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翼🪩
@yunyi250080
Thu, Jul 14, 2022 6:07 PM
Wed, Dec 21, 2022 4:34 PM
3
電影/ 失業風暴 Between two worlds (2021)[有雷]
22.7.12 台北哈拉影城(特映會)
試著開始寫心得紀錄一下
雲翼🪩
@yunyi250080
Thu, Jul 14, 2022 6:18 PM
Thu, Jul 14, 2022 7:10 PM
抽到特映會,跟朋友一起去。抽中之後才去查了一下,發現是法文片,剛好要一起去的朋友會法文。
—————
先講電影院好了。應該說順便講附近的地區?因為對我來說蠻遠的,所以提早很多出門順便去到處逛逛。
從來沒去過哈拉,也沒去過東湖那一帶。只能說整個地方看起來好可疑
不過是一個很有趣的地方,影城對面的日秋紅白調飲手搖蠻好喝的。附近隨便逛的幾家店讓人印象都蠻不錯,而且不知道為什麼感覺店員都很享受自己的工作,風水寶地。(但我自己還是不想住在這(疑)
電影院⋯⋯對面有一間英文補習班,超怪。(我是指在同個建築物內部的對面)整個組成都很有趣。
衛生環境不佳,我在廁所被超大蟑螂嚇到。
雲翼🪩
@yunyi250080
Thu, Jul 14, 2022 6:21 PM
Thu, Jul 14, 2022 6:24 PM
影廳是皮座椅,感覺很高級,但坐著不是很舒適。皮味很重,看完電影起身會覺得屁股痠痛。在影廳外的等候區的預告/廣告投影品質超糟,糊到不行,比國中時學校投影品質還不行。
其實整個哈拉影城建築物裡面都有某種味道,不知道怎麼形容,不是特別好聞就是了。
然後哈拉的英文是HALAR ,很有喜感,我很喜歡。
有點講太多,因沒去過所以很新奇,不過就當遊記吧。
—————
雲翼🪩
@yunyi250080
Thu, Jul 14, 2022 6:31 PM
Thu, Jul 14, 2022 7:10 PM
概述一下電影。
:
主角是一名作家,想寫關於現代社會失業/弱勢人口的真實情況,而孤身一人到完全陌生的城市,扮成弱勢去找工作、實際做工作,和弱勢人口一起工作的故事。也可預期的就是交了幾個朋友,感情升溫,爾後ㄅㄧㄚˋ康(突然想不到對應的華文⋯)的故事。
—————
電影的開頭一些關於失業的數據/數字講出來,我對數字不敏感,但可以感受到是有力道的。
但後來大概到了中間偏前,就開始有點離題。結尾時的力道完全下錯地方⋯⋯從失業或弱勢人口的討論到最後變成在談作家和清潔工兩個完全不同階級的人做不做得成朋友?
雲翼🪩
@yunyi250080
Thu, Jul 14, 2022 6:35 PM
以《失業風暴》命題的話,我會覺得應該要會並能更深入地去探討、解釋或展現失業人口的情況和背景,或其他。
但後來想一想,若是以英文(原名?)《Between two worlds (直譯:在兩個世界之間)》去講的話好像講通了,他本來就是想講階級差異之間的朋友關係能不能成立嗎?如果這樣講的話,倒是有做到吧。
雲翼🪩
@yunyi250080
Thu, Jul 14, 2022 6:39 PM
Thu, Jul 14, 2022 6:47 PM
正如前陣子《媽的多重宇宙》翻譯討論時我有提到的,電影名翻譯的問題⋯⋯?
當時我在
臉書上的貼文
其中一段:
「台灣片商/翻譯到現在還是同個調性,片名既不直譯也不意譯,觀眾看著片名無法建構對電影該有的想像和期望。
過去翻出《刺激1995》,沒吸引到正確客群是無心之過,而現在翻出《媽的》,就是處心積慮地想把根本不是客群的觀眾騙入影廳。電影本來就是各有所好,照著電影原作的調性走,喜歡的觀眾自然會買票。」
雲翼🪩
@yunyi250080
Thu, Jul 14, 2022 6:46 PM
Thu, Jul 14, 2022 6:48 PM
並不是說這部翻譯很爛(雖然好像有一點問題,稍後會提一下)也不是說他的電影名稱不能這樣翻,而是總覺得好像有點歪掉了?
|我期望《失業風暴》帶給我的:
深入講述失業問題和那些人的窘境、過去、現在與未來?之類的?或是要帶來共鳴給現在這莫名的缺工但也同時失業人口急遽增長的時代群眾?嗎?這種感覺?
|但《失業風暴》帶給我:
以去探究失業/弱勢人口作為引子讓有階級差異的人密切接觸,談論階級差異之間的關係、非弱勢與弱勢人口的生活和觀點差異在每一個生活細節中細細呈現等。
但如果更貼近類似於「兩個世界之間」的片名翻譯會讓我對此片有更正確(或更貼近片要呈現給我)的期待,而不會走出影院時第一個想法是,此片的重點是不是歪了?後來才去細究一下到底是什麼問題。
雲翼🪩
@yunyi250080
Thu, Jul 14, 2022 6:54 PM
但也會覺得可惜,或是我本來帶著錯誤的期待去觀影。
畢竟⋯⋯談論階級差異關係的電影很多(吧)
但具有時代性的討論當代就業問題的電影,我還沒看過吧。必須要是當代才行。我會期待一些談論我們時代問題的當代電影。期待會有共鳴,會去問問題,問問這個時代發生什麼事了?
如果只是談階級衝突,就⋯⋯很多。各式各樣的。而「作家潛入某個族群」的這種關係也不是最戲劇性的、最有張力的⋯⋯或是說它沒有拍出我覺得很足的張力。
雲翼🪩
@yunyi250080
Thu, Jul 14, 2022 7:01 PM
Thu, Jul 14, 2022 7:26 PM
—————
不過「開頭跟結尾討論的東西不一樣」這件事據我朋友說算是近代法文電影常有的事。他看比較多法文電影。就是⋯⋯參考一下這個說法。
還有翻譯,這些是朋友提的:
是不是多名譯者翻譯的?有時候很口語化,有時候又不。最後也有一些翻譯錯誤,例如本應是「你有沒有收到書」,譯成「你有沒有買我的書」之類的。
不過因為我也聽不懂法文⋯⋯這些就是我會法文的朋友說的問題,我也在此紀錄下來而已。很幸運我可以跟會原文的人討論!這就是所謂強者我朋友XD
—————
雲翼🪩
@yunyi250080
Thu, Jul 14, 2022 7:04 PM
總之,一部不好不壞的作品吧。不會特別推,也不至於反推。看看無妨、沒看也無妨的片。
大概就是普通,我給5/10吧?
(評分我最不會了,我真的對數字不敏感⋯⋯)
雲翼🪩
@yunyi250080
Thu, Jul 14, 2022 7:04 PM
—————
雲翼🪩
@yunyi250080
Thu, Jul 14, 2022 7:39 PM
Thu, Jul 14, 2022 7:39 PM
真的很中規中矩。它不會冒犯你,不會激怒你。好幾個點上他應該可以,且應該要嗎?要是有能夠冒犯或激怒人的地方會能讓它更⋯⋯好看。它好像給了很多莫名到有點怪異的安全感。
有點⋯⋯太沒有什麼了。這是新時代的電影會走向如此嗎?的疑問。以後我們是否都不能被冒犯了?
好吧,我好像還有想法還沒整理完,我上面是不是好像只有在講譯名造成的期望落差啊?
好吧,再說吧。一口氣也想太多了吧,我腦袋真的不能省著點想欸XD
雲翼🪩
@yunyi250080
Thu, Jul 14, 2022 7:42 PM
嗯⋯⋯我不需要特別這樣一部片來告訴我社會階級底層如何生活?嗎?的感覺?
雲翼🪩
@yunyi250080
Thu, Jul 14, 2022 7:42 PM
先睡吧
晚安
邊緣系文手#肅清14
@k474714
Fri, Jul 15, 2022 5:39 AM
冒名為電影的社會學著作(無誤)
雲翼🪩
@yunyi250080
Fri, Jul 15, 2022 5:41 AM
邊緣系文手#肅清14
: 後來查了一下好像原書比電影更像社會學作品
算是沒有改編到太歪嗎(?)但我沒看⋯
據說是沒有把原書的數據全部搬過來變得很哈扣就是了
哈拉影城
@Halar
Wed, Sep 21, 2022 9:59 AM
感謝來參加特映會!!
載入新的回覆
22.7.12 台北哈拉影城(特映會)
試著開始寫心得紀錄一下
—————
先講電影院好了。應該說順便講附近的地區?因為對我來說蠻遠的,所以提早很多出門順便去到處逛逛。
從來沒去過哈拉,也沒去過東湖那一帶。只能說整個地方看起來好可疑
電影院⋯⋯對面有一間英文補習班,超怪。(我是指在同個建築物內部的對面)整個組成都很有趣。
衛生環境不佳,我在廁所被超大蟑螂嚇到。
其實整個哈拉影城建築物裡面都有某種味道,不知道怎麼形容,不是特別好聞就是了。
然後哈拉的英文是HALAR ,很有喜感,我很喜歡。
有點講太多,因沒去過所以很新奇,不過就當遊記吧。
—————
:
主角是一名作家,想寫關於現代社會失業/弱勢人口的真實情況,而孤身一人到完全陌生的城市,扮成弱勢去找工作、實際做工作,和弱勢人口一起工作的故事。也可預期的就是交了幾個朋友,感情升溫,爾後ㄅㄧㄚˋ康(突然想不到對應的華文⋯)的故事。
—————
電影的開頭一些關於失業的數據/數字講出來,我對數字不敏感,但可以感受到是有力道的。
但後來大概到了中間偏前,就開始有點離題。結尾時的力道完全下錯地方⋯⋯從失業或弱勢人口的討論到最後變成在談作家和清潔工兩個完全不同階級的人做不做得成朋友?
但後來想一想,若是以英文(原名?)《Between two worlds (直譯:在兩個世界之間)》去講的話好像講通了,他本來就是想講階級差異之間的朋友關係能不能成立嗎?如果這樣講的話,倒是有做到吧。
當時我在 臉書上的貼文 其中一段:
「台灣片商/翻譯到現在還是同個調性,片名既不直譯也不意譯,觀眾看著片名無法建構對電影該有的想像和期望。
過去翻出《刺激1995》,沒吸引到正確客群是無心之過,而現在翻出《媽的》,就是處心積慮地想把根本不是客群的觀眾騙入影廳。電影本來就是各有所好,照著電影原作的調性走,喜歡的觀眾自然會買票。」
|我期望《失業風暴》帶給我的:
深入講述失業問題和那些人的窘境、過去、現在與未來?之類的?或是要帶來共鳴給現在這莫名的缺工但也同時失業人口急遽增長的時代群眾?嗎?這種感覺?
|但《失業風暴》帶給我:
以去探究失業/弱勢人口作為引子讓有階級差異的人密切接觸,談論階級差異之間的關係、非弱勢與弱勢人口的生活和觀點差異在每一個生活細節中細細呈現等。
但如果更貼近類似於「兩個世界之間」的片名翻譯會讓我對此片有更正確(或更貼近片要呈現給我)的期待,而不會走出影院時第一個想法是,此片的重點是不是歪了?後來才去細究一下到底是什麼問題。
畢竟⋯⋯談論階級差異關係的電影很多(吧)
但具有時代性的討論當代就業問題的電影,我還沒看過吧。必須要是當代才行。我會期待一些談論我們時代問題的當代電影。期待會有共鳴,會去問問題,問問這個時代發生什麼事了?
如果只是談階級衝突,就⋯⋯很多。各式各樣的。而「作家潛入某個族群」的這種關係也不是最戲劇性的、最有張力的⋯⋯或是說它沒有拍出我覺得很足的張力。
不過「開頭跟結尾討論的東西不一樣」這件事據我朋友說算是近代法文電影常有的事。他看比較多法文電影。就是⋯⋯參考一下這個說法。
還有翻譯,這些是朋友提的:
是不是多名譯者翻譯的?有時候很口語化,有時候又不。最後也有一些翻譯錯誤,例如本應是「你有沒有收到書」,譯成「你有沒有買我的書」之類的。
不過因為我也聽不懂法文⋯⋯這些就是我會法文的朋友說的問題,我也在此紀錄下來而已。很幸運我可以跟會原文的人討論!這就是所謂強者我朋友XD
—————
大概就是普通,我給5/10吧?
(評分我最不會了,我真的對數字不敏感⋯⋯)
有點⋯⋯太沒有什麼了。這是新時代的電影會走向如此嗎?的疑問。以後我們是否都不能被冒犯了?
好吧,我好像還有想法還沒整理完,我上面是不是好像只有在講譯名造成的期望落差啊?
好吧,再說吧。一口氣也想太多了吧,我腦袋真的不能省著點想欸XD
據說是沒有把原書的數據全部搬過來變得很哈扣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