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藍青空
@aquabluebluesky
Thu, Jul 7, 2022 4:15 PM
1
Facebook
內文節錄:
就碩論來說,其實要求也不該那麼高,而這類事情就是師生的關係的重點,研究是有風險的,這也不只是生物實驗或是材料實驗之類的工程與技術有可能研究到最後沒東西可寫。人社其實也非常可能這樣,一開始老師會建議限制方向,但那也只是減少風險而已,一個寫到最後一場空的風險一直在的。
老師在這類狀況下,用自己的人脈得到一些有價值的資料幫人一把,就是非常好的行為。大概像是一些苛薄的人會一切都認為這種事就是錯的,這就是為什麼那種人就是苛薄的人,然後只會自命清高。
海藍青空
@aquabluebluesky
說
Thu, Jul 7, 2022 4:16 PM
至於林智堅本人的論文反而因為提供資料,而後來寫完後反而被質疑原創性不足之類的事。我的看法是:
1、我對於各種「戕害研究生」的行為通常極為反感,研究生是一個階段,在這種事上用無比的標準來要求人,最後就是假掰而已。不要是擺明的全抄,沒有一點自己的論點,連自己寫什麼都不知道(這種人還滿多的,找槍手就是這回事),有認真過的,或是取得過確實資料的,能過就給過。
你在這裡用無比嚴格的學術標準只是假掰,而且其實這種事發生在本身沒有那種抗打擊力的人身上(當然政治人物都有抗打擊力),那是會害人性命的事。研究生普遍有嚴重的身心問題,一個原因就是雖然大家好像都有點相互同情,知道不該要求過頭,但世界上總會有假掰的混蛋會忽然堅持一點無意義的地方顯示自己的嚴謹水準,然後你一生就完啦。這種情況沒身心問題才怪哩。
海藍青空
@aquabluebluesky
說
Thu, Jul 7, 2022 4:16 PM
2、如果一個提供資料的人反而因為「原創性」不足被取消學位,那這就是整個所完全沒有基本的公正,也完全背離了碩論的意義。其實我要老實說一下,碩班的人如果有能力和民調公司合作弄出民調的話,論文連談都不必談,這人的學術貢獻已經大於一堆騙錢的老師了,基本上一堆口頭上教怎麼問卷調查的人,實際上沒有任何一點實務的能力,這包括和民調機構做有意義的溝通與討論的能力。
至於你說政治人物機會比較多所以不公平,實驗室有人自己有辦法弄到儀器還是很貴的培養基做東西出來,那你要因此反而去否認他的工作成果嗎?
foxwalk
@foxwalk
Thu, Jul 7, 2022 9:58 PM
整件事情看到「自己抄自己」就知道,堅持林智堅論文失格的人恐怕完全不懂研究生生態了,甚或可能根本沒走過研究生時期。
海藍青空
@aquabluebluesky
Thu, Jul 7, 2022 10:10 PM
foxwalk
: 不能再同意你更多了。
載入新的回覆
內文節錄:
就碩論來說,其實要求也不該那麼高,而這類事情就是師生的關係的重點,研究是有風險的,這也不只是生物實驗或是材料實驗之類的工程與技術有可能研究到最後沒東西可寫。人社其實也非常可能這樣,一開始老師會建議限制方向,但那也只是減少風險而已,一個寫到最後一場空的風險一直在的。
老師在這類狀況下,用自己的人脈得到一些有價值的資料幫人一把,就是非常好的行為。大概像是一些苛薄的人會一切都認為這種事就是錯的,這就是為什麼那種人就是苛薄的人,然後只會自命清高。
1、我對於各種「戕害研究生」的行為通常極為反感,研究生是一個階段,在這種事上用無比的標準來要求人,最後就是假掰而已。不要是擺明的全抄,沒有一點自己的論點,連自己寫什麼都不知道(這種人還滿多的,找槍手就是這回事),有認真過的,或是取得過確實資料的,能過就給過。
你在這裡用無比嚴格的學術標準只是假掰,而且其實這種事發生在本身沒有那種抗打擊力的人身上(當然政治人物都有抗打擊力),那是會害人性命的事。研究生普遍有嚴重的身心問題,一個原因就是雖然大家好像都有點相互同情,知道不該要求過頭,但世界上總會有假掰的混蛋會忽然堅持一點無意義的地方顯示自己的嚴謹水準,然後你一生就完啦。這種情況沒身心問題才怪哩。
至於你說政治人物機會比較多所以不公平,實驗室有人自己有辦法弄到儀器還是很貴的培養基做東西出來,那你要因此反而去否認他的工作成果嗎?