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yuriko
2021 年中開始,身邊不少朋友開始買房。
jyuriko
原因不外乎是,房市價格成長的很快,利率很低。或是換了工作,收入變多。
jyuriko
或是公司在薪資調整上做出了明顯的成長。簡單的來說就是手上的現金流增加了,利率又很低,加上市場的熱度,所以很多人都投入了房市進去。
jyuriko
不過我因為抱持著 buy the dip 這個基本的愚蠢原則,所以完全沒有想過要去買房子。
jyuriko
一方面是我也無法想像在灣區這種家庭所得中位數12萬的地方,要怎麼去買平均 140 萬的房子。家庭中位數12萬,如果一家有3~4個人,差不多就等於入不敷出的情況。就算只有一人,一年能存到 2~3 就很不錯了。也就是要 50~70 年才能買到房。
jyuriko
另外一方面是美國的經濟有著週期性修正的特性,雖然每次原因不同,但是總會發生。主要跟美國的民間債務比重高,以及超低的儲蓄率這特性有關。另外一方面是美國的通膨終點都是嚴重衰退,所以存現金反而是比較好的一件事。雖然說一年前不少人認為這樣的想法很愚蠢。
jyuriko
不過這或許也不能說是完全錯誤,畢竟台灣或中國,沒有過不動產的價值大伏度修正的情況,就像泡沫經濟前的日本一樣。不動產泡沫要在東亞發生真的是非常的困難。
jyuriko
只是以過往的美國經濟發展來看,一但通膨或是市場緊縮發生,就很容易陷入債務循環然後破產。銀行也會跟著出現一定程度的流動性風險。
jyuriko
然後就走到了現在,美國政府上下努力的在告訴美國人我們沒有衰退的這個時刻。
jyuriko
不過說也有趣,在 Fed 剛開始升息是,是身邊最多人買房的時候。原因很簡單的,多數的人認為利息要漲了,所以要趁利率過高前先買房子。但是利益升高的同時伴隨的是縮表帶來的資金緊縮。其實縮表比升息在現在來說可能更為恐怖,只是利率的數字很容易量化,但是縮表的影響卻難以用單一指標看出來。但不管怎麼說,就是一種景氣的下行區間。況且要壓低8% 或 9% 的通膨,Fed 其實會要升息到 10% 以上。就算只看核心 CPI 也要升到 7~8%。這些也都有歷史數據可以參考。等同於多數的3.5~4% 然後明年中開始降息這種東西可能根本沒有意義。這一次美國的通膨透過高漲的薪資已經滲入美國的所有層面,如果沒有大規模的裁員,這樣的物價其實沒有太多降價的空間。
jyuriko
只是又再一次的體會到當時 07 ~08 年那種,市場很熱,身邊很多都在討論投資。好像自己不進場就是笨蛋一樣的情況。
Louisbb
我2020 賣房又買房,都是投資用老房,然後2021就再也買不下去了。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