蹦醬🪶
@singingintherain_shoui - 【補敘】 看到一個評論說我面試那噗 「心中有階級,看...
看過最中肯的說法是「家庭文化資本,就是別人5歲就懂的東西,我到了25才懂」
掰噗~
蛤?
蹦醬🪶
這個「懂」不是字面上的懂,而是心理也認同並理解這個價值
蹦醬🪶
之前也看過另一個人講階層禮儀的噗
真的跟自己再上一點的階層接觸過就都覺得自己粗鄙
蹦醬🪶
包括文章遣詞用字、包括講話邏輯還有很多很多
蹦醬🪶
同溫層夠厚才會覺得階層不存在
濱防風林火山
他們的常識不是我的常識
家庭文化資本,就是別人5歲就懂的東西,我到了25才懂

真是心有戚戚焉,太真實了。
蹦醬🪶
濱防風林火山 : 真的QQ 太真實QQ
而且有些訊息,變成說也不是不知道,而是就算知道了仍然不知道這個訊息的價值,甚至認為沒必要。
@singingintherain_shoui - 【面試旁聽觀察筆記】 嗯 旁聽別人面試 語言能力在東...
像這噗提的面試服裝問題,我敢說其實很多學校都會提醒學生要注重服裝。
但某些環境會告訴活在那個環境底下的小孩:「不用啦,打扮那麼正式幹嘛?穿得好看就可以應徵上了喔?浪費錢」,甚至小孩自己也覺得浪費錢,他要用他的實力(?)應徵上。
很多時候不是某個階層的人,就算知道了這些知識情報,仍然沒有任何幫助。
蹦醬🪶
我覺得某程度上,知易行難才是橫亙在階層中的東西。
講白了就是有錢人想的跟你不一樣
快樂道路巡守員✨龍川 たく
想學東西或換環境,在底層的人民是很不容易的,除非有人願意教,而且自己也要願意接受不同層面的觀念
蹦醬🪶
快樂道路巡守員✨龍川 たく : 而且有的時候也不只是底層QQ
不同層的觀念真的會是一個崁
快樂道路巡守員✨龍川 たく
蹦醬🪶 : 而且我常覺得在網路上去謾罵比較知名人士的人,都是出於仇富心態而不自覺 (真的沒自覺
蹦醬🪶
快樂道路巡守員✨龍川 たく : 我覺得有時候也是發洩一些很幽微的怨氣。但我其實還是不太理解有些人以罵網紅為樂,甚至認為這些網紅就是給我罵的的狀態
蹦醬🪶
講到口語,口語是真的很吃資本。
這都還不論外語。
以前上國語教材教法的時候,忘了那堂課在幹嘛,應該也是跟作文和表達有關。總之老師有問到小時候爸爸媽媽有沒有陪念故事書或講故事書給你們聽之類的。
然後講到以後有小孩,允許的話可以每天陪小孩說故事云云。
可是現代社會,「時間」、「陪伴」就是最需要資本的東西。
蹦醬🪶
還有糾正咬字、口齒清晰也是。
國中的時候有些同學打字慢不是真的找不到那個字的鍵盤,而是連那個字怎麼用注音拼都有問題。還不是冷僻字,而是一般口語中會用到的字。他不會拼是因為他自己講話發音咬字不對,所以怎麼拼都拼不對。
快樂道路巡守員✨龍川 たく
蹦醬🪶 :我是覺得這類人沒自覺,藉由貶低名人發洩情緒,其中也有自卑心理靠批評他人達到口語上的損人利己,但實質上沒有什麼意義或是成長性
蹦醬🪶
出社會是真的跟異溫層接觸的時候。
以前跟我前男友去看動畫電影,他表示他想看中文配音。他想看中配並不是他多支持台配,而是──中文字幕跳太快這樣我看電影很吃力。
蹦醬🪶
當下真的各種震驚!
而且他並不是因為太笨所以中文閱讀很慢,而是他本身沒有閱讀習慣。但他家裡是做生意的,他社交技能、人情世故、和長輩的應對進退上橫甩我幾條街
蹦醬🪶
雖然是無足輕重的小事,但處處感覺得出一個家庭可以帶給人的資本,就是如此現實、如此血淋淋。

但同樣:你不會這個不會那個,不會死,不會怎樣,仍然可以在這個社會活得好好的
蹦醬🪶
我要這麼說並不是我以為自己階級高還階級低。我要仰望的層級實在太多,老實說光第二志願學校和第一志願學校就能夠感受到很細微的階層感了。

說不定我在其他朋友眼中某些部分也是會讓他們震驚的那種

我想講的是噗首的階層真實存在,而且幽微。是那種自己心裡感覺得出「這人好像哪裡不一樣,好像做什麼都比我好,但我說不出到底哪裡有差」
蹦醬🪶
記得很久以前中國一篇文章叫《寒門難再出貴子》,講的也是家庭資本帶來的差距。裡面的人都已經是很好的學校,進同家銀行實習,最終因為家庭文化、經濟資本後來走向不同發展。
雖然那篇文也是起了爭議,但一些核心的概念還是值得一看。
濱防風林火山
「為什麼其他小孩做得到你做不到」
每次看到這種話,我就想吐槽:
「那你有成為別人家的父母那樣的人嗎?」
蹦醬🪶
濱防風林火山 : 就出一張嘴要人努力最輕鬆,顆顆
我覺得原噗舉例的計程車爸爸真的很好耶。
有時候想要階級反轉也要小孩受教,能接受學校的思想或接受家長的思想。
接受的前提就是小孩子對教學對象是有幾分敬重的,也就是「服氣」。
出兩片嘴皮子要小孩努力讀書,有時候不那麼叫小孩子服氣,因為大人工作累了就躺著休息了,只會出一張嘴,有些小孩會在心裡埋怨的。而例子中的計程車爸爸就陪小孩子一起不會一起學,就算爸爸原本英文不好,甚至年紀大了學得沒孩子快,至少在小孩心中是「服氣」這個爸爸的,因為至少爸爸跟他們一起努力了
蹦醬🪶
有時候這也是階層難突破,終歸在同溫層中的原因。
因為誰都不服氣誰。
「英文差又怎樣?我照樣有好工作啊,不要危言聳聽。」
「我口齒不清晰又怎樣?XX講話跟含滷蛋一樣,youtube訂閱數還不是很高」
「面試的打扮沒那麼重要啦,重要的還是面試的表現。」

而且這很高機率並不含嫉妒或是那種簍子裡的螃蟹要把爬出簍子的同伴拉回去的成分在,有時候是「這個階層的人,很真心為自己階層的人著想所說的」,差不多是「你不要被人騙了,事情根本沒那麼嚴重,我就都好好的。」
蹦醬🪶
而實際上,的確事情沒有那麼嚴重。
也許會因為家庭文化資本,或者是先天上就輸人家等等原因,導致自己失去了一些機會。

但我認為最重要的還是搞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生活。有些人的確就是想成為人上人,有些人只想安身立命。

實際上我們這代人光是維持自己的階層就很拼命了。
蹦醬🪶
因為接觸宅物的關係,有幸認識很多異溫層的朋友。
有時候接觸了就會知道自己與朋友間的差距,那真的不是努力就能弭平
蹦醬🪶
光談吐、享受生活的方式、看事情的角度和見解等等,在知道家境或學校後,就不禁感嘆:啊,難怪。
出社會久了,就知道像這種從小學習浸染的東西,自己是一輩子都追不上的。

不過,追不上就追不上,事情本來就沒那麼嚴重。更別說就是因為我們不同,交流起來有趣才會成為朋友。
蹦醬🪶
階層存在,但就當做聽聽有趣的故事就好
如果能激發向上的動力很不錯,但如果只會讓自己產生不好的情緒,那其實應該是對自己的現況不滿但又無能為力,真正要做的是找到自己真的匱乏的東西比較實在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