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柒
20220719疫情記者會

周志浩:新確診病例26779位,比上週二少一些,觀察到這週病例數逐步往下降。境外移入確診367位,境外移入病例數這5週來是往上升,跟國際病例數增加的趨勢一致,最近我們開放國門,可能也有些影響。死亡37位,5/16有29例以來,最少的一次,希望減少的趨勢能持續。
https://images.plurk.com/41o6uK9Xrm0G9DcqGxjojm.jpg https://images.plurk.com/49EZYQSOGBYpIk04yqS7r6.jpg

羅一鈞:新增41例中症、34例重症。從5/18以來較低的數字。
https://images.plurk.com/5uDnjG3Smsgd2Pm8tCVDuZ.jpg https://images.plurk.com/5wYGkykPSrjv2Oop94GUL7.jpg

註:疫苗涵蓋率第1劑91.5%,第2劑85.5%,追加劑71%。
拾柒
羅一鈞:死亡個案37例,從90多歲到20多歲。
https://images.plurk.com/5EQuEOu77Hyhd0HJkMGo5Z.jpg

到7/17,總共1586家住宿式機構有染疫事件,這週新增516位確診工作人員、1320位確診住民,累積確診住民44000多位,上週109位中重症送醫,53位死亡,比前幾週下降,致死率2.6%。
https://images.plurk.com/4YbolwG5lkPm4v5xs7IVbN.jpg
拾柒
問:口罩放寬若是一群同事在外面施工也可以嗎?現在有BA.5、BA.2.75的威脅,會不會有破口?為何不放寬到戶外都不用戴?

王必勝:施工當然符合,戶外從事工作者,範圍相當廣泛。主要還是在空曠處,不特定對象保持一定距離下。開放也是一階段、一階段往下開,如果威脅性、風險可控制,會繼續往下開。
https://images.plurk.com/1LEZbVT1PJuMVsFpw3xBSK.jpg
拾柒
Focus:開放外籍人士來台事由,不包含港澳人士?

外交部領事事務局副局長周中興:是的,是針對持外國護照的人士申請部分。

註:度假打工限定對象,指與我國訂有度假打工協定或青年交流協定的國民,有年齡限制、1人限1次機會,且與我國簽訂協定的17國,絕大多數允許我國青年適用度假打工機制,基於平等互惠考量,列入放寬。
https://images.plurk.com/5HzqKLoSqnRmJFwaEyW1A3.jpg
拾柒
TVBS:放寬六類人有預估單日多少人次?以往多少人?為何選擇先開放這六類人?

外交部領事事務局副局長周中興:在疫情發生之前,2019年統計數據資料,這六類人全年總共約1萬人。因為這六類人都是國際交流、文化交流有較密切相關,在人數可控管範圍,有國際交流性質,建議開放。
拾柒
中視:有醫師遇到確診者25天內二度感染,症狀更明顯,Ct值更低,調整重複感染定義?統計重複感染人數?二度確診可申請清冠一號?

羅一鈞:如果是去年、前年確診過又通報累積2382位,Omicron重複感染主要看7/1後新制是639例。定義比很多國家60、90天還寬鬆,30天以上可重複感染通報,不做額外篩選。

小於30天經醫師判斷重複感染,循一般通報會被系統自動篩選掉。請醫師跟衛生局聯絡,人工手動研判。醫師確診通報有紀錄,不管西藥、中藥,包括口服抗病毒藥物,莫納皮拉韋、Paxlovid、清冠一號,都會補助療程藥品,不會不補助或核刪。
拾柒
中視:有醫師認為新變異株患者服用抗病毒藥物仍可能復陽?

羅一鈞:不管是Omicron BA.1、BA.2、BA.4、BA.5哪一個亞型,目前大概1~2%可能在服用口服抗病毒藥物之後,有症狀緩解病毒再度竄升,甚至有症狀的情形。通常在短期內可能染疫1~2週內發生,同一病程,只是藥物控制停藥後,病毒又跑出來。

比例不高1~2%,目前沒有BA.4、BA.5有更高復發率,一般都是良性的,沒有藥用要重複治療改善,因為症狀建議就醫評估,是不是需要藥物減輕症狀。
拾柒
TVBS:2個副指揮官換成交通部、經濟部,代表指揮中心從內政轉型拚觀光、拚經濟?

王必勝:您說的對,指揮中心隨疫情不同階段有不同任務,這個階段未來的確要朝向開放觀光、振興經濟的方向走。2位副指揮官除了本來的業務專精之外,行政管理都相當有經驗,指揮中心業務也會由他們一起督導。

註:指揮中心章程為副指揮官1~3位,新任2位副指揮官為經濟部陳正祺次長、交通部陳彥伯次長。
拾柒
彩蛋①:感謝陳副。

陳副:由於與中國距離近、交流頻繁,2019年疫情一爆發,當時的台灣是被評估將會是受害最深的國家,但是,台灣沒有被擊倒,不僅有能力自保,到能協助他國,也讓國際看見台灣的奇蹟。我仍是防疫團隊的一份子,真的很感謝大家,收穫很多,更被認真地大家所感動著,這段驚滔駭浪、魔幻般的時光,是一段濃墨重彩的冒險與鍛鍊,感謝大家,謝謝!
https://images.plurk.com/73FvQ5c7rzp8xfRVCqvO6e.jpg https://images.plurk.com/4Ov3u4dk3JXHZvvXmKCSbD.jpg

陳副臉書全文
Facebook
拾柒
彩蛋②:練習回應媒體。

羅副:常常盯著手機看媒體室收集的即時新聞,有時會主動看網路高人氣臉書,才不會被問倒。這是現在媒體應對必備技能,也幫指揮官在記者會回答各類問題,不至於手忙腳亂。有時覺得蠻煩的,分心在枝節很小的事。防疫人員不能不接地氣,大家有興趣議題,花時間了解,找出跟防疫政策有關節點說明。也表現政府看法,讓民眾知道正確答案,不能逃避的責任。

中央社好POD - 【好POD+ S1E1】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作為戰士 沒有流淚的權利
拾柒
彩蛋③:善的循環。
https://images.plurk.com/45fnQmiUgnkiXUSErscl2V.png
羅副:病毒不分國界,像G7或OECD經濟非常發達國家,疫苗打滿打好,國民都有免疫力。病毒會在資源落後國家,成為溫床,練蠱練兵的地方,產生更多變異株。歐美疫情沒辦法好好控制,因為全球一體。WHO雖然常常覺得3條線的地方,對台一直不公平待遇,不過幹事長譚德塞也講過值得聽的話,沒有一個地方是安全的,直到所有地方都是安全的。防疫不能只有關起門來獨善其身,別的國家願意捐疫苗給我們,既驚訝又感動。希望有天我們也能伸出回饋之手,不管藥物、疫苗、設備,幫助其他更需要國家。

照片:中央社
【好POD+|S1E1】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作為戰士 沒有流淚的權利 | 文化 | 中央社 CNA
呸姬
謝謝整理
笨蛋的jo
辛苦了,羅副。還要分心那些八卦問題!! :-&
kosan_yj
雖然是對的話,但從譚德塞口裏說出來,就會覺得xxx
Terri
謝謝整理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