珞雨谷LaurelValley
@LaurelValleyWorks
Fri, Jul 15, 2022 7:07 PM
65
11
腦闆的深夜閒聊
萬用樹洞
來自4月多的樹洞,Part II
遇到的困難……那可不是一件兩件啊
工作室
品牌
經營
SWOT
珞雨谷LaurelValley
@LaurelValleyWorks
Fri, Jul 15, 2022 7:11 PM
前面說過我是廣告行銷學系出來的,說到困難就要說一下品牌分析的基礎 SWOT,這個詞大約是這樣的縮寫
偷一下別人的圖
有興趣發展品牌的人很建議多研究一下這個分析,站在客觀條件上看會找到很多主觀角度看不到的答案
珞雨谷LaurelValley
@LaurelValleyWorks
Fri, Jul 15, 2022 7:13 PM
Strength和Weakness是自己內部的問題,Opportunities和Threats是外部的情勢
那麼到底會遇到什麼困難?
今天來說因為Weakness遇到的情況
珞雨谷LaurelValley
@LaurelValleyWorks
Fri, Jul 15, 2022 7:17 PM
Sat, Jul 16, 2022 7:39 AM
普遍台灣品牌容易有的Weakness
>原料來源單一,很單一,平均來說,90%是對面
從日本韓國來也沒有比較好,因為他們也90%是對面做的,只是多過了一個品管、多過了一次水,頂多能確保品管而已。
所以如果,沒有材料的專業知識,很容易被對面的流行帶著跑,忽略了品質,根本不知道自已買了什麼材料
每個手作者幾乎都有一樣的事情,很多早期買的材料,現在眼界開了就再也不想用的那些材料,就是這麼來的
珞雨谷LaurelValley
@LaurelValleyWorks
Fri, Jul 15, 2022 7:20 PM
另外一方面是,大家來源都一樣,所以今天我用黃銅造型圈圈,別人也能用黃銅造型圈圈。我用電鍍花片,別人也能用電鍍花片。
如果在設計上沒有特殊的地方,A做的作品,跟B做的作品,在客人眼裡沒有任何差異
所以延伸出來的弱點是
>設計的概念夠強嗎?
珞雨谷LaurelValley
@LaurelValleyWorks
Fri, Jul 15, 2022 7:31 PM
>代工腦還沒有脫乾淨
前兩天才看到一個設計者,他的全客製化=客人的設計他負責100%實現
呃,不,不是欸
客製化應該是,今天客人跟我說他要一個可以出門的包。那我就從客人出門要帶什麼、習慣背多大的包、要背什麼方向、帶子多長、原本的包包有什麼地方不滿意的、想要有什麼特殊的東西
然後按照這個習慣我做出一個包,這個包是完全符合客人需求的。中間跟客人討論什麼可行、什麼不可行,適合用什麼材料、要做什麼樣子才方便用,要有雙方的想法,這才是客製化。
不然客人要人幫他做一個他設計的包,去找一個會做包的作衣服阿姨就可以,還比我收費便宜,要我設計師幹嘛?
珞雨谷LaurelValley
@LaurelValleyWorks
Fri, Jul 15, 2022 7:35 PM
Fri, Jul 15, 2022 9:00 PM
就是,常常會落入一個「我是負責幫客人做出東西的人」的陷阱裡
這個陷阱有什麼問題?問題很大,問題出在收費上
這也是大家都會面臨的事情,怎麼訂價?
如果設計都是客人設計的,我根本沒出腦子,那我要跟客人收什麼錢?只能收代工費而已哦
他包型都已經畫給我、要幾個口袋、幾條拉鍊都已經知道了,那我收什麼設計費?甚至,料錢的成本也算得出來呢,能收的,只有工錢。
那我的工有好到可以收比做衣服阿姨高2倍的價值嗎?人家做了可能40年的技術?
珞雨谷LaurelValley
@LaurelValleyWorks
Fri, Jul 15, 2022 7:42 PM
這其實不只是Weakness,這也是Threats,因為不只設計者,大多數人的邏輯其實也沒有脫離代工時代。
所以才會常常聽到「隨便做做就好」「只是拿OO和XX,AA一下也這麼貴」猛一想很氣,仔細去分析的時候會發現,時常是至少一方沒有脫離代工思維,甚至兩方都還在代工思維,才會演變成這樣
珞雨谷LaurelValley
@LaurelValleyWorks
Fri, Jul 15, 2022 7:47 PM
Fri, Jul 15, 2022 9:02 PM
>狂放不羈愛自由
這點我自己也沒改善,所以也只到自我覺察的地步而已。很多創作者並不擅長需要規律、固定、強制或半強制處理的事情
例如說去認真的算成本、控管成本、財務管理、時間與進度管理、參加公會、投保、申請營利事業登記、各種申報(不一定是財稅,也有一些使用登記之類的事情)、各種登記、法律規範等等
平常沒出事就沒事啦,或者沒發現就沒事,人類社會的容錯率其實很高
但是有事情的時候,就常常是一個大坑,而且在發生以前,大家都覺得沒差
珞雨谷LaurelValley
@LaurelValleyWorks
Fri, Jul 15, 2022 7:50 PM
Sat, Jul 16, 2022 3:29 AM
往好的想,例如之前的紓困很多人領不到,是因為沒加入公會沒投保所以領不到
往壞的想,可能就是逃漏稅或者無照製作(例如目前還沒強制的食品業者登記)、因為管理沒做好所以衍伸出來的賠償與責任等等
但我有遇見的創作者,至少3/4這種事情是死到臨頭才發現的
珞雨谷LaurelValley
@LaurelValleyWorks
Fri, Jul 15, 2022 8:09 PM
>但奇怪的是,常常大家想法都很類似
有時候可以很明顯看出創作的流行,這也有可能是大環境影響。
一個人做了星球手鍊,很多人也做了行星手鍊。
10年前雜貨風是大勢,現在極簡清爽風是大勢
這個搭配上前面的原料來源類似,真的就會變成從作品到拍照風格、攤位布置都彷彿似曾相識的困境
珞雨谷LaurelValley
@LaurelValleyWorks
Fri, Jul 15, 2022 8:14 PM
往好處想是很安全,流行就是這樣,大家現在都吃這套,可以保障一些基本盤。壞處就是買A攤跟買B攤其實沒差,所以留不住客人
珞雨谷LaurelValley
@LaurelValleyWorks
Fri, Jul 15, 2022 8:17 PM
10年前,呃不,可能6年前我也都還是這樣的
我覺得我有表達自己的世界觀,但事實上,可能真的沒人看得出來跟別家有什麼差
珞雨谷LaurelValley
@LaurelValleyWorks
Fri, Jul 15, 2022 8:25 PM
Fri, Jul 15, 2022 9:04 PM
以上大概是比較普遍的現象
我們自己遇到的困難?
跟這些也多半有點關係
例如說常常困擾於訂價是不是太貴,或者太便宜
便宜的收,算算時薪自己都有點傷心
貴一點收,又覺得沒人會買,這樣要等到什麼時候才有生意
狠下心來訂,例如一個印象飾品爽快跟客人收1500,又覺得良心痛
反應到製作上,到底是要收貴一點給各位5年不爛的包 / 花花、30年不壞的金工飾品
還是「欸這世道誰還包包用5年、手環戴30年」不要太強求
常常這樣猶豫斟酌
珞雨谷LaurelValley
@LaurelValleyWorks
Fri, Jul 15, 2022 8:31 PM
到底要跟非常想用蕾絲的客人說實話,
蕾絲包包就是會勾來勾去,半年後客人您就會嫌棄他了
還是「好哇我也覺得蕾絲很棒」然後壞了、要維修了再說
或者到底跟其他人做和改包包有什麼不一樣呢?我想要呈現的是什麼
進度趕不完、補助領不到、著作權的歸屬之類的,要很努力才能勉強自己去規律的處理這些事情、去理解法令和這些重要的瑣事
所謂Weakness的困難常常都是這樣很內部的問題
然後花很多時間糾結和釐清
載入新的回覆
來自4月多的樹洞,Part II
遇到的困難……那可不是一件兩件啊
工作室 品牌 經營 SWOT
偷一下別人的圖有興趣發展品牌的人很建議多研究一下這個分析,站在客觀條件上看會找到很多主觀角度看不到的答案
那麼到底會遇到什麼困難?
今天來說因為Weakness遇到的情況
>原料來源單一,很單一,平均來說,90%是對面
從日本韓國來也沒有比較好,因為他們也90%是對面做的,只是多過了一個品管、多過了一次水,頂多能確保品管而已。
所以如果,沒有材料的專業知識,很容易被對面的流行帶著跑,忽略了品質,根本不知道自已買了什麼材料
每個手作者幾乎都有一樣的事情,很多早期買的材料,現在眼界開了就再也不想用的那些材料,就是這麼來的如果在設計上沒有特殊的地方,A做的作品,跟B做的作品,在客人眼裡沒有任何差異
所以延伸出來的弱點是
>設計的概念夠強嗎?
前兩天才看到一個設計者,他的全客製化=客人的設計他負責100%實現
呃,不,不是欸
客製化應該是,今天客人跟我說他要一個可以出門的包。那我就從客人出門要帶什麼、習慣背多大的包、要背什麼方向、帶子多長、原本的包包有什麼地方不滿意的、想要有什麼特殊的東西
然後按照這個習慣我做出一個包,這個包是完全符合客人需求的。中間跟客人討論什麼可行、什麼不可行,適合用什麼材料、要做什麼樣子才方便用,要有雙方的想法,這才是客製化。
不然客人要人幫他做一個他設計的包,去找一個會做包的作衣服阿姨就可以,還比我收費便宜,要我設計師幹嘛?
這個陷阱有什麼問題?問題很大,問題出在收費上
這也是大家都會面臨的事情,怎麼訂價?
如果設計都是客人設計的,我根本沒出腦子,那我要跟客人收什麼錢?只能收代工費而已哦
他包型都已經畫給我、要幾個口袋、幾條拉鍊都已經知道了,那我收什麼設計費?甚至,料錢的成本也算得出來呢,能收的,只有工錢。
那我的工有好到可以收比做衣服阿姨高2倍的價值嗎?人家做了可能40年的技術?
所以才會常常聽到「隨便做做就好」「只是拿OO和XX,AA一下也這麼貴」猛一想很氣,仔細去分析的時候會發現,時常是至少一方沒有脫離代工思維,甚至兩方都還在代工思維,才會演變成這樣
這點我自己也沒改善,所以也只到自我覺察的地步而已。很多創作者並不擅長需要規律、固定、強制或半強制處理的事情
例如說去認真的算成本、控管成本、財務管理、時間與進度管理、參加公會、投保、申請營利事業登記、各種申報(不一定是財稅,也有一些使用登記之類的事情)、各種登記、法律規範等等
平常沒出事就沒事啦,或者沒發現就沒事,人類社會的容錯率其實很高
但是有事情的時候,就常常是一個大坑,而且在發生以前,大家都覺得沒差
往壞的想,可能就是逃漏稅或者無照製作(例如目前還沒強制的食品業者登記)、因為管理沒做好所以衍伸出來的賠償與責任等等
但我有遇見的創作者,至少3/4這種事情是死到臨頭才發現的
有時候可以很明顯看出創作的流行,這也有可能是大環境影響。
一個人做了星球手鍊,很多人也做了行星手鍊。
10年前雜貨風是大勢,現在極簡清爽風是大勢
這個搭配上前面的原料來源類似,真的就會變成從作品到拍照風格、攤位布置都彷彿似曾相識的困境
我覺得我有表達自己的世界觀,但事實上,可能真的沒人看得出來跟別家有什麼差
我們自己遇到的困難?
跟這些也多半有點關係
例如說常常困擾於訂價是不是太貴,或者太便宜
便宜的收,算算時薪自己都有點傷心
貴一點收,又覺得沒人會買,這樣要等到什麼時候才有生意
狠下心來訂,例如一個印象飾品爽快跟客人收1500,又覺得良心痛
反應到製作上,到底是要收貴一點給各位5年不爛的包 / 花花、30年不壞的金工飾品
還是「欸這世道誰還包包用5年、手環戴30年」不要太強求
常常這樣猶豫斟酌
蕾絲包包就是會勾來勾去,半年後客人您就會嫌棄他了
還是「好哇我也覺得蕾絲很棒」然後壞了、要維修了再說
或者到底跟其他人做和改包包有什麼不一樣呢?我想要呈現的是什麼
進度趕不完、補助領不到、著作權的歸屬之類的,要很努力才能勉強自己去規律的處理這些事情、去理解法令和這些重要的瑣事
所謂Weakness的困難常常都是這樣很內部的問題
然後花很多時間糾結和釐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