫收單區,桃園機場有2個航廈,1個航廈有20~21台電腦,系統都很穩定,每人過關卡約2分鐘,還算順暢。

↓接
拾柒
莊人祥:機場也針對防疫車隊規劃防疫巴士,8/1可提供入境旅客免費搭乘防疫巴士,會增開防疫巴士停靠雙北路線,尖峰時段固定每小時發車。由親友至指定點接送到檢疫處所。

7/21也將停車場免費時間從30分鐘延長到60分鐘,方便親友接送。也增加中長程防疫計程車回車周轉率,也鼓勵旅客搭乘防疫巴士到台中以南。

說好像有人員險挨揍,較早要2天內PCR,有旅客沒做好火氣大,可能有這樣情形,目前並沒有。
拾柒
中時:猴痘藥物採購數量?疫苗何時到?

莊人祥:猴痘口服抗病毒藥物只能用在猴痘確診病患,而且是病情嚴重跟免疫低下,所以一開始不是買太多,504人份。但是未來有需要,還會持續採購。

合約還在跟對方做簽核動作,目前快接近,但因為簽約事項還在做最後階段,完成再說明。
https://images.plurk.com/1riaSIxzWZHD2JxsQNo7dp.png
拾柒
彩蛋:台灣參與WHA要比氣長!
https://images.plurk.com/413GNwGxCHdOEnf8IUrQt6.jpg
阿中:我上任衛福部長時,第一任要去WHA,那是遇到非常大的困難。我們第一次經過幾年有拿到觀察員的邀請函,過來再去顯然那一次是沒有拿到邀請函。我也去了,那時我們特別開始組了一個青年團,大概10幾位,特別請企業界來支持。

之所以組青年團,是要讓青年看到台灣在國際裡的局勢處境是什麼。去到現場大家才真正有感覺,在台灣看報導,不會感覺到台灣在國際的處境是多麼地困難。但是我們不怕困難。

我那時跟青年們交換經驗,我們在國際上很難去比力強,但是我們一定要比氣長!觀念要正確,我們要把握自己的基本價值精神,不斷去推動我們想要的事情,終有一天會美夢成真。
陳時中.黃珊珊同台搶票? 同場出席亞太青年協會北部場開幕式致詞 |【直播回放】20220726|三立新聞...
呸姬
謝謝整理
🌈米妮🌈
優化什麼,改善就改善優什麼化支語警察
批依細菌人
Quickmind未來眼
(worship)
RK2000⭕️高危自爆群
現在連政府部門都用優化,我想用原本的詞還會忽然想不到原本是什麼
某月§
組織優化....這本來就是會用的詞彙啊?哪算支語?不要把自己本來就會用的詞送給別人家好嗎?

另外,雖然簡繁體不同,但基本都是中文,對我來說就是類似英式英文跟美式英文一樣,拿來調侃開玩笑還好,真的要當糾察隊,有點無聊.......

自己對國家認同擺對位置最重要啊。

語言的重點是拿來溝通,不要因小失大。
Terri
我不清楚「組織優化」是五十年前的台灣就已經是會用的詞彙?

還是說,是因為後來台商們西進中國迎合對岸用語,以及,台灣出版社們直接拿中國簡體翻譯書轉繁體,才造成「組織優化」變成台灣就是會用的詞彙?
Terri
但是,請不要忘記,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國)人使用語言時的重點是控制,溝通反而是其次。

例如,「我國」、「母國」、「祖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國)政府 要達到的默化淺移心理控制,就是要世界各國裡的華人移民們,不管是第幾代移民,通通都要跟中國境內的中國人一樣,把中國視為自己的唯一國籍,效忠中國。

所以中國政府和中國人們,才會在國內外的華語世界裡,突然停止使用「我國」和「母國」,
改用「祖國」去取代所有華語裡的「我國」和「母國」。

「我國」和「母國」通通變成「祖國」,已經是很糟糕,很蓄意混淆思考邏輯的中國式中文。

希望不要為了反糾察隊,而忽視中國政府藉由中國式中文,對其他國家的華語人口們進行的心理操控。
某月§
Terri : 這就是我說的,最重要的是國家認同擺對位,一些中性詞彙要一個一個盯文字當糾察,我是覺得很無謂啦。

優化這個詞我就不覺得有什麼政治正確味,雖然出自討厭的央視在台代理台:中視記者口中。

中囯在慶豐帝治下搞文字獄,台灣也要跟著搞起來嗎?

We can do better.
Terri
某月§ : Indeed, we can do better.
所以,在你用「文字獄」來做「錯誤的類比」之前
請先正視 中國(代理)人正在用文化入侵 去刻意抹殺台式中文的事實。

「優化」這個詞,就像「西蘭花」的情況。

台灣人們要求在台灣使用台式中文「綠花椰菜、青花菜」,不要使用「西蘭花」。.......這是捍衛台式中文的存活。
某月§
optimization - 優化
我真的覺得「優化」跟「西蘭花」不是一回事啊........
某月§
台式中文又是甚麼新名詞?台灣人用的中文,從荷蘭人引入漢人打工仔到台灣島以來,一路都是從神州過來的。文化這種東西本來就是互相影響,台灣對比中國的優點就是我們相對包容,不像對面喊打喊殺,為什麼要對一個相對中性的名詞這麼大的反應?我真的不解。
我尊重不想使用支語的人,但也覺得這種糾察隊心態不用這麼對別人有攻擊性。
某月§
我們現在用的很多數理工中文名詞,是日本人先翻成漢字,民國初年又被學者參考日本教材放進國民小學教材,文化本來就互相影響,後續如果有更多的新知識要從英文翻譯成簡體中文,台灣人要不要用?(台灣的翻譯速度是比中國慢很多的,當然現在中國對出書的審查尺度越來越嚴那是另一回事)
某月§
不好意思歪樓太多,我拉回自己河道,本噗底下就不再針對支語相關回應了。對不起噗主~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