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bh0625⎠
她問埃爾巴赫教授:“老先生,你認為什麼是生產力,如何評價生產力大小呢?”

埃爾巴赫教授回答道:“生產力就是生產出產品的能力,生產出的產品越多,生產力自然越大。”

米雪爾對埃爾巴赫教授說道:“我們在生產力的定義上有差別,您認為生產力是最終產品的體現,而我們認為生產力是生產產品的力量。”

“就拿這裡的肥料廠來說,您認為生產力是產出多少尿素,我們認為生產力是將自然界中的水、空氣和木炭改造成我們所需的尿素的力量。”

旁邊的路易斯也接著說道:“您認為生產力是結果,我們認為生產力是過程。”

《給勇者們添麻煩的勇者》 第1338章 茶館閒聊生產力
⎝lbh0625⎠
“生產力”一詞在這個世界上出現已久。

一開始,它的概念是土地農作物產出的多少,隨後擴大,加入了牲畜、礦產和手工業的產出。

多年前,查爾斯和戴安娜在對這個問題進行研究時得出一個觀點:在田園經濟下,一個農莊基本上可以完成衣食住行的自給自足,除了鹽、鐵之類的產地限制且必不可少的商品外,農莊與外界幾乎沒有商品交易。因此地主老爺只關心自己領地的物產多少,不關心這些物產是怎麼來的,對他們而言領地的生產力就是物產數量。

地主關注的只是自己的領地上有什麼物產,有多少物產,除了鹽鐵等必需品外,其它商品的購買隨緣,就看路過的商人帶來什麼。
⎝lbh0625⎠
“生產力”的標準開始逐漸向貨幣靠攏。

與此同時,商業也隨著城市的發展而發展起來。

在這樣的背景下,愛莉絲·瑪嘉託洛伊德所著的《國富論》中所提出的“資本生產力”被經商的貴族與商人們的奉為圭臬。

在這個思想的指導下,“物產”不再侷限於土地收成,開始拓寬到貨幣,進而“封地”不再侷限於土地,能帶來貨幣的一切事物——例如工廠、商會——也能成為分封的東西。

最明顯的,就是比施貝格王國出現了持有工廠股份的“股份騎士”。
⎝lbh0625⎠
“生產力就是生產過程的力量嗎。”

“那麼,我們這些老學究在生產過程中也能起到一些作用,也算是生產力的一部分了吧。”
⎝lbh0625⎠
查爾斯苦著臉揉了揉腦袋,想了一下說道:“生產力由勞動工具、勞動對象和勞動者組成的,剛纔校長問學者算不算生產力,顯而易見,學者以自己的智慧參與到生產活動中,他們也是勞動者,所以也是生產力的一部分。”

埃爾巴赫教授聽了思考起來,組成生產力的這三個部分聽起來很有道理,正好包含了生產過程中的重要因素。

就拿旁邊的肥料廠做例子,勞動工具就是工廠裡的設備,勞動對象就是原材料,勞動者包括庫什金在內的人,這三個緊密聯繫的部分將大自然中取來的原材料生產成了人們所需的肥料。

“這麼說來……”埃爾巴赫教授緩緩說道,“生產力就是把原材料變成產品的能力吧。”
⎝lbh0625⎠
“確實如此,廣義上來說,生產力就是智慧種族在生產過程中把自然物改造成為適合自身需要的產品的力量。”

“不只是生產肥料,廚房裡廚師將食材烹飪成菜餚也是生產力。”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